我家的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她不是學霸!

2020-11-08 柳樹樁

「你在被窩裡享受過閱讀大餐嗎?這是我上周六晚上把這句話想好後寫在本上,然後讀給孩子的一句話。本以為這話還會像普通的一句話一樣,孩子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會當回事。

當時她從書架上找了一本以往的課外書就坐在床上讀,這是我沒想到的,因為以前她對讀書有抗拒心理。她奶奶說孩子該睡了,我關燈吧,誰知道她對奶奶說:「奶奶我想看會書,先不要關燈。」我以為是孩子心血來潮,一時興起,我再繼續觀察兩天。

過了一天的晚上,我正抱著老二睡覺,靜宸推開門對我說:「媽媽,明天叫我起床比以前早點」,我答應的同時,發愁的在想這孩子肯定是有作業的尾巴要等到明天收尾,我心裡一想到早上要輔導她就愁的慌,因為怕起不來。

第二天6:25我叫的她,比以前早了25分鐘,她知道時間後哭著對我說:「這麼晚了」。我還是納悶,我說你起來做什麼,告訴我吧!她還是不說,我知道孩子心裡還是埋怨我叫她晚了。不說就不說吧,我心裡嘀咕應該是作業沒寫完。誰知道沒過一會她拿起沈石溪的《狼王夢》津津有味的坐在床上看了起來!原來讓我叫她起床是為了看書。

事後,我問她怎麼這麼愛看書了,她說:「那天你問我在被窩裡享受過閱讀大餐嗎?」我就拿了本書隨便看看,誰知道真愛讀故事了!

今天坐在飯桌前,老二終於睡著了,我其實很想清靜一會,靜宸非要給我講《狼王夢》。難得孩子這麼主動,這不是孩子進步的表現嗎?我抖擻了一下精神,認真的聽著。

她講的很長,我也錄了很長,我被她帶入到了故事中,她講到主人公紫嵐生了五個孩子,還能把五個孩子的名字一一說出來。雖然把主人公「紫嵐」的嵐字讀錯,但並沒有影響她對故事對閱讀的熱情。

有人說,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好的教育,但什麼是好的教育也沒有個標準,我想有時家長或者老師或者朋友的一句簡單有趣的話會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產生深遠的影響。曾經被我看做「閱讀困難戶」的王同學,竟然這麼愛看書了,以前她的好朋友也童言無忌的說她:「你怎麼讀書磕磕巴巴的哇」?我知道是因為識字量少才會讀起來不連貫,磕巴。我曾經擔心孩子因識字少,不會讀題,還問老師二年級上冊考試時老師還會讀題嗎?

孩子愛讀書了,這是我自孩子上小學以來值得欣慰的一件事,這無關乎成績,畢竟閱讀對每個人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謝謝老師一直提醒著孩子們閱讀!

在此,分享了一下讀書心得,也許孩子永遠不是別人口中經常提起的「別人家的孩子_學霸」,但愛讀書的孩子永遠不會太差!

共勉!


大家好,我是 一個左手帶娃,右手碼字的80後寶媽,看有態度的書,寫有溫度的文字,歡迎關注、點讚、支持!


相關焦點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不是天生的,父母試試從這3個方面培養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聽到這樣的話,「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總會拿自家的孩子相比,比較過後感慨萬分:「別人家的孩子好!」從小到大,這句話像一塊石頭一樣壓在頭頂,壓在很多孩子心頭。在身邊你不難聽到,學霸總會說自己沒怎麼好好學習,作業沒怎麼完成,考試發揮不好,一旦考試成績出來,即使是99分都會說自己沒考好,自責不已。相比學渣僅僅剛過考試及格線,卻歡天喜地的奔走相告。雖說這樣的事情略顯誇張,可這是生活中存在的一種現象,學渣和學霸對自身的要求不高,自然會造成不同的心境。其實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天生的,是從小養成的,與家長的引導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 「我家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天賦和智商,而是它…
    初為老師時,總有家長對我說:「老師,我家孩子有點笨,您多操點心」,初聽聞這話時,我就特別納悶,現在的父母怎麼都嫌棄自家孩子笨呢?有一天放學後,又有一位家長跑來和我說:「劉老師,我家孩子是不是笨呢?他學東西特別慢,和別人不一樣。」我回道:「怎麼會笨呢,他挺聰明的,就是有點懶散。」當校門口聚集一群家長時,總會聊到「別人家的孩子多厲害」,接著來一句「我家孩子笨,不是讀書的料。」我就特別不理解,按理說,大多數人的智商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就是厲害,自家孩子成績不好就是沒天賦呢?
  • 說說養娃Ⅰ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也不是別人家的媽媽
    為什麼我看到別人孩子的媽媽都充滿耐心、溫柔、包容、有方法?而我卻時常不耐煩、發火、焦躁、抱怨、笨拙呢?我難道是一個少有的會跟小寶寶鬥氣的媽媽嗎?我安慰自己,人無完人,我不應該跟別人家的朋友圈對比,甚至都沒有比較的必要。
  • 別人家的孩子,不是你的,不是你的,不是你的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雖然一再提醒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不要犯奶奶輩的傳統錯誤,不要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別人家的孩子香」,但是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呢?這下我火了,說道:一天到晚你看動畫片就不會累,喊你寫2個字就累,別人家的小孩都會寫很多字了,你連這2個字都不會寫,其實罵出去的時候,我就後悔了!看到女兒噙滿淚水的眼睛,我停止了謾罵,心平氣和的告訴她這次不行,我們可以再寫幾遍,沒有關係的,不會不要緊,我們多寫幾次,自然就好了!不知道有沒有向我這樣包不住火的家長?
  • 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我家的也不差
    其實當寶寶一天天長大以後也有自己的自主權,自尊心寶寶也有,當寶寶和別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不要總是拿自己家的寶寶跟別人比。這樣也會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想著寶寶現在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心裡都明白。當我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你看見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聽話。
  • 羨慕別人家的學霸?三招教你讓自家孩子成為學霸!
    家有兒女的都知道,只要孩子邁入學校的大門,父母就有做不完的家作!當父母的總是羨慕別人家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好,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孩子是很容易成為學霸的!現在的孩子讀書基本都是父母跟著一起讀,甚至父母比孩子還累,輔導作業堪稱是絕世難題。
  • 為什麼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就如她後面她的自述中,她是個非常討人喜歡的女孩子,真的,待人真誠,會傾聽別人的故事。她在老家的時候,每天七點起床,很自律,上完課就上山種地,種完地,還會理菜。因為家裡是賣菜的,如果不把菜整理的非常好看,就沒人會買,從晚上十二點出發,去賣菜賣到四五點才回來。每次看著姑姑從老遠的大山上背著篼,背都被壓的彎了下去,很痛,因為很重。
  • 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好?看看別人家父母都是怎麼做的
    因此可以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不管孩子是不是學霸,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爸媽勢必得樹立好自身形象,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不要總怨天尤人說著「別人家孩子怎麼樣」,爸媽應該先反思自己再去批評孩子。一、為什麼父母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好?1. 心理距離的視角對於那些給人們心理上帶來越大壓迫感的事物,人們看待的角度就更加具體。
  • 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來挖掘自己家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我們從小到大眼睛看到最多的、耳朵聽到最多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別人怎麼怎麼樣」。小時候,我們是父母口中「別人家孩子」的負面教材。成年後,「別人家孩子」又成為我們的孩子的正面教材。,她從小到大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 想要「別人家的孩子」,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去年兒子打算讀研深造,她也萌發考研的心思,經過努力,結果雙喜臨門,兒子考取復旦大學,她被廣西大學錄取。如果我們能不斷進行反思自我,改變自我,提高自我,很多家庭教育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好多家長把家庭教育單純看做是「改正孩子」,不承認問題孩子源於問題家長。
  • 「學霸」都是別人家的?那是因為你沒有發現孩子的學習特質
    「學霸」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在一起聊天時,都會這樣打趣,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既有嫉妒也有無奈。那是不是這樣呢?我看未必。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只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學習特質,人人都能成才!老師把聽寫的情況通過網絡發給我,督促父母在家協助孩子學習拼音。說實話,看到米兜稚嫩歪扭的字,我內心也波瀾起伏。我仔細地觀察孩子,分析發現,並不是孩子不用功,也不是關注力不夠好,而是她的手指力量偏弱,寫起字來有些費力。我們沒有指責她,也沒有把她跟別人比較,告訴她,只要寫字姿勢正確,慢慢練習,字會越來越漂亮。
  • 窮人家的孩子不是原罪!
    昨天看一位大V寫,窮人家的孩子自尊心強,因為怕被別人知道出身。之前也看過一些文章,說窮人家出身的孩子如何如何,事業上,家庭上,總之是有些類似原罪的性格缺陷,特扣們兒或者特陰險怎麼怎麼的。恰好我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我仔細想了想,其實家庭的貧窮帶給孩子的,也不完全是負面的東西,有些東西還是挺好的。我想是負面信息容易傳播,看得多了,大家就認為都是負面了。
  • 可遇而不可求,你可知,「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如果不是有親朋好友在微信上提醒我,給我發紅包,它肯定就在庸常的時光裡被我錯過了。 起床後不久,我給胡小鴻列印期中考試的試卷。這時,我意外地接到了一個來自石家莊的好消息。石家莊23中初三學生任真同學的媽媽在微信上告訴我,昨天接到通知,她的女兒任真,那個經常考年級第一的學霸,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了。 一股潮水般的喜悅,在我心頭蕩漾開來。
  • 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孩子,更有別人家的父母
    「你看看,別人家的父母……」別人家的父母,也許在孩子剛出生便拿到了美國綠卡,也許在孩子剛牙牙學語便送進最好的國際雙語學校,也許在孩子還在讀小學便做好孩子海外留學的準備……別人家的父母,也許在孩子還未開口之前就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也許在孩子還未解釋之前便知道孩子這樣做的原由,也許在孩子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時候便已報名了興趣班……沒錯,這就是別人家的父母。
  • 從「別人家的孩子——湛江女學霸」我們能學到什麼?
    別人家的孩子—湛江學霸中考10門課程六門滿分,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接下來就請和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關於從別人家的孩子身上能學到什麼這件事。湛江女學霸——王檸允中考有六科——語文、數學、英語、化學、體育拿到了滿分,其餘的幾門課目雖然不是滿分,但是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為湛江中考總分數是940分,她取得了927分,僅僅差了13分,平均在其他幾科上,平均幾科差3.25分,很高的成績了。
  • 「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劍橋學霸背後,原來站著這樣的媽媽
    01「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那你看看別人家的爸媽!」芒果有一檔綜藝叫做「少年說」,其中有一期節目備受關注,主題是:別人家的孩子。節目中,一位姓袁的女同學對著陽臺下的媽媽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媽媽,你為什麼總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總看不到我的努力?」臺下所有的學生為女孩鼓掌。媽媽開口,說了一句:「孩子,你很棒。」然而很快,她話鋒一轉,一句「但是」,令全場鴉雀無聲。剛剛還在臺上自信陽光的女孩,轉眼失去神採。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成為學霸?教育專家:孩子具備這兩點很重要
    每個父母眼中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懂事,羨慕的同時說自己也付出努力了,努力想培養孩子,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有的孩子是愛上了玩,甚至玩遊戲,對學習越來越沒有了自信心。其實學霸孩子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學習品質、良好習慣,這些品質習慣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在生活上為人處事上都有突出的表現,所以他們也更容易成為學霸、更易成才。
  •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扒一扒古代別人家孩子的那點事
    相信不少家長會不由的感嘆,為啥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學霸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自家娃的學習成績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突飛猛進的,與其成天為這事愁眉苦臉,憂心忡忡,不如換個輕鬆的角度來思考一下有關於「別人家孩子」的那點事。如果有人認為這本《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是幫助焦慮的家長解決自家孩子學習問題的親子育兒類書籍。
  • 「別人家的孩子」和「我家的孩子」區別有多大?
    牛媽心語不管是做什麼,教育也好,成長也好,事業也好,都是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人,能走得更遠更好更順利。所以,有些花兒開得早,有些花兒開得晚。我家正好有這兩種花,截然不同的兩種花。但至今,我都對我那兒砸特別有信心,呃,五年級後,他閱讀的優勢逐漸在凸顯,語文考入優秀線名列前幾名了。所以「別人家孩子」和「我家孩子」未必有那麼大的差別,堅持正確的養育,差的只是時間罷了。
  • 我家孩子和老公表妹家孩子差兩個月,我家上私立
    網友1:我家孩子和老公表妹家孩子差兩個月,我家上私立,她家上公立,明顯感覺私立比公立好,私立鼓勵孩子生活自理,動手能力強,公立就是領著吃吃喝喝,現在,我姑娘生活能力和禮貌明顯好於表妹家的,當然,家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