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學期開學日的到來,首都大、中、小學各年級的同學們終於可以返校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了,這一次大家闊別校園的日子實在是太久了!就在前一陣子所有焦急地等候儘快複課的初中學員當中,最著急的莫過於新初三學員及家長啦,因為他們即將要面對北京新中考改革第一年的首考,升學壓力空前呀!
對此,有不少家長在網上紛紛發表感慨表達諸多擔憂,筆者從中摘錄了有代表性的一小段,大意是:『從寒假到現在,學生只到校上過兩周課。其他時間是在家看錄播課,區課為主,市課為輔。臨近上學期期末兩周,學校開始了直播課。以快速複習為主,一帶而過。期末考試是線上的,全憑自覺式考試。成績是斷崖式下跌……』
坦率地講,家長朋友們的這些擔憂並非不無道理。因為從目前各方面的情況來看,至少有三個大問題值得大家高度警惕並需要給予密切關注。
首先,初二下是個關鍵學期,居家時間太久,要留意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學業欠帳』。
初二下學期之所以被大家公認為是初中三年學業歷程中的關鍵期,主要原因是由於這個學期各學科知識在中考題目中佔比較高,而且難度都開始進入爬坡階段,學起來不會像之前那樣『一聽就懂』,而是需要學生有更強的理解力和思維能力,並且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反覆測試,以確保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
以物理為例,本學期的運動與力學、功與機械及這幾個方面知識的綜合性題目在中考物理試卷分值中佔據比例在30%以上,內容很重要,但是學起來又比較抽象,許多環節需要藉助實驗來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這個階段歷來是學生們的一個學習障礙多發期。尤其是今年趕上疫情原因學生都被迫在家上網課,測試環節又全憑學生自覺,可以想像同學們的掌握程度還是需要多加留意和密切關注的。
其次,本次生物和地理兩科結課完考後,並不意味著明年『歷史和化學』兩科可以隨意應付。
初二下學期結課的生物和地理兩科,按照新中考的『隨教隨考』原則,進入初三第一個月就要完成對這兩科的全市統考。由於新中考採取從『生物和化學』、『歷史和地理』中分別選擇其中成績最高的一科計入中考成績,因此,許多同學和家長就想:若這次生物和地理考試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績,是不是意味著明年中考時『歷史和化學』就可以隨便應付一下就可以了?
這個還真不敢輕易下這個結論。即便這次生物和地理考試你都能確保得滿分,但歷史和化學兩科還是不能就此大意甚至採取放棄的態度。畢竟,中考努力的目標是為了能考上好高中,將來的高考才是最關鍵的,為了短期目標而損益長遠目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況且,歷史和化學這兩個科目對於未來高考生涯規劃是十分基礎和重要的科目。歷史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化學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唯有全力以赴的繼續學好這兩科才是應有的態度。只是說,若本次生物和地理兩科考試發揮良好,明年中考時,歷史和化學可以更加從容的去上陣參考而已。
最後,要汲取今年中考的經驗,結合新中考各科分數構成的特點,學會積小勝成大勝的本領。
今年中考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一是高分人數太多;二是分數相同的人太聚集。因此大家對中考每一分都要倍加珍惜的重要性認識是更加強烈了。
另外,新中考計分規則中,物理、生物、化學三科各有10分都來自於初中三年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三科也各有10分來自於初中三年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體育與健康總分40分裡有10分也是來自於初一開始的各個學期體育測評。以此舉例的目的在於向同學們說明:新中考各科分數構成有一定的『分散性』特點,大家平時就要留意這些分數不能輕易丟,平日裡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做則已,做就做好』。唯此,便可實現『積小勝成大勝』的目標。
總結來看,本屆新初三同學全年中考備考壓力著實不小。秋季開學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全力以赴考好生物和地理這兩科,打好首戰,為中考開創良好局面。而後,要立即在新學期的新課程學習中花費必要的時間複習和鞏固好初二下的部分學業欠帳,尤其是和初三上學期知識學習關聯度很強的初二知識更是要最先複習和加強。最後,就是珍惜努力前進過程中的每一項得分,分分必爭。
經歷了史上最漫長的寒假,同學們這個學期註定不會太輕鬆,初三上是每位同學中考綜合實力成型的關鍵期,不負韶華,唯有努力和拼搏,加油同學們!
閱後滿意請您添加 『關注』,後續還會有系列內容發布,持續努力為大家奉獻更多的精品。
END,全文完。
文章來源 | 帝都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