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裡橋街道長者食堂「老少鹹宜」可持續

2020-12-22 新民晚報

「我們老人每天吃飯是一樁麻煩事,之前吃過上門配送的助餐,但是飯菜單一,不合口味。現在街道這個食堂菜品豐富,我可以自己點菜,以後吃飯的問題就解決了。」在五裡橋街道社區長者食堂,70歲的金阿姨點了小河蝦、炒鱔絲、木耳山藥、蛋羹……這頓飯,吃得開心。

一個老年助餐點,不稀奇。如果一個老年助餐點,既服務老人,也服務社區白領,那就不尋常了。公共財政資源有限,社區養老事業如何可持續?五裡橋街道老年食堂開張一月,「老少鹹宜」各得其所,共建共享,精細化為老服務,讓社區為老服務可持續。

圖說:五裡橋街道社區長者食堂。五裡供圖(下同)

分時就餐

井然有序各得其所

這個開在蒙自路、中山南路路口的老年食堂,有點特別,其中一個規則是——長者優先,食堂通過「分時分區」,保證老年人能夠優先享受就餐服務,老人可以通過辦卡享受一定的優惠。

中午尖峰時間段,食堂一樓就餐區只對社區老年人開放,社區白領及其他就餐人員需上二樓就餐;同時,老人的就餐服務從上午10時30分開始,社區白領及其他人11時45分後方可就餐。

開張當天,食堂接待了150餘名老人,很多周邊的老人都聞訊趕來試吃,讚不絕口。原本,一日三餐要自己打理,既辛苦也不實惠,現在好了,這裡離家近,過來點個兩菜一湯,實惠又好吃。

過了11時45分,餐廳裡,「銀髮」越來越少,「黑髮」越來越多,先後就餐井然有序。

補貼細化

讓老人更有獲得感

老人就餐,補別是直接發給老人,還是給餐廳運營方?五裡橋老年食堂選擇了前者。

社區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濟條件的老年人可通過辦理就餐卡享受特定的優惠,具體優惠措施包括:街道戶籍低保、低收入老人,充值100元送15元;街道戶籍70歲以上及社區孤老、殘疾人、失獨家庭,及80歲以上獨居老人和純老家庭,充值100元送10元;街道戶籍60歲以上老人充值100元送5元。社區老人可向戶籍所在地居委提出申請,居委審核無誤後出具用餐證明,老人憑用餐證明即可在社區食堂辦理優惠。重陽節等特定節假日,街道也將通過五裡橋城市愛心共助會等社會組織開展愛心活動,向特定對象免費送餐或提供優惠。

一個平臺

共建共享可持續

五裡橋街道老齡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高齡化、空巢化、獨居化突出。街道黨工委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從老人的需求願望出發,推出了一系列養老服務新舉措,社區長者食堂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設立這個老年食堂的邏輯是——創設一個平臺,資源共享,讓養老事業可持續。一來,食堂就是一個養老平臺,有限的政府補貼要直接發給老人,讓老人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二來,食堂經營方一邊公益服務老人得到政府扶持,一邊有機會從事市場經營保障盈利發展;三來,社區白領得到就餐便利,也間接參與社區為老事業。」五裡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沈永兵說。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姚麗萍

記者手記>>

長者食堂,辦得有意思,既滿足了不同群體需求,特別是老人需求,也保障了公益事業可持續。

原本,街道只為食堂提供免費場地,補貼是直接發給老人的,食堂要活下去持續為老人服務,就得靠自身造血,而市場化的白領就餐讓這個老年食堂有了造血能力。

長者食堂,新事一樁,開張一個月,菜品如何更適合老人和青年白領的口味,食堂就餐和養老院運行如何並行不悖,有商量有磨合有實踐,更有喜悅有期待有發展,祝福老年食堂越辦越好!

姚麗萍

相關焦點

  • 全市長者食堂工作現場會召開,今年底長者食堂將達到30處
    記者從31日召開的全市長者食堂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計劃至2020年底全市長者食堂將達到30處。張店率先出臺長者食堂運營管理辦法從「外賣店+長者食堂」模式的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到「照料中心+長者食堂」的湖田街道民康宜家養老服務中心,再到「快餐店+長者食堂」的房鎮鎮頤豐社區,張店區的長者食堂在全市尊老愛老敬老方面另闢蹊徑,為各區縣民政部門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鑑的樣板。現場會分別參觀了這三家不同運營模式的社區長者食堂。
  • 臺江蒼霞街道:長者食堂怎麼建?居民說了算!
    福州出臺《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提出持續實施溫暖榕城等九大專項行動,臺江區深入學習領會並積極貫徹實施,發動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強化養老服務保障,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鼓樓老年人可享實惠午餐 老字號變身長者食堂
    昨日,在東街街道長者食堂,兩位老年居民展示剛剛辦好的長者食堂就餐卡。福州新聞網7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見習記者 王月玲/文 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今日大暑,食堂特意為老人準備了免費的銀耳羹。」
  • 可供300多人同時用餐,嶽陽街道社區食堂來了!
    在家門口就能方便享用價平味美的餐點,老年人用餐還有補貼優惠,廣受居民歡迎的社區食堂,你家附近有嗎?小鬆了解到,作為嶽陽街道重點實事工程之一,居民們期盼已久的社區食堂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2021年5月進行試運營。
  • 兒童友好·吾與童行|這些孩子為五裡橋街道「兒童友好社區」助力!
    11月15日,經過招募、面試等一系列前期籌備,五裡橋兒童議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五裡橋兒童服務中心——南分部召開。兒童議事員們通過擔任「五裡兒童騎士」的形式,了解了五裡橋街道為兒童友好社區做了什麼?兒童議事員將要做什麼?
  •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18-03-28 ■新快報記者 吳曉嫻 通訊員 印銳 文/圖依託助餐網絡,引入醫養結合資源目前,廣州市長者飯堂街道(鎮)、社區(村)覆蓋率達到10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力量運營佔比85%,助餐配餐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2020-12-24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者食堂,開飯啦~~
    作為東港區主導成立的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中心內設利群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主要解決社區周邊的老年人吃飯問題,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生活的便利,打造智能養老服務新模式。(向左滑動查看)普天安泰福彩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設在日照街道利群社區東關裡小區1#樓,由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託管運營。
  • 來看寶山這個社區長者食堂菜色如何
    來看寶山這個社區長者食堂菜色如何 2020-07-23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浦五裡橋街道:打造社會組織支撐服務體系 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實踐...
    ,黃浦區五裡橋街道《打造社會組織支撐服務體系  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模式》入選2020上海街道鄉鎮統戰工作十佳案例。五裡橋街道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結合社會組織集聚的特點優勢,積極發揮「大黨建」優勢,構建「大統戰」格局,加強對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的團結引導和服務,從打造社會組織支持服務體系入手,培育、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努力探索社會組織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據介紹,五裡橋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在社會組織中根植「紅色基因」,暢通參與路徑,把「新階層」力量融入「人民城市」。
  • 東樂社區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揭牌 致力於「老有頤養」
    揭牌儀式前,東樂社區黨工委書記劉芳詳細介紹了東樂社區長者綜合服務中心的籌備工作、運行情況以及未來展望。隨後,程時菊表示,「接下來東湖街道將繼續不斷探索,持續深化拓展公共服務,結合轄區9個社區實際情況和群眾需求,探索和挖掘更多民生服務舉措和資源。」
  •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城建檔案館「光影留存城市記憶」照片巡展五裡橋站開幕式
    近日,由市規劃國土資源局指導、市城市建設檔案館主辦的「光影留存城市記憶」照片巡展五裡橋站在黃浦區五裡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開幕。市規劃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許健、黃浦區宣傳部副部長孫中耀、市規劃國土資源局相關部門、黃浦區規土局相關部門出席活動。
  • 社區食堂、家庭醫生、康復護理……古美路街道醫養康護一體化綜合...
    本周,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醫養康護一體化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啟動。  和一般的為老服務中心不同的是,這裡是閔行首家,也是全市領先的,把黨群服務融合醫養康護一體化為老服務的服務綜合體。通過發揮社區共建單位、居民志願者等作用,組建「愛心助老聯盟」,建立「樂齡互助站」、睦鄰點等,推行自治、互助式為老服務,為社區養老服務注入持續動能,提升新的溫度。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
  • 傳遞幸福,福袋生活開展慰問廣州僑頤長者公益食堂活動!
    福袋生活為長者飯堂捐贈十頭大肥豬支票長者飯堂負責人龐傑為福袋生活贈送長者2020年1月10日下午,福袋生活CEO曾泰寧和福袋生活愛心小分隊前往廣州僑頤長者公益食堂進行新春探望老人家活動,提前為長者們送上衷心的新春祝福與溫馨問候
  • 徐匯區建好家門口的「大食堂」,米道老靈額!
    徐匯區建好家門口的「大食堂」,米道老靈額!湖南街道供圖徐匯區有13個街道鎮、306個居民區,該區的社區助餐服務經過10多年的推進,形成了供餐網絡。目前全區有助餐需求的社區已基本做到全覆蓋,設立了老年人助餐服務點107家,為5600餘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每月供餐約126000客。其中新建改建的7家社區長者食堂既可堂吃又能送餐,豐儉由己,深受老人歡迎。
  • 2020廣州長者食堂擬實施就餐補貼(補貼標準+條件)
    根據「辦法」,在廣州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居家老年人在長者飯堂就餐可享受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次就餐費用的四分之一,最高不超過3元,在老年人付費時自動扣減。長者飯堂則是專門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飯菜適合老人,出門走幾步就到,因此很受老年人歡迎。  擬對長者飯堂實施就餐補貼  不過,長者飯堂也要面臨經營問題,定價高了,老人可能不太樂意;定價低了,經營者就可能難以為繼。餐飲行業往往講求「薄利多銷」,只有就餐顧客人數上去了,才能獲得可觀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  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
  • 白雲長者飯堂「開」酒樓,最低僅5元!
    均禾街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人員說,此舉是為了彌補轄區內自建長者食堂、配餐點覆蓋不足的問題,將長者飯堂的實惠更多惠及長者,同時也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酒樓裡可以免費嘆茶,老人們聚在一起圍餐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