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

2021-01-07 金羊網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

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18-03-28

  ■邱阿姨和老伴在天河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飯堂裡就餐

2016年以來,廣州市緊抓助餐配餐這個老年人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大力發展以「大配餐」服務為重點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截至2018年2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928個,比2016年底增長4倍。這是記者從3月27日上午召開的2018年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一次現場會上了解到的。

■新快報記者 吳曉嫻 通訊員 印銳 文/圖

依託助餐網絡,引入醫養結合資源

目前,廣州市長者飯堂街道(鎮)、社區(村)覆蓋率達到10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力量運營佔比85%,助餐配餐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醫養結合將會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廣州市副市長黎明在現場會上表示,一些老人對社區醫療服務活動的參與度不高,如果可以借大配餐的時機,向他們推廣醫養結合服務,將一舉兩得。

黎明介紹,今年廣州市還將依託助餐配餐服務網絡,引入公益慈善、志願服務、醫療護理等各類資源,健全衛計、民政、人社等部門協作機制,深化醫養結合服務,探索建立醫養結合工作站、社區護理站,完善醫保、長護險等支持政策,以長者飯堂為突破口,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再上新水平。

開發移動服務APP,拓展網絡訂餐

「有些長者開玩笑說,『好似吃飛機餐,日日都是那幾味』,這說明我們的餐食品種還有待豐富。」黎明指出,有些老人希望在基本的餐食上提升檔次,有的配餐點可能一到飯點人比較擁擠,有的可能人比較少,要考慮如何吸引老人,或者合併起來。

針對存在的問題,近日,廣州市民政局將印發實施《優化城鄉養老助餐配餐服務網絡提升助餐配餐服務水平工作方案》,推動養老大配餐服務轉型升級。

對供餐能力不足、選址不夠合理的長者飯堂,提高供給能力、調整優化選址、適當增加服務網點密度,合理布局。引入品牌餐飲連鎖企業,設置老年助餐專區或參與老人餐配送。在企事業單位開闢老年助餐窗口,將內部優質餐飲服務向社區延伸。

健全各相關部門間協同合作機制,加強對助餐配餐企業(機構)的監管,確保食品安全。引導助餐配餐企業(機構)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安全可靠的餐食供應和配送服務鏈,完善餐食溯源機制,主動接受輿論及市民監督,規範運營管理。

制定實施規範指引,支持社會力量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餐食。完善市居家養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助餐配餐服務功能,開發移動服務APP。優化「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拓展網絡訂餐、送餐上門等項目,提升服務質量。

培育品牌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機構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還將探索建立慈善資金支持助餐配餐服務長效機制,鼓勵各區探索通過慈善冠名、授牌等方式支持市場主體、品牌餐飲企業參與大配餐服務的新模式。制定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政策,培育連鎖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

整合社區資源,搭建鄰裡交流、志願服務平臺,將助餐配餐服務與志願服務、上門探訪、家庭醫生等服務有機結合。利用公共衛生醫療人力資源,開展健康宣教活動,拓展服務內涵。

利用新聞、新媒體等渠道加大宣傳,通過村居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部、社區網格員、基層老年協會等藉助居家服務、上門探訪、志願服務等契機,宣傳推廣助餐配餐服務,提高助餐配餐服務知曉率,提升市民對相關服務的支持度和參與度。完善長者飯堂標識系統。

  ■天河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醫生為老人義診。

實例一

足不出戶,網上訂餐

3月27日中午,在廣州市天河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的飯堂裡,邱阿姨和老伴正在打飯。這天是周二,邱阿姨點了香芋燜花肉、木耳芹菜炒肉末、綠豆蒸飯、青菜和皮蛋芥菜湯,還有飯後水果,十分豐盛。而這樣一餐飯,邱阿姨只花了8元。

「在家吃飯的話,菜式做少了很單調,多了又很麻煩。」邱阿姨說。67歲的的邱阿姨6年前從老家山東聊城搬到廣州,和子女一起住。平常中午飯只有她和老伴兩個人吃,她需要上街採購食材、做飯、洗碗,十分麻煩。

自從一年半以前有了配餐食堂,每天早上9點,邱阿姨和老伴都會準時出現在養老服務中心,跳養生舞、上聲樂班。中午在中心食堂吃飯,下午繼續打桌球,晚上才回去跟子女一起吃飯。「現在中午不用自己做飯,我們多了很多自己的時間。」

以前剛到食堂吃飯的時候,邱阿姨發現肉類太多、豆類太少,就給中心提意見,「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嘛。」邱阿姨笑說,自己的意見很快就被中心採納了,在飯堂吃飯的這段時間,長胖了7斤多。

記者還了解到,天河區的五山街、員村街專門研發了訂餐信息平臺,長者只需在家中通過手機便可瀏覽每日菜單,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飯菜,足不出戶便可實現網上訂餐、網上支付,隔天就到配餐點就餐。示範中心、林和街、長興街和石牌街則引進了幸福e社區平臺,也可以實現網上訂餐。

  ■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網上訂餐平臺。

實例二

長者、學生共享高校食堂

在華南農業大學食堂裡, 可以看到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和朝氣蓬勃的學生一起進食的和諧畫面。

原來,在已有的配餐點無法滿足老年人需求的情況下,天河區根據各街道的實際,採取自建廚房、餐飲企業配送、利用餐飲企業門店和共享轄內高校、企事業單位食堂資源等多種形式,為社區長者提供多樣化的助餐服務。華農所在的五山街在全市第一個探索共享高校食堂開展助餐服務的模式。

梁阿姨和黎叔兩夫妻就喝到了「頭啖湯」。他們是華農的退休職工,平時也是自己在家做飯。去年華農的長者愛心飯堂一開張,他們就成了忠實的支持者。學校食堂的菜式非常豐富,粉面、各式小炒、鐵板飯,應有盡有。唯一的不足是油鹽比較重,他們提了意見之後,學校食堂也作了改進。「我們還經常在飯堂裡遇到以前的老同事,大家之前都沒什麼機會見到的,現在可以話話家常,很親切。」梁阿姨說。

據五山家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華農、華工兩個助餐服務點日均就餐人數達到1700人,佔全區就餐人數的1/3。實踐證明,這種「隨點隨到」的配餐方式最受長者歡迎。

此外,今年林和街在廣州體院、石牌街在華師、暨大也大力推進這種模式,3月5日才開餐的華師助餐服務點,現日均用餐人數達350人,暨大助餐服務點也在抓緊推進中。

編輯:宏

相關焦點

  • 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南宣)中午11點,不少老人早早來到廣州市南沙區南沙街九王廟村長者飯堂內,等待助餐社工為他們的飯盒裝上熱騰騰的美味午餐。一個月前,在長者們的期盼下,這股熟悉的煙火氣在闊別半年後重新回歸。
  • 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10月25日11時30分,正在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內就餐今年71歲的老人譚汝英,對長者公園和長者飯堂都讚不絕口。她告訴記者,從當天早上8時30分長者飯堂開門營業開始,就不時有老人過來諮詢、訂餐和辦理就餐卡。「最高峰是早上9時多的時候,我們負責在現場幫忙維持秩序,讓老人有序排隊辦理餐卡和訂餐,並回答老人對長者飯堂的有關諮詢。」
  • 廣州:長者飯堂入高校 與學生錯峰用餐
    》,鼓勵高校、企事業單位提供長者飯堂服務引發社會關注。華南農業大學的綠榕園食堂三樓,十點半左右已經有多位老人等候飯堂開餐。他們中不少人並不住在校內,自從該飯堂推出長者飯堂服務後,周邊不少老人都來到這裡打菜或者用餐。當記者問到為何提早那麼多吃午飯,他們說是希望與學生錯峰就餐。
  • 這股熟悉的煙火氣,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了
    今年75歲的黎阿姨從九王廟村長者飯堂設立之初就一直在這裡訂餐,疫情期間長者飯堂暫停開放,給她的一日三餐帶來了許多不方便。重新開放後,她第一時間來訂餐,說起長者飯堂的服務,黎阿姨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認可。 陳叔叔拿著兩個保溫飯盒來排隊,他來取自己和老伴的兩份餐,「每天都在這裡吃,這樣兩個人不用再買菜煮飯,省了很多時間。」長者飯堂重新開放,陳叔叔非常開心。
  • 食堂:預約訂餐 按需買菜 餐廳:菜牌標量 按位上菜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鑽瑩 通訊員江楚君、李燁威、陳寶怡)預約訂餐,推出高性價比套餐,菜牌上標明分量……近日,為踐行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的理念,從化的長者食堂、餐廳招數百出。近日,在開業了一個多月的江埔街鳳二村幸福食堂裡,不少村民正在排隊取餐。今年8月,區民政局在江埔街鳳二村設立「幸福食堂」試點,為當地有就餐需求的村民提供配餐助餐服務。走進飯堂,隨處可見「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等宣傳標語、海報。
  • 廣州高校飯堂哪家強?「吃在華師」實至名歸
    測評時間:5月16-20日早、午、晚三個用餐時段    廣州人愛吃,廣州高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成為培養「吃貨」的地方,以至於不少高校都有個跟「吃」有關的外號,如「華南吃飯大學」、「雙鴨山大學」、「雞欄大學」……這些外號的背後,是師生們對飯堂滿滿的期待。
  • 傳遞幸福,福袋生活開展慰問廣州僑頤長者公益食堂活動!
    福袋生活為長者飯堂捐贈十頭大肥豬支票長者飯堂負責人龐傑為福袋生活贈送長者2020年1月10日下午,福袋生活CEO曾泰寧和福袋生活愛心小分隊前往廣州僑頤長者公益食堂進行新春探望老人家活動,提前為長者們送上衷心的新春祝福與溫馨問候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 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這裡的米飯分軟硬,有菜又有湯,很合口味。即使是冬天送餐上門都是熱乎乎的,我和社區的長者都普遍覺得很有福氣,很滿意。」
  • 深夜食堂:廣東高校飯堂好吃排行榜!
    大學食堂,是判斷一個學校生活水平高低的標準,是同學們步入社會以後最留戀的地方。今天,給大家盤點廣東最好吃的高校食堂!中大是很多學生公認的「最好吃大學」,食堂多又好吃!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東校區,簡稱「中東」)擁有大小6間飯堂,算是大學城高校中數量最多的,而且以物廉價美著稱,雖然靠近貝崗公共新天地,但還是吸引了大批外校的「蹭飯族」。
  • 從化|節約糧食有招:預約訂餐制,推高性價比套餐
    實行預約訂餐制度,推出高性價比套餐,服務員提醒點餐份量,菜牌上標明份量……近日,為踐行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的理念,從化的長者食堂、餐廳招數百出。 長者食堂:預約訂餐,按需買菜 戴上口罩拿著自備的飯盒、自覺站在一米線上排隊等候、按自身食量進行點菜……近日,在開業了一個多月的江埔街鳳二村幸福食堂裡,不少有需要的村民正在排隊取餐。今年8月,區民政局在江埔街鳳二村設立「幸福食堂」試點,為當地具有就餐需求的村民提供配餐助餐服務。
  • 廣州長者飯堂陸續恢復供餐 可打包外帶暫不設堂食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為滿足老人就餐需要,廣州多家暫停服務的長者飯堂陸續恢復供餐。記者走訪發現,為降低疫情風險,長者飯堂在恢復供餐的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目前,各配餐服務點只為老人提供打包外帶服務,暫時不設堂食。
  • 節約糧食有招:預約訂餐制,推高性價比套餐
    大洋網訊 實行預約訂餐制度,推出高性價比套餐,服務員提醒點餐份量,菜牌上標明份量……近日,為踐行文明用餐、節約糧食的理念,從化的長者食堂、餐廳招數百出。長者食堂:預約訂餐,按需買菜戴上口罩拿著自備的飯盒、自覺站在一米線上排隊等候、按自身食量進行點菜……近日,在開業了一個多月的江埔街鳳二村幸福食堂裡,不少有需要的村民正在排隊取餐。今年8月,區民政局在江埔街鳳二村設立「幸福食堂」試點,為當地具有就餐需求的村民提供配餐助餐服務。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這裡的米飯分軟硬,有菜又有湯,很合口味。即使是冬天送餐上門都是熱乎乎的,我和社區的長者都普遍覺得很有福氣,很滿意。」
  • 企業食堂如何實現微信訂餐?
    手機行動支付越來越普遍,更多的人願意使用手機進行外賣訂餐,在此大環境下,企業食堂將訂餐系統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上,可以更加方便的讓企業員工不用到飯堂便可以瀏覽菜單和下單。同時結合微信線上充值,線下取餐,刷卡/掃碼/人臉識別支付,使員工就餐更加的方便,人性化。
  • 全市長者飯堂已經345個,附詳細地址電話,拿走不謝~
    全市「長者飯堂」建設的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已建成老人配餐助餐點345個,社會化運營佔比85%,覆蓋全市122個街(鎮)、1015個社區(村)的75萬老年人。繼越秀、海珠、黃埔區之後,白雲、南沙區也實現了助餐點的街(鎮)全覆蓋。最新最全助餐點名單文內奉上,拿走不謝!廣州市提出,今年底完成全市136條街道和有條件的鎮、村(居)社區助餐配餐服務全覆蓋的目標。
  • 白雲長者飯堂「開」酒樓,最低僅5元!
    均禾街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人員說,此舉是為了彌補轄區內自建長者食堂、配餐點覆蓋不足的問題,將長者飯堂的實惠更多惠及長者,同時也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酒樓裡可以免費嘆茶,老人們聚在一起圍餐更開心!」
  • 2020廣州長者食堂擬實施就餐補貼(補貼標準+條件)
    根據「辦法」,在廣州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居家老年人在長者飯堂就餐可享受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次就餐費用的四分之一,最高不超過3元,在老年人付費時自動扣減。  廣州長者飯堂就餐補貼  條件:  1、在廣州行政區域內居住  2、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居家老年人  補貼標準:每人每次就餐費用的四分之一,最高不超過3元  對於居家養老的老人來說,長者飯堂很好地解決了吃飯問題。
  • 南頭鎮長者飯堂 暖胃更暖心
    建設長者飯堂是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南頭鎮長者晚年生活幸福感,在中山市民政局、南頭鎮政府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9月15日上午,南頭鎮長者飯堂正式揭牌。
  •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來了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7月上旬在南城雅園社區正式開業,為社區裡滿75周歲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務,讓獨居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也能吃上熱菜,喝上熱湯。雅園社區開設「長者飯堂」切實推進了社區的養老服務,真正實現了讓老人「食有所依」。
  • 廣州高校食堂原則上也禁止外來人員用餐(圖)
    針對一些高校存在的校外人員在高校就餐等情況,北京市教委通知要求各高等學校應採取措施,控制校外人員在學生食堂就餐。昨日,廣東省教育廳後勤產業辦主任王祖益表示,廣州高校飯堂原則上也是禁止外來人員就餐,至於部分高校對外來人員不設防將會得到何種處罰,王祖益說暫時省裡還沒有詳細規定。  據悉,教育部日前派出三個檢查組分赴廣州、南京、天津三地,督促和指導各高校做好穩定學生食堂價格的工作。教育部官員8日下午已經到達廣州,並開始對飯堂價格工作展開檢查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