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財第二飯堂的「搞怪」糕點。
廣財第二飯堂的「搞怪」糕點。
廣財第二飯堂的「搞怪」糕點。
華師沁園飯堂二樓菜品。
測評介紹
測評對象:中山大學(本校區)、暨南大學(本校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本校區)、華南師範大學(本校區)、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廣東財經大學。每個學校多個飯堂分別測評,最後得出飯堂平均得分。
測評指標:飯堂環境衛生、性價比、服務水平等三個維度共20項指標,每項指標滿分5分,最低0分。
測評時間:5月16-20日早、午、晚三個用餐時段
廣州人愛吃,廣州高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成為培養「吃貨」的地方,以至於不少高校都有個跟「吃」有關的外號,如「華南吃飯大學」、「雙鴨山大學」、「雞欄大學」……這些外號的背後,是師生們對飯堂滿滿的期待。
正值廣州市舉辦廣州亞洲美食節期間,本期南方都市報「公共服務質量測評」對廣州多所高校飯堂進行測評。
結果顯示,華南師範大學綜合得分93 .67分,位列8所高校第一,實至名歸成為「華南吃飯大學」。在各個維度評分中,環境衛生的平均得分率最高,超過九成;性價比平均得分率為82 .5%,服務水平平均得分率最低,不到八成。這一方面表現出各校在環境建設和衛生保潔方面表現突出,也顯示出學校飯堂服務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華南師範大學
一隻雞10多種吃法
老火湯、拉腸、糖水不是夢
華南師範大學有個外號叫「華南吃飯大學」,因其學校飯堂出品在高校圈內聞名,不僅本校師生認同,更讓崗頂高校網的師生垂涎。
沁園、陶園、雍園並稱華師本部三大飯堂,有學生告訴南都記者,不同於其他學校給飯堂的命名,「華師每個食堂都有詩意的名字」,還有大學城校區的楠園、翰園以及佛山校區的熹園。環境方面,三個飯堂均得滿分,窗口工作人員均佩戴口罩,飯堂內不僅公示衛生認證、工作人員健康證,還對師生公開飯堂管理架構。
華師的菜品豐富度可謂領跑廣州高校,其中陶園是華師最大的食堂,也是全國百佳食堂。據記者統計,周末該飯堂只開了第一層的一半窗口,供應74種的菜品;其他兩個飯堂周末各有10多種不同風味的窗口、供應50種左右的菜品。每個飯堂中午和晚餐各有10種左右的主食供應。
在華師,一隻雞有10種做法,記者測評當天就有雲耳雞、姜蔥雞、醬油雞、咖喱土豆雞、芋頭雞、宮保雞丁、辣椒雞塊、炸雞翅、蒸雞腿、雞翅包飯等。
地方特色菜也能在華師飯堂吃到。廣州地道的生滾粥、老火靚湯、燉盅、糖水、秘制拉腸等在華師三個食堂均有供應。此外,還有特色串串香,山西刀削麵、重慶麻辣燙、手工小籠包、竹筒飯、潮味滷飯等地方美食。
華師飯堂菜品豐富,性價比也較高,早餐主食加上飲料價格在5元以內,午餐和晚餐每頓一人份價格6- 12元,如雍園叉燒照燒飯套餐分量十足,價格12元,加兩塊錢有木瓜燉雞湯。此外,和夏天最配的廣式糖水冰凍紅豆雙皮奶和椰汁珍珠西米露,價格均為3元。值得一提的是,飯堂還供應宵夜,有生滾粥和西式糕點、麵包,滿足晚修同學的需求。華師飯堂服務水平讓不少師生滿意,能自助充值飯卡和購買飯票。
中山大學飯堂何其多
學五菜品多康樂園賣蝦餃
也不及校外的宵夜街燒烤
中山大學本部是此次測評高校中飯堂最多的,共有6個,包括學一、學五、春暉、康樂園、東廳、南草坪。環境方面,南草坪飯堂得滿分、學五飯堂得分最低,部分飯堂存在出餐窗口、餐具有汙漬,餐桌有廚餘食物沒有清理等現象。
各式風味菜品最多是學五飯堂,有港式拉腸、燉湯、瀏陽蒸菜、燒臘專窗、煎釀菜品、魚類專窗、煮菜專窗、葉菜專窗、涼拌專窗、時令水果等15個特色窗口。普通窗口出品也不在少數,測評期間就供應了7種肉菜和9種素菜,其中雞的做法就有白切雞、冬菇燜雞、咖喱土豆燜雞、雞扒,還有廣式燉湯的花旗參燉竹絲雞湯。學一飯堂的普通窗口出品也較多,測評期間二樓的主食就有蛋炒飯、菠蘿飯、炒米粉、炒河粉、腸粉、手抓餅、包子、饅頭、蒸餃、春卷、麵包等。
康樂園聚賢廳主要服務教職工、中大附中學生以及校外人員用餐。該飯堂特色窗口供應多款廣式早茶點心,包括蝦餃、金錢肚、牛肉丸、鮮蝦幹蒸燒賣、蒸排骨等,價格從16元起,最貴的蝦餃23元,價格比酒樓定價略低,但味道和品相一般,性價比不高。康樂園還供應中大出名的小吃「博士餅」。此外,中大6個飯堂中也只有康樂園可使用行動支付。
「老中大」俊毅告訴南都記者,即便校內的6個飯堂不能滿足,還有著名的中大「小北門」燒烤檔滿足吃貨的胃:生蠔、雞翅、雞煲、啤酒,這條盛行20年的宵夜街是不少中大人心中的深夜食堂。如今,小北門宵夜已蔓延到鷺江,從東門到鷺江、上渡路和下渡路形成一個弧線形的食街,東門通往鷺江的酒樓餐廳是高配選擇,「迎新、畢業、社團聚會都在這裡解決」。
你誤會華農飯堂了!
大棚種菜不供應飯堂
外校人員搭夥要收費
華南農業大學4所飯堂得分在87-90分之間,在各校中處於中高水平。其中芷園飯堂得分最高,綜合得分90分,出品和價格得分33分,領先其他幾個飯堂。芷園被學生們稱為「華農最好吃」的飯堂,最拉風的是走進一樓即可看到扶手電梯,這也是此次測評多所高校中唯一有電梯的飯堂。測評發現,芷園日常開放近15個普通窗口,每天供應近30種肉菜,還有老火湯、燒臘、白切雞、糖水、廣式點心等。但其知名度不只是因為豐富可口的菜品,而是兩年前風靡網絡的「刀削麵機器人」。測評員了解到,該機器人只是用了一段時間就「下崗」,刀削麵吃的人也不多。
測評發現,華農飯堂的食材是定點供應的,學校裡大棚種菜大多用作研究,池塘的魚曾經在冬天撈起來送給周邊居民,「很多人誤會華農飯堂了,學校種的菜在飯堂吃不到。」
綠榕園被稱為華農最豪華的飯堂,日常供應超過60種菜品。華農自2017年8月開設長者飯堂服務,首先將其研究生食堂莘園對外開放,隨後綠榕園也增加長者用餐服務,讓校園內外的長者享受最豪華飯堂的配餐服務。
隨著華農飯堂知名度提升,學校也出臺外校人員搭夥吃飯的相關規定。華南農業大學發布公告稱從2019年4月1日起對非本校師生在西園三樓餐廳用餐的需按消費金額的20%收取「搭夥費」;本校師生使用行動支付前,要先激活本人電子校園卡再進行支付。
暨大獨此一家
一份小炒25元
早餐麵包蛋糕半小時內被「秒空」
暨南大學的飯堂跟其他幾家高校最大的不同是「獨此一家」:暨大有且只有一座飯堂,共三層,總體容量有限,高峰期大部分窗口都要排長龍,一二層也難以找到座位,「一般會晚點才去打飯,買回宿舍吃,但晚到的話菜式選擇就少」,學生小燕告訴南都記者,暨大飯堂長期供不應求,除了師生,校園裡居住的教工家屬、附中師生都會來飯堂幫襯。
早餐是暨大飯堂的一大亮點,6點半開始供應,麵包種類豐富,中西包點共有20多種,還有各式蛋糕,且每天款式略有不同;正因為蛋糕包點搶手,每天最快半小時左右被一掃而空。其中一層供應西式麵包和蛋糕,二層早餐出品偏中式,供應的紅豆花卷、粽子、糯米餈和腸粉等都受到師生歡迎。測評員點了一份早餐包括南瓜小米粥、叉燒包和炒青菜,共花費6.6元。
飯堂二樓設有自助窗口、普通窗口和風味窗口。自助窗口的白切雞和燒鴨每份3.5元,咕嚕肉每份4元,但是魚扒、牛扒價格較高,每份9元;風味窗口供應東南亞菠蘿海鮮焗飯、廣式煲仔飯、啫啫煲等,海鮮焗飯12元,煲仔飯可任意選擇不同肉菜,統一8元一份;該窗口還供應廣州的早茶點心、陝西的臊子麵等麵食。每天晚上7點二樓還設置麻辣燙專窗。
一、二樓普通窗口一人份飯菜一般在7- 10元範圍。三樓幾乎是整個飯堂定價最高的,因該層的小炒窗口價格較高。在三樓的特色小炒窗口,肉菜最貴25元,如醬爆魷魚,最便宜的辣椒炒肉也要18元,番茄炒蛋15元,素菜也不便宜,如家常豆腐16元、紅燒茄子18元。儘管價格比校外餐館略低,但測評員隨機點的幾份小炒,都是用鋁製盤子盛,賣相不喜人,口味也一般。
在環境衛生方面,測評員早上8點和下午4點左右,均在一層發現地面或餐桌上仍有垃圾、廚餘食物未清理。在服務方面,暨大飯堂設有售票處購買飯票,但只能用現金購買,每一層的飯票只能在該層使用,且不能用於購買飲料售賣窗的飲料;三層均不可使用支付寶和微信。
廣財廚師特有才
出品兼具娛樂性
章魚麵包青蛙漢堡你敢吃嗎
總體來看,廣財第一、第二、第三飯堂的出品和價格得分都在中上水平,其中,一飯綜合在學生中的口碑最佳,而第二飯堂有「調皮」的點心師傅,創新最多。
章魚麵包、青蛙漢堡、雪人糯米餈、聖誕樹蛋糕,還有萬聖節那些搞怪的魔爪糕點,全都是出自第二飯堂。據了解,這個飯堂廚師們會根據不同的節日,創作不同糕點麵包來吸引學生,有廣財學生評價:「二飯麵包師傅調皮了,每逢節日搞事情。」「二飯堪稱飯堂界的一股清流。」「每年都被二飯師傅不按常理出牌的創造力驚呆了!」記者了解到,這些兼具了創造性和娛樂性的麵包糕點價格還不貴,常態供應的青蛙漢堡5元、雪人糯米餈3 .5元。
第二飯堂「惡搞」的不只是麵包,主食也不時有創新,如被喻為「黑暗料理」的木瓜蓋飯,把炒飯塞進木瓜裡,倒過來蓋在碟子上,用青菜和吉列豬排擺出各種造型;還有東南亞風味的椰子菠蘿飯,用菠蘿跟飯炒好後,塞入一個個椰子殼中蒸煮,可謂是菠蘿炒飯和椰漿飯的「合體版」。
廣大「梅蘭菊竹」
格調考究還有深夜食堂
一卡通消費有微信提示
廣州大學是大學城最大的校區,生活區用「梅蘭竹菊」來劃分成四個區域,飯堂也據此命名,裝修布置都與其名字相配,風格不俗。
四個飯堂每日向近3萬名師生提供服務,也各有服務特色。其中梅苑飯堂靠近女生宿舍,不僅日常供應35種菜品,其最大的特色是甜品糖水,二樓供應各式糖水和宵夜,被女生譽為「糖水勝地」,一樓原磨豆漿店每天早上供應10多種現磨飲品,包括玉米汁、紅棗豆漿等。
蘭苑飯堂被學生稱為「廣大最好吃的飯堂」,測評期間一樓正在裝修,二樓和三樓正常開放。二樓普通窗口光是早餐就有25種,午餐、晚餐純肉菜約有30種、純素菜約有35種、葷素搭配的約有25種,還有9種風味特色窗口。菊苑飯堂臨近商業區,一般菜品跟商業區的餐廳相比優勢不大,但該飯堂供應的原盅藥膳燉品較有吸引力,價格5- 7元,可選品種在20種上下,有清涼降火的白靈草水鴨湯、滋補健胃的蓮子豬肚湯等。竹苑飯堂在行政西樓一樓,晚餐向學生開放,價格在1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廣大多個飯堂都供應宵夜,且宵夜品種比較豐富,有糖水、雲吞餃子、腸粉、各類包子,甚至炒田螺等,因此廣大飯堂被學生稱為大學城的「深夜食堂」。
在服務方面,廣州大學使用「大學城一卡通」進行校內消費,2018年秋季開始一卡通發行了新版本,消費金額會通過微信提醒。
廣外「西餐廳」
西式套餐最特色
雞扒意粉漢堡沙拉俱全
廣外四個飯堂均注重衛生條件,其中第二和第三飯堂環境得分滿分,但測評期間,清雅園飯堂的桌面、地面有少量垃圾和餐廚沒有清潔。在餐具衛生方面,基本每個食堂的餐具清洗後都會在消毒櫃消毒,由師生從消毒櫃中自取。
清雅園飯堂的菜品豐富度最高分,共有川菜、小炒、臺式蓋飯、蛋包飯、韓式拌飯、廣式點心、老火湯、鐵板飯、扒飯、甜品、粥粉面等11個分類窗口,廣東人最愛吃的雞做法也不少,有手撕雞飯、滷水雞、雞扒、白切雞、燒雞、烤雞、炒雞、涼拌雞絲、滷雞腿等。測評員在該飯堂購買的牛肉煎雞雙拼飯15元,臺式滷肉飯12元,分量足味道可口,性價比較高。
廣外將部分特色窗口統一安排在第二飯堂,從東南亞菜、日式蓋飯、韓國石鍋拌飯,到西式鐵板飯、西式簡餐、自選水果蔬菜沙拉、漢堡,中西日韓特色套餐款式樣樣俱全,讓人仿佛走進了西餐廳。主食方面也選擇較多,粉就有湯粉、炒粉、焗粉,面有湯麵和炒麵,飯有炒飯、焗飯、拌飯,此外還有中式的餃子和粥。該飯堂價格也比其他幾個飯堂略高。
在服務方面,廣外飯堂最注重收集師生對服務的意見,每個窗口都貼出了投訴及反饋電話,飯堂門口闢出意見投訴收集點,師生可自由在意見本上留言。在支付方面,廣外的學生卡即飯卡,綁定了銀行卡能自動劃扣充值,也可以人工充值,無需押金和辦理退卡手續;除了第三飯堂外,其他飯堂大部分特色窗口均能手機支付買單。
廣工4D廚房歡迎參觀
性價比高男生管飽
「暖男炒飯」只需8塊
廣工飯堂4個飯堂綜合平均分91 .75分,僅次於「華南吃飯大學」,水平跟「華南吃飯大學」有得一拼。在環境和管理方面,廣工部分飯堂奉行「4D現場管理體系」,是指實行「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執行到位」這四個到位的飯堂管理體系。比如第一飯堂有「4D廚房,歡迎參觀」指示牌,飯堂工作人員會主動邀請測評員參觀飯堂,裡面各種廚房用品分類擺放,整齊美觀,地面乾淨。
廣工飯堂以「性價比」聞名,「廣工外號『和尚寺』,飯菜分量不大怎麼吃得飽?」畢業於廣工的阿麟如是說。測評發現,廣工4個飯堂性價比得分都在33分及以上,普通窗口每天供應數十種菜式,一人份價格在5- 8元;特色窗口的出品也相當有廣工範兒,如暖男炒飯,炒飯裡有豬肉、青菜、雞蛋、火腿等,味道不錯,價格8元,分量管飽。
此外,第四飯堂每天供應廣式早茶,蝦餃、腸粉、鳳爪、牛肚、粥等一應俱全,11點之前買單部分點心8折,四人喝茶約160元,「雖然味道比不上知名茶樓,但價格和分量在學校飯堂算是很好的了。」學生小曾表示。
廣州高校飯堂師生滿意度調查:
華南師範大學滿意度最高
5月16-20日,南都測評團分別面向8所高校師生發放問卷,就飯堂菜式、飯菜價格、服務水平、座位分區等四個方面進行滿意度調查,並邀請師生就飯堂優化提供寶貴意見,共回收186份有效問卷。
結果顯示,總體滿意度最高是華南師範大學,為64.77%,和第二名的中山大學48.34%拉開將近20個百分點。廣州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工業大學和暨南大學飯堂的總體滿意度都在30%以下,暨南大學飯堂在8所學校中滿意度最低,為22.5%。
作為「別人家的食堂」,「華南吃飯大學」在菜式、價格、服務水平滿意度均為8所大學最高。其中,服務水平滿意度高達81.82%。受訪師生表示,華師飯堂種類多而且物美價廉,回收餐具的工作人員會積極幫學生拿餐具,還有稱讚華師飯堂「好吃不貴,花樣百出,緊跟潮流,貫通南北」;點名表揚「沁園打湯阿伯,總是笑眯眯還舀很多。」據了解,華師飯堂管理人員會每周聽取師生對飯堂的意見。此外,華師得分最低的是「座位分區」,為45.45%,受訪師生認為陶園高峰期位置太擠、過道比較窄。
總體滿意度第二位的是中山大學飯堂的48.34%。中大飯堂服務水平滿意度為66.67%,絕大多數受訪者表認為工作人員專業、態度良好,「吃飯弄髒了衣服,(飯堂)阿姨還提供洗潔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師生對飯堂服務水平也基本持滿意態度,他們表示叔叔阿姨很熱情,「飯堂阿姨不抖勺,還怕我吃不飽」。華南農業大學飯堂的座位分區滿意度在8所大學中最高,為60%,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食堂很寬敞。
廣州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工業大學和暨南大學飯堂的總體滿意度都在30%以下,上述飯堂的價格和服務水平滿意度相對不高,如廣財和廣工的飯菜價格滿意度均比較低,分別是9 .52%、19.23%,受訪師生表示飯菜價格一直在漲。暨大的飯堂菜式滿意度僅為5%,受訪師生建議飯堂分風味地開一些窗口、進一步提高菜品口味等。
統籌:南都記者 趙安然
測評/攝影:南都記者 董曉妍 何玉帥 實習生 甄旭 鄭桂賢 梁嘉慧 劉浩斌 曾楚楚 宋寶兒 李昕洋 孫沛林汪陳晨 曹康莉 許躍鵬 曾傑 謝基東
採寫/統計:南都記者 趙安然 實習生 甄旭 鄭桂賢 李昕洋 孫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