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長者飯堂已經345個,附詳細地址電話,拿走不謝~

2020-12-24 大洋網

大洋網訊 今日上午,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創新試點第三次現場會在海珠區舉行,副市長黎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市「長者飯堂」建設的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已建成老人配餐助餐點345個,社會化運營佔比85%,覆蓋全市122個街(鎮)、1015個社區(村)的75萬老年人。繼越秀、海珠、黃埔區之後,白雲、南沙區也實現了助餐點的街(鎮)全覆蓋。最新最全助餐點名單文內奉上,拿走不謝!

廣州市提出,今年底完成全市136條街道和有條件的鎮、村(居)社區助餐配餐服務全覆蓋的目標。現場發布的更新版《廣州市助餐配餐點分布圖》顯示,與前兩個月前相比,現在助餐點數量已增加60個,增長了21.1%,新覆蓋18個街(鎮)和261個社區(村)。海珠、天河、黃埔、番禺區還對全區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分類給予就餐補貼,並將配餐補貼納入今後年度財政預算。

進展:兩月內助餐點新增兩成

廣州市民政局巡視員易利華介紹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創新試點的階段性成績。

目前,長者飯堂的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全市共建有助餐點345個,其中社會化運營佔比85%,覆蓋全市122個街(鎮)、1015個社區(村)的75萬老年人。與兩個月前相比,助餐點數量增加60個,增長21.1%,新覆蓋18個街(鎮)和261個社區(村)。繼越秀、海珠、黃埔區後,白雲、南沙區也實現助餐點街(鎮)全覆蓋。會議現場發布了更新版《廣州市助餐配餐點分布圖》。

資金扶持方面,市民政局、財政局下達2017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創新項目資金10919萬元,其中「大配餐」項目7024.63萬元,並印發資金管理辦法,規範資金管理使用。越秀、天河、海珠、白雲、增城等5個區分別投入超過20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海珠、天河、黃埔、番禺區對全區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分類給予就餐補貼,並將配餐補貼經費納入今後年度財政預算。

副市長黎明指出,目前各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創新試點工作進度不一、助餐配餐服務發展不均衡,希望各區奮起直追,補齊短板,加快推動助餐配餐網點鋪設,努力推動試點工作在短期間取得較大新突破,今年底完成全市136條街道和有條件的鎮、村(居)社區助餐配餐服務全覆蓋的目標任務。

暗訪:個別助餐點尚未開展服務

今年7月,市民政局組成專項督查組分組隨機抽取11個區的44個助餐點進行突擊暗訪,84%的助餐點正常運營,三無、五保、低保低收入、高齡、獨居等重點人群基本得到保障,服務對象滿意度較高,常住本市的老年人均可享受服務。大部分助餐點設有用餐人員名單記錄,並將管理制度、收費標準、營業時間等內容上牆公示,其中海珠、黃埔區統一全區助餐配餐點標識和管理制度。

「只有服務跟上了,才會有更多的社區老人前往助餐點就餐。」黎明指出。她透露,7月24日突擊走訪了海珠區海幢街、南華西街和荔灣區彩虹街、越秀區光塔街的助餐點。南華西街的配餐服務採取了與廣州酒家合作的模式;海幢街的配餐點在窄巷裡,餐具的處理非常潔淨;光塔街服務的老人數量比較多。然而,個別就餐點雖然陳列列入助餐地圖上,但是竟然至今仍然未開展相關服務。

黎明強調,目前全市五個區已實現助餐點的街(鎮)全覆蓋,其他區仍需努力。已實現覆蓋的區域,要進入提質階段,只有提升了服務,才能令更多老人滿意,助餐企業才更有動力開展下去。

實地走訪:小參帶你探訪長者飯堂

坐標:海珠區

海珠區春暉膳堂,地址:海珠區江南中街  

自建廚房出品更放心 

春暉膳堂位於海珠區江南中街,這裡平時有60多名老人在膳堂用午餐。記者探訪的當日,膳堂的午餐套餐有支竹燜魚腩、娃娃菜、節瓜燜腩肉、芹菜雲耳肉碎湯,二葷一素一湯10元,如果是困難老人還能再減免,其中民政第一類資助對象只需要花2元。

江南中街道為海珠區老城區,轄區居民老齡化現象十分突出,7.1萬名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就有1.72萬人,65歲以上也有1.18萬人,老齡人口佔戶籍總人數已經達到23.7%。老人中特殊困難老人也不少,街道轄區有孤寡老人89名,獨居老人261名,一二級重度殘疾659人。部分老人因為子女上班而疏於照顧,因行動不便午餐不能自理。

今年89歲的老人曹玉英就是獨居老人,三個兒女成家後都搬出去居住,老伴去世後她自己一個人過活。因為行動不便,以前兒女中午輪流過來給老人做午飯,現在長者飯堂就解決了老人的午餐問題。「早餐我自己弄點麥片和牛奶吃,中午在飯堂吃,有時吃不完還能留到晚上,現在兒女晚上過來給我做飯就行,方便很多啦。」曹玉英老人說,因為年紀大剛開始飯堂工作人員送餐上門,後來她發現自己能慢慢走到飯堂,和其他老人吃飯聊天比自己獨食更開心,出門走動也有益身體,現在非周末的中午都到春暉膳堂報到。

春暉膳堂的特別之處在於自建廚房,而不是由配餐企業送餐。膳堂聘請了兩名廚師,肉菜由街道辦事處職工食堂的配送公司統一配送,更能保證食物出品的新鮮和安全。每天上午9時肉菜配送到,兩名廚師和兩名助廚將飯菜準備好,膳堂在11:30左右迎來老人就餐。江南中食藥監所定期對膳房的食品衛生檢查督導,對當日膳食留樣檢測,保障膳食安全。

老人在春暉膳堂用餐,需要提出申請,轄區內低保、低收入、獨居、孤寡等6類困難老人優先保障,此外海珠區戶籍的退休人員也可申請。春暉膳堂自2013年10月投入運營以來,年均服務長者2萬多人次,總計已經服務長者7萬人次。老人在膳堂不僅是吃飯,還能看電視看報喝茶。膳堂還有「增值服務」,日常老人們來飯館就餐若有行動不便或其它身體狀況,飯館工作人員會打電話提醒子女。

海珠區素社街長者配餐中心,地址:素社街基立新村社區

老人希望把晚餐也包了

今年4月份,海珠區素社街道在基立新村社區建立了長者配餐中心,現在每天有60人左右在此就餐或送餐。午餐二葷一素一湯自費也是10元,獲得資助的老人可減免2元。以周二為例,有榨菜蒸碗魚、酸菜炒花腩肉、蔬菜、紅蘿蔔玉米骨頭湯。

在轄區居住年滿60歲的老人可以申請在配餐中心就餐,提前一天訂餐。在配餐中心,76歲的許婆婆每天來這裡吃午飯,從家走路花10分鐘左右,她說很方便又經濟,畢竟現在10元在外面已經吃不到什麼了。「不過實話實說,我飯量比較大,有時還不夠吃哈哈。而且最好把晚餐也包了,那就更方便老人啦。」

素社街長者配餐中心分配餐區、就餐區,除了就餐桌椅還配齊空調、風扇、冰箱、消毒碗櫃等,另外還有長者及殘疾人設施如過道扶手、防滑瓷磚、桌椅扶手和老花鏡等。配餐中心依託美好家園集團進行送餐服務,配餐企業每天將飯菜送到中心,配餐中心的分餐檯有加熱功能,儘量保證食物溫熱、適合老人食用。

海珠區民政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海珠區已經有18條街道建起長者飯堂,主要分自建廚房和企業配餐兩種模式,各有利弊。自建廚房的飯菜出品更安全和新鮮,不過尋找場地比較困難,街道還要再聘廚師。企業配餐比較方便,但飯菜做好了在路上配送所經時間更長。「兩種模式沒有說哪種最好,各條街道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該負責人說,目前海珠區長者飯堂還是以企業配餐為主流,只有3條街道自建了廚房。

海珠區江海街長者飯堂,地址:海珠區紫菀路88號

菜品最好還要來「霸位」

海珠區哪家長者飯堂菜品最好?當推江海街紫菀路的長者飯堂,每天卻有60多名老人來吃飯,飯桌不夠還要輪侯「等位」哦!

本周二中午,記者到達江海街長者飯堂,十幾名老人在裡面用餐,周二的菜有蜜汁叉燒、冬瓜炒肉片、時菜,還有一份鯽魚節瓜蝦皮湯。普通長者堂食用餐10元,送餐上門12元,資助性長者收費8元。

這個長者飯堂由廣州市祈福頤老院承接運營,在轄區自建了廚房,聘請專業資格的廚師,菜品味道好受到歡迎。飯堂地方小只有4張桌子,每天60來名老人在這裡吃飯,從11:00到12:30要分三批輪侯著來吃,還有老人專門早早來「霸位」。

江海街轄區內60歲以上老人5302人,約佔戶籍人口的15.6%,其中孤寡空巢老人由37人。除了紫菀路的長者飯堂,江海街還有聚德西一個配餐點,合計每天為老人提供午餐約120份。

以上三個長者飯堂都在海珠區。海珠區副區長莊承汶介紹,海珠區是廣州市中心老城區,老齡化問題嚴峻,養老服務需求較大,截至2016年底,全區18條行政街道60歲以上戶籍老人達23.74萬人,佔總戶籍人口的23.21%。目前,海珠已實現社區大配餐全覆蓋。區級財政投入598萬元並引入慈善資金243萬元支持社區大配餐工作,18條街51個配餐點通過懸掛「愛心配餐」標識,統一餐具、服裝、流程等規範化措施打造海珠特色,截至6月累計服務5.3萬人次。

坐標:荔灣區

荔灣區嶺南街居家養老示範中心,地址:光復南路揚仁裡5號之六

兩肉一菜一湯人均七元

自2014年起,嶺南街居家養老示範中心打造的長者飯堂每天中午為轄區內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美味健康的飯菜,從今年4月起,增設送餐服務。該示範中心坐落於荔灣區老人大學內,每日中午11時30分至十二時30分開放,目前每日就餐和送餐人數約有30多人,其中周五就餐人數最踴躍,增加至40多人。

記者走訪當日是周一,長者飯堂信息欄上已更新一周的菜單,周一當天是四個菜式,分別是冬菇蒸雞、番茄炒蛋、支竹木耳炒肉片以及滷水,當天贈送的例湯是紫菜蛋花湯。周二至周五的菜式均是六道菜可供選擇。價格方面,未辦理長者優惠卡的長者居民及其他居民以兩肉一菜標準是8元每頓,以三肉一菜標準是9元每頓;若是辦理長者優惠卡的長者居民,每頓優惠一元;針對已經辦理三無、孤寡或者長期低保的長者居民,兩肉一菜每頓四元錢可以解決。現場北鬥星社工介紹,這個長者飯堂同時也是社區飯堂,平時過來就餐多是社區內的居民,彼此可以互相交流聚舊,也可以多留意長者的狀況。

正在就餐的三位「老友記」均是60歲左右的揚仁裡社區居民,他們彼此認識,在飯堂就餐人員全吃完離開後,還坐在一桌悠閒就餐聊天,大半個小時過去了仍然意猶未盡。其中一位老伯介紹,他剛退休半年,幾乎每天過來就餐,一則可以跟「老友記」聚舊,二則最近天氣炎熱,這裡空調溫度舒適,省了在家開空調的電費,每日吃飯十分高興。

附送全市長者飯堂地址電話,收好不謝!

文:廣報記者 盧文潔、梁超儀通訊員印銳

圖:廣報記者 莫偉濃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市幼兒園地圖送給您!(附地址電話等詳細信息)
    2020年全市幼兒園地圖送給您!(附地址電話等詳細信息) 2020-04-2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來了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7月上旬在南城雅園社區正式開業,為社區裡滿75周歲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務,讓獨居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也能吃上熱菜,喝上熱湯。雅園社區開設「長者飯堂」切實推進了社區的養老服務,真正實現了讓老人「食有所依」。
  • 長者飯堂|石岐街坊們,你家附近又多了一批長者飯堂開業了!
    昨日上午石岐街道又一批長者飯堂正式揭牌開業▲石岐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為長者飯堂揭牌為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石岐街道依託餐飲企業合作模式,採取集中就餐目前,石岐街道長者飯堂已拓展至10家,服務將近700人次。
  • 天河區興華街5個長者飯堂重啟
    天河區興華街5個長者飯堂重啟 2020-08-05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
    7月6日,根據《廣州市民政局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的通知》,經多方協商後,南沙街轄區內的8個長者飯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新開放,正式恢復配餐工作。據了解,南沙街是全區最先重新開放長者飯堂的鎮街。
  • 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10月25日11時30分,正在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內就餐今年71歲的老人譚汝英,對長者公園和長者飯堂都讚不絕口。長者飯堂的管理制度也較為完善,長者食堂就餐制度、衛生管理制度及餐廚廢棄物回收制度均張貼在飯堂牆壁顯眼處,方便老人觀看。
  • 中山西區「老字號」變身長者飯堂
    「我們在這條街開店10年了,總店離這裡也不遠,也開了15年左右。作為一家老字號,我們希望為老街坊做點好事!」 李炳記燒味店店員梅姨(化名)對記者說。7月中旬,這家老字號正式成為中山西區首家長者飯堂。目前,正式運營後註冊使用「西區長者飯堂小程序」的60歲以上老人達185人,消費人次341次。
  • 南頭鎮長者飯堂 暖胃更暖心
    建設長者飯堂是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南頭鎮長者晚年生活幸福感,在中山市民政局、南頭鎮政府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9月15日上午,南頭鎮長者飯堂正式揭牌。
  • 廣州白雲區一餐廳變身長者飯堂 供應一周七天午晚餐
    來源:金羊網助餐點提供10多個菜式供老人選擇 文/圖 記者 宋昀瀟 通訊員 雲宣 陳淑嫻原標題:白雲一餐廳變身長者飯堂上午11點左右,一位老人已趕到白雲區太和鎮北村的大眾餐廳等候就餐據悉,目前廣州市餐廳掛牌長者飯堂的尚在少數,助餐點+餐廳模式或將給全市長者飯堂建設帶來借鑑作用。A供應一周七天午晚餐可以按指模刷臉吃飯從第一位老人到來開始,直至下午1點左右,太和鎮北村的大眾餐廳斷斷續續迎來前來就餐的長者。
  • 廣州長者飯堂陸續恢復供餐 可打包外帶暫不設堂食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為滿足老人就餐需要,廣州多家暫停服務的長者飯堂陸續恢復供餐。記者走訪發現,為降低疫情風險,長者飯堂在恢復供餐的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目前,各配餐服務點只為老人提供打包外帶服務,暫時不設堂食。
  • 禪城南莊首個社區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飯菜品種多樣
    近日,禪城區南莊鎮吉利社區「長者飯堂」正式揭牌啟用,這是南莊鎮首個投入使用的社區級長者飯堂。該飯堂啟用,打通養老服務助餐「最後一公裡」。西紅柿炒蛋、沙葛炒肉片、芹菜香乾炒肉片、豆豉鯪魚燜南瓜……吉利社區長者飯堂的飯菜品種多樣、營養豐富,不僅管飽,還最大限度地做到從營養到口味合理搭配,且每餐最低只要10元。據了解,長者飯堂每周還將針對長者的身體狀況和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更新菜單。
  • 南寧首家「長者飯堂」開張啦!60歲以上南寧市籍老年人憑身份證用餐可享補貼
    記者從南寧市「長者飯堂」試點啟動儀式上獲悉,由政府補貼的「長者飯堂」50個試點正式開張1個點,該站點位於青秀區悅賓路2號南寧市老年人活動中心一樓,另外49個站點將陸續開張。「長者飯堂」是指政府通過補助方式,選定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務的場所。南寧市第一批「長者飯堂」開展助餐配餐服務試點共有50個,分布在全市各城區、開發區,試點時間從今年11月至明年10月,期限1年。
  •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18-03-28 截至2018年2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928個,比2016年底增長4倍。這是記者從3月27日上午召開的2018年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一次現場會上了解到的。
  • 深圳人2019年的養老福利又來了 長者飯堂就餐補貼已經出來了
    深圳人的養老福利又來了 長者飯堂就餐補貼來了近日曝光深圳福利又來了深圳又出養老補貼新政策就是這個政策。而根據了解目前深圳多區已建成長者飯堂如深圳市福田、南山、鹽田、龍華等區已開展長者助餐服務。確保政策宣傳到每個社區、每戶、每個老年人提高助餐服務的知曉率。
  • 這股熟悉的煙火氣,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了
    「不在這裡吃就得自己煮,年紀大了腿腳不利索,買菜煮飯不方便。這裡的飯菜合我口味。」重新開放後,她第一時間來訂餐,說起長者飯堂的服務,黎阿姨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認可。 陳叔叔拿著兩個保溫飯盒來排隊,他來取自己和老伴的兩份餐,「每天都在這裡吃,這樣兩個人不用再買菜煮飯,省了很多時間。」長者飯堂重新開放,陳叔叔非常開心。
  • 政務服務、學習健身、長者飯堂……花都市民在這裡找到第二個「家」
    在花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新華街黨群服務中心,記者見到市民在書畫室內練習書法,在圖書館內安靜地享受閱讀時光;在中心二樓,長者們在一起練習舞蹈、切磋球藝;在綠色金融街大樓的背景襯託下,幾位長者在平臺上揮舞著藍色和粉色的扇子起舞,盡情揮灑汗水。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 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這裡的米飯分軟硬,有菜又有湯,很合口味。即使是冬天送餐上門都是熱乎乎的,我和社區的長者都普遍覺得很有福氣,很滿意。」
  • 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 特殊重陽禮物送給農村老人
    10月7日,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圖為老人在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的長者飯堂內就餐。在75歲的吳清坤老人看來,長者飯堂貼心又暖心,「年齡大了,平時買菜做飯都非常辛苦,尤其下雨天,現在好了,在農村也享受到了這樣的溫暖,還能和其他老人們一起話家常,這份重陽節特別的禮物,是滿滿的幸福味道。」當天,除了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長者飯堂啟用,海口市農村社區(含桂林洋開發區)共同步啟用了13家農村社區長者飯堂。「好吃、方便!」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這裡的米飯分軟硬,有菜又有湯,很合口味。即使是冬天送餐上門都是熱乎乎的,我和社區的長者都普遍覺得很有福氣,很滿意。」
  • 附全市77家網點地址、電話
    活動期間,全市77家犬只辦證服務網點同時開展入社區「依法養犬,文明養犬」主題活動,現場為市民犬只辦理犬只登記、年檢手續、免費體檢及為犬只進行狂犬病免疫等服務。在此期間,全市將加大執法查處力度,未辦證、未年檢的犬只需限期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將沒收其犬只,並處以3000元的罰款。特別提醒:連續2年以上未年審的犬只將作為無證犬只進行處理。全市77家犬只辦證年檢服務網點詳細地址如下:中原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