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南莊首個社區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飯菜品種多樣

2021-01-08 佛山在線

佛山日報訊 記者王曉丹 通訊員梁泳欣報導:天氣嚴寒,人心溫暖。近日,禪城區南莊鎮吉利社區「長者飯堂」正式揭牌啟用,這是南莊鎮首個投入使用的社區級長者飯堂。該飯堂啟用,打通養老服務助餐「最後一公裡」。

西紅柿炒蛋、沙葛炒肉片、芹菜香乾炒肉片、豆豉鯪魚燜南瓜……吉利社區長者飯堂的飯菜品種多樣、營養豐富,不僅管飽,還最大限度地做到從營養到口味合理搭配,且每餐最低只要10元。據了解,長者飯堂每周還將針對長者的身體狀況和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更新菜單。同時,還會根據節氣、天氣、節日等,合理添加菜式,幫助老年人養成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飯堂投用當天,邀請了幾十位社區居民免費試吃,他們對於飯堂的菜色和口味普遍都比較認可。

不僅如此,針對社區裡腿腳不好的老人,飯堂還提供送餐服務。投用當天,吉利社區83歲的吳婆婆接到工作人員送來的午餐時,激動地說:「黨和政府這麼關懷老年人,真的是太貼心、太周到了!」

南莊鎮吉利社區「長者飯堂」啟用。圖為不少社區老人來嘗鮮。 /通訊員供圖

南莊鎮現有超過1.8萬的60周歲以上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如何讓孤寡、高齡、獨居老人生活更方便、更快樂,讓他們享受到高質量關愛服務,成為南莊鎮委、鎮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老齡事業和養老工作的要點和重點。

經過調研,相關部門發現,吉利社區60周歲以上戶籍人口約613人,佔社區總人數的21%,老齡化情況相對比較突出,空巢、高齡老人「吃飯難」問題突出。為此,相關部門決定以吉利社區作為鎮內首個社區長者飯堂試點。南莊鎮人大還通過人大代表票決方式,將「設立吉利社區長者飯堂」納入2020年南莊10個民生實事項目。

隨後,南莊對原吉利社區綜合活動室進行功能性改造,增設長者飯堂,並通過招投標引入具備餐飲服務資質同時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優秀社會力量進行運營。同時,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符合條件,家中無人照顧、行動不變且生活困難的居家老年人,以2元/次的送餐服務購買標準為老人提供配餐送餐服務,有效解決長者外出買菜安全、做飯難、飯菜花樣少、營養不足等問題。

南莊鎮委委員黃玲表示,一碗「長者飯」,情系千萬家。今後,南莊將加快「長者飯堂」試點的步伐,全面提升社區綜合為老服務功能,探索更符合南莊的多元化社區養老模式,為老年人打造「吃不愁、病不憂、孤不獨、樂有伴」的幸福晚年。

連結

按照「政府補助一點+企業讓利一點+老人自費一點」的大配餐模式,吉利社區符合條件的老人及其他市民均可通過較低的價格享受健康衛生的飯菜,收費標準為15元/餐。社區戶籍內60歲以上老人可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享受南莊鎮政府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助減免:第一類符合居家養老條件戶籍居民補助5元/餐,實收10元/餐,其中轄區戶籍80周歲以上老人可另外享受補助送餐費用2元/餐; 第二類轄區戶籍60歲以上老人,補助3元/餐,實收12元/餐。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社區老人最低只需10元,就能享受一肉一小炒一菜一湯加米飯。

原標題:南莊首個社區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飯菜品種多樣 營養合理搭配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2020-10-25 2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來了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7月上旬在南城雅園社區正式開業,為社區裡滿75周歲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務,讓獨居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也能吃上熱菜,喝上熱湯。雅園社區開設「長者飯堂」切實推進了社區的養老服務,真正實現了讓老人「食有所依」。
  • 東莞企石首家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11月25日,東莞市企石鎮長者飯堂正式啟用,開啟了企石鎮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今年,企石鎮積極落實東莞市政府一號文精神,促成長者飯堂建成,全力鋪開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讓每一位有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政府兜底資助對象都能享受到助餐配餐服務。
  • 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 特殊重陽禮物送給農村老人
    10月7日,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圖為老人在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的長者飯堂內就餐。在75歲的吳清坤老人看來,長者飯堂貼心又暖心,「年齡大了,平時買菜做飯都非常辛苦,尤其下雨天,現在好了,在農村也享受到了這樣的溫暖,還能和其他老人們一起話家常,這份重陽節特別的禮物,是滿滿的幸福味道。」當天,除了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長者飯堂啟用,海口市農村社區(含桂林洋開發區)共同步啟用了13家農村社區長者飯堂。「好吃、方便!」
  • 南頭鎮長者飯堂 暖胃更暖心
    建設長者飯堂是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南頭鎮長者晚年生活幸福感,在中山市民政局、南頭鎮政府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9月15日上午,南頭鎮長者飯堂正式揭牌。
  • 中山西區「老字號」變身長者飯堂
    7月中旬,這家老字號正式成為中山西區首家長者飯堂。目前,正式運營後註冊使用「西區長者飯堂小程序」的60歲以上老人達185人,消費人次341次。這家老人眼裡的「網紅燒味店」雲來客往,平均每天接待50至60位長者就餐。「我們不能把長者飯堂簡單理解為為長者解決吃飯問題的飯堂。
  • 南寧首家「長者飯堂」開張啦!60歲以上南寧市籍老年人憑身份證用餐可享補貼
    11月5日,南寧市「長者飯堂」試點正式啟用。當天,75歲的李傳雲和老伴高高興興來到這裡吃午飯,對這裡的就餐環境和菜式讚不絕口。記者從南寧市「長者飯堂」試點啟動儀式上獲悉,由政府補貼的「長者飯堂」50個試點正式開張1個點,該站點位於青秀區悅賓路2號南寧市老年人活動中心一樓,另外49個站點將陸續開張。
  • 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
    7月6日,根據《廣州市民政局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的通知》,經多方協商後,南沙街轄區內的8個長者飯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新開放,正式恢復配餐工作。據了解,南沙街是全區最先重新開放長者飯堂的鎮街。
  • 長者飯堂|石岐街坊們,你家附近又多了一批長者飯堂開業了!
    昨日上午石岐街道又一批長者飯堂正式揭牌開業▲石岐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為長者飯堂揭牌為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石岐街道依託餐飲企業合作模式,採取集中就餐目前,石岐街道長者飯堂已拓展至10家,服務將近700人次。
  • 全市長者飯堂已經345個,附詳細地址電話,拿走不謝~
    大洋網訊 今日上午,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創新試點第三次現場會在海珠區舉行,副市長黎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市「長者飯堂」建設的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已建成老人配餐助餐點345個,社會化運營佔比85%,覆蓋全市122個街(鎮)、1015個社區(村)的75萬老年人。繼越秀、海珠、黃埔區之後,白雲、南沙區也實現了助餐點的街(鎮)全覆蓋。
  • 這股熟悉的煙火氣,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了
    ,正式恢復配餐工作。這裡的飯菜合我口味。」重新開放後,她第一時間來訂餐,說起長者飯堂的服務,黎阿姨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認可。 陳叔叔拿著兩個保溫飯盒來排隊,他來取自己和老伴的兩份餐,「每天都在這裡吃,這樣兩個人不用再買菜煮飯,省了很多時間。」長者飯堂重新開放,陳叔叔非常開心。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其中就包括獨居的陳麗雅。
  • 政務服務、學習健身、長者飯堂……花都市民在這裡找到第二個「家」
    9月26日兩個中心正式揭牌,正式對外向市民開放。記者近日實地打卡花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新華街黨群服務中心,發現這裡已然成為花都區市民的休閒娛樂家園。記者了解到,在這裡市民可以辦理計生、民政等業務,長者可以享受日間照料、長者飯堂等服務,年輕人也可以一起享受運動、閱讀的樂趣。
  • 東樂社區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揭牌 致力於「老有頤養」
    揭牌儀式前,東樂社區黨工委書記劉芳詳細介紹了東樂社區長者綜合服務中心的籌備工作、運行情況以及未來展望。隨後,程時菊表示,「接下來東湖街道將繼續不斷探索,持續深化拓展公共服務,結合轄區9個社區實際情況和群眾需求,探索和挖掘更多民生服務舉措和資源。」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對於家住新市街縱橫檳城社區的譚姨來說,一日三餐,熱菜熱湯就是小康生活。▲ 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這裡的米飯分軟硬,有菜又有湯,很合口味。
  • 天河區興華街5個長者飯堂重啟
    天河區興華街5個長者飯堂重啟 2020-08-05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雲長者飯堂「開」酒樓,最低僅5元!
    均禾街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人員說,此舉是為了彌補轄區內自建長者食堂、配餐點覆蓋不足的問題,將長者飯堂的實惠更多惠及長者,同時也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酒樓裡可以免費嘆茶,老人們聚在一起圍餐更開心!」
  • 網上訂餐、共享高校食堂 今年廣州長者飯堂將這樣建
    截至2018年2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928個,比2016年底增長4倍。這是記者從3月27日上午召開的2018年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一次現場會上了解到的。■新快報記者 吳曉嫻 通訊員 印銳 文/圖依託助餐網絡,引入醫養結合資源目前,廣州市長者飯堂街道(鎮)、社區(村)覆蓋率達到10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力量運營佔比85%,助餐配餐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 「情懷暮年,暖心相伴」 官塘社區長者飯堂12月長者生日會
    「情懷暮年,暖心相伴」 官塘社區長者飯堂12月長者生日會 2020-12-10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對於家住新市街縱橫檳城社區的譚姨來說,一日三餐,熱菜熱湯就是小康生活。譚姨到長者飯堂就餐譚姨說,自從新市街長者飯堂設立以來,幾乎每天都定時定點過來「搭食」。「以前午餐很隨便的,因為我一個人住,中午不知道吃什麼,隨便買個麵包、吃個粥粉面又一餐。現在開了長者飯堂以後三餐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