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石首家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2021-01-08 廣州日報

11月25日,東莞市企石鎮長者飯堂正式啟用,開啟了企石鎮居家養老「大配餐」服務。

今年,企石鎮積極落實東莞市政府一號文精神,促成長者飯堂建成,全力鋪開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讓每一位有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政府兜底資助對象都能享受到助餐配餐服務。

據悉,企石鎮居家養老「大配餐」以保障孤寡、高齡、失能、經濟困難等特殊老年人需求為重點。同時,服務採取「市、鎮」的資助方式,積極支持「大配餐」項目開展。

營養餐由可循環利用的餐具包裝,由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義工進行配送,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在家享受營養午餐和晚餐。此外,愛心企業「莞嫂滋味店」捐贈電動自行車2輛,助力企石居家養老大配餐。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謝英君 通訊員:黃琰淋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肇慶長者公園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2020-10-25 2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禪城南莊首個社區長者飯堂正式啟用 飯菜品種多樣
    近日,禪城區南莊鎮吉利社區「長者飯堂」正式揭牌啟用,這是南莊鎮首個投入使用的社區級長者飯堂。該飯堂啟用,打通養老服務助餐「最後一公裡」。西紅柿炒蛋、沙葛炒肉片、芹菜香乾炒肉片、豆豉鯪魚燜南瓜……吉利社區長者飯堂的飯菜品種多樣、營養豐富,不僅管飽,還最大限度地做到從營養到口味合理搭配,且每餐最低只要10元。據了解,長者飯堂每周還將針對長者的身體狀況和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更新菜單。
  • 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 特殊重陽禮物送給農村老人
    10月7日,海口13家鄉鎮長者飯堂啟用,圖為老人在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的長者飯堂內就餐。在75歲的吳清坤老人看來,長者飯堂貼心又暖心,「年齡大了,平時買菜做飯都非常辛苦,尤其下雨天,現在好了,在農村也享受到了這樣的溫暖,還能和其他老人們一起話家常,這份重陽節特別的禮物,是滿滿的幸福味道。」當天,除了瓊山區紅旗鎮土橋社區長者飯堂啟用,海口市農村社區(含桂林洋開發區)共同步啟用了13家農村社區長者飯堂。「好吃、方便!」
  •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來了
    南城首個「長者飯堂」7月上旬在南城雅園社區正式開業,為社區裡滿75周歲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務,讓獨居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也能吃上熱菜,喝上熱湯。雅園社區開設「長者飯堂」切實推進了社區的養老服務,真正實現了讓老人「食有所依」。
  • 中山西區「老字號」變身長者飯堂
    7月中旬,這家老字號正式成為中山西區首家長者飯堂。目前,正式運營後註冊使用「西區長者飯堂小程序」的60歲以上老人達185人,消費人次341次。這家老人眼裡的「網紅燒味店」雲來客往,平均每天接待50至60位長者就餐。「我們不能把長者飯堂簡單理解為為長者解決吃飯問題的飯堂。
  • 東莞企石:「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正式成立
    12月2日,東莞市企石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下簡稱「企石新階聯」)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成立就職典禮舉行,會議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東莞市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馬鳳彪,企石鎮鎮委書記袁麗群,鎮長姚燦光,東莞市委統戰部新階聯科科長曾雪霞,企石鎮委委員袁錦波、盛斌林,以及部門單位有關負責人,村(社區)黨工委書記,村(社區)分管統戰工作幹部,各商(協)會會長,企石新階聯全體會員等參加了會議。會上,與會嘉賓共同為東莞市企石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揭牌。
  • 南寧首家「長者飯堂」開張啦!60歲以上南寧市籍老年人憑身份證用餐可享補貼
    11月5日,南寧市「長者飯堂」試點正式啟用。當天,75歲的李傳雲和老伴高高興興來到這裡吃午飯,對這裡的就餐環境和菜式讚不絕口。記者從南寧市「長者飯堂」試點啟動儀式上獲悉,由政府補貼的「長者飯堂」50個試點正式開張1個點,該站點位於青秀區悅賓路2號南寧市老年人活動中心一樓,另外49個站點將陸續開張。
  • 長者飯堂|石岐街坊們,你家附近又多了一批長者飯堂開業了!
    昨日上午石岐街道又一批長者飯堂正式揭牌開業▲石岐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為長者飯堂揭牌為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石岐街道依託餐飲企業合作模式,採取集中就餐目前,石岐街道長者飯堂已拓展至10家,服務將近700人次。
  • 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南宣)中午11點,不少老人早早來到廣州市南沙區南沙街九王廟村長者飯堂內,等待助餐社工為他們的飯盒裝上熱騰騰的美味午餐。一個月前,在長者們的期盼下,這股熟悉的煙火氣在闊別半年後重新回歸。
  • 南頭鎮長者飯堂 暖胃更暖心
    建設長者飯堂是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南頭鎮長者晚年生活幸福感,在中山市民政局、南頭鎮政府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9月15日上午,南頭鎮長者飯堂正式揭牌。
  • 廣東省首家臺資醫院東莞臺心醫院啟用
    南方日報訊(記者/何建文 龔名揚)今日,廣東省首家臺資醫院——東莞臺心醫院正式啟用,臺心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率先向外界亮相。醫院佔地面積228.6畝,醫院建築量體總規模為1,800床,以大陸地區三甲醫院及臺灣地區醫學中心的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設計。
  • 品質東莞·一鎮一品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企石江邊村
    古村內的門樓現在你去企石鎮江邊村,還可以看到88歲老嫗在編織「福帶」的情景。這個流行於清康熙年間的生活用品編織帶,因其華麗美觀而被賦予長壽、帶福的寓意,用於婚慶、大壽、滿月、添丁點燈等喜慶事宜。江邊村成為目前東莞唯一還存留編織「福帶」的古村,是企石文化遺存保護活化的鮮明例證。
  • 這股熟悉的煙火氣,南沙長者飯堂回歸「滿月」了
    ,正式恢復配餐工作。 今年75歲的黎阿姨從九王廟村長者飯堂設立之初就一直在這裡訂餐,疫情期間長者飯堂暫停開放,給她的一日三餐帶來了許多不方便。重新開放後,她第一時間來訂餐,說起長者飯堂的服務,黎阿姨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認可。 陳叔叔拿著兩個保溫飯盒來排隊,他來取自己和老伴的兩份餐,「每天都在這裡吃,這樣兩個人不用再買菜煮飯,省了很多時間。」長者飯堂重新開放,陳叔叔非常開心。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每到中午11點半左右,就會有長者自行前來刷卡、排隊取餐……近日,白雲區不少鎮街陸續恢復長者大配餐服務,暫停了半年的長者飯堂終於逐步重開。近年來,白雲區不斷推進「大配餐」服務提質擴面,提升餐食質量,擴大老年群體覆蓋面,抓重點、補短板、強弱 項,著力構建全覆蓋的社會化「大配餐」服務體系,鑄造小康生活新方式,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東莞日報全媒體基層行首站走進企石:幹出「彎道超車」...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百日攻堅」大會戰現場會精神,進一步掀起全市重大項目建設熱潮,向全社會傳遞市委市政府重視項目、服務企業、狠抓投資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決心,東莞日報社近日組織開展「百日攻堅」大會戰——全媒體基層行大型採訪活動。
  • 東莞企石公安護航隊!
    東莞企石公安護航隊員早早就位,迎接考生走出考場,為他們遞上一顆能量巧克力。↓↓「來來來,補充能量!」堅守7月8日早上,企石公安民警謝謝你一路隨行這一路,有學校家人的溫暖守候、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更有企石公安的護航
  • 「走向小康生活」長者飯堂:「食」有所依,老有所「樂」
    每到中午11點半左右,就會有長者自行前來刷卡、排隊取餐……近日,白雲區不少鎮街陸續恢復長者大配餐服務,暫停了半年的長者飯堂終於逐步重開。近年來,白雲區不斷推進「大配餐」服務提質擴面,提升餐食質量,擴大老年群體覆蓋面,抓重點、補短板、強弱 項,著力構建全覆蓋的社會化「大配餐」服務體系,鑄造小康生活新方式,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東莞企石全力做好城市品質「精細」工程
    近日,經過整治升級後的東莞東引運河企石鎮南坑村段,水清岸綠、白鷺來栖的美麗景象,讓住在附近的居民李老師詩興大發,脫口而出的兩句七言,成為企石美好環境的生動闡釋。「沒想到綠道和東江在企石結合得這麼漂亮,真是大開眼界了。」國慶期間,在廣州上班的黃玥來企石走親戚時,被企石新落成的東江(企石段)「萬裡碧道」實力圈粉。這條今年國慶前完成升級改造、沿著東江企石段蜿蜒而行的「迎賓景觀帶」,如今已成為附近居民及遊客的「網紅打卡地」。
  • 東莞企石優美生態環境引飛鳥來栖
    紅嘴藍雀在樹枝上大白鷺、黃眉姬鶲、小杓鷸、黑翅鳶、紅嘴藍雀……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美,企石鎮東清湖、蝦公山、東江邊等適合鳥類生存棲息的空間越來越多,美麗的飛鳥變成企石的「常客」。近日,企石觀鳥愛好者用鏡頭記錄下一組鳥類照片,五彩斑斕、形態可掬的飛鳥,一時在企石朋友圈熱傳。
  • 政務服務、學習健身、長者飯堂……花都市民在這裡找到第二個「家」
    在花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新華街黨群服務中心,記者見到市民在書畫室內練習書法,在圖書館內安靜地享受閱讀時光;在中心二樓,長者們在一起練習舞蹈、切磋球藝;在綠色金融街大樓的背景襯託下,幾位長者在平臺上揮舞著藍色和粉色的扇子起舞,盡情揮灑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