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上午,繼線上英語教學觀摩課後,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與日本創價大學又進行了線上「同課異構」國際合作新模式實踐研討會數學教學觀摩課。此次研討會仍是由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日本創價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合力舉辦。
雖然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張志坤副院長因事無法親臨現場,但張院長十分關心此次活動,以線上的形式,全程參與。活動伊始,張志坤副院長進行了講話,他表示,相信本次兩節數學課「同課異構」交流活動,一定會給我們更多新的發現和新的收穫,並預祝此次活動圓滿成功。
本次實踐研討會,先由我校數學教師展示,然後日方學校教師線上授課。第一節課是周建麗老師與四(4)班學生共同呈現的《面積練習》。課上周建麗老師以數「面積單位」的個數為核心,藉助格子圖這個「神器」,從長、正方形的面積,再到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使學生感受到思維的力量。整節課以活動為主,感受數的過程,並在交流中相互啟發如何數得快,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把複雜圖形簡單化,將陌生的圖形熟悉化。
第二節課是由日方創價大學教職研究生根津雅子、北野明子兩位老師與我校四(1)班學生共同呈現。課上,日方教師創設了「幫助一對老爺爺、老奶奶算出剩下菜地面積」的有趣情景,設計了兩個有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研討的方式豐富自己的解決方法。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容易忽視的「重疊」部分面積,意在培養學生發現的能力。整個過程中讓我們受益良多,教學設計細膩流暢,課件演示生動形象,組織研討具體有效。此外,讓老師們印象深刻的還有日方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傾聽、表達能力及思考力的培養。
兩節觀摩課後,我校與日方教育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首先,雙方授課教師分享了教學設計背後的思考。日方專家肯定了我校老師以單位為核心的設計,並表示雙方都抓住了一個很關鍵的「想像」對學生進行培養,「想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想像」是靠移動的空間,中國老師抓住了這個特點,「想像」是看不見的,移動讓學生有看得見的感受。並表示中國老師的這種設計思路值得學習。聽了日方專家的肯定,我校教師表示感謝的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日方教師無論是學習單的設計,還是課件中語言、圖片的考量,都能傳遞出濃濃的愛學生、為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細緻、精緻之處讓人動容。
同時日方專家也提出了問題:這節課的教學中涉及了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內容是如何考慮的?我校教師真誠回應:「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滲透」,意在思路上與學生有一個前期的溝通,讓學生體會到網格圖、面積單位的價值,有轉化、遷移的意識,感受思維的力量。」
交流臨近尾聲,我校康增輝副校長做了總結:通過認真學習日方的教案,借鑑了很多內容,並感謝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為雙方提供了這樣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機會,也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
會議最後,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對外交流辦公室楊天博士進行了講話。首先,楊天博士代表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張志坤副院長及自己個人,對雙方貢獻力量的老師和可愛的孩子們表達了感謝,感謝雙方的辛勤付出,感謝孩子們可愛、認真的樣子。楊天博士表示,新冠疫情隔不斷我們內心中緊握的雙手。
最後,張志坤副院長也通過線上形式感謝了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日本創價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並希望可以再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同課異構」互交流,新型模式促提升。在新模式的嘗試中,讓我們感受到教育無國界,心法總歸一。期待下一次活動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