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肘關節竟長 30 顆「珍珠」 長期伏案小心滑膜軟骨瘤病找上門

2020-12-20 丁香園

人體也能產珍珠?第一次聽到的你一定在心裡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近日龍崗區人民醫院骨科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的肘關節確實長「珍珠」了。

到底是怎麼回事?家住龍崗中心城某小區的 IT 公司程式設計師劉先生今年 38 歲,辛辛苦苦熬過傳說中的「程式設計師 35 歲大關」的他,平日大部分時間自然都是在勤力伏案工作中度過的。

然而近 2 年來,他一直覺得自己的右肘關節疼痛不適,還偶爾「噶噔、噶噔」作響,有時還會有肘關節伸不直的現象。

最近一次伏案工作時,他感覺比原來嚴重了,右手肘好像被東西卡住,於是便來到龍崗區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就診。

拍過片子才發現他肘關節裡有一堆密密麻麻的「珍珠」。

根據其病情、體徵及影像學等檢查結果,接診的楊建華主任診斷劉先生患上了一種罕見病名為「滑膜軟骨瘤」。

楊主任建議患者可採用先進的關節鏡技術,進行微創治療,因為它不僅傷口小,安全性高而且康復相對較快,不影響美觀。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8 月 19 日,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為右肘關節患滑膜軟骨瘤病的劉先生進行了肘關節鏡手術。

手術團隊將一個配有光源的筷子樣粗細的鏡頭通到劉先生的肘關節裡,通過顯示屏看到了關節內擠滿的「珍珠」,個頭有大有小,於是再沿著狹小的安全工作通道逐一將「珍珠」取出。

原本需要開刀的手術僅用約 40 多分鐘就順利完成,手術中從劉先生肘部取出 30 顆「珍珠」,表面發亮、呈白色,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約 8 毫米,小的只有 2 毫米。

接下來患者還需要進行 3 個月的康復訓練,這樣肘關節功能將會恢復得更好。

科普時間

這個病到底是怎麼得的?滑膜軟骨瘤病,它屬於一種良性軟骨性腫瘤。

每個人的關節都有光滑的關節軟骨,一般由於外傷撞擊或長期磨損造成軟骨剝脫並游離成團,這些關節內游離體在膝或肘等關節內,可因關節活動而改變其在關節腔內的位置,猶如老鼠一樣在關節內竄動,故又被稱為關節鼠。

關節鼠受關節滑液滋養而逐漸長大,後期軟骨結節可發生鈣化或骨化,所以也稱滑膜骨軟骨瘤病。

這些軟骨瘤在關節內漂浮,每卡住一次關節,關節的軟骨就會損傷一次,更加劇了關節的磨損。

為此,必須取出這些軟骨瘤,否則一旦卡住關節,這個關節就動不了了。

此病以膝、髖、肘、肩關節多見,掌指和指間關節滑囊及腱鞘偶有發生,多為單側發病。多見於青年人,男多於女。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的膝、肘等關節仿佛有東西卡住就要立即就醫,排查是否患上軟骨瘤病,才好及時將異物取出哦~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

相關焦點

  • 女子患上罕見病,耳旁竟湧出200多顆「珍珠」?!
    女子患上罕見病,耳旁竟湧出200多顆「珍珠」?!第一次聽到的你一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接診了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她的頜關節確實長「珍珠」了!什麼是滑膜軟骨瘤?這是一種罕見的增生性疾病,屬於滑膜內軟骨化生所形成的瘤樣病變,通常好發於膝關節、髖關節及肘關節,會出現疼痛、關節腫脹和活動障礙,中老年男性為高發人群,但發生在頜關節非常少見。
  • 21歲小夥肩膀長出190顆「珍珠」 原來是得了這種病
    手術時,凃峰在小陳肩膀前後分別作了一個大概5毫米的小孔,把一個鉛筆芯粗細的高清攝像頭放入肩關節腔內,通過監視屏幕可以看到,小陳的肩關節腔內密密麻麻長滿了大小不等的軟骨瘤,就好像一顆顆白色的「珍珠」。&nbsp&nbsp&nbsp&nbsp凃峰和趙文斌兩位醫生一顆顆夾出小陳肩關節內的「珍珠」,經過2個多小時辛苦「採摘」,游離體清理完畢,仔細清點竟有190顆,最大的蠶豆大小,最小的形如米粒。&nbsp&nbsp&nbsp&nbsp
  • 小夥患軟骨瘤 醫生3小時夾出358顆「珍珠」
    小夥患軟骨瘤 醫生3小時夾出358顆「珍珠」  本報訊:小夥高考後去踢球,不料一上場動彈不了,只能瘸著腿回家休息。在醫院查出患有軟骨瘤,日前,醫生耗時3小時,累計從他體內夾出358顆類似「珍珠」的小瘤子。
  • 26歲小夥肩膀裡驚現63顆「珍珠」竟是滑膜軟骨瘤病所致
    近日,王先生到武漢市第一醫院骨科看診,發現肩關節裡竟然藏滿了「珍珠」,醫生花了2個多小時,才將這些「珍珠」夾取乾淨,一數有63顆。   26歲的王先生是甘肅平涼人,在武漢黃陂上班。兩年前,他發現右肩總是咔咔地響,以為是平時工作太勞累,並沒有放在心上。最近兩三個月,肩膀疼得越來越厲害,連抬手都很困難,還多次被「鎖」動彈不得。
  • 女子耳朵腫痛 竟取出200顆「珍珠」
    一顆顆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是不是以為是珍珠?但是這近兩百顆的「珍珠」全部都是從四十多歲的黃女士的耳旁取出的。醫生表示這是非常罕見的增生性疾病,一般的滑膜軟骨瘤好發於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等位置,中老年男性為高發人群,但是發生在頜關節非常少見,一般出現於中老年女性身上。醫生介紹,這種病是跟人的進食習慣有關,比如說吃蘋果、雞蛋時,有人一下子嘴巴張得很大,有些人甚至喜歡用嘴巴開啤酒蓋,這些對頜關節都是一種刺激。
  • 40多歲女子耳朵腫痛,醫生打開咬合關節囊,竟湧出200多顆「珍珠」
    (原標題:40多歲女子耳朵腫痛,醫生打開咬合關節囊,竟湧出200多顆「珍珠」)
  • 從肩膀裡取出十幾顆「珍珠」?醫生說這種病經常被誤診!
    其實,還有一種叫做肩關節滑膜軟骨瘤病的腫瘤,也會造成關節腫脹、疼痛,活動時突然鎖住的情況。這是一種良性關節病,50歲的王女士(化名)就深受該病困擾長達半年多。△關節內類圓形陰影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馬偉從患者肩關節取出了15顆圓形及類圓形的游離體,像珍珠一樣,分布在關節腔、關節滑膜和肩袖處,最大的有蠶豆大小
  • 釣魚迷右膝長出「珊瑚礁」 為罕見滑膜軟骨瘤
    1月初,他的右膝長出「珊瑚礁」,疼痛加劇,幾乎無法彎曲。近日,張先生來到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醫生診斷為罕見滑膜軟骨瘤。   張先生說,自己只要一有空就去釣魚。他一般穿短衣、短褲,下雨就戴頂草帽,大部分時間蹲著釣魚。「每周釣2-3天,每次10多小時。」從1998年開始,張先生的右腿就出現了問題,右膝骨質增生。2000年,他又因右膝疼痛問題入院。
  • 打工仔膝蓋長出301顆珍珠瘤 患病10年不知[圖]
    圖片說明:手術現場(青島新聞網 王國強 攝)      膝關節內竟取出301顆「珍珠」,患病10年竟不知曉。  12月7日下午,記者在市立醫院的手術室裡看到經手術後取從患者膝關節取出的大小各異呈白色不規則狀的「珍珠」(見上圖)盛滿了一盤,共301顆。人身上怎麼會長出這種「珍珠」呢?
  • 愛打羽毛球的16歲女孩 肩關節取出20多顆軟骨瘤·都市快報
    「這個病叫滑膜軟骨瘤病,應該是從她14歲感覺肩關節偶有酸痛時就開始了。」畢主任查過資料,在國內,小徐可能是滑膜軟骨瘤病年紀最小的患者,一般患者發現此病都在成年以後。 肩關節酸痛沒有及時看 小徐是建德人,長得瘦弱,用畢主任的話說是「看上去推一把就會跌倒」。她愛打羽毛球,平時放學經常和同學打上一會兒。
  • 40多歲女子耳朵腫痛,醫生打開咬合關節囊竟湧出200多顆「珍珠」
    一顆顆大小不一、顏色各異,乍一眼看過去,你是不是以為是珍珠?實際上,這近兩百顆「珍珠」,全部都是從40多歲的黃姨(化名)耳朵旁取出的。範松醫生介紹,這是非常罕見的增生性疾病,一般的滑膜軟骨瘤好發於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等位置,中老年男性為高發人群,但是發生在頜關節的非常少見,一般高發於中老年女性身上。範松醫生表示,此類疾病的出現,跟一個人的進食習慣有關,比如吃蘋果、雞蛋的時候,有人一下子嘴巴張得很大,或者有些人甚至喜歡用嘴巴咬開啤酒蓋。
  • 30歲男子肩膀裡長"珍珠" 一查是得了軟骨瘤病
    彭先生今年30歲,是一名倉庫管理員。身高1米80,體重70公斤,他看上去很健康,但心裡卻有自己說不出的苦——左肩膀痛了七八年了,最近幾年,越來越痛,左手甚至提不起一隻10斤重的西瓜。醫生讓彭先生去做了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左邊肩關節裡竟然密密麻麻長滿了腫瘤。
  • 男子肩膀長111顆珍珠 密密麻麻原是腫瘤
    原標題:男子肩膀長111顆珍珠 密密麻麻原是腫瘤   近日,一則男子肩膀長珍珠新聞引來網友關注。據悉,所謂的珍珠實際就是腫瘤,該男子患有軟骨瘤病。醫生通過磁共振後發現,該男子的肩關節所有的空隙都長滿了腫瘤。
  • 關節長石頭 小夥髖痛7年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遊華玲)28歲的小夥子小徐從高中開始自覺左髖不舒服,七年裡輾轉多家醫院都未能確診,最終檢查發現,原來是滑膜軟骨瘤病。日前,醫生從他的髖關節內取出了整整405顆「珍珠」般大小的石頭,這才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 醫生妙手「採珍珠」十年膝疼一朝除
    近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口骨科與糖尿病醫院,她接受了國內前沿的微創關節鏡手術,取出了10年來一直折磨她的十多粒滑膜軟骨瘤。  10年前,魯莉就踏上了島內島外的漫漫求醫路。在多家醫院她都被診斷為退行性病變。然而經治療後,病情卻並沒有被遏制或改善,每況愈下的生活質量幾乎將其推向絕望的邊緣。
  • 小寶寶一坐就喊疼,竟長了鴨蛋大腫瘤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海霞 記者 顧瀟)小寶寶只要一坐到椅子上就喊疼,家人一摸,她的屁股上長個了腫塊,到醫院一檢查,患的竟是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其中有一個腫瘤有鴨蛋大小。7月18日,南京、揚州專家聯手為小寶寶切除了這個腫塊。△手術進行中。
  • 膝關節,肘關節一起痛千萬別忍著,小心忽略了這些疾病
    是否有因為肘關節疼痛不敢提重物,不敢活動的朋友?痛風性關節炎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痛風性關節炎發生的越來越多,這屬於代謝性的疾病,是由於長期嘌呤代謝障礙,滑囊和腱鞘,多見於中年成人,以男性較多見,膝關節是最好發的部位,主要的症狀就是疼痛,腫脹,間斷性發作,可突然疼痛發作和關節交鎖,可能因滑膜突被骨端擠壓而發生
  • 左肩腫痛 醫生竟發現他肩膀長滿了「大米粒」
    因此,該患者進行了2周的術前抗結核治療,準備抗結核後再通過關節鏡下米粒體清除術和病變滑膜切除術,以改善病人的肩關節活動受限、腫脹和疼痛等不適。」湘雅醫院骨科高曙光醫生說到。手術進行了1個多小時,清除出來的顆粒物有一盆,數量多達上百顆,這些跟米粒大小的顆粒物,質軟,實心,據了解,這種米粒體於1895年由Riese在關節結核中首次描述,目前對其形成過程仍存在爭議,可能是滑膜炎症、增生以及蛻變的產物
  • 肘關節疼痛不一定都是網球肘,要小心「滑膜炎」!
    家住鄭州的李女士,44歲,左側肘關節疼痛兩年了,不能提重物、不能抱小孩、不能掃地,否則肘關節疼痛難忍,但晨起、休息後疼痛可以減輕。去過很多醫院,均診斷網球肘,藥物用了不少,針灸、理療也做過很多,封閉更是多達十餘次,但疼痛卻一直不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