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三毛並未盡懂王洛賓,只差那一步之遙的「徘徊」

2020-12-23 雪中風飛

臺灣作家三毛生前深深愛著王洛賓,王洛賓也完全理解三毛,並也深愛著三毛,這點我不懷疑。不然的話,就不會有三毛在半年內(1990年3月與9月)兩度千裡迢迢來從臺灣來到烏魯木齊王洛賓的家中看望他(第一次住賓館,第二次直接要求住王洛賓家裡),也不會在臺灣3個月內一封接一封地連發15封信給王洛賓,傾情訴愛;不然的話,也就不會在聞知三毛突然不幸辭世的噩耗後,王洛賓極其悲痛,將一生中最後一首情歌獻給了三毛,為三毛而寫,三毛而唱,為三毛而泣!

王洛賓,內地情歌之王;三毛,臺灣著名旅行作家。他們二人思想與情感上最大的公約數,是天真的詩意與浪漫。是王洛賓吟唱中的「在哪遙遠的地方」,不期迎來了「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流浪之中的三毛。這種情感上的兩情相悅,是發自於心底裡的,與年紀無關,與距離無關,與風情無關。

可以說,三毛是王洛賓心裡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的那個好姑娘;王洛賓則是三毛「流浪遠方」而遇到並痴情的那棵「橄欖樹」!而他們這種彼此的相遇卻是「可遇而不可求」,他們的心靈是契合的。對於三毛來說,沒什麼顧慮與阻礙。然而對於王洛賓來說,橫亙在他與三毛感情結合之間的,是一條無形而難於跨越的溝壑:年齡上的較大落差:王洛賓77歲,三毛47歲,相差30歲!三毛比王洛賓長子王海燕大兩歲左右。

坦率地說,倘苦放在今天而非30年前,王洛賓可能會答應與接受三毛的這份寶貴而難得的情誼,乃至跟隨三毛一起去「流浪遠方」。但是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還比較僵化保守。因而,思前想後的他寫信給三毛:「蕭伯納有一柄破舊的陽傘,但早已失去了傘的作用,他出門帶著它,只能當做拐杖用。」意為自己已經老了,已是風燭殘年,難以承擔這份厚重的情感!即便如此,三毛仍沒有熄滅心中的火焰,她回信給王洛賓說:「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是的,倘若王洛賓能讓三毛有所牽掛,是否就不會對生活而絕望?

這裡,我不得不說,王洛賓老先生雖為「情歌之王」,富於花前月下詩情畫意的理想與浪漫,但並不「花心」!他對婚姻感情的態度是嚴肅而莊重的,視公序良俗為基本的道德修養準則!這與大陸自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延續的社會公德教育與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

這個問題體現在,雖未有婚姻法明文規定「老夫少妻」為不可,但為社會所拒絕與排斥,不被包容。舉個例子,七十年代中期,一個街頭小廠裡有一老頭與一大齡未婚女,老頭60歲有兒有女有孫,只是老伴過世鰥居多年。未婚女28歲,無婚史。一段交往後,相差32歲這位老頭與未婚女產生了感情。這個消息很快就在街坊四鄰傳開了,人們都以異樣的眼光認為這是怪怪的「不倫之戀」,那個60歲的老頭子「不正經」!隨之而來的便是由「組織」出面找雙方談話做工作,愣生生地將他們拆散了。未婚女的父母感到蒙羞丟人現眼,不久就舉家搬走離開了這個居住了幾十年的是非之地。這就是「老少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狀況。

從舊中國走過來的老一代藝術家的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做人本分」!這一靠自覺,二靠行為規範強制力的約束。而對於較早接觸革命進步思想、參加革命且當過兵(八路軍與解放軍,先後五次穿軍裝)的王洛賓來說,自然更懂得認真做事、清白做人的人生價值意義所在。

從其最後的個人履歷上看,1981年,王洛賓獲得平反,恢復名譽和軍籍,離休後享受副師級待遇。這就意味著,王洛賓不僅是傑出的民歌藝術大師,也是「建國前老幹部」

這些都說明,王洛賓的閱歷不可能輕易地接受僅比他長子大兩歲左右的三毛的愛!他拒絕了,他與三毛畢竟是兩個不同世界、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人。而在三毛去世後,王洛賓又是那樣的非常傷感,在聽到噩耗的第四天,他為三毛寫下了、也是他一生中所創作的最後一首歌一一《等待》: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又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請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續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

我心中越愛。

從這首歌詞可看出,對於三毛的「等待」,王洛賓所反饋的是「徘徊」,而這種「徘徊」換來的卻是傷感與深深的懷念。其實三毛並未盡懂王洛賓,或許只差那一步之遙的「徘徊」……

相關焦點

  • 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不知道王洛賓是誰,一定聽過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只要聽到這個旋律,不管是誰總會哼哼跟著唱幾句。三毛和王洛賓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三毛唱了王洛賓的那首《橄欖樹》:「你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就在離開王洛賓的一百多天後,三毛的死訊傳來,王洛賓拿著三毛的信失聲痛哭,並將藏在自己心裡的話都寫在了他給三毛唯一的一首情歌裡: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切莫對我責怪。
  • 三毛X 王洛賓,你是我的孤獨!
    王洛賓這一生過得太苦,他有胸襟不去計較,我卻沒有智慧雲淡風輕。我在他的故事裡悲喜,總想找一個出口將如山的苦難加以平衡。最終卻也只能設想,另一個世界,另外的許多個世界,有另一個和另外的許多個王洛賓。有的更苦難,有的更平順,無論哪一個,都接受吧。我是在上午決定晚上看劇的,因為三毛。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千裡奔赴卻被逼走,沒多久倆人竟天人永隔
    三毛和王洛賓,一個在臺灣,一個在新疆,中國的東南和西北,都很難聯繫起來,更何況當時的臺灣,如詩中所言,「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裡,大陸在那裡。」但就這樣兩人卻有了一份情緣,三毛像飛蛾撲火一樣朝王洛賓走來,但王洛賓卻一步步退卻,最終令三毛失望,只留下深深的遺憾。
  • 1991年,三毛自殺後,王洛賓在日記裡寫下一句話後失聲痛哭
    01時間回到1988年,當時王洛賓的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傳入了臺灣,很快便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一首歌曲,很多人聽到後都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它獨特的旋律打動了無數人,裡面也包括著三毛。這時候三毛的丈夫荷西已經去世10年時間了,丈夫的模樣在三毛的心裡漸漸模糊起來,有時都想不起荷西的樣子,此時的三毛是寂寞的,當她聽到這首歌后,喚醒了她即將沉睡的靈魂。
  • 三毛第2次見王洛賓說「給我買套房」,處21天後卻老死不相往來
    其實三毛生前,所遭受的壓力並不小,病痛、事業以及感情。世人皆知,三毛有多一段刻骨銘心的婚姻,那是她的丈夫荷西。在兩人結婚之前,荷西苦戀了她六年,最終於1972年修得正果。其實一開始,三毛是抱著總要找個人結婚的心態進入這段婚姻的,後來日積月累相處中她也深深的愛上了荷西。
  • 三毛愛上相差30歲的王洛賓,為他萬裡奔赴,卻在分別121天後自盡
    她在王洛賓的故事裡看到了有與自己一樣的靈魂和信念。相差30歲的相遇三毛問到了王洛賓的地址。獨身一人按地址找到王洛賓家中。此時77歲的王洛賓,對47歲的三毛知之甚少,只聽說她是著名作家,但到底寫了些什麼書,他一本也沒看過。
  • 老照片,戴蛤蟆鏡的韓紅打架子鼓,圖八王洛賓與三毛的親密照
    如今誰能手裡有一套首版那是一臉的得意。鐵榔頭郎平接受領導接見,在領導面前她是一臉羞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五連冠,郎平居功至偉。在陝北窯洞炕沿上的路遙,煙不離手。他用六年的時間完成《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獲得全國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領完獎僅一年他就病逝了,有人說「路遙是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文學版圖上,最後的一個殉道者」。
  • 誰都看不懂的《一步之遙》到底演的啥
    既《讓子彈飛》之後姜文的又一神作《一步之遙》刷新了票房紀錄,前者是褒義的讚揚神作,後者是看不懂被坑去看的神作。一步之遙寫《一步之遙》的影評很難,想弄懂故事內容更難。電影在拍攝完成後到上映的過程中剪切很多不讓播的內容跟不能說的臺詞,這個對於影視工作者來說也算不大不小的麻煩。
  • 王洛賓與雲南外甥女一家的情緣
    胡敏不知道這歌是舅舅王洛賓創作的,她只覺得這歌好聽。   胡敏說,他們這個大家庭都有舅舅的「影子」,大哥拉提琴,二哥拉二胡,四姐是廣播員,她自己愛唱歌,妹妹都70歲了還天天跳舞。胡敏的父母、舅舅在那個年代受到不公正對待,子女也因此受牽連,但這個有文化的家庭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和舅舅一樣,樂觀面對人生。
  • 三毛:人生旅途重要的不是風景,而是陪你看風景的人
    模樣真迷人——鑲金邊的腰帶,大方格的長裙,頭上裹著一塊大花巾,只露著滴溜溜的一雙大眼睛.」在文中,王洛賓還不無驕傲地說,「5月間,我把這首歌詞寄到了臺北,她回信向我道謝,並誇讚我眼睛銳利,能把她生活中極小的動作汲取來作了歌詞。」離開大陸不久,按捺不住興奮之情的三毛便開始與王洛賓鴻雁傳書,萬裡寄情。
  • 三毛 | 一朵自由行走的花
    1961年,白先勇收到顧福生帶來的三毛的文章,發現她文字也很漂亮,行文中隱約流露出非凡的文學潛質,他非常喜歡。「三毛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當年《惑》被我刊發後,她激動地懷揣《現代文學》一路狂奔回家,獨自關在屋裡淚流滿面。」白先勇說。三毛新疆之行與王洛賓的相會,是她感情世界的一段懸案。她在新疆時,曾與家人失去聯繫,以致臺灣《民生報》發了她與家長失去聯繫的消息。
  • 名人珍貴合影:三毛和王洛賓關係親密,圖3夢露和甘迺迪交談甚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要將我所看到的那美麗景象,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再將畫卷贈送給遠在他鄉的好友。其實對於定刻畫面的方式,除了可以繪畫之外,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照相的方式。所以對於一些珍貴的瞬間,人們可以利用合影的方式來將那個歷史瞬間記錄在案。
  • 三毛致賈平凹:您的故鄉,成了我的「夢魅」
    三毛的信中說,看了賈的小說,「內心裡積壓著一種苦悶」,「胸口悶住已有很久」。而此信未引起當時關注三毛之歸的人們的重視,讓我這個不相關的人胸口悶了很久。如果不從這封信去理解三毛之歸,我總覺得我們欠著三毛什麼。今晚邀您重溫三毛與賈平凹這對「靈魂之友」的書信之交。同時推介《小說月報》2016年7期選載的中篇小說《零度忍耐》,作者是旅居海外的華人作家秋塵。
  • 北洋三部曲之《一步之遙》經典回顧:很多東西,一步之遙就是永遠
    一、劇情簡介電影《一步之遙》改編自北洋奇案「閻瑞生案」,講述的是1920年的上海,花國大選如火如荼,最終歸屬撲朔迷離。《一步之遙》的整體風格呈現更加明確,在姜文作品一貫的戲劇幽默色彩之外,《一步之遙》增添了更多浪漫、醉人的氣質,影片情緒歡快浪漫、故事溫暖人心。(搜狐娛樂評)負面評價:一步之遙看完。年度期待,太高,最終失望。視覺效果還可以,很夢幻。故事和臺詞太乏味了,救不回來。癲狂是癲狂,狂想是狂想,浪漫是浪漫,戲謬是戲謬,但至少你得好看啊。我真不想說這是年度爛片。
  • 姜文|我的《一步之遙》,大概離你有遙不可及那麼遠
    尤其是電影《一步之遙》,有著《讓子彈飛》在前,電影上映後很多人都衝著姜導的名聲去了電影院,但是對電影的評價可以說是斷崖式下滑。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部電影。說實話,開始我看著《一步之遙》的口碑從誇讚到貶低的時候,有過那麼一絲絲擔心,但畢竟我是姜文的腦殘粉嗎,所以很快,我就開始好奇姜文又編制了一個怎樣的夢境來調戲我們。
  • 語句擱淺在一步之遙的遠方
    我想看看野花在草原上狂野綻放 遍野牛羊時而吃草時而看看白雲 我打馬而來 我的文字不知疲倦 它陪我在羈絆中獲得自由 親吻每片草,每縷風 我看到草原盡頭有連綿的青山 ▍ 一步之遙
  • 林志穎2018新歌一步之遙完整歌詞介紹 一步之遙在哪裡可以聽
    林志穎2018新歌一步之遙完整歌詞介紹 一步之遙在哪裡可以聽  一步之遙 - 林志穎  詞:驊翎  曲:Andrew Underberg/Noel Cohen/Joseph Auch  編曲:黃冠龍Alex.D  製作人:黃冠龍Alex.D  配唱製作:謝文德  製作協力
  • 姜文情懷《一步之遙》影評
    當我看完《一步之遙》的時候我是那麼 的震撼。從看這部電影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看出了姜文的 野心如此之大,他將他的前幾部的電影經歷和古今的 現實情懷雜糅了在一起。你是否還記得《讓子彈飛》的江湖豪情俠肝義膽之大腿?腿是用來行走的。這部電影是姜文的自我表達,電影是姜文的,。
  • 你是我不及的夢——三毛
    再回顧以前,其實我也是喜歡聽別人講自己的故事,感覺既滿足了自己的獵奇心又可以自省自己的為人處世。所以這次我想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三毛,可能是因為喜歡才想瘋狂推崇。 三毛的事跡已經被他人挖掘地挺透徹了,我也沒有其他的內容可講,大多是參考網絡,所以接下來的文字可能會比較生硬。
  • 《萬水千山走遍》談三毛,來世願做一棵樹,用盡全力去愛和生活
    起初讀三毛的詩時只覺得很平淡,字裡行間滿滿都是生活的氣息,一點也不算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後來長大了,回過頭來再看三毛的詩,又覺得字裡行間都是三毛作為一個女人的倔強,柔美和細膩。三毛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特別的真實,她的生活都是踏踏實實的快樂。也許她的人生並不是特別的完美,但是在這短暫的人生中她也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