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中羅教育、科研合作和經貿交流的橋梁——
記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第二期「中國商務研修班」結業典禮暨第三期開班儀式在線舉行
11月27日羅馬尼亞時間上午10點,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SEIBS,簡稱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第二期結業典禮暨第三期「中國商務研修班」開班儀式在線舉行。
馬鐵駒(右二)、閻海峰(左二)、趙炎(右一)和孟磊(左一)在典禮活動上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合作雙方代表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加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約翰•邦德雷亞(Ioan Bondrea)、副校長安德烈·特裡安(Andrei Terian)、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馬鐵駒、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院長閻海峰、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助理趙炎、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加大學工程學院教授達恩•米裡切斯庫(Dan Miricescu)、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海外項目高級顧問宋少峰,嘉賓代表羅馬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秘書長、SEIBS顧問曾旭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羅馬尼亞子公司CEO、SEIBS顧問王慶亮,中遠海運集運羅馬尼亞公司總經理肖志榮、德創(羅馬尼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夏進華、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以及畢業學員、2020級新生代表共計50多人參加線上典禮活動。線上典禮活動由SEIBS中方海外執行院長孟磊主持。
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卡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約翰•邦德雷亞(Ioan Bondrea)首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對中羅兩校雙方幾年來的成功合作和2019屆學員順利畢業表示衷心的祝賀。他表示,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是兩校在教學和科研領域的合作的重要體現,希望兩校在深化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在更多學科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接著閻海峰在致辭中對18名畢業學員親切地說道:「今天的畢業儀式對你們來說應該只是一個尋求加強中羅經濟合作的新開始。雖然前路艱難,但在漢語裡,『危機』同時意味著『危險』和『機遇』,希望你們都能信心滿滿,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特裡安在發言中表示:「華東理工大學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大學,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卡大學十分重視兩校的合作,兩校在教育資源上的強強聯合,為羅馬尼亞學生提供了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隨後,特裡安宣讀了2019屆畢業學員名單,並祝賀他們順利畢業。
黛安娜(Răcăşan Diana Elena)作為畢業學員代表發表了畢業感言,並向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的老師們表達了衷心的感謝:「通過參加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的商務課程,我了解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它和世界經濟的關係,同時也開闊了我的國際視野。感謝華東理工大學老師們的辛苦付出!」
馬鐵駒在向新生致歡迎辭中首先向畢業學員表示祝賀,並向62名新學員介紹了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在辦學上的特色和優勢,希望學員們通過接下來的學習,能夠對中國商業生態系統有所了解,並在中羅商業發展中發揮自己的優勢。
米裡切斯庫隨後介紹了兩校將要啟動的研究生合作項目,期待新老學員未來能夠加入到這個項目。
中遠海運集運羅馬尼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克特林•彼得(Cătălin Petre)作為新生代表發表了入學感言。他說:「在過去的20年中,我曾多次去過中國,親眼目睹了中國的飛速發展,也結識了許多中國朋友。雖然羅中相距8000多公裡,但兩國有著傳統友誼,都互稱對方為老朋友。在過去的70年中,羅中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經貿合作不斷擴大。我很高興有這麼多跟我一樣對中國商務課程感興趣的羅馬尼亞學員。我認為在加強兩國之間關係方面我們也有責任積極地參與、支持,並進一步確保文化、經濟的交流,互惠互利。」
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是華東理工大學與羅馬尼亞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加大學合作共建,於2018年4月10日正式籤約。這是華東理工大學在海外設立的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也是首個中國與羅馬尼亞共建的商學院。學院致力於將優質的教育資源輸出到中東歐國家,架起中羅教育、科研合作和經貿交流的橋梁。
自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成立以來,已順利完成兩期中國商務研修課程,累計招生164名。開設課程包括《中國商務環境》、《中國與世界經濟》、《中國金融市場》、《中國商法》和《中國歷史和文化》,由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派專家教授來羅面授,授課地點位於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加大學。受疫情影響,2020年4月,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的課程由在錫比烏面授轉為線上授課。2020年秋首次嘗試招收網課學員,共招收學員62名,學員來自羅馬尼亞全國各地,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康斯坦察、布拉索夫和錫比烏等多個城市。除在讀研究生、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外,註冊學員第一次招收中資華企的管理層人員,包括中遠海運集運羅馬尼亞公司、中國銀行布加勒斯特分行、德創(羅馬尼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在羅中資企業。
(歐洲時報駐羅辦事處特約記者李彩月布加勒斯特報導,圖片由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提供)
編輯:鍾棟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