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單| 精神分析動力學Ⅲ:自體(主體間性)/大師系列(弗洛伊德·榮格...
>當代自體心理學多樣性的新發展(美)彼得·博斯克(Peter Buirski) 等著王靜華 等譯具有整合性視角的自體心理學佳作本書既有整合性的理論視角——極大地擴展深化我們對當代自體心理學的理解,也有翔實的臨床案例實踐——更加直觀地體會如何加深對病人的理解及治療的有效性。
-
自體心理學認為的治癒本質
自體心理學發現治癒過程的本質不在於認知層面,也不在於潛意識意識化。治癒的決定性步驟之前,同時,或之後通常伴隨著內省領域的擴大,但這種意識領域的增長並不總是發生,也不是治癒的本質。自體心理學是如何看待治療的過程的。
-
技術精深|朱曉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工作坊
戳藍字關注我們,風裡雨裡,伴你成長認識自體心理學自體心理學是站在對人類充滿同情的人文立場來理解人性的。它的共情、自體客體、主體間性、修復等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再來看看朱曉剛老師對於自體心理學的講解:自體心理學與經典精神分析學派對同一心理問題、症狀的解釋完全不一樣,也造成了臨床上的治療方法、過程大有不同。
-
心理學導論——賴皮的弗洛伊德
愛因斯坦:「請不要將諾貝爾獎頒給弗洛伊德,他不過是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你真是個幸運兒,在你的研究領域,沒有一個不懂物理學的人會說三道四。他們說:這不是科學弗洛伊德(委屈)抱怨:「他們說我這不是心理學」。弗洛伊德在科學界的不受歡迎,我覺得跟他老是問奇怪的問題有關。跟吵架的邏輯有關。比如上圖這個情境之後,弗洛伊德會說:病人A,你憎恨你的爸爸。病人A:哦,你說的對。
-
弗洛伊德-這位「西方周公」是心理學的代言人嗎?
導讀:全文共1180字先說結論:肯定不是,弗洛伊德絕對是心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沒有之一。但影響力不等於正確和貢獻,如果把弗洛伊德的理論當作一種文化上的隱喻,而非客觀的科學來看待會更合適。但他沒有使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證理論是建立在可靠、可重複實驗的的因果關係上,伴隨著阿德勒去搞個體心理學、榮格去搞性格分析心理學、心理學家們的科學檢驗,曾經風頭無兩的精神分析學派在心理學界凋零。但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學家並非拒絕無意識這一概念,不會否認無意識在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動機中存在的作用,而是質疑是否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樣。
-
自體心理學取向諮詢師案例督導、個人體驗——這是一支主攻自體心理學的團隊
;中國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聯盟成員;諮詢小時數5000+ 受訓背景: 徐鈞自體心理學高級班6年畢業; 中挪精神分析系統受訓; 長期帶教自體心理學系列培訓班的輔導、體驗和技術訓練,幫助學員在體驗中理解和運用自體心理學、主體間學派的概念、理論和技術; 專注於自體心理學研究
-
弗洛伊德和他的心理學小圈子
1859年,弗洛伊德隨父母遷往維也納。他的兩個同父異母哥哥比他大20歲左右,移居英國。他家到維也納這一年,查爾斯·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人類被認為是動物的一種,為從生物學的角度研究人類打開大門。弗洛伊德一家搬到維也納的第二年,1860年,被認為是心理學的創立之年。雖然在此之前經歷了長期的發展,但都在哲學的範圍內,沒有科學的方法。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對人心理的認識需要進行測量分析。本文所要講述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比較符合大眾對心理學的認識。精神分析產生於19世紀末,創始人是奧地利醫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慾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
-
自體心理學抱有人性所有的溫暖
自體心理學取向的精神分寫學家不會指責任何人,不論是患者還是他們的父母,分析家們辨認因果關係,向個案表明他的感受和反應可以用早期的生活經驗加以解釋,但終究指出,是患者父母成長的環境使他們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所以不應被指責。因此,自體心理學取向的精神分析學家抱有人性所有的溫暖。但仍然是以為科學客觀的觀察者。
-
心理學:弗洛伊德的前半生與癔病研究
學習心理學,你可以不知道精神分析的具體內容,也可以不了解精神分析與個體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區別。但你不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為心理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他對心理學的貢獻已無需多言。在他功成名就之前,他的心理學道路也經歷過種種質疑與艱辛。本文重點介紹從弗洛伊德研究心理學開始到初步創立精神分析理論的這段坎坷道路。
-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關於弗洛伊德的一生與精神分析學派的發展在心理學領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絕對是個神奇的存在。精神分析學理論基礎的創立是弗洛伊德的再一次心理冒險。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將共同研究歇斯底裡病症的成果寫成《歇斯底裡症研究》一書。這本書的出版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研究歇斯底裡症的過程中,弗洛伊德在醫學史和心理學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學」這個概念。
-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心理學弗洛伊德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對人格進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學家,他的「人格三結構」理論是第一個完整的人格理論。他不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層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動機等非理性的無意識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這大大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內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實,這比以往的心理學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識更深刻。
-
心理學小故事(弗洛伊德篇)
作為精通七門語言的「狂人」,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閱讀了莎士比亞作品的弗洛伊德可以用天才來形容,但往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弗洛伊德最終向世人呈現了一個有史以來「最怪癖的」心理學家形象。我們打算用三期左右的內容來扒一扒這位心理學大師的小八卦,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持續關注一下哦!
-
「遠贏教育」自我心理學,自體心理學中的傾聽與共情如何應用
這就是在自體心理學的視角下我們需要著重去傾聽的部分。來訪者懸置自我,放棄自我對抗,防禦模式和無意識衝突就會在意識和控制外運作;諮詢師工作時把無意識帶入意識,無論哪個精神結構。在自體心理學當中傾聽與共情的重點是什麼呢,剛剛我們講過在客體關係理論,是比較重視關係,那麼在自體心理學當中更加重視的是自我的價值,它關注到的是一個自戀的自尊的調節,它是通過共情與內省收集信息,至少有兩種潛意識內容,是自戀發展的結果,我們可以去通過我們工作當中,在諮詢當中和我們的互動,去共情來訪者關於他的故事,通過共情通過內省,在觀察者的角度再去看一眼,在你和他的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一看你和他的互動
-
心理諮詢師:最好的心理學書籍是什麼?
如果說最好,有些不好說,因為心理學是個系統科學,每個部分都是它的重要組成。心理學史也是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很多書這這個過程中都起到劃時代的意義。而且心理學有很多好看的書。》《克萊因文集》(2)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現代精神分析聖經--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客體關係入門》《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理論、實務與案例》《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心理治療入門》(整合自體心理學的實踐
-
白話心理學之自戀型人格障礙
介紹自戀型人格障礙,不得不提一下科胡特和他的自體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技術的一種,源自海因茲·科胡特對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研究,關注的是自體的發展及自體客體轉移關係。自體心理學主張三極自體結構,以及正常自體是鏡映、理想化和孿生需求的平衡。
-
榮格:我與弗洛伊德的三個不同
沒有哪個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會否認,他們曾至少遇到過幾十個完全符合弗洛伊德的基本描述的案例。通過將在自己身上發現的東西公之於世,弗洛伊德推動了一個有關人類的偉大真理的誕生。他傾盡一生、竭盡全力創立了一門心理學,而這門心理學是對他自身存在的系統闡釋。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就決定了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看待事物。
-
弗洛伊德是誰 弗洛伊德有哪些著名理論
核心提示: 近年來心理學越發被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樂意把時間花在研究心理學上,而學習心理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心理學三大勢力」,其中就包括了弗洛伊德、華生、馬斯洛三大著名的心理學人物。提及心理學,更是有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弗洛伊德這個人。
-
心理學大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登上奧地利50先令鈔票
奧地利50先令正面奧地利50先令紙幣正面人物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創立了精神分析理論,著有《夢的解析》《超越唯樂原則》等知名心理學作品同時他也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
心理學讀書連載:客體關係理論
自我心理學的觀點認為驅力(即性慾與攻擊性)是首要的,相對地,客體關係是次要的(精神分析書寫有一個既定但也許是不幸的傳統:用客體這個詞來意指人。儘管客體的講法多少帶點貶損的意味,但為了維持一貫性與清晰度,我還是沿用這個詞)。也就是說,嬰兒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在驅力的壓力下釋放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