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入門這編文章的主旨是簡單介紹竹笛這種樂器,以及相關的入門技巧知識。學完之後可以做到吹奏簡單的樂曲,所以並不會太深入地介紹演奏技法。笛子的演奏主要是靠氣息、舌頭、手指三者的配合,以下內容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做出初步的了解。想要更多笛子教程,可以進入樂器社主頁查看樂器教程。
1、笛子構造介紹(音孔與音的關係)
我們首先來看看笛子的構造圖。吹孔是我們用嘴巴往裡吹氣的地方,按音孔是用手指按孔的地方,吹孔與按音孔是我們後面學習演奏技巧最重要的部份。通過按不同的音孔發出不同的音,通過控制向吹孔吹氣的力度大小可以決定音的高低。膜孔是需要自己貼膜的,膜的質量和材質也會影響笛子的音色。
2、笛子指法
接著我們來看看笛子指法圖,把笛子構造圖打豎,按音孔從上到下是從第一孔到第六孔。常用的指法是左手在左邊,右手在右邊,即左手按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按第六孔、第五孔、第四孔。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按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上圖中黑色的圈圈代表用手指按住音孔,堵氣氣流不讓它流出。如圖可見,最左邊圖把六個按音孔全按住是低音5的音,第二圖把第一孔放開,其他孔按住是低音6的音,後面的以此類推,笛子代表指法,下面的數字代表對應吹出來的音。
3、氣息的控制
剛拿到笛子時有很多朋友可能會吹不響,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不會運用氣息,不知道該用多大的力度。剛開始時建議都是緩吹,讓氣息從嘴巴緩緩吹進吹孔,如果拿著笛子不習慣,也可以拿筆蓋,對著筆蓋吹,留意吹時的角度和氣息力度,那種感覺與吹笛子是一致的。當你能吹響笛子的時候就可以按照上面的指法圖,按住吹孔,就可以吹出不同的音。
僅僅只是吹響笛子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吹奏完一首完整的樂曲經常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我們在吹奏的過程中要學會控制氣息呼出的大小,同時也要控制氣息的穩定,氣流的大小會影響音高和音色,不穩定了吹出來的音也會變得極不和協。我們可以通過長音練習來解決這個問題。
4、演奏技巧 - 單吐
在吹奏時每個音經常需要保持他的顆粒性,這時候就要用到單吐,單吐的標識是一個" T "。單吐就是用舌頭頂一下嘴唇,用嘴巴念"吐"這個字的感覺。在吹奏一首曲目時,如果不用單吐,會聽到連綿不斷的音,含糊不清,用了單吐的每一個音都會變得很清晰。單吐和連音配合好了,一首樂曲的表現力也就出來了。
5、演奏技巧 - 雙吐
雙吐是相對於單吐來說的。在保持音的顆粒性時,如果節奏太快,或是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時單吐處理不過來,舌頭的靈活性不夠,這時候雙吐就可以派上用場。雙吐的標識是" TK "," T "與前面介紹的單吐方式一用驗" 吐 "," K "用嘴巴念" 庫 ",念" 庫 "時舌頭是縮回去的,處理休息狀態,可以隨時再向前頂住嘴唇。雙吐一般常見於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或是十六,這種帶兩個音四個音的音符。
以上是初學笛子所需要了解的基礎知識,只要了解了相關的這幾個知識點是已經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當然在音樂處理上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會比較生硬,但是能吹出單獨的每一個音是學習笛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