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秀:把校園詩意文化發揚光大

2020-09-05 二三裡資訊來賓

羅紅秀在指導學生學習古詩詞。

校園處處充滿詩意。

開欄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近年來,城區不少中小學校園從特色文化體育課程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身體素質,並從中湧現出一批優秀老師,讓人眼前一亮。教師節將至,本報開闢「一校一品一師」專欄,讓讀者領略特色課程教師的魅力。

「沒想到學校詩意文化氛圍那麼深厚,讓我在思想上受到極大薰陶。我要和學生一起把詩意文化傳承下去。」雖然調到來賓市政和小學教育集團盤古校區只有一年時間,但羅紅秀已經被該校的詩意文化深深折服。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9月1日,是盤古校區上課的第二天,記者剛踏入校園,耳邊便聽到一陣陣朗朗地誦詩聲。記者尋聲而去,發現原是該校的「特色教師」羅紅秀正在與學生朗讀古詩詞。「這是我們學校詩意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內容。」羅紅秀告訴記者,她每天都會抽出十分鐘時間和學一起朗誦古詩詞。

「我很喜歡學校的這種文化氛圍。」羅紅秀說。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記者一路走來,看到該校教學樓的走廊牆上掛滿了各種古詩詞和名言名句,書香氛圍十分濃厚。「我們學校的走廊詩意文化分主要分為四個大篇章——家國情懷篇、個人夢想篇、孝心敬友篇和我們的風採篇」羅紅秀介紹說。

由於處處充滿「詩篇」,潛移默化之下,學生總會時不時地駐足誦讀。「有時候,他們還會叫我和他們一起誦讀,看誰讀得更好。」羅紅秀笑著對記者說。

羅紅秀原本是鎮東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酷愛詩詞。10年前她曾帶領學生參加全市詩詞表演大賽。「有一次,我經過這裡時看到該校環境十分美麗整潔,便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裡。」羅紅秀說,她後來幾經打聽,才終於知道它叫盤古小學。2019年,她轉入該校任職。

「我剛來時,教學樓牆壁是一片白色。雖然很整潔,但總感覺缺少了一點什麼東西。」羅紅秀告訴記者,後來在校長何建平的帶領下,他們對學校進行詩意文化打造,使得學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進校園,草坪間、走廊上、圍牆上,處處都可以找到古詩詞和名言名句。

學生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升學習成績。「我們班當時有個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後來在詩意文化薰陶下,進步神速,一下子排到了前列。」羅紅秀常常這樣勉勵學生「只要你們努力,學習就一定不成問題。」

據悉,該校不但處處「顯詩」,後來更是陸續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詩意文化活動,比如每年藝術節,都要舉行畫詩意、寫詩句、演詩歌、誦詩詞等活動。有一次,羅紅秀還把《遊子行》改編成「詩劇」,同學們精彩的表演,看哭很多老師和學生。

羅紅秀說,盤古開天地,迎來了一個新的世界。盤古校區這所冉冉升起的學校,也一定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晚刊記者 莫岑 黃文媚 文/圖

新聞推薦

來賓市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政策成效顯著 上半年受理緩繳住房公積金近700萬元

本報訊(記者曹汐通訊員覃軍)近日,記者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該中心迅速研究出臺多項階段性政策,保障企業...

來賓新聞,講述家鄉的故事。有觀點、有態度,接地氣的實時新聞,傳播來賓正能量。看家鄉事,品故鄉情。家的聲音,天涯咫尺。

來源:地方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成都龍泉驛洛帶小學:了解、認同、傳承、發揚客家文化
    中國網9月22日訊(宋得恩)什麼是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語言、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進校園怎麼做?位於洛帶古鎮的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小學校交出了答卷。
  • 傳承志願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
    傳承志願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發表時間:2020-12-03來源:蕪湖文明網為迎接「12.5國際志願者日」, 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鏡湖區汀棠街道香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文化志願服務隊開展
  • 民族的驕傲 御芊妍品牌致力於漢方本草發揚光大
    民族的驕傲 御芊妍品牌致力於漢方本草發揚光大 時間: 2017-02-27 09:30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娜娜 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總書記曾說過一句話,他說:「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 日照市嵐山區黃墩鎮:皮影戲進校園 傳承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墩皮影戲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黃墩鎮將皮影戲搬進校園,讓學生們零距離感受皮影的藝術魅力,更好傳承皮影非遺文化。表演結束後,孩子們還上臺親手操弄表演皮影人,觀察皮影在燈光照射下的變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黃墩鎮皮影戲劇團團長莊新樂說:「我們皮影戲劇團於2017年成立,到現在已經四年了,我們通過到學校為孩子表演,讓孩子親自看看我們的老師怎麼樣唱念做打,教孩子如何表演、如何製作,把這個皮影戲發揚光大下去。」
  • 文化歷城詩意校園!第二屆書香歷城校園文學作品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任玉停8月7日上午,由歷城區委宣傳部指導,歷城團區委、區文聯、區教體局主辦,區作家協會、區稼軒文化交流協會、優文悅讀、萬象新天學校承辦的「文化歷城詩意校園」第二屆「書香歷城」校園文學作品大賽暨「以筆為援同心抗疫」徵文活動頒獎典禮在萬象新天學校舉行。
  • 蕪湖有一所充滿「詩意」的學校 打造詩歌特色校園文化
    原標題:蕪湖有一所充滿「詩意」的學校今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著實讓詩詞這一「陽春白雪」在寒冷的冬日裡火了一把。讀者們可能沒有想到,在蕪湖有一所普通中學,把詩歌育人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已持續六年多了,這所學校就是市教育局直屬的城南實驗中學。
  • 光大銀行大學生信用卡介紹 校園金融這塊還是很方便的
    近日,光大銀行針對全國在校大學生推出光大正青春信用卡,為學生群體提供方便、實惠、正規的校園金融服務。據了解,這是光大銀行推出的首張大學生信用卡。布局校園金融銀行進入校園信用卡市場並不是首次,2004年,廣東發展銀行發行了第一個大學生信用卡,引爆信用卡風潮。
  • 傳承校園文化、發揚「鐵龍」精神——-南寧市第三十六中學新生軍訓期間開展校史館宣講團培訓活動
    傳承校園文化、發揚「鐵龍」精神——南寧市第三十六中學新生軍訓期間開展校史館宣講團培訓活動  通過此次活動,加深了宣講團師生對學校發展歷程和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校園文化的了解,為隨後校史館開放日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 在鄭州遇見詩意校園 讓教育在時時處處「潤物細無聲」
    文化育人方法既有「灌輸式」的文化知識教育,更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式的隱性教育。把二十四節氣畫到校園,改善校園環境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一班一主題,一班一特色,讓每個班級都有獨特的班級文化;結合校園環境,開展校園採摘活動,讓學生在採摘的過程中感受詩意人生。鄭州各學校堅持環境育人,讓環境說話,讓教育在時時處處,讓學生從每一棵樹中汲取力量,在每一朵花中浸潤成長。
  • 遲中華:做彝族語言文字傳承發揚的先行者
    希望全體學員珍惜此次培訓機會,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努力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揚和傳播好彝族傳統文化,做助推我州彝族語言文字傳承發揚的先行者。
  • 贛州多舉措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構建文明和諧校園
    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為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營造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贛州各地中小學校多方面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為學生成長構建精神樂園。
  • 成都市草堂小學被授予「成都市文明校園」稱號
    文化潤校,道德育人。9月26日,2019年成都市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會在棕北中學召開,草堂小學被成都市文明辦 、成都市教育局評為「成都市文明校園」。草堂小學校園文化以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幸福感和使命感,以培養學生自立、自強、自信、健全、文明的人格為己任,讓草堂小學最終成為教師成長,學生成才的精神家園。高位謀勢學校黨支部積極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
  • 傳承摔跤意志 發揚傳統文化
    為響應洛陽師範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為了更好的傳承武術精神、發揚民族文化,洛陽師範學院體育學院的學生組成「武術之星社會實踐小組」來完成這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2020年7月25日上午,團隊成員牛瑞峰來到訓練的道館,在這裡將摔跤中蘊含的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授給大家。在訓練之餘牛瑞峰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跤的歷史: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
  • 傳承文化,匠心打造,光大敦煌聯名信用卡驚豔面世
    近日,光大銀行聯合敦煌博物館共同推出光大敦煌聯名信用卡,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匠心精神。光大敦煌聯名信用卡卡面設計取材於敦煌壁畫,有敦煌大智文殊白金卡、敦煌天宮伎樂白金卡以及敦煌五百強盜成佛菁英白金卡三種信用卡。
  • 一枝一葉總關情——解讀鄧州市林扒鎮校園文化建設
    林扒鎮中心校也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通過「校長學習日」活動,去灌輸「文化」的理念,畢竟有這樣一種說法:一流的校長抓文化,二流的校長抓管理,三流的校長抓考勤。另一方面通過「以點帶面」,設置特色文化,讓校長同志去體驗、去學習、去實施。
  • 中青旅創立40年 成為光大集團大旅遊戰略核心平臺
    6月28日,中國光大集團在中青旅大廈舉行「紀念青旅事業創立四十周年」座談會。紀念中青旅事業四十年,就要進一步繼承和升華「青旅精神」,充分發揮光大產融結合特色,落實好旅遊E-SBU,圍繞「建設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品質服務。「2018年初整體劃轉光大集團,開啟了中青旅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 德州學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精心打造文化校園
    他強調,校園文化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營造濃鬱育人氛圍的主要載體,是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以此為抓手,將會強力推進我校教書育人工作的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各單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創新形式,豐富校園文化內容,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他進一步強調,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本校優秀人才的優勢,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挖掘他們的潛能,體現出我們德院人高尚的人文情懷。
  • 倍閱書店:華農人詩意棲息的文化新空間
    倍閱書店:華農人詩意棲息的文化新空間 2019-10-05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服秀髮揚傳統文化 ,各店·三坑浮力社打造沉浸式國潮體驗
    各店三坑浮力社上線發布會同期召開,借勢漢服熱傳播了國風文化,同時也將助力國風產業的生態閉環發展。 當晚的盛典成為一道漢服風景線,現場人潮湧動,吸引數千粉絲及市民駐足觀看,國風大咖們親切的與粉絲面對面零距離互動,帶給現場觀眾一場大型中華文化沉浸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