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汽車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標配。路上的車也越來越多了,堵車已然成為了開車出行的常態。一旦遇上大堵車,總會走走停停,那當車輛靜止等候時,發動機也依然在工作,自然會產生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
所以目前有很多車型都配備了自動啟停功能,自動啟停可以在車輛靜止的時候自動關閉發動機。據數據統計,同樣是車輛靜止的過程,當發動機停止工作的時間超過4秒,就會比持續工作的發動機節省更多燃油。
但是自動啟停功能一直被大家認為是雞肋功能,會減短髮動機壽命……如果自動啟停系統會說話:你千萬不要對我有這麼多誤會。
首先大家要知道自動啟停系統是什麼?
自動啟停系統,即Start-Stop系統。 行車電腦會通過判斷車輛的狀態,並在不影響車上乘員及車輛安全性和舒適性的情況下,來實現發動機自動熄火/啟動,從而降低發動機空轉情況下的不必要油耗和排放。
那麼自動啟停系統什麼時候起作用呢?
車輛啟動後,Start- Stop系統默認處於開啟狀態。當滿足一系列條件,如發動機達到一定溫度、蓄電池電量足夠、開啟空調時在設定溫度範圍內、車門關閉、不在坡度很大的上坡路面或下坡路面上後,此時踩剎車使車輛接近停止或完全停止,發動機會自動熄火,達到減少油耗和排放的目的;熄火後,出現無法滿足安全或者舒適要求時,發動機會自動啟動,例如車內過度升溫或降溫、汽車蓄電池的電壓下降、方向盤轉動等。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自動啟停系統什麼時候都適用,實際上是這樣的嗎?
經過擁堵路況時,發動機會頻繁啟動,短時間內連續啟停三次後,Start-Stop 系統會識別到擁堵路況,下一次不會熄火。當行駛的距離足夠長或車速大於45km/h時,擁堵路況解除,下一次自動啟停功能正常。
自動啟停系統在省油的同時,其舒適性會降低,起步時間會比正常狀態下慢半拍,起步瞬間有輕微抖動。當遇到嚴重塞車長時間緩行,頻繁走走停停時,從環保、經濟性和舒適性考慮,建議關閉此功能。
那頻繁啟停會傷害發動機、蓄電池壽命嗎?
這個大家可以不用怎麼擔心,因為配備了自動啟停系統的汽車,它的發動機和蓄電池都是經過改良的。另外,造成發動機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磨損,而發動機磨損有50%以上是因為冷啟動,自動啟停系統是熱啟動。在熱啟動狀態下,發動機零件之間的配合間隙和機油潤滑都進入了理想的工作狀態,並且啟動關閉的時間間隔很短,機油大多還留在油道裡,此刻對發動機的磨損很小。
最後,福小萬溫馨提示一下:每次涉水行駛或下雨天時一定要手動停用自動啟停系統。如果在水中熄火,發動機再次啟動,造成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是不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