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 電信詐騙#刑事辯護#犯罪#防範#律師#精英律師
近日,一名朋友諮詢我,說自己接到一個陌生號碼發的簡訊,說回複數字可以領獎,一時沒怎麼注意就回復了,過了幾分鐘又收到一條簡訊,顯示銀行卡裡面的十多萬存款被轉走,她十分難過,問我怎麼辦理?本文,我就將常見電信詐騙類型進行總結,並從律師角度告訴大家如何提高風險意識,以及遇到此類詐騙時第一時間如何處理。
2000年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網絡、移動手機等一系列技術工具的開發出現和被使用,技術人員中的不法分子為了快速獲利,電信詐騙迅速在中國發展蔓延,這些電信詐騙人員很多都是技術人員,藉助於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現代的技術等實施的非接觸式的詐騙可以說是迅速地發展蔓延,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常見的電信詐騙有以下幾種類型,隨著時代進步,也可能會呈現出新的變種,但萬變不離其宗,如果能具備識別的意識,是可以預防此類事件發生的,也希望大家遠離犯罪,因為國家對於電信詐騙罪的打擊力度很大,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門發布《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再度明確,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以下就是常見的電信詐騙類型:
一、冒充法院、公安、政府等部分人員,利用人們對此類國家機構的信任,實施詐騙。以法院為例,犯罪分子經常將傳票、裁判文書、執行文書通過微信、簡訊、電子郵箱發送給受害者,告知其被起訴了,後果很嚴重,但他有辦法處理,前提是要求轉錢給他,很多人於是轉款給犯罪分子。今後大家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向有關法院的諮詢窗口進行實地核實,也可以通過「裁判文書網」進行查詢。筆者見過很多類似文書,其實錯誤非常明顯,格式極不規範,錯別字很多,經常把「檢察院」打成「檢查院」,稍有常識的人是很容易發現其中馬腳的。甚至當你連裡面的當事人都不認識,一旦發現端倪,完全可以不予理睬,絕不要在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擅自配合對方轉款。
二、網絡購物詐騙
1、在眾多網購詐騙案件中,冒充網購客服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騙子設計的陷阱大多都是以「產品質量有問題、產品無法按時發貨、產品派送地址有問題」等理由來誘導消費者添加騙子聯繫方式,進而使用私人聯繫方式來一步步的遠程指揮消費者進行「退款」,最終的目的就是誘導消費者向騙子轉帳。所以消費者一旦接到所謂客服電話時,要慎重考慮,不要添加騙子的個人聯繫方式,有任何疑問都要在正規的官網上與正規的客服進行溝通交流。
2、刷單詐騙。網購刷單類的詐騙通常都是以「高返利」作為誘餌,來騙取受害者在指定的虛假購物網站進行「刷信譽」,最初都是以小金額刷單來取得受害者的信任,直到從受害者那裡騙取較大金額後,便關閉虛假網站,玩起了失蹤或者以各種理由不同意受害者退款。「刷信譽」行為原本就是不誠信行為,如果遇到詐騙犯,那損失就更大了,建議大家不要去為了小利益去做刷單的事。
3、還有一種快遞詐騙。由於快遞單上含有消費者詳細的個人信息,所以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買家信息後,利用信息就很容易取得消費者的信任,謊稱快遞公司將消費者的快遞丟件,願意賠償消費者的損失,接著發來「釣魚網站」誘導消費者輸入敏感信息,最終盜取消費者的銀行卡資金。
三、網絡訂票詐騙
1、騙子建立假購票網站,看著十分專業,消費者一旦在這些網站上輸入帳號、密碼,這些信息就可能被騙子竊取,冒領事主帳戶存款。
2、拒絕安全支付。消費者在網上購票時,騙子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正規網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謊稱「帳戶最近出現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寶,可以不收手續費,便宜一些」等,然後竊取票款。
3、收取定金或保證金。網上購票時,騙子稱買家須先付一定數額的定金或保證金後才給票,然後利用買家急於拿票的心理,以種種理由誘使買家追加定金或保證金。
因此,今後大家網上購票時,一定要通過正規軟體購票,最好不要通過搜尋引擎購買;如果遇到要求私下支付或收取定金的情形,一定要馬上拒絕;網上支付時要使用比較安全的支付寶、微信、U盾等支付工具,調查顯示,80%以上的網上詐騙得手都因為買家沒有通過官方支付平臺正常交易。
四、中獎類詐騙
1、告知中獎了,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名義要求轉帳。
2、冒充知名企業中獎詐騙:冒充知名企業名義,印刷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郵寄或投遞發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藉口實施詐騙。
3、娛樂節目中獎詐騙:以熱播娛樂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中獎短消息,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實施連環詐騙。
五、木馬病毒詐騙
木馬程序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類病毒文件,它與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會自我繁殖,也並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過將自身偽裝吸引用戶下載執行,或以捆綁在網頁中的形式,當用戶瀏覽網頁時受害。木馬程序向施種木馬者提供打開被種者電腦的門戶,使施種者可以任意毀壞、竊取被種者的文件和隱私,甚至遠程操控被種者的電腦。木馬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通常有兩個可執行程序:一個是客戶端,即控制端,另一個是服務端,即被控制端。木馬的設計者為了防止木馬被發現,而採用多種手段隱藏木馬。木馬的服務一旦運行,電腦就會有一個或幾個埠被打開,黑客就可以利用控制端進入運行了服務端的電腦,甚至可以控制被種者的電腦,所以被種者的安全和個人隱私也就全無保障了。
對於此類詐騙,建議大家應採取以下措施:第一,安裝反病毒軟體和個人防火牆,並及時升級;第二,把個人防火牆設置好安全等級,防止未知程序向外傳送數據;第三,使用安全性比較好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客戶端工具;第四,作業系統的補丁要經常進行更新;第五,不要隨便打開陌生網友傳送的文件和下載、使用破解軟體。相信大家只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防治木馬並不是那麼可怕的。
六、補助類詐騙
1、「房」「車」退稅詐騙
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受害人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受害人到櫃員機上實施轉帳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帳號,筆者建議大家今後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信息,決不按照陌生人或未經證實的工作人員的提示進行操作。
2、生育補貼詐騙
政府出臺全面開放單獨二胎政策後,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了受害人在醫院的詳細生育信息,然後冒充財政局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形式聯繫告知受害人可以領取新生兒補貼,再讓受害人準備一張有存款的銀聯卡,到就近的櫃員機進行操作。國家的任何財政補貼都是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通報,只有不法分子才會以行政單位的身份私下聯繫。建議大家今後一定要從正規的渠道核實「補貼信息」來源的真實性。
3、貧困助學金詐騙
此類犯罪針對大中專院校學生比較多,犯罪分子通過不法途徑了解到學生的信息,並以領取國家統一發放的貧困助學金為由對受害人實施詐騙,對方能準確地報出受害人的相關信息,使受害人深信對方的身份,並根據指令去操作匯款。此前沸沸揚揚的山東女大學生徐玉玉被騙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2016年8月19下午,打到家裡的一個電話讓徐玉玉欣喜不已。家住山東臨沂的徐玉玉2016年考上了南京郵電大學,由於家庭困難,她向教育部門申請了助學金,這個來電通知她馬上就可以領到這筆助學金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傷心欲絕,鬱結於心,最終導致心臟驟停,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不幸離世。
建議大家今後如接到捐助類電話,可直接撥打教育局或學校相關部門電話核實,切記不要按照他人提示操作銀行卡等涉及資金的業務。
4、殘聯財政補貼詐騙
犯罪分子冒用政府機關的名義稱受害人可以領取國家發放的殘聯財政補貼進行詐騙,對方了解受害人詳細的個人信息,利用受害人對國家工作人員的信任,抓住受害人對國家財政補貼政策以及對銀行櫃員機業務操作流程的不了解,令受害人以為有真實的補貼可以領取,導致其按照提示進行操作匯款。
政策出臺前政府會召開相關的會議來決定,不會電話通知頒發財政補貼政策。補貼應由街道辦、居委會等社區部門統一通知市民,由市民自行向受理單位提出申請。銀行櫃員機是不具備「與政府機關的系統相連結」的功能,所以任何自稱是「政府機關」單位,要求市民通過櫃員機去操作領取財政補貼金、補助金的都是詐騙。
電信詐騙的犯罪分子常常利用人們的貪慾實施詐騙,只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可以識破大部分的詐騙犯罪套路。
最後,大家一旦發現被騙,一定要馬上報警,督促公安機關早日立案,必要時可以聯合其它受害者共同協商求助,也可以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第二,保留相關聊天記錄,簡訊記錄,轉帳記錄,為將來追回損失做好證據收集和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