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考研光榮榜,成為獨立院校證明自身實力的首選。
獨立學院的學生是考研輔導班的常客。
培養應用技能型本科人才將成為獨立學院辦學方向。圖為琴島學院學生在上實踐課。
長長的考研光榮榜,成為獨立院校證明自身實力的首選。
9月25日,應屆本科生將開始考研網上預報名,在全國考研出現降溫跡象的大環境下,獨立學院學生們考研熱情卻是一年高過一年,其逐年升高的考研率背後,是獨立學院在「斷奶令」督促之下,夾縫中求生存的無奈處境。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獨立學院學生不僅考研熱情高,考分往往也偏高,「考研基地」成為教育界一些人士冠在部分獨立學院頭上的名號。
■背景
獨立院校「斷奶令」
剛剛開始的這個新學年,可能是獨立院校在「母校」光環庇護下的最後一年。教育部 2008年頒布的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為獨立學院設定了5年的改革過渡期,這被教育界人士稱為獨立學院5年生死大考或者「斷奶令」。5年內,獨立學院將調整充實,經考查驗收符合要求,核發辦學許可證。這也意味著,2013年可能將是獨立學院迎來「成人禮」,真正走向獨立的元年。
全國目前有300多所獨立學院,承擔著三分之一左右的本科生培養任務,生源質量也要明顯優於其他民辦學校。以「三本」的分數入校,拿「二本」或「一本」的文憑離校,此等待遇是過去獨立學院吸引生源的最大資本。而從2012年起,全國的獨立學院學生將不再拿母體學校的學位證書,改由獨立學院自授學位證書。要想真正「獨立」,與母校脫離,不只是少塊響亮招牌的問題,更意味著要體驗「二次創業」的艱辛和困難,輕則生源流失,重則關門倒閉。
學歷「貶值」,更加促使學生將獨立學院的本科學位作為考研跳板打場「翻身仗」,獨立學院也紛紛想盡辦法提高學生考研率,現金獎勵考研成功學生、開闢考研自習室、進行考研輔導……考研熱卻帶來了種種隱憂:本是自由殿堂的象牙塔,儼然變成如高中般的應試戰場,本科專業教育面臨著異化為考研應試教育的危險。迷失在十字路口的獨立學院該何去何從?留下的抉擇時間已經不多。
■名詞解釋
獨立學院:也被稱為「二級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教育部負責審批,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獨立學院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我國獨立學院產生於1999年,以浙江大學與杭州市聯合創辦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為標誌。獨立學院的概念被正式確立,始於2003年的教育部 8號文件,文件頒布後,獨立學院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向自主辦學機構過渡。
4年發出50餘萬「考研獎金」
獨立學院考研率(即考研錄取率)的確是在逐年升溫,以省內兩所獨立學院為例: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2010年有152名學生被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等名牌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2011年又有175名本科畢業生考上研究生,考研率高達 20%以上。曲阜師範大學杏壇學院考研率更為驚人,該校2009屆畢業生共有563人,66人通過研究生考試並被錄取。2010屆畢業生共有872人,221人通過研究生考試並被錄取。2011屆畢業生共有972人,242人通過研究生考試並被錄取,其中進入國家「211工程」大學的有70人。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黨總支書記王菁華指出,考研率已經被眾多獨立學院當成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他認為如果一個學校教學質量不好,那麼考研率也很難提高。「我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們座談,就問他們一個問題:『大家是不是有種出了口惡氣』的感覺,考研成功不僅是學生通過個人努力改變前途,而且也能體現出學校實力。」王菁華表示,琴島學院對每名考上研究生的學生都會獎勵1000元,2008年到2011年間,已經有515名考研成功學生領到了獎勵,折合獎金總數為51.5萬元。他還透露,明年琴島學院第一批考研成功的學生將有考博機會,如果能夠考上博士生,學校還會有額外獎勵。
山東師範大學歷山學院黨委書記張敬東也自豪地向記者表示,歷山學院在山東師範大學全校考研率排名中已經連續3年第一,考研率高達 42.38%,有個別專業考研率甚至達到了70%以上。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不少獨立學院開學伊始,就會打出考研光榮榜或者條幅,希望激發學生們考研的欲望,從大一到大四,均有不同數量的學生將考研作為整個大學期間最重要目標。一些學校會免費給學生提供考研志願填報公共課輔導、專業課輔導等服務,考研初試以後,還會有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各種複試和調劑信息,然後提供給學生,還有學校給負責管理學生的老師下達了具體考研率指標,獎罰分明。
考研率成了招生賣點
「靠牌子賺票子」曾被認為是獨立學院生存的不二法則,但是當母校光環效應逐漸衰退,「名校文憑」、「名校師資」、「高就業率」等噱頭都難以再打動考生和家長,於是,不少獨立學院抓住另一根救命稻草——考研率,高考研率高成為了招生新「賣點」。
「獨立學院學生能考研嗎?」「你們學校什麼專業考研率最高?」「學校對支持學生考研有哪些措施?」……在今年高考諮詢會青島場上,記者注意到,有意報考獨立學院的考生和家長們,對於考研話題相當關注,一些獨立學院諮詢臺仿佛變成了考研諮詢臺,而負責解答的老師對各種考研數據也是應答如流,顯然是有備而來。
「獨立學院一個普通的本科專業四年讀下來,學費加生活費少說也要六七萬,對於工薪家庭來說是筆大開支,就是希望拿獨立學院本科文憑當個跳板,目標就是考上研,這樣才算得上值。」家長盧女士說,女兒高考發揮不好,與其受苦再復讀一年,不如先將就去讀獨立學院拿個本科文憑,然後再去考個好學校的研究生,總歸也沒有失去希望。
今年剛考上曲阜師範大學杏壇學院的小王,直言他當時就是仔細對比了省內這十來所獨立學院考研率後,才決定了報考志願的。「以後獨立學院都要自己發文憑,拿著『某某學院』字樣的畢業證書去找工作總會覺得矮人一等,所以獨立學院在我眼裡面就是個過渡,絕不是終點,上學出發點就是考研。」小王告訴記者,他們學校非常重視學生考研工作,學校裡有固定的考研經驗交流會,自習室裡面也是人滿為患,考研氛圍濃厚,很多人都將考研當成唯一出路,其他如就業都暫時不作考慮。
讀大學像第二次讀高中
在9月底,大學應屆生就可以進行考研預報名,考研被眾多獨立學院學生當成一場決定未來前途的翻身仗,類似「獨立學院的兄弟姐妹們,考研翻身一起來加油」的徵集令經常會出現在學校貼吧、校園論壇上。
徐聰是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建築系學生,如今她每天都是早上6點多起床,晚上10點多睡覺,沒有社團活動,沒有社會實踐或打工,整日只埋頭在考研題海當中,尤如備戰二次高考。她今年打算報考北京建築工程學院,考研決心用她自己的話講就是「必須要考上,沒有想過考不上的情形」。
徐聰是琴島學院最後一屆能夠拿到冠有「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畢業證的學生。但她並不滿足於此,她和周圍大多數同學一樣,決定在大學畢業時,通過考研擺脫「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命運。
「現在建築行業整體缺人,我們專業就業並不成問題,但還是有半數同學決定考研。像我們班上有60多個學生,其中有30人左右要考研,至少有10個人是要報考名牌大學研究生。」徐聰直言,大部分獨立學院學生之所以走上考研的艱辛道路,都或多或少地抱有「洗底」心理,也就是通過考研在提升學歷的。同時,還能夠淡化所謂「三本生」帶來的負面效應。
徐聰曾經去參加過工作實習,她告訴記者,特殊的學歷給很多獨立學院學生就業都帶來過困惑,來自用人單位的「歧視」目光,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我相信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學生去考研,今年大學剛入學的師弟師妹,還在軍訓中就到處打聽考研信息,甚至有人要從大一開始準備考研,我覺得這些都是被逼出來的,畢竟未來獨立學院文憑含金量有太多不確定性。」徐聰坦言,如果高考分夠高,不會有人願意就讀獨立學院,可是既然上了,自然要為今後尋找出路,在考研這個選擇上,徐聰獲得了父母、親戚、朋友的一致支持,「全家人都認為先就業不如先拿個好文憑管用」。
最怕提及「本科出身」
已經在上海某名牌高校就讀研究生的學生小孫,曾經是山東省內一所獨立學院的學生,他現在最不願被提及的,就是「三本出身」以及過去曾經讀過的本科學校。
當實在無法迴避本科學歷時,小孫也會下意識地只說出母校的名頭,而忽略了後面的某某學院。「獨立學院畢竟給人一種花錢買學歷的感覺,我擔心被人低看一眼。」小孫說,他在讀了研究生以後,的確感受到名牌高校與獨立學院在本科教育上的巨大差距,硬體、師資、文化氛圍等方面都沒法比,心理落差之大曾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碩士生不如本科生,博士生不如碩士生」已經成為校園內流行的調侃說法。「現在很多名企招人不但要看最高學歷,還要追查『本科出身』,普通院校本科出身的名校碩士或者博士畢業生,在許多用人單位眼裡連人帶文憑都會大打折扣,更不用提還不如普通本科的獨立學院了。」小孫說,不少用人單位崗位招聘條件都規定本科、研究生都必須在「211工程」重點院校就讀。
「我那次還專門問了一個用人單位,為什麼非要求本科是名校,人家說現在『高分低能』研究生太多,本科就是名校的研究生實力更強,說得我無言以對。」小孫語氣中滿是無奈,他當年一上獨立學院就下定決心考研,為了考研,整個大三沒有回一次家,談的女朋友也散了,原本以為能夠通過考上名校研究生徹底甩掉「三本生」的包袱,從而實現「鍍金」,可現實並不是這般簡單,名校研究生文憑並沒有給他十足的底氣,「拿不出手」的本科文憑讓即將畢業找工作的小孫感到煩惱。
1
2
3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