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性是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同時它也給這個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政策環境之下,不同的社會變遷狀況之下,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痛苦。
2015年1月6日,由騰訊網與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聯合主辦的騰訊•商報「華文好書」評選活動揭曉出爐,並在京舉辦頒獎盛典。
劉紹華憑藉《我的涼山兄弟》獲2015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獎,其獲獎理由:這是一本獨特的民族志,文筆沉靜優美,故事震撼人心。作者劉紹華花十年時間在涼山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從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的角度進入,記錄涼山諾蘇人在現代化轉型浪潮中的遭遇,直面毒品與愛滋病等社會問題,並試圖找到出路和答案。以下為劉紹華與解璽璋的現場對話實錄:
解璽璋(左)和劉紹華(右)
世界需要多一點耐心和理解
解璽璋:祝賀獲獎。我讀您書的時候,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如何理解你所說的地域和同時代的差異?
劉紹華:我先謝謝騰訊網和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給我這個獎。關於差異,我們要進行保護還是希望它能夠隨著時代調試而改變,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先去理解。大家還沒有花力氣理解,就想要先找到一個不管是解決之路,還是答案,或者價值判斷是比較困難的。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耐心,我們要先學會理解,面對這個世界變化的時間和空間,這是最好的一種狀態。我們用比較平等的狀態共同去思考,不管是我的還是對方的,還是我們的,共同要面對的未來,這可能是比較好的模式。
現代性是把雙刃劍
解璽璋:順著這個問題,幾百年以來,大家追求所謂的現代性,現代化。不管是現代性也好還是現代化也好,它究竟給人類帶來福祉還是帶來禍患?
劉紹華:我先簡單區分一下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差異,一般大家比較熟悉的詞彙是現代化。人們一般會將現代化和傳統決裂開來;而我們認為現代性則是邁向現代化過程當中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所要達到的方向,其實不見得一定是進步的。我們心目中所謂的進步,很可能會造成退步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講,當我們說現代化或者是現代性的時候,比較重要的是具體要談我們到底想要走的方向是什麼,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比你單純追求一個抽象的現代性或者現代化可能更重要。
我們認為現代性是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同時它也給這個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政策環境之下,不同的社會變遷狀況之下,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全世界在思考現代性對人類福祉和痛苦造成影響的同時,我們要記住這是一個兩面刃,追求它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知道要付出代價,保持這樣的情形很重要,它對於我們要判斷怎麼往前走很重要。它不一定是美好的,也不一定是痛苦的,它通常是兩個同時發生,重點是我們要保持清醒。
人類學和社會學
解璽璋:您了解的群體遭遇這個經歷的時候,內心有很多跟他們追求的感覺不一樣的東西,比較複雜。而且我們有時候常常覺得現代化也好,現代性也好,會把它當做一個好的東西,用某種方式強加給我們群體。實際上沒有考慮到群體自身的感受,比如您是研究人類學的,人類學和社會學有什麼區別,感覺人類學在敘述上有一種溫度,帶來很多同情的東西,而純粹社會學可能比較理性?
劉紹華:這裡面的問題很複雜,中國的學科分類情況跟國際不完全是同一套標準。中國國內人類學是放在社會學之下的學科,可是在國際上,這是兩個平行的不同的學科。早年費孝通先生作為著名人類學學者,他把人類學定義比較社會學,不同的社會裡面之間所進行的社會學的研究,但是是具有比較意義的。
國際上大致上怎麼區分這兩個學科,這都是刻板上的區分,不能夠完全表達所有的學者一定是這樣操作,因為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社會學可能比較是著重在自己社會內部,屬於自己文化社群當中的問題研究。人類學它從先西方創立起來就是很強調對於異文化的理解,超出自己的文化界限之外理解與自己不一樣的人。
比如,美國早年很有名的人類學者瑪格麗特•米德,他早年做研究發現有些的確的青少年並沒有經歷我們概念當中青春期的躁動。他發覺那邊的青少年非常的自由、開放,所以他就把這樣的分析帶回美國社會,去反省美國社會從教育體制開始對青少年造成的傷害。我們研究異文化的目的除了了解他們,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在反省自己,這可能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差異。現在人類學也在做自己文化研究,社會學也在採用人類學者的方法做其他社會研究。
我們需要不斷的反省
解璽璋:在呈現文本的時候,他們的方式還是不一樣?
劉紹華:有可能有不一樣,比如說我們人類學研究的方式,通常需要長期追蹤,寫《我的涼山兄弟》這本書,我從2002年到2009年期間長住在涼山,在我所研究的鄉鎮就住了20個月。我需要很長的時間跟他們一起生活,一般而言社會學的學者不會花費這麼長的時間。當跟他們在一起生活那麼長的時間,其實很自然的我會變成他們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研究者,我又知道我不是他們的一部分,在書寫上,主觀跟客觀就會處在來回擺蕩的狀態,那是一種永遠的張力,那種張力可能就是反省。
解璽璋:我看你的書就是這種感覺,你有既身入其中又超越在外的一種視角,這可能是帶給我們感動的地方,謝謝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