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教學教案:過濾和結晶

2020-12-15 新東方網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後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裡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裡。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裡(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漏鬥、玻璃棒、試管、試管夾、鐵架臺、鐵環、濾紙、酒精燈、藥匙。

  藥品:硝酸鉀、氯化鈉、明礬、膽礬。

  其它:投影儀、火柴、粗鹽、溶解度曲線圖。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日常接觸的物質很多是混合物,請同學們舉出幾個混合物。

  從混合物中得到純淨物,需要把混合物分離。今天我們學習兩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板書】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提問】怎樣除去粗鹽中混有的泥沙?引導學生根據做過的粗鹽提純實驗進行討論。

  【演示】粗鹽提純

  實驗由學生分步操作

  講臺上擺放幾種儀器請選擇過濾實驗所需儀器。

  請一個學生到講臺前組裝過濾裝置

  請一個學生到講臺前做過濾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粗鹽提純的步驟。

  引導學生觀察澄清濾液,比較過濾前的粗鹽溶液。指出:泥沙不溶於水,留在濾紙上,用過濾的方法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達到了提純的目的。

  組織學生講評實驗

  引導學生討論小節

  【提問】思考題:能否用其他方法從氯化鈉溶液中分離出氯化鈉來?

  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講述】把氯化鈉溶液加熱蒸發,溶液達飽和後繼續蒸發就得到了氯化鈉。固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結晶。

  【板書】二、結晶

  在結晶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叫晶體。

  【展示】幾種晶體標本:明礬、膽礬、食鹽晶體。

  【設問】這些晶體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導學生回憶:固體物質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發生怎樣的變化?

  【展示溶解度曲線圖】指導學生分別查出硝酸鉀和氯化鈉在20℃、60℃、100℃時的溶解度。根據兩種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歸納出變化規律。

  【設問】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體物質用什麼方法得到晶體?

  指導學生看書討論。

  【設問】如果是幾個可溶性固體混合物例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怎樣分離呢?

  【演示】(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

  【設問】1.是什麼物質結晶析出?

  2.過濾時,留在濾紙上的是什麼物質?

  3.濾液中溶質是什麼?

  引導學生根據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進行討論。

  【講述】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相當大的固體物質,一般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體。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分離可溶性固體混合物。

  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結晶的兩種方法。

  指導學生小結: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探究活動

  製作硫酸銅單晶

  目的:

  通過製作硫酸銅晶體,檢驗控制晶體的生長的因素,練習結晶和重結晶操作,培養學生嚴謹、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儀器和藥品:

  燒杯100mL、1000mL,玻璃棒,電爐或其它加熱設備,小刀,硫酸銅(純度不低於化學純)固體

  時間:每天30分鐘,持續7-35天

  操作:

  1.在100mL的燒杯中配置硫酸銅飽和溶液,用培養皿蓋住燒杯口,靜置一夜。

  2.從結晶出來的晶體中選擇一塊晶形比較好的硫酸銅晶體,作為晶種。注意晶種的每一個面都必須光滑,整齊。

  3.用一根長約10-15cm的頭髮或細銅絲將晶種捆好,固定在玻璃棒上。

  4.用1000mL燒杯配置3/4燒杯高於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5.將捆有晶種的玻璃棒橫放在燒杯口,晶种放入溶液中。注意晶種不能與燒杯接觸。燒杯口用白紙蓋住。靜置。觀察。

  6.如果晶種上長出多個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則應將晶體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體。然後將燒杯內的硫酸銅重新配成高於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7.重複5,6步驟直到得到滿意的晶體為止。

  熱冰

  簡介

  配製一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當加入醋酸鈉的晶體時,就會立即結晶,而此結晶會充滿整個錐形瓶,其樣子就像水結冰似的,而且用手摸時會有熱熱的感覺,故稱其為「熱冰」。

  實驗步驟:

  1.取一250mL的錐形瓶,裝50mL的蒸餾水,加入醋酸鈉使其溶於水中,直到無法溶解為止。

  2.在錐形瓶內再多加一倍量的醋酸鈉,然後放到電爐上加熱使其完全溶解,形成過飽和溶液。

  3.將溶解完的醋酸鈉溶液,用少許的蒸餾水清洗錐形瓶的內壁之醋酸鈉,再放到室溫下,使其慢慢地冷卻,若無其它因素,應可成過飽和的溶液,如圖1所示。

  4.在做好的過飽和醋酸鈉溶液中,加入一些醋酸鈉晶體,會使溶液迅速的結晶,並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如圖2所示。

  註:步驟1~3可先在上課前先完成,這樣不會耽誤上課的時間。

  圖1 過飽和醋酸鈉溶液

  圖2 醋酸鈉晶體

  溶液和器材:醋酸鈉、蒸餾水、電爐、250mL錐形瓶、滴管

  原理和概念:

  此反應的反應原理是:

  過飽和溶液中含有醋酸根離子、鈉離子和水分子,當我們加入醋酸鈉晶體時,便給予溶液一種趨勢,使其結晶。要使過飽和的醋酸鈉結晶有三個條件:動能、機率和方向。而我們加入醋酸鈉晶體,是提供其結晶時所須之機率和方向的條件。由反應式可知,當溶液中的粒子結晶時,即反應向左進行,會放出熱,這就是為什麼錐形瓶摸起來會熱熱的原因。

  注意事項:

  1.製備醋酸鈉的飽和溶液的錐形瓶必須保持潔淨。

  2.加熱的過程中,不可使溶液沸騰。

  3.轉移已準備好的過飽和溶液時,要小心,不要搖動過於激烈,否則可能會在移動的過程中產生結晶,而功敗垂成。

  4.此醋酸鈉過飽和溶液可以重複使用,當其結晶之後,再加熱後使其慢慢地冷卻,便可恢復成原來的過飽和溶液,因為加熱可使反應向右進行,使晶體溶解在水中,呈離子的狀態。

  5.市面上有一種稱為熱敷袋的東西,即是應用此原理而製造出來的,在示範此實驗時,可拿來給學生看或示範之。

  問題和參考答案

  試解釋為何飽和醋酸鈉溶液在結晶時,摸起來會熱熱的?

  由下面的反應式可知,當其結晶時,反應是向左進行,因為會放出熱量,故摸起來會熱熱的。

相關焦點

  • 九年級化學教案:過濾和結晶
    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裡(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漏鬥、玻璃棒、試管、試管夾、鐵架臺、鐵環、濾紙、酒精燈、藥匙。
  • 初三化學中考複習提綱
    初三化學中考複習提綱   第九單元溶液   一、認識溶解現象,溶液的組成與特徵;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見的溶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服上的油汙洗去)   三、能說出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1)舉例說明乳化現象;(2)用洗滌劑去油汙與用汽油去油汙的原理有什麼不同
  • 教學設計論文和教案的區別
    本文所討論的教學設計論文是指投向化學教育類期刊,力求公開發表的文章;教案是指教師個人用於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案,而未公開出版的。從從來稿來看,很多投稿者不是很清楚該如何撰寫高質量的教學設計論文,似乎把「教學設計論文」和「教案」等同起來。筆者認為,教學設計論文與教案應該有所區別。從功能上來說,教學設計論文是給同行看的、是用來給學界啟發、供學界學習借鑑的教學研究性文章;教案更多地是供教師自己看的,它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案和依據。
  • 初中化學 - 結晶現象
    ​一、結晶現象和晶體的形成1. 晶體:晶體通常指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二、混合物的分離 常用方法:過濾和結晶適用範圍: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雜質。2.基本操作:溶解,過濾,蒸發,結晶3. 過濾操作時掌握的要領:一貼:濾紙緊貼漏鬥內壁,中間不要有氣泡。
  • 高二化學教案:化學平衡
    知識目標   使學生建立化學平衡的觀點;理解化學平衡的特徵;理解濃度、壓強和溫度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理解平衡移動的原理。   教學建議   化學平衡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化學平衡的建立,這是本章教學的重點。第二部分為化學平衡常數,在最新的高中化學教學大綱(2002年版)中,該部分沒有要求。   化學平衡觀點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教材注意精心設置知識臺階,採用圖畫和聯想等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平衡的觀點。
  • 教學設計>初中化學《過濾》教師資格證面試模板
    初中化學《過濾》一、試題回顧 試講題目1.題目:過濾2.內容:比較未經處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處理的水,它們的清澈程度有什麼差別?討論1.上面的過濾實驗中,有幾個操作關鍵點?2.你可以利用什麼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濾紙和漏鬥來過濾液體?3.基本要求:(1)試講時間10分鐘。(2)教學過程中要有師生互動、課堂提問。(3)要求配合教學內容有適當板書設計。
  • 初三化學教學教案:幾種常見的金屬
    教學設計方案1   重點: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難點: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鐵有哪些物理性質?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設問:前面我們學習了純鐵的一些性能,想一下與我們日常生活用的鐵製品性能完全相同嗎?不完全相同。
  • 高一化學教學教案:溴和海水提溴
    化學教案-溴和海水提溴   課題溴與海水提溴   教學   目標1.掌握Br2、I2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 掌握Br2單質的製取流程。   3. 比較Cl2、Br2、I2單質氧化性的強弱。   重點   難點1. Br2、I2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 Cl2、Br2、I2單質氧化性的強弱的比較。   Cl2、Br2、I2單質氧化性的強弱的比較。
  • 【實驗·結晶】十道結晶 一網打盡
    在化學裡面,將熱的飽和溶液冷卻後溶質以晶體的形式析出,這一過程叫結晶。結晶一般常與過濾相結合,是工藝流程、汙水處理及化學實驗室中經常使用的分離提純物質的方法。結晶法有蒸髮結晶和冷卻結晶兩種:1.純物質溶液得到晶體:蒸髮結晶(NaCl型: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小的物質)蒸發濃縮(至有晶膜出現為止),冷卻結晶(KNO3型: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大的物質和含有結晶水的晶體)2.混合溶液(分離A和B) :要得到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小的溶質:蒸髮結晶,趁熱過濾。
  • 初三化學上冊,過濾的操作方法與水的淨化原理講解
    在中學化學實驗中,過濾是指通過濾紙將不溶於液體的物質分離的一種方法,可以通過過濾的方法將水中泥沙、沉澱物等不溶物過濾掉,達到淨化溶液或水的效果。2、水的淨化不純淨的水主要通過沉降、過濾、吸附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如泥沙和沉澱物等物質)、異味和色素,達到淨化的效果。
  •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案
    隨著教師考試臨近,想必許多考生都在為沒有合適的示範教案而煩惱,常常困擾於課程內容太多無法刪減,時間自然也無法保障。本文以化學學科《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為例,為您呈現10-20分鐘的課堂教案,精簡的速寫教案將成為您備考的參考依據。
  • 【有機基礎】重結晶的原理和經典問題案例
    而讓雜質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極小,則配成飽和溶液後被過濾除去),從而達到提純目的。1.不與被提純物質起化學反應,例如脂肪族滷代烴類化合物不宜用作鹼性化合物結晶和重結晶的溶劑;醇類化合物不宜用作酯類化合物結晶和重結晶的溶劑,也不宜用作胺基酸鹽酸鹽結晶和重結晶的溶劑。
  • 實驗二 重結晶
    如果把固體化合物溶解在熱的溶劑中製成飽和溶液,然後冷卻至室溫或室溫以下,則溶解度下降,這時就會有結晶固體析出。利用溶劑對被提純物質和雜質的溶解度的不同,使雜質在熱過濾時被濾除或冷卻後留在母液中與結晶分離,從而達到提純的目的。        重結晶法適用於提純雜質含量在5%以下的固體化合物,如果雜質含量過多,常會影響提純效果,須經過多次重結晶才能提純。
  • 初中化學《溶解度》教案
    教案撰寫是教師招聘面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對於多數考生而言,如何撰寫教案並不是特別清楚。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化學學科講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溶解度》的完整教案範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導。
  • 教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
    教案——堂教學的實施方案,即教師根據所授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畫圖式和畫圖加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體現怎麼設計。 一、教案和教學設計的相同之處 1.兩者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確定,都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而制定。
  • 河西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開展教案(講義)展評活動
    河西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開展教案(講義)展評活動  為規範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引導廣大教師重視課堂教學活動,5月17至19日,河西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在1教四樓會議室舉辦了青年教師教案(講義)展評活動。  展示教案中,有的書寫美觀,教學過程詳細,環節完整;有的圖文並茂,重難點確定準確,突出了學科特色;有的內容豐富,課後反思認真,實用性強。同時也凸顯出了教案講義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教案、講義不分,個別教師以PPT代替教案講義等。  本次教案展評活動為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平臺。
  • 初一初二初三中考物理英語化學語文培訓視頻課程資料全新
    點讀書 新東方 泡泡走向名牌初中 第一冊 1 原新東方 走向名牌中學-英語精講精練 第一冊 1新概念英語課程專用培訓教材課程標準教案七年級下冊英語人教版中學生優秀教案備課教師用書頂尖教案教師學生通用鼎尖教案與教學設計教案本初中英語教案全套【官方直發】星火英語初中英語語法張道真英語語法 初中生英語語法書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編寫 適用於初一初二初三學習備考2021
  • 教師資格證教案:高中化學《乙醇》
    《乙醇 》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化學為幫助考生備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特整理了高中化學《乙醇 》教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能夠書寫乙醇和鈉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以此推斷乙醇分子的結構,能夠書寫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2.通過對比鈉與水、乙醇的反應,鍛鍊對比、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探究乙醇的分子結構,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
  • 高二化學教案:《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化學教案: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  化學平衡的影響條件及其規律在本章的知識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學習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和化學平衡等知識的基礎上再來學習本節內容,系統性較好,有利於啟發學生思考
  • 「手寫的教案」是形式主義的奇葩
    設計教學,撰寫教案,本就是教師的工作,是教學的應有之義。教案,是教學的藍本,就像導演手中的腳本,演員手中的劇本,是教師對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及所教學生深入思考、研究的智慧結晶,反映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滲透著教師的學養、教育理念、胸懷見識,蘊含著教學的方式方法。花錢請人代寫教案,如果情況屬實,這件事實在有些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