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是教師資格面試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複雜的一個環節。哪怕在同一個考場,不同考生的答辯「待遇」也未必相同。正常情況下,答辯會有兩個問題,佔10分。然而,在實際面試中,有些考生沒有答辯,有些考生則被追問了好幾個問題。
答辯涉及到的題型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題型:個人信息
考官可能會問一些與教育經歷、求職動機相關的問題。如家裡有人從教嗎?是否從事過教育相關工作?為什麼想從事教師行業?須注意的是,在回答這類問題時千萬不能胡編亂造。對於面試官來說,一個眼神或是動作大概就知道你是否在撒謊。考生一定要如實回答。
第二類題型:教師結構化
教師結構化類似公務員結構化,都是有固定的題本固定的問題,以及固定的時間和模式。不同之處就是教師結構化的問題都是與教育相關的熱點(對於近期頻發的幼兒「餵藥事件」,你怎麼看?)、教師職業的認知(請你談一談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教學相關的活動組織(班會、家長會、演習等活動)等等一系列問題。考生按照結構化面試的思路進行回答即可。
第三類題型:專業知識與技能
這一類題型主要想了解考生的專業知識,比如:什麼叫駢文?散文的主要特點有哪些?新課程基本理念是什麼?在一類題目中可能會問一些基礎的專業知識,也可能會問一些綜合素質中的一些教育理論等等一些問題。考生只要掌握了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回答此類問題應該遊刃有餘。
第四類題型:教學設計
這部分內容是考官結合你所授課的內容來提問的。例如:說說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哪些?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分別是什麼?對這些問題,要結合自己的教案和設計思路來回答。不要照著自己的教案去讀,要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第五類題型:教學實施
這類問題會從教學過程來提問,可能是考官有哪些地方沒聽清或是有疑問,有時候也會問你的設計意圖是什麼?在這類題目中如果考官提出自身講錯的地方一定要虛心接受,切不可頂撞考官,解釋也要態度誠懇。
第六類題型:教學反思
考官可能會從有沒有實現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等方面來提問,也有可能讓你自己總結自身的不足和優勢。考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不能妄自菲薄,應一分為二,兼顧優缺點。
第七類題型:跟該學科相關的其他問題
考官可能會提問一些本學科內的其他問題,或者即興給出一個課題讓考生臨場試講。這對考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類題型很大程度上可以檢驗出考生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教師資格面試感到迷茫的考生可報名參加培訓(自願為原則)。培訓包含如何寫好教案、結構化面試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試講及答辯技巧、現場實戰演練及點評等。為確保培訓效果,採取小班面授培訓模式,一期限額15人,報滿即止。公眾平臺自助答疑須知
報考筆試科目,回復「筆試」。
報普通話考試,回復「測試」。
諮詢相關問題,回復「問答」。
查詢考試成績,回復「查分」。
獲取教材資料,回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