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周末的時候,我閒來無事,就去了同事敏敏家去玩,到她家之後,我發現敏敏家的家裡十分凌亂,沙發上都是她的孩子晴晴的玩具,地上也是擺滿了孩子的積木。
我有些驚訝,在我印象中我的同事敏敏是一個非常乾淨整潔的人,怎麼會家裡那麼凌亂,似乎在家裡變得十分懶惰或者不負責任。
我最終忍不住問向了敏敏:」你家怎麼那麼亂,平時都是誰在打掃房間」敏敏尷尬的笑了笑,嘆了口氣回答道:「其實在你來之前我還特意收拾了一下房間,但是只是一會的功夫,晴晴就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
聽到敏敏這樣的回答,我恍然大悟,對啊,很多家庭的小孩都沒有整潔的概念,喜歡亂扔東西,這也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但其實孩子這樣的表現也並不全是一個壞表現,孩子不整潔也可能讓孩子更有活力和創造力。
教育家斯賓塞說:如果興趣和熱情一開始就得到順利發展的話,大多數人將會成為英才或天才。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的,就應該得到批評,為什麼還對孩子發展有利的?其實這些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而是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依據的,心理學家為了探究環境對人創造力影響,將48名人員分成兩組,一組被安排進入較為雜亂的房間。
另一組則是安排在整潔的房間,這48人都需要創造性的思考兵乒球的用途,把他們的想法寫到紙上,並有評審團打分。最終根據評分可以看出,在房間混亂的人比在房間整潔的人創造力五倍。
不僅是這個實驗,我們也可以從一些名人身上證明這一點,人們感嘆極簡主義大師原研哉的產品條理性,但是他的書桌確實一片狼藉;
愛因斯坦這樣說道:「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大腦,那麼,空桌子又意味什麼呢?」
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在自己的著作《混亂》中也認為書桌整齊是人缺乏創造力的表現。
除了房間凌亂以外,很多教育學家也認為,孩子的隨意塗鴉也是孩子想像力的創造力的表現,教育學者尹建莉女士為了滿足孩子亂塗的心願。
甚至在家裡專門開闢了一面牆專門供孩子塗抹,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面被女兒塗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很多人都不解這樣做的意義,但是尹建莉卻認為,孩子的這一面牆充滿了美感,是任何藝術家都無法比擬的,同時這也是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的起點,
孩子的創造力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也與他們遇到問題時候如何解決問題,和孩子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世界都有著莫大的關係,我們對比有創造的力的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局限於我們熟知的解決方法,而會另闢蹊徑,更加精準而又快捷的完成任務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從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這一點上,孩子房間亂一點家長不要著急批評,轉換一下角度,讓自己的孩子「不走尋常路」。
孩子更聰明並不是來自於孩子的創造力,而是和孩子大腦發展息息相關,我們可以把孩子的大腦發展歸於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懷孕3~6個月
第二階段是產後6個月~3歲
最後則是孩子的3歲~6歲
這三個階段是孩子腦部發育的黃金期,擁有好奇心和極大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多有些運動和對物體的觸摸,對腦部的發展會很有益處。
並且除此之外,家長如果看到孩子凌亂的房間對其指責也有可能會破壞親子關係,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破窗理論】。
這一理論指的是,熊孩子們砸了別人家房子的一扇窗戶,房子主人並沒有在意,沒過幾天主人家的所有玻璃窗都被砸破。
後來原主人搬走,後來的主人也被熊孩子砸壞了一扇窗戶,但是他及時換了嶄新的窗戶,孩子看到後很是慚愧,於是就再也沒有咋過他家的窗戶了。
這一理論告訴家長們如果玩具擺放太過整齊,那麼孩子很可能不敢放開玩,減少孩子的熱情,阻礙了孩子腦部的發展。
但是比較隨意的擺放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會覺得自己在樂園裡,可以大膽盡興的玩,玩具的頻率自然會更高。
孩子早期對玩具的玩耍,可以開發孩子的想像力,探索能力,對孩子腦部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家長對待亂扔玩具的孩子要儘量寬容一些。
髒亂差其實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只是人們經常他把一起念出,並且人們看到亂的房間不自然的會覺得髒,
就例如文章開頭的敏敏,剛開始看到孩子亂扔玩具,愛乾淨整潔的她自然是火冒三丈,生氣的批評孩子:「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你怎麼還亂扔玩具,你知道媽媽收拾起來有多辛苦嗎?你怎麼就不能體諒一下我」晴晴看到情緒崩潰的媽媽最終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根據上文的講述,我們已經知道孩子在亂一點的房間才能更好的玩耍,所以家長不要過於在意,也不要去批評孩子,應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自由,但是這並不是鼓勵一些家長偷懶,孩子可以亂扔玩具也是有前提。
這個前提就是房間的乾淨,房間的乾淨才能保證孩子拿起地下的玩具不會滋生細菌,孩子不會在東跑西竄的時候掀起煙霧。
如果家裡很不衛生的話很容易讓孩子生病,家長不論何時都應該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家長們要經常打掃一下屋子衛生、也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就例如敏敏這種有一些輕微潔癖的人對孩子亂扔玩具十分頭疼,因為自己已經習慣了家庭的整潔環境,但是孩子亂扔玩具對孩子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那麼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可以留出舒適的區域,又可以讓孩子盡情釋放自己,其實方法很簡單,家長只需要在家裡開闢一個孩子專門玩樂的區域。
這個區域的設定沒有特殊要求,每個家庭都可以根據自身家庭環境情況設立,這裡可以是客廳的一角,也可以是家裡的後院等等。
最為重要的是開闢一個讓孩子可以胡作非為的空間,這個空間是孩子的秘密基地,可以不受家長的限制,讓孩子自由大膽的玩,這樣既給了孩子一個放開去玩的空間,也不會因此把家庭都變得亂糟糟的。
在孩子秘密基地外,需要家長讓孩子保持整潔,讓孩子知道除了秘密基地其他的地方需要保持整潔,這樣既能保證孩子的發展,也可以讓孩子擁有規則意識,變得整潔守規矩,能更好的適應學校和以後的工作,更加有利於孩子以後的發展。
如果你在在經歷孩子亂扔東西的苦惱,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你帶來啟發,不要輕易批評孩子這種行為,批評會很大程度的扼殺掉孩子的創造力。
要採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細心呵護孩子的創造力,為孩子的將來做鋪墊,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