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豆陷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越吃越香

2020-12-20 美食天下

蛤蟆吐蜜-老北京小吃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豆陷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原料:中筋麵粉、水、小蘇打、黑芝麻、紅豆沙。

做法步驟:

第1步、準備材料

第2步、過篩的麵粉加入2克的小蘇打,加入適量的清水和成麵皮光滑的麵團

第3步、揉好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靜置15分鐘

第4步、將麵團分成每份50克的小麵團

第5步、 取一小麵團擀成薄片,擠入豆沙餡

第6步、用虎口將收口包緊,揪掉多餘的麵團,麵團輕輕壓扁,滾圓

第7步、 周邊沾點水,滾上芝麻

第8步、逐個弄好放入鋪有油紙的烤盤中

第9步、烤箱連結好手機設置並提前預熱,上下火185度,25分鐘,烤10分鐘左右麵團就會裂開吐蜜,裂開後稍烤至表皮微黃即可

第10步、成品圖

來自 美食天下 吾愛烘焙 的作品。

相關焦點

  • 蛤蟆吐蜜:我一個北京特產,怎麼就成了天津非遺了?-虎嗅網
    ©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這個面點……叫蛤蟆吐蜜?好傢夥,長得平平無奇的,名字倒挺嚇人。然而當我第二天和同事們說起時,卻被無情嘲笑沒見識。「蛤蟆吐蜜?這就北京本地小吃啊,害,你沒吃過啊?我們編輯部附近就有好幾家賣的,點外賣就能買到」啊?等會兒,節目裡說是天津非遺啊,怎麼又成北京本地小吃了?
  •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了解一下
    焦圈焦圈是北京男女老少都愛吃的一種小吃,製作難度大,不是每間小吃店都能做得好的,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兒也要配著焦圈吃。糖耳朵糖耳朵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蜜麻花,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為夏季炎熱,糖稀容易脫落,不易吃。
  • 去北京必吃「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有一絕只有地道的北京人知道吃法
    說到遊玩,北京是不少人的首選,這裡是祖國的首都,來到北京仿佛間來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當然了嗎,來到了北京,怎麼能不吃點北京的特色小吃呢。「老北京十三絕」北京城的古老的十三種糕點,時至今日依然無比受歡迎。
  • 蛤蟆吐蜜到底是北京特產還是天津非遺?
    吸引我的不是他長得有多帥或者有多金,而是他的自我介紹短片貌似美食紀錄片,尤其他捧著一盤子吃的上臺那刻,看的我眼睛都在放光。當時他端上來一盤面點——叫蛤蟆吐蜜。「蛤蟆吐蜜和蛤蟆沒有半點關係,只是本本分分的北京本地小吃。但節目裡卻說是天津非遺,怎麼又成北京本地小吃了?
  • 京片子們小時候兒的回憶 盤點19種北京小吃 準有你沒吃過的!
    愛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但為什麼後來又叫愛窩窩呢?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御愛窩窩。」
  • 遊北京逛胡同,充滿市井風味的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您都嘗過了嗎?
    1)驢打滾北京人也挺幽默的,把江米豆面糕取了一個混名兒「驢打滾」,還跟慈禧太后拉扯上了,說一位小太監闖禍把宮廷點心江米糕掉進豆麵缸裡了,太監急中生智取了個這個諢名。豆沙餡的江米糕,裹上炒得香噴噴的黃豆面,又香又甜又軟又粘,男人爺們兒不見得喜歡吃,但非常適合小孩子和老年人,好吃甜食的女性也喜歡,是一款很有特色的北京小吃。
  • 北京著名美食大全,你吃過幾種,到北京玩一定不要錯過它們哦
    自從乾隆十九年進宮後變成了御用的飲品,吃多了肉食來一碗酵香十足的豆汁,絕對會瞬間舒爽。胡金銓先生:「老舍的作品,也最接近北京的勞苦大眾,而豆汁兒是北京勞苦大眾的食品。根據我的理論:能喝豆汁兒才能體會出老舍作品裡的趣味。」
  • 這12款老北京特色小吃,老味道老情懷,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中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特色的小吃,北京更不例外。從宮廷糕點到民間小吃,每一款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這12款北京特色小吃,有沒有戳中你的味蕾呢?口感十分軟糯,味道香甜,是北京很常見的小吃之一。
  • 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的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北京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其中較著名的有老北京十三絕等。另有同名書籍。著名的小吃街有九門小吃、護國寺小吃、王府井小吃等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
  • 北京十大特色小吃
    驢打滾,是東北地區、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
  • 就在鹿泉,京津冀超高配美食節,你能連吃5天不重樣!
    北京護國寺小吃、天津南樓煎餅、西安三原老黃家、河南楊鳳華胡辣湯、保定白家罩餅、四川旦3蛋烘糕等全國100家知名餐飲品牌、300種傳統小吃,打造舌尖上的巔峰盛宴。2019年京津冀(石家莊)美食文化節,9月11日—15日,鹿泉區北國奧特萊斯6號門廣場,帶你吃遍京津冀!
  • 遷安特色美食「張三丫燒餅館」
    由唐山市旅遊局主辦、騰訊大燕網承辦、河北報業集團萬眾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唐山鄉村旅遊「六大值得」品牌評選結果揭曉,今天帶您品嘗唐山值得買的十大農家土特產品之蛤蟆吞蜜燒餅。太監深知乾隆皇帝口味極講究,於是找店裡的大師傅商量,最後用驢油熬香燜、驢肉作餡兒,就在旋烤的火燒裡,大火燒發出的酥香味兒,讓乾隆帝食慾大振,一連吃了三個。食畢問所吃何物?太監與大師傅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答。乾隆皇帝何等精明,看出此中奧秘,哈哈大笑。此時,店後的池塘內蛙聲大作,乾隆皇帝望著桌上張著口,吞著鮮美驢肉餡兒的香燜大火燒,頓生靈感,遂欣然命筆「蛤蟆吞蜜」,將此投入店後池中,蛙聲頓停。
  • 鹹蛋黃也可以做燒餅,鹹香酥脆,滿口留香,越吃越香
    最近甜口的東西吃多了,就想吃點個鹹口的,正好好久沒吃燒餅了,就打算做個鹹燒餅來吃,突然想起家裡還有幾隻鹹鴨蛋,之前用鹹蛋黃做過餅乾做過麵包都很好吃,想著如果用鹹蛋黃做燒餅應該也錯不了。這本是我心血來潮的一個想法,沒想到做出來還真的很好吃,又香又酥又脆,鹹蛋黃的香和芝麻的香交織在一起,越吃越香,特別解饞,大家如果感興趣就一起來看看怎麼做的吧!鹹蛋黃酥餅先來和面。
  • 火遍鄭州的灌湯燒餅你吃過某?「200份免費燒餅邀你嘗鮮」
    尤其是那勺灌湯,鹹香溫熱,真香!一個4元的燒餅,讓他年入百萬「豫小七」的創始人李磊,是個80後,原陽人。從小吃原陽燒餅長大的他,對燒餅有著情有獨鐘的熱愛。當同齡人還在校園追逐打鬧時,李磊就出來琢磨自己的創業之路了。
  • 饅頭不在了還有燒餅!他開燒餅店每天營業額過萬
    上世紀90年代初,16歲的耿德武去了北京做餐飲生意。那時的餐飲,對於這個初中剛畢業的小夥子來說,也就是一個小小的賣小包子的早點攤,每天摸黑起早,擀麵和餡,做到早上9點多就收攤回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耿德武在做包子餡時,不小心將一大杯開水打翻在裡面。「當時不捨得把這些餡丟了,只能一個勁地攪拌,把開水全都揉到餡裡去。」耿德武回憶說。北京的天氣很寒冷,經水攪拌的肉餡很快結起成了冰。第二天,耿德武照例做他的早點,沒想這次蒸出的包子一咬一包湯汁,特別可口。而這樣無意間的方法,也成就了日後盛名滿大街的「巴比饅頭」。
  •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地道的京城京味,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特色美食
    北京小吃,已逾百種,其中較著名的有老北京十三絕,下面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地道的京城京味,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特色美食。1、豆面糕豆面糕,又稱驢打滾,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製作時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將蒸熟發黃米麵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即成。
  • 為何說南京到北京,石家莊的燒餅吃不清?答案:品種多、風味殊
    石家莊各縣區美食不勝枚舉,僅風味燒餅就不下10種,其中不乏老字號。如油酥燒餅、缸爐燒餅、牛糞攤燒餅、石塔薛家燒餅、辛集吊爐燒餅等等,因此在石家莊區域,有句流產很廣的飲食俗語,「南京到北京,石家莊燒餅吃不清」。之所以這麼說,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品種多;二是做法不同,口味各異。
  • 清明節其實也是美食節,可惜沒幾個北京人知道該怎麼吃了
    各地的寒食中,被譽為「寒食十三絕」的老北京小吃最具代表性。據說原本叫「十三階」,是祭祀現場食物擺成的階梯狀,一共十三層,傳到海澱的八旗營房,就被叫成了「十三絕」,一直流傳至今。薑絲排叉薑絲排叉,過去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按順序上菜。
  • 中國傳統糕點之京派糕點: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的「絕」在哪裡(上)
    北京旅遊,除了逛逛故宮,吃吃北京烤鴨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去嘗嘗北京的傳統美食,在眾多傳統美食中,這「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是最推薦大家去品嘗的了。而這「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也是最能代表北京的特色小吃了,可以說是上有宮廷御用糕點,下有民間百姓的特色小吃。
  • 純正京味清真小吃——護國寺小吃街集錦
    (原標題:純正京味清真小吃——護國寺小吃街集錦)護國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種豐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著稱。有各種細餡元宵,清真湯圓,艾窩窩,豆面糕,芝麻年糕,果料年糕,豌豆黃等,炸貨有蜜麻花,開口笑,薄脆,焦圈,流食有豆汁,麵茶,小豆粥,雜碎湯,鮮豆漿,杏仁豆腐,蓮子粥等。該店製作的豌豆黃,艾窩窩,豆面糕,果料糕,蜜麻花,蜜三刀,焦圈,糖火燒,豆餡燒餅,糖油酥,鹹麻醬燒餅等,幹稀、甜鹹,蒸炸煮餃烙等近百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