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吐蜜到底是北京特產還是天津非遺?

2020-12-13 舌尖有我

此前,《非誠勿擾》裡的一檔節目引起了我的注意。作為一名資深的吃貨,被裡面一位天津小夥的話吸引了。

吸引我的不是他長得有多帥或者有多金,而是他的自我介紹短片貌似美食紀錄片,尤其他捧著一盤子吃的上臺那刻,看的我眼睛都在放光。

當時他端上來一盤面點——叫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和蛤蟆沒有半點關係,只是本本分分的北京本地小吃。但節目裡卻說是天津非遺,怎麼又成北京本地小吃了?

蛤蟆吐蜜不過是多一道裂開口子的豆餡燒餅罷了。工藝就巧在這層皮上,皮薄餡多,一烤自然就裂開了。

為什麼叫蛤蟆吐蜜?據說是因為它的外形像一隻蹲坐的蛤蟆。

有人說蛤蟆吐蜜是由明朝軍糧發展而來,但我卻不太贊同。

軍糧最基本的特點就是便於攜帶,餡都露出來了,還怎麼攜帶?更何況古時物質條件差,哪來的紅豆餡燒餅當軍糧?

不過萬一現在的蛤蟆吐蜜是由古代的軍糧改良而來的呢?

據明《大廠史回顧》記載:1399年,燕王朱棣為奪政權發動了「靖難之役」。當時隨燕王徵戰的西域上將們為攜帶方便,將軍糧用麵粉烤制的餅子抹上羊油脂。後這種製作手藝被帶到南京皇宮,為獲得皇帝喜愛,特意在麵團加了各種餡料。

但且不說《大廠史回顧》查無此書,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就算是不放豆沙餡和糖的羊油芝麻燒餅,也放不長久呀!所以軍糧一說純粹強扯。

既然非明朝軍糧,那非遺又是從何而來?

老北京人特別偏好給食物起動物名,可能接地氣吧。什麼驢打滾、肉龍、羊羹、大蝦酥,哪個不是妥妥的小動物。但天津人也喜歡這樣,狗不理、貓不聞啥的。

難道蛤蟆吐蜜真是天津人發明的?

據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顯示,申報非遺的條件至少需要滿足百年歷史,三代傳承,且傳承脈絡清晰、確實有史可考。由此,蛤蟆吐蜜至少有百年歷史。

後來那位天津小夥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己曾祖父最早在北京牛街開燒餅鋪,後來祖父舉家從北京移居到的天津。幾十年過去,在第三代他父親的手裡成了天津市非遺。

原來三代傳承裡有兩代在北京做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餅皮很薄,外皮上是滿滿的芝麻,豆沙餡糖放得並不多,吃起來不會很甜膩。

無論蛤蟆吐蜜是北京小吃還是天津小吃,只要好吃就行。

相關焦點

  • 蛤蟆吐蜜:我一個北京特產,怎麼就成了天津非遺了?-虎嗅網
    「蛤蟆吐蜜?這就北京本地小吃啊,害,你沒吃過啊?我們編輯部附近就有好幾家賣的,點外賣就能買到」啊?等會兒,節目裡說是天津非遺啊,怎麼又成北京本地小吃了?懵逼的飽妹決定好好探究一下這隻吐蜜蛤蟆的真實身份。
  •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豆陷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越吃越香
    蛤蟆吐蜜-老北京小吃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豆陷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原料:中筋麵粉
  • 北方的點心到底好不好吃,這話天津人說了才算!
    身處北京,最怕和南方同學討論的話題之一是點心。因為他們能立刻祭出採芝齋綠波廊知味觀五芳齋,但「帝都有什麼知名點心?」想了半天也只有:「稻香村。」且不說稻香村的老家在蘇州。八十多年前周作人就給北京點心判了死刑——「別的不說,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終未曾吃到好點心。」
  • 北京「大寶」老廠房變身非遺文創園 未來將在SOD蜜裡車間購物
    昨天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旁的永生巷4號院內,全國首個非遺主題文創園區「詠園」正式開園亮相。這裡曾是北京三露廠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寶SOD蜜最早就誕生於此。如今,1.4萬平方米的老廠房從外觀上依然保留著過去的「老元素」。
  • 北京「大寶」老廠房變身非遺文創園 未來將在SOD蜜車間裡購物
    昨天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旁的永生巷4號院內,全國首個非遺主題文創園區「詠園」正式開園亮相。這裡曾是北京三露廠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寶SOD蜜最早就誕生於此。如今,1.4萬平方米的老廠房從外觀上依然保留著過去的「老元素」。
  • 來天津6年了,只有這15家店我想天天去排隊!
    No.1:蛤蟆吐蜜這家店是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人慕名而來,網友們各種推薦。點心鋪乾淨整潔,有種傳統的美。小點心整齊可愛,叫做「蛤蟆吐蜜」是因為把點心做成了蛤蟆舌頭吐出來的造型,小小蛤蟆吐蜜需要大小26道工序才能完成,聞起來很是幽香。
  •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了解一下
    糖耳朵糖耳朵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蜜麻花,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為夏季炎熱,糖稀容易脫落,不易吃。糖火燒糖火燒是滿族傳統小吃,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因其製作時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已有300多年歷史,原為通州小吃,後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很適合老年人吃。
  • 京彩|北京老字號、湖北特產王府井擺攤
    6月7日,北京王府井,昨天10時,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新消費·愛生活」為主題正式啟動北京消費季。王府井為主會場,全市各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分會場,均同步啟動北京消費季活動。記者在東安市場門前看到,北京文創產品、北京老字號、北京對口支援地區特產、湖北特產在這裡設置了展位。北京消費季啟動當天,將推出大型電商直播帶貨活動,甄選包括湖北品牌在內的精品國貨及北京代表性企業共同參與,點燃消費季活動氛圍,進一步推動湖北特色產品在京銷售。
  • 池州特產有哪些?80餘種池州市特產大全,史上最完整的
    池州市九華山池州有什麼特產本節小編從5個方面,詳細介紹一下安徽池州特產有哪些:池州特產茶葉詩曰:秋浦萬裡茶人到,笑說仙芝嫩蕊來。池州是個老茶區,素有「皖南茶鄉」的美稱。、陵陽豆腐乾、石臺蒿子粑、殷匯大餅、地藏黃精糕、烏沙小花生、茅坦酥糖、唐田貢糕、九華素餅、高山麻餅、堯渡棗糕、劉氏豆腐乳、沙濟毛豆腐、石臺山茱萸、七都臭豆腐、秋浦小河魚、靈芝兔煲、葛粉圓子、蓮藕圓子、九華蛤蟆酥、梅村豆乾、臭鱖魚、幹豆角炒肉、芙蓉糕、神仙豆腐等28種池州市特色美食小吃,你都見過嗎?
  • 北京消費季啟動,北京老字號、湖北特產在王府井擺攤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今天(6月6日)10時,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新消費·愛生活」為主題正式啟動北京消費季。王府井為主會場,全市各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分會場,均同步啟動北京消費季活動。北京將發放122億元消費券,一圖看懂怎麼領、如何用?
  • 「四川非遺購物節」上線了,快去「雲享」樂山非遺特產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期間,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下,四川省聯合10餘家電商平臺舉辦首屆「四川非遺購物節」,創新探索非遺「雲消費」「雲體驗」的新業態。為方便廣大市民及時了解、參與四川非遺購物節,四川省非遺中心推出集全省非遺網店、非遺商品和非遺購物節活動動態於一體的「四川非遺購物節·集成平臺」。
  • 老北京人全知道的特產京八件到底都有什麼?超解饞!
    天津是一個小吃雲集的城市,五花八門的點心都天津特產,不論是糖葫蘆、蜂糕、麻花、豌豆黃,還是大八碗、小八碗、酸梅湯這些讓人看得人直流口水的小吃,都是從天津產生從而流行全國的。 那麼北京有什麼小吃呢?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京八件,那麼北京特產京八件到底都有什麼?老北京人全知道!
  • 天津,北方城市的點心之光
    周作人當年寄居北京,最大的怨氣就是吃不到一口好點心,憤怒的周作人在文章中寫到,北京......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麼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還沒等北京人憤怒,天津人率先拍起了桌子,嘛玩?誰說北方沒有好點心吃!您倒是來天津看看啊!
  • 遊北京逛胡同,充滿市井風味的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您都嘗過了嗎?
    六朝古都北京,古蹟眾多,皇宮、皇家壇廟、皇家園林、帝王陵寢、古寺名剎、長城關隘、老城牆、老城門、護城河、老胡同、四合院、大影壁……作為歷經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北京,市井文化特別發達,充滿歷史傳承的美食誘人胃口,其中老北京的小吃十三絕,非常有特色,不知您都嘗過了嗎?
  • 去北京必吃「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有一絕只有地道的北京人知道吃法
    說到遊玩,北京是不少人的首選,這裡是祖國的首都,來到北京仿佛間來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當然了嗎,來到了北京,怎麼能不吃點北京的特色小吃呢。「老北京十三絕」北京城的古老的十三種糕點,時至今日依然無比受歡迎。
  • 天津特產適合送朋友的有哪些?盤點天津6大特產!
    天津特產可以送朋友的有很多,比如小寶慄子、桂順齋糕點、天寶樓醬料、沙窩蘿蔔、十八街麻花、泥人張。這批特產在天津名聲很大,而且發展歷史悠久,製作工藝比較傳統,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更適合送朋友們去。一、小寶板慄小板慄是天津的名牌產品,其知名度很高。板慄是四大健脾補腎食品之一,對健康有益,小寶板慄這類名牌板慄,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甜美鮮美,外表光鮮,每一顆板慄都十分飽滿,老少皆愛,而且在剝殼時很容易去殼,味道更是甜美。
  • 關於塔姆的原型,到底是鯰魚還是蛤蟆,官方終於給出了答案
    除了上述說到的遊戲表現,塔姆的長相和外號,也是讓很多玩家們津津樂道,有一部分玩家覺得它長得很像一隻蛤蟆,和野區的某隻野怪長相有幾分相似,所以在提到塔姆的時候,這部分玩家都會稱呼它為「蛤蟆」。但也有一部分玩家覺得它是鯰魚,因為它面部有兩條須,所以,這部分玩家都會稱呼它為「大鯰魚」,但是它究竟是蛤蟆還是鯰魚呢,說它是鯰魚,它還有腿,說它是蛤蟆,它面部還有兩條須,這個問題,一直讓很多玩家們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