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常見止咳藥被檢出硫磺 涉及雲南白藥等知名藥企

2020-12-20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6年05月06日

多種常見止咳藥被檢出硫磺

涉及太極、通藥、哈藥、雲南白藥集團等知名藥企

日前,《經濟參考報》接到投訴反映,由於使用了用硫磺燻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雲南白藥集團等多家知名藥企或涉其中。《經濟參考報》記者趕赴浙江、安徽等地調查發現,硫磺燻蒸浙貝猶如醫藥行業的「三聚氰胺」,已經成為中藥材行業的潛規則,而有關檢測標準的缺失則讓這一潛規則發展成為「明規則」。業內專家呼籲,出臺成品藥的硫磺含量檢測標準已成當務之急。

多種藥品檢測發現硫磺涉及企業均未回應

據介紹,浙貝,別名浙貝母、象貝、大貝母,是一種用於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中藥材,與白朮、白芍等被統稱為「浙八味」。據舉報人白某告訴記者,硫磺燻蒸的浙貝對人體危害極大,為了檢測市場上公開銷售的藥品是否存在硫磺超標問題,去年底他網購了5種常見的止咳化痰藥品並送到第三方機構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所有送檢藥品中均檢出了一定的硫磺含量。

根據白某提供的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和留存樣品,記者發現其中5種藥品硫磺含量檢測情況分別為: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生產的橘紅丸,國藥準字Z20027420,規格為3g×9袋,檢測結果為0.6%;通藥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橘紅丸,國藥準字Z22023402,規格為6g×10丸,檢測結果為0.3%;同樣是通藥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潤肺止嗽丸,國藥準字Z20093622,規格為8g×12袋,檢測結果為0.2%;哈藥集團世一堂製藥廠生產的金貝痰咳清顆粒,國藥準字Z10950032,規格為7g×10袋,檢測結果為0.1%;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寶泰康顆粒,國藥準字Z10920006,規格為4g×12袋,檢測結果為0.1%。檢測負責人鍾某認為,一般來說,成品藥成分中不應出現「硫」成分,而這5種止咳藥中100克成品藥最高的竟然含有0.6克硫磺(即千分之六的比例),最少的也有0.1克硫磺,這著實讓人吃驚。

據了解,上述5種止咳藥硫磺含量檢測的依據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硫磺含量的檢測標準,即現行有效的衛生部2010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50-2010附錄A》,檢測機構參照了該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國聯並不是我國官方醫藥檢測機構,因此結果有待官方進一步確認。但對該結果,中國中藥協會會長、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藥典中對於上述中成藥含量中並不存在硫物質,同時,對於較好乾燥的浙貝來說,是決不允許使用硫磺燻蒸乾燥的。「這意味著,使用浙貝等藥材製成的中成藥中,也不應該出現任何含硫物質,如果按照此前放寬後的規定,其含量也應在150mg/kg以下。」

《經濟參考報》記者就上述藥品硫磺超標問題不久前分別聯繫上述4家藥企採訪,並發去了書面採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均未收到回復。

市場公開售含硫貝禁硫令成空文

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藥中含硫量大的原因在於原材料含硫,而利用硫磺燻蒸乾燥則是目前硫進入中藥材的主要途徑。

據悉,上述被檢出硫磺超標藥品的成分中均含浙貝這一中藥材原材料。而浙貝主產地為浙江省磐安縣,位於該縣的新渥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浙貝集散地。不久前,《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次實地探訪了距磐安縣城十多公裡遠、號稱華東地區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的新渥市場。

讓記者十分詫異的是,新渥市場上竟然在公開出售含硫貝。在人頭攢動的交易現場記者看到,攤主毫不掩飾自己所售賣的浙貝是經過硫磺燻蒸的,以至於浙貝被公然分成了含硫貝和無硫貝兩種,發白的是含硫貝,發灰的是無硫貝,且無硫貝的價格明顯高於含硫貝。一位陳姓攤販坦然告訴記者,禁硫根本禁不住,他一年向外發出的浙貝大約300噸,其中約一半都是經過硫磺燻蒸的。

據知情人士介紹,新渥市場每個月逢農曆二、五、八等約有九個交易日,根據新渥市場成交量統計,近9個交易日每個交易日平均成交的浙貝量約25噸,其中含硫貝為18噸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加上部分統計遺漏的,合計一個月300多噸,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為含硫貝流向全國市場,其中大部分最終進入了中成藥廠和中藥零售店。

記者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看到這樣的表述:中藥材及飲片不同於食品,其攝入量相對較少,且經硫磺燻蒸後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中殘留的揮發性二氧化硫,經過藥材儲存等環節,殘留量會進一步降低,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機體不致造成傷害。

但是,因硫磺燻蒸不代表不會產生問題,這也是國家對硫磺燻蒸嚴格控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硫磺燻蒸可使藥材增色、美白,因此部分不法商人可以以此達到以次充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過度使用硫磺燻蒸的中藥材,其二氧化硫殘留量過高,會破壞人體的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對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有潛在威脅。

因此,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已有規定,除山藥外其他所有中藥材原藥不能用硫磺燻蒸或浸泡;2005版《中國藥典》刪除了一些藥材在加工中使用硫磺薰蒸的方法,並逐步開始禁止硫燻法用作漂白、增豔和防蟲。2013年發布的《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中,則首次規定了中藥材及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標準,嚴格規定可以使用硫磺燻蒸的藥材品種,並指出其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400mg/kg,其他中藥材及其飲片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150mg/kg,超限的中藥材及飲片將以劣藥論處,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房書亭介紹,先解決允許使用硫磺燻蒸的藥材僅10種,分別是山藥、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朮、黨參。「在經過國家食藥總局部署,對中藥材及飲片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檢測方法和限量進行立項研究後,規定上述10種仍未找到較好乾燥方法與儲存方法的中藥材允許在一定劑量內用硫磺燻蒸,除此之外,任何中藥材禁止使用硫磺進行乾燥。」

若每月採購200噸含硫貝

企業可節省成本36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藥企並非不了解採購含硫貝母的危害。據當地攤販介紹,含硫貝母多是被用在中成藥。「貝母的幾個品種中,作為藥材直接使用的飲片類由於把關較嚴,幾乎不存在採用含硫貝母的情況。」

在禁硫令下,為什麼仍有那麼多含硫貝公然流入市場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利用硫磺燻蒸可降低製藥成本是主要原因。

據了解,用硫磺對藥材進行燻蒸能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不僅可以使藥物增白,還能達到防黴、殺蟲的效果。因為硫在燻蒸過程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本身是一種強還原劑,與藥材中的水分發生化學反應後可以生成酸,起到防黴、防蟲蛀的作用,同時促進了藥材的乾燥,有利於藥材的貯存。當地貝農反映,新鮮貝母一般要用硫磺薰蒸兩天兩夜,然後再在太陽底下曬三四天便成為硫磺燻蒸浙貝。

房書亭表示,一百年前人們發現被硫磺燻蒸過的中草藥容易乾燥、不容易返潮,因此對難以乾燥的部分中藥材採用硫磺燻蒸乾燥的方法。但因藥材需求量大,為減少時間,降低成本,利用硫磺燻制的品種不斷增加。

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使用硫磺燻蒸浙貝價格的確可以低很多。《經濟參考報》記者登錄中藥材交易網站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點擊「浙貝母」品種進去後在「現貨報價」板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種浙貝母的報價,而其中「有硫」字樣赫然在目。截至5月4日,含硫浙貝母報價每公斤64元,無硫浙貝母報價則高達每公斤82元。以此計算,每購買一噸含硫貝母,企業採購成本節省18000元。按每月近200噸含硫貝母算,醫藥企業每月採購成本節省達360萬元。「現在還不是差價最多的時候,每年冬季浙貝使用旺季時,兩者差價可高達40至50元。」當地人介紹。

事實上,據知情人介紹,由於目前藥品採取政府招標統一採購,醫藥價格壓制較為嚴重,這也是藥企千方百計降成本的主要原因。「例如某藥品在安徽中標價為10元,在江西投標時就會被要求降低10%,在河南投標時,再次被要求再降,因此對於全部原材料使用優質產品的要求,企業難以維持。

成品藥含硫檢測存空白專家呼籲儘快出臺國標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浙江採訪發現,由於用硫磺燻蒸浙貝的情況極為普遍,當地人只吃鮮貝母,從來不吃硫磺燻蒸過的浙貝。據了解,二氧化硫是有毒化學物質,長期接觸食用二氧化硫殘留的中藥材,會令人產生嘔吐、腹瀉、噁心等症狀,嚴重的會危害肝臟、腎臟,還會引起慢性中毒如慢性鼻炎、咽炎、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還可能提高肺癌的患病率。杭州市醫藥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杭州市藥品醫療器械企業權益保護協會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若中藥材中的二氧化硫超過500μg/kg,就會使人產生味覺上的不適,能夠聞到特別刺鼻的酸味,會引起包括急性咳嗽在內的急性毒性反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則認為,二氧化硫類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0.7mg/kg體重,即一個60kg體重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的攝入量不得超過42mg。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食品添加劑通用標準」中明確規定,草藥及香料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超過150mg/kg」,我國有關二氧化硫殘留量的標準正是參考了這一標準。而韓國等地對藥材中的含硫量要求更高,如韓國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限制為30mg/kg。

從記者實地探訪交易市場的結果來看,我國標準落實效果並不好。專業人士指出,杜絕硫磺燻蒸浙貝等中藥材的問題,除多管齊下從源頭加強對採收地或產地加工方法的監管外,當務之急還要在終端加強對成品藥進行含硫檢測。

由於缺乏國家標準,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試圖對成品藥硫磺含量進行送檢時遭到了現實阻力。記者試圖聯繫北京市藥品檢驗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單位對藥品進行含硫量檢測,但均因無國家標準而未能成功。江蘇省某省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只是規定了對中藥材及其飲片的硫磺含量標準(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並未明確規定成品藥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標準,因此沒有檢測的依據,且大多數單位也不具備檢測手段和條件。

對此,甘肅農業大學教授陳垣等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對硫磺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和中藥材及其飲片中的殘留量均作了明確限制,但成品藥品的硫磺含量標準仍是空白,亟待出臺國家標準。業內專家同時呼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儘快研發出替代硫磺燻制中藥材的新方法和藥品中含硫化合物的快速檢測方法,以較好滿足社會的需求。(記者 吳永 梁倩)

相關焦點

  • 多種常見止咳藥被檢出硫磺 涉事企業均未回應
    日前,《經濟參考報》接到投訴反映,由於使用了用硫磺燻蒸過的浙貝作為原 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雲南白藥集團等多家知名藥企或涉其中。  多種藥品檢測發現硫磺 涉及企業均未回應  據介紹,浙貝,別名浙貝母、象貝、大貝母,是一種用於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中藥材,與白朮、白芍等被統稱為「浙八味」。
  • 多家知名藥企止咳藥檢出硫磺成分 長期服用危害肝腎
    東方IC 資料  日前,記者接到投訴反映,由於使用了用硫磺燻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雲南白藥集團等多家知名藥企或涉其中。記者趕赴浙江、安徽等地調查發現,硫磺燻蒸浙貝猶如醫藥行業的「三聚氰胺」,已經成為中藥材行業的潛規則,而有關檢測標準的缺失則讓這一潛規則發展成為「明規則」。
  • 多種止咳化痰藥檢出硫磺 長期食用嚴重危害肝腎
    由於使用了用硫磺燻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太極、通藥、哈藥、雲南白藥集團等多家知名藥企或涉其中。5月7日上午,記者注意到,「太極橘紅丸」等多個涉事藥品仍在網上有售。
  • 常見止咳藥竟然含硫磺,你家有嗎?感冒用這8種天然方子最安全
    家家戶戶必備的止咳藥、咳嗽必吃的幾種常見止咳藥也出事了! 《經濟參考報》報導,多種常見的止咳藥被檢測出含有一定量的硫磺。
  • 多家知名藥企止咳藥被指含硫磺成分 檢測標準缺失
    報導稱,包括太極集團、通藥集團、哈藥集團等5家知名藥企的部分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不僅危及患者健康,還會影響藥效。  據該報導介紹,上述藥品成分中均含有浙貝這一中藥材原料,它可能是造成藥品含硫磺量較大的原因。另外報導還披露,目前在中藥材市場上,有不少用硫磺燻蒸的浙貝在銷售。那麼,報導中提到的「浙貝」當中是否真的含有硫磺呢?
  • 中國抗體成香港本土生物藥第一股 「聯姻」雲南白藥
    並且,這是雲南白藥首次作為基石投資人投資創新藥企業。傳統藥企雲南白藥投資創新藥企,不僅限於財務上的資助,雙方可能還會在產業合作方面迸發新的火花,這樣「新老」合作讓人相當期待。中國抗體製藥有限公司由梁瑞安博士創立,梁博士在分子免疫學和治療用單克隆抗體領域擁有三十年經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背景也讓梁博士挑選的精英團隊更加值得信賴。
  • 雲南白藥膠囊、九華痔瘡栓等知名藥漲價
    來源:賽柏藍整理雲南白藥膠囊、雲南白藥氣霧劑、九華痔瘡栓,漲價了!▍三個知名藥,漲價了12月26日,蕪湖市藥品醫用耗材管理中心發布《九華痔瘡栓等三個品種調價公示》。調價的三個藥品分別是雲南白藥膠囊、雲南白藥氣霧劑和九華痔瘡栓。
  • 唯一爆款產品要「涼涼」 雲南白藥接下來怎麼辦?
    「目前主要是雲南白藥和王老吉比較成功,其他都沒有看到很大的增量」。然而,10月22日,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南白藥)跨界日化單品——雲南白藥牙膏被爆添加血液科醫生常用的止血藥(氨甲環酸),陷入「處方藥」風波。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產品功效被質疑對正處於混改、重組整體上市關鍵期的雲南白藥來說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公司未來業績。
  • 雲南白藥牙膏引質疑
    日前,一名微博認證為三甲醫院血液科執業醫生的科普醫生博雅發文稱,雲南白藥牙膏的成分中含有氨甲環酸,而這種藥物是血液科醫生常用的止血藥,在其看來,雲南白藥中草藥牙膏具備止血功能很有可能是因為加入了西藥成分。截至目前,社交媒體上關於前述事件的討論仍舊較為激烈。
  • 處方風波背後:雲南白藥半年花3.6億打廣告
    而在多數人記憶中,雲南白藥為知名中藥品牌,而雲南白藥牙膏也以中藥成分為主要賣點。記者發現,此前,雲南白藥牙膏曾被某地工商部門認為涉及「虛假或者誤導式的宣傳」。記者致電雲南白藥,雲南白藥總經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稱需發送採訪提綱。記者隨後向公司發送採訪提綱,未就相關問題獲得回復。10月23日上午,雲南白藥發布一則官方聲明,稱雲南白藥牙膏未使用禁用成分,氨甲環酸是廣泛運用於功效牙膏中的一種常用成分,目前國內外多種功效牙膏都有使用。
  • 數千藥名消失將會怎樣
    對於沿用已久的藥名,如必須改動,可列出其曾用名作為過渡。    老藥涉及面有多廣?在食藥監總局藥品資料庫國產藥品一欄中,記者輸入部分涉及更改的關鍵詞,可檢索到數千個藥品批文,其中光名字中含有「靈」字的藥品就有2000多個。多家上市藥企的藥品或涉及改名,包括同仁堂、貴州百靈、中新藥業、華潤三九、天目藥業、神威藥業等。
  • 百年民族品牌雲南白藥,成了名副其實的日化廠?
    在A股有兩家手握「國家絕密配方」的企業,分別是雲南白藥和片仔癀,而這兩家都是被私募大佬林園看中的。林園的私募投資基金2019年持有片仔癀股票比例為1.31%,不過後來好像清倉了;但就林園透露,他本人持有雲南白藥25年一直沒賣過,看來雲南白藥還是有點東西的。
  • 不只雲南白藥牙膏含氨甲環酸!處方藥竟成牙膏常見配方
    近日,頭條號認證「某三甲醫院血液科執業醫師」博雅在網絡上發文稱,雲南白藥牙膏中含有處方藥成分氨甲環酸,一款用於外科止血的西藥。一石激起千層浪,中草藥牙膏中含有西藥?長期使用是否存在危害?10月23日,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網發布聲明,稱「雲南白藥牙膏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國家和國際的通用規定,無違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
  • 剛剛,「雲南白藥牙膏」被告了!
    雲南白藥集團及有關行業組織回應強調:氨甲環酸可以有,不違規,國內外多種功效牙膏都使用了。如此說來似乎理直氣壯,但是雲南白藥牙膏,一直以中草藥概念進行宣傳卻添加具有止血功能的西藥。不少網友追問雲南白藥集團,牙膏中添加的活性成分到底是什麼?雲南白藥集團又祭出「國家保密配方」。
  • 當然首選雲南白藥牙膏
    其實從牙齦出血發生原理來講,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口腔衛生。  其次就是要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想要儘早改善牙齦出血狀況的話,不妨購買雲南白藥牙膏試試吧! 編輯:錢江
  • 中成藥命名新規引熱議 食藥監總局:雲南白藥等老字號不在改名之列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化註冊司有關負責人23日就中成藥命名新規表示,該規定不涉及承載中醫藥傳統文化的藥品名稱,如雲南白藥、同仁堂等來自經典古方的藥品不在改名之列。 此前,食藥監總局就《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發熱議。
  • 中國絕密美國公開 雲南白藥"保密配方"形同虛設?
    除雲南白藥酊外,記者在美國亞馬遜的雲南白藥頁面看到,雲南白藥膠囊、雲南白藥噴霧劑等產品也註明了成分。  對於這種內外之別,雲南白藥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張先生解釋為,「因為每個國家的要求略有不同,可能是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對此,記者昨日(12月14日)向雲南白藥總經辦的一名孫姓工作人員詢問。
  • 安太醫將繼雲南白藥後進入美國市場引發爭議
    可是大家又開始像當初議論雲南白藥洩露配方一樣議論安太醫,認為中藥一旦進入美國,就會被美國人複製,這一千年古方又要大白於天下了。中藥現代化一直是我國的中藥發展的戰略方向,到2015年中藥行業工業總產值或將達到7000億左右,但這個規模與西藥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國的藥品品類主要還是以西藥為主,國際幾家大型藥企的規模可能就會超越整個中藥行業。
  • 雲南白藥的新用途
    雲南白藥可以增強機體特異性免疫,促進腸循環,以抑制輪狀病毒。外貼膏藥不但可固定藥物,且其辛香走竄能增強雲南白藥的作用,而達到增效目的。   2.治療褥瘡 可將雲南白藥粉溶於75%酒精中調成稀糊狀,用棉籤蘸取糊狀藥液,塗抹患處,每天3~4次。或用紫草油塗搽褥瘡創面再外敷雲南白藥,用無菌紗布覆蓋,隔日換藥1次。
  • 家喻戶曉的「雲南白藥」,從國企變私企?背後原因究竟為何?
    人們之所以對雲南白藥商品有如此的信任,不僅是因為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還因為雲南白藥是一家國有企業。但你知道嗎?雲南白藥最大的控股方竟然不是雲南國資委,而是新華都。那麼,雲南白藥集團到底是國企還是私企?雲南白藥的創始人是曲煥章,自幼失去親人,跟隨姐夫袁槐學習傷科。後來,根據自己的經驗,曲煥章於1902年成功研製出了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