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廠盛況空前:10艘726A型氣墊登陸艇同時生產

2020-12-22 騰訊網

"一年下水一支艦隊",這種咋一看就像是天方夜譚般的說法,對於當前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的中國海軍而言卻並非玩笑。很顯然,近年來我們津津樂道的中國海軍"下餃子"般的新艦建造速度,完完全全是受益於我國船舶製造工業的強大和相關配套體系的完善。在各大具備大中型水面艦艇承建資質的造船廠中,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船重工江南造船廠,毫無疑問是當中最具知名度的一個。這個歷史悠久的造船廠自2008年完成整體搬遷以來,就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在為中國海軍源源不斷的輸送著各型先進的水面艦艇。

(江南造船廠是我國最著名的具有軍用艦艇承建資質的造船廠)

隨著近段時間來該廠承建的055型驅逐艦首艦的下水舾裝以及疑似003型航母分段的現身,都讓大家對江南造船廠的關注熱情又高漲了一波。而在近期網絡上曝出的一系列該廠的近況照片中,作者偶然發現除了焦點的055型驅逐艦以及003型航母的分段外,這裡面還暗藏著一個額外的驚喜。從航拍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在該造船廠忙碌的港池中除了正在有條不紊施工中的多型驅逐艦外,還出現了10條體型小巧的船隻。估計讓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數量龐大且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船,卻是這個造船廠中所暗藏的一個額外驚喜。

(在江南造船廠的港池中,出現了同時開工建造10艘726A型的盛況)

實際上,港池中這多達10艘的小型水面艦艇,就是此前一度傳出"難產"消息的726A型氣墊登陸艇。726A型與其前型726型一樣,均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專門用於由海向陸轉運坦克等重型裝備的氣墊登陸艇,主要與071型大型綜合登陸艦搭配使用。而之所以將其稱之為意外之喜,主要還是因為如此多數量的726A型表明,這個型號已經徹底擺脫了此前因為動力國產化進度滯後所致的"難產"狀態,正式開啟了高速的批量建造。這些氣墊船的陸續交付使用,必將極大的增強我國剛剛完成擴編的海軍陸戰隊的兩棲戰術/戰略投送能力。

(726系列氣墊登陸艇主要與071型綜合登陸艦配合使用)

眾所周知,自首批總共4艘726型於2010年正式交付後,在此後的數年之間都未見該型號後續批次開工的跡象,這直接導致了那個時候海軍的3艘071型綜合登陸艦處於無艇可用的尷尬狀況。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一樣,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該型號的動力系統國產出現了延宕。直到不久之前基於國產"太行"發動機核心機技術的QC-70小型燃氣輪機研製成功和運用,才為這個型號帶來的轉機。動力系統國產化後的該型艦被正式命名為726A型。

(國產動力QC-70的成熟,是726A型得以大批量生產的關鍵)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重視兩棲快速投送力量建設的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自然也是十分重視氣墊登陸艇這種高機動性轉運裝備的發展與運用。實際上,我國海軍的726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參考的美國海軍所裝備的LCAC氣墊登陸艇。還需提到的是,當前美國海軍所維持的總共91艘LCAC氣墊登陸艇的裝備規模,是經過接近了16年的努力才"辛辛苦苦"攢下的。而如今在我國一個造船廠內,我們就能同時看到至少10艘氣墊登陸艇開工建造的盛況,可見我國海軍對自身兩棲快速投送力量建設的重視程度遠超大家的想像。

(美國海軍現役的91艘LCAC是其兩棲登陸快速轉運投送的主力)

總而言之,在海軍陸戰隊以及完成擴編這個大背景下。我國海軍對配套的兩棲投送能力的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光靠4艘071綜合登陸艦的規模以及靈活性極差的搶灘登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我們的需求。而這,也是近年來我們耗巨資引進"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以及開工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主要推動力。同時,未來源源不斷的726A型氣墊登陸艇的陸續交付,也將很大程度上引導我國兩棲力量投送體系往更高效、更靈活的道路上發展。(利刃/QG)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解放軍726A型氣墊登陸艇開始量產 配國產發動機取代烏髮動機
    據Navyrecognition網站2月5日報導稱,位於上海的江南長興船廠正在為中國海軍大規模生產相當於美國海軍LCAC的726A型氣墊登陸艇。這個觀察結果是基於2016年12月9日的衛星圖像得出的。
  • 野馬氣墊登陸艇頻繁出動,美軍方意識到嚴重性,擔心海峽局勢有變
    據俄塔斯社11月21日報導,近日我軍在一次搶灘登陸演習中,海軍的「野馬」氣墊登陸艇裝載96A型主戰坦克進行搶灘登陸。一艘「野馬」氣墊登陸艇一次能夠運載一輛96A型主戰坦克,目前海軍已經裝備了足夠數量的氣墊登陸艇,一次能夠裝載一個96A型主戰坦克連進行搶灘登陸。
  • 726A「野馬」氣墊船 航速超過50節 資深士官擔任艇長
    也就是說726A型氣墊船的艇長並不是由軍官擔任。726A型「野馬」是人民海軍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氣墊船,可能說型號大家不太了解,但看看下面這幾張圖相信朋友們都比較眼熟了。這是一種160噸級兩棲登陸艦艇,載重量在50噸左右,可以搭載ZTZ-96A型主戰坦克或2輛ZBD-05兩棲步兵戰車。
  • 中國「航母夢工廠」大連造船廠:已為海軍建造820餘艘艦船
    中國第一艘登陸艇 1954年8月31日, 中蘇合營時期的大船集團建造的第一艘50噸登陸艇竣工,並交付前蘇聯全蘇船舶進口公司。這是中國建造的第一艘登陸艇。 建造6604型反潛護衛艇 1955年1月,大連造船公司在廣州黃埔海軍201工廠(黃埔造船廠前身)工地,建造蘇聯轉讓的6604型反潛護衛艇,1956年9月至10月,先後完成6艘6604型反潛護衛艇建造任務,交付南海艦隊使用。這是工廠首次小批量向中國海軍提供軍事裝備。
  • 老照片:美軍維修氣墊登陸艇用特製拖車
    美國海軍遠徵作戰基地的LCAC群,作為氣墊登陸艇,LCAC有效載荷為60噸,能夠以40節的速度航行370公裡,最高速度70節。美國海軍目前裝備了74艘氣墊登陸艇。美國海軍遠徵作戰基地的LCAC群,作為氣墊登陸艇,LCAC有效載荷為60噸,能夠以40節的速度航行370公裡,最高速度70節。
  • 談談我國072型坦克登陸艦
    新中國海軍成立後,登陸艦部隊長期使用解放戰爭繳獲國民黨的美制LST型坦克登陸艦。這種登陸艦是二戰盟軍的標準大型坦克登陸艦,共建造了1051艘,戰後作為剩餘物資被多國採用,當時國民黨海軍、輪船招商局、民生公司等陸續接收或者購買了30餘艘LST,其中17艘後來成為人民海軍的裝備。
  • 056A軍艦冒黑煙現身,與菲艦近距離對峙,同時還有2艘3萬噸巨艦
    根據菲律賓媒體6月11日最新報導稱,就在近日,菲律賓海岸巡邏隊的一艘巡邏艦,在黃巖島外海進行例行巡航之時,突然發現了一艘PLAN的056A型輕型護衛艦,以最快速度冒著黑煙現身。菲律賓海岸巡邏隊的這艘巡邏艦,並沒有闖入我黃巖島附近領海,056A型輕型護衛艦與之相遇的地方,在黃巖島12海裡之外的國際水域。
  • 我國海軍072A/B型坦克登陸艦可搶灘立體登陸,配備此型號武器火力強大
    2013年,為了替換逐步退役的072型登陸艦早期型號,072B型開始由武昌造船廠、白馬造船廠共同建造,部分艦載設備進行了更新升級。艦首的76F雙37毫米艦炮被替換成了最新的H/PJ-17型單管30毫米艦炮。新建072B型滿載排水量5008噸,比原072A型略大。最高航速提高到20節。
  • 為何海軍6艘052C型驅逐艦建造時間隔了近十年?原因你想不到
    大家都知道,052D型驅逐艦如今已經建造了10多艘,成為中國海軍第三代驅逐艦家族中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在052D之前,052C更是開創了「中華神盾」的先河,不過很多網友也有疑惑,前2艘052C和後4艘052C中間隔了7年,052C的建造時間跨度更是達到近10年時間,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美軍的「萬能艦」,26艘聖安東尼奧級LPD,最新型號卻在退步
    美國海軍計劃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接收「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LPD)的首批Flight II型艦艇,目前,這種型號的艦艇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Flight II型第2艦也已經授予了建造合同。第一艦Flight II型艦命名為「哈裡斯堡」號(USS Harrisburg),編號LPD-30,2019年4月開始建造。
  • 3艘5000噸戰艦服役都不算大新聞了
    3艘072III型坦克登陸件【女武神楊木117期】不久前,中國海軍一次性接收了3艘072III型玉亭級坦克登陸艦,這一成軍裝備頗讓人感到意外。更讓人意外的是這次3艘5000噸級艦艇服役竟有些低調,很多軍迷朋友都不知道此事。有人開玩笑說,中國海軍竟如此土豪,一次服役3艘大型戰艦都不算大新聞了。據國內專家介紹,072III型坦克登陸艦是上海中華造船廠於近些年批量建造的一款新型坦克登陸艦。該級艦滿載排水量在5000噸左右,最高航速達20節。登陸方式為搶灘直接登陸,但艦艉也設有直升機起降甲板,也可進行垂直登陸。
  • 中國所購歐洲野牛氣墊船曾助俄軍解救格總統
    前不久,中國接收了由烏克蘭建造的首艘958型氣墊登陸艇。這種被稱為「歐洲野牛」級的登陸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艇,也是目前運載登陸步兵上岸和反水雷作戰比較理想的工具,因為速度快,它被比喻為疾速掠過海岸線的「旋風」。
  • 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國726A氣墊船勝過高端貨
    我們所知道的野牛級氣墊船是世界上出名的,其擁有十分強大的火力支持,且比中國的726A更為強悍。該氣墊船還擁有不受潮汐、雷區等特點,是作戰時一個強有力的優勢。另外,該船比中國的規模上要大上很多,因此其排水量也是要多得多的。
  • 當年花3億美元引進,將野牛氣墊艇國產化,為何只造兩艘就停產了
    當時我國不僅引進了野牛氣墊艇,還要求烏克蘭提供了全套圖紙和技術支持。也就是說,早在引進之初,我國就明確的要獲得該型艇的全套技術資料,將其國產化。所以當時烏克蘭先是提供了兩艘野牛氣墊艇,隨後我國又用其技術自行建造了兩艘,訂單總額在3.15億美元。正當外界以為我國要量產該型登陸艇時,關於野牛氣墊艇的消息卻突然沉寂,在建造兩艘後我國的野牛級登陸艇就停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