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林寶珍
上周四的早晨,四歲的貝貝有些咳嗽、流涕、聲音嘶啞,還有一點發熱,到社區醫院檢查後,醫生說是感冒,開了一些感冒藥並建議回家休息。誰知到了傍晚,孩子發熱和咳嗽都加劇,咳嗽聲是「空空空」的聲音,呼吸也變得異常費力、急促,喉部發出倒抽氣的聲音,全身冒冷汗,口唇青紫,當送到醫院時,孩子已經神志不清了。經驗豐富的接診醫生一看情況危急,立刻協調麻醉科醫生緊急進行氣管插管,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天明時,貝貝終於轉危為安……病情穩定後,CT檢查發現貝貝的喉頭異常腫脹,診斷為「小兒急性喉炎」。是喉炎導致了喉梗阻,吸氣困難,進而窒息。
有關專家提醒,隨著天氣轉涼,進入小兒急性喉炎高發期,當孩子聲音嘶啞、咳嗽聲像小狗吠叫,並伴有呼吸困難時就要及時就醫。
5歲以下嬰幼兒多發
省立醫院耳鼻咽喉科陳婷博士介紹,小兒急性喉炎是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的簡稱,是氣溫驟變或寒涼時節嬰幼兒常見的急重症,多由病毒、細菌或過敏引起,多發生於咽炎、鼻炎或感冒著涼之後,聲音嘶啞,咳聲如犬吠,伴有不同程度的吸氣性喘鳴。5歲以下的兒童比較多見。
小兒急性喉炎,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空空」地咳嗽,並可聽到喉鳴聲。這是因為小兒的喉腔狹小,喉部黏膜下組織鬆弛,黏膜淋巴管豐富,極易產生水腫並阻塞喉腔。同時,小兒咳嗽功能不強,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更使呼吸困難加重,嚴重的會並發喉梗阻、肺炎、心衰等,可危及生命。因此,小兒急性喉炎的病情常比成人嚴重,若不及時診治,可危及生命。
病情多在夜間加重
小兒急性喉炎一般發生在咽炎、鼻炎或感冒著涼之後,孩子在發病前1至2天有發熱、咳嗽、流涕、聲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精神狀態尚好,隨著病情的進展,炎症由咽部繼續向下蔓延,使喉腔黏膜發生炎性腫脹。孩子在服了消炎藥後,白天還好好的,病情往往在夜間加重,突然出現擊破竹樣的咳嗽,呼吸困難,有時發出「吼、吼」叫,嚴重時鎖骨窩、肋間、劍突下及胸骨上窩會出現吸氣性下陷。小兒急性喉炎發展迅速,若不及時治療,患兒常因通氣障礙而誘發全身衰竭,有時可突然死於嚴重的低血氧症。
孩子得了急性喉炎,應急診治療,使用抗生素、激素衝擊抗炎,從而減輕喉頭水腫。重者需要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激素、超聲霧化藥物吸入。對於出現極度呼吸困難及窒息的孩子,需立即插管或進行氣管切開手術,以保證氣道通暢。
陳婷醫生提醒,小兒急性喉炎來勢兇猛,唯一的選擇是及時送醫院治療,絕對不可以為病兒發燒不高而延誤。特別要記住的是,不要隨便給孩子服用鎮咳藥。鎮咳藥不僅會掩蓋病情,含嗎啡成分的鎮咳藥還可引起排痰困難,從而加重呼吸道阻塞,進一步造成窒息的可能,耽誤搶救的機會。
過敏體質的孩子 慎吃螃蟹
金秋時節,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時候,記者從多家醫院小兒科了解到,最近接診的患急性蕁麻疹的孩子增多,詳細詢問病史,多與吃螃蟹有關。吃螃蟹並非人人皆宜,特別是過敏體質的孩子,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吃了大閘蟹更易引起急性蕁麻疹。
5歲的萌萌前兩天晚上吃了兩隻大閘蟹,吃完全身長了好多紅疙瘩,還伴有腹瀉。接診醫生說,大閘蟹味道鮮美、肉質豐滿,本身富含容易導致人體過敏的高蛋白。對於過敏體質的孩子來說,一旦多吃大閘蟹很容易發生急性蕁麻疹,這是因為兒童胃腸發育不完善,多餘的蛋白食物未被徹底消化之前,被胃黏膜吸收導致發生急性蕁麻疹。此外,吃大閘蟹還可能引起頑固性皮炎和溼疹復發。
醫生表示,螃蟹屬大涼食物,不容易消化,極易引起腹痛、腹瀉、胃腸道不適。如果孩子患有感冒、發熱、腸胃不適,吃了螃蟹後會加重病情,延長病程。他提醒,兒童不宜多吃螃蟹,過敏體質的孩子最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