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巍峨蒼龍踞隴原 萬裡長城起臨洮

2020-12-18 澎湃新聞

長城,雄宏偉岸,連綿不絕,如東方蒼龍,臥踞於中國大地上,令無數中華兒女激動、驕傲、自豪和感慨!

甘肅是名副其實的長城資源大省,長城文化豐厚,境內現存長城總長度達3654千米,居全國第二,並且秦、漢、明三代萬裡長城的西端都在甘肅境內——秦長城的西端在臨洮,漢代長城的西端在敦煌,明代長城的西端在嘉峪關。

嘉峪關長城雄姿(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甘肅省玉門關外通向新疆羅布泊的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長城遺址(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生才 攝

酒泉市金塔縣西壩鄉的一座大型漢代障城(資料圖) 新華社 發 嶽邦湖 攝

甘肅省山丹縣老軍鄉的一段古長城(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 攝

萬裡長城起臨洮

說到戰國秦長城,人們不由會想起《詠長城》這首詩:「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裡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其中臨洮指的就是甘肅省的臨洮縣,秦長城的起點就在那裡。

春秋戰國時期,處於西北的秦國和位居北方的韓、趙、魏、燕四國,長期遭受北方草原民族戎狄的侵擾,損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阻止戎狄南下,各國紛紛修築長城。

戰國秦長城遺址(資料圖)

甘肅省臨洮縣的秦長城遺址(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生才 攝

秦國在秦穆公時期雖稱霸西戎,但邊境局勢並不穩定。為了確保後勤基地的安全,在秦昭襄王時期下令修築長城。長城沿秦國實際控制線修築,所以整個隴右並未囊括其中。實際上,戰國秦長城起自今甘肅臨洮,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鎮原、環縣、華池共8縣,全長800公裡左右。

據專家考證,甘肅境內的戰國秦長城,最早築於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比秦統一中國早五十多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下令將戰國時的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了西起甘肅臨洮,東到遼東的萬裡長城。

殘牆遺燧上的大秦雄風

長城是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事防禦體系。戰國秦長城底部寬5—8米,頂寬3米以上,高3米以上。大部分利用黃土就地夯築,夯層厚8—10釐米。長城沿山取勢,很少跨河。為增加城牆高度,牆體一般坐落於山梁北側最險峻處;地勢平坦處,夯土取自城牆北側,形成壕溝。城牆內側則稍加平整成為運輸通道,構成上下一體的交通網絡。

甘肅臨洮縣境內遺存的戰國烽燧(資料圖)

甘肅臨洮東山秦長城局部特寫(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夏公然 攝

長城防禦設施主要有城、烽燧,城每隔數十裡一座,烽燧數裡一處。交通要道處留有通道,建有城門,晝開夜閉,以便長城內外百姓往來。長城所經所有河谷都是天然通道,斷頭處都建有堡一類的設施,派有重兵把守。

戰國秦長城雖然風化雨蝕,遺蹟毀壞嚴重,但仍可領略當年的雄姿。2006年戰國秦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保護最好的遺蹟主要有臨洮縣八里舖鄉鄭家坪村長城嶺、通渭縣榜羅鎮城壕梁、環縣城子崗等。長城沿線許多有關長城的地名,是世代沿用的最珍貴的原始資料。有些古籍缺載的長城段落,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地名來確定它的走向,找出它的痕跡。

長城保護迫在眉睫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巍峨壯麗,多姿多彩,穿越千年依舊巍巍佇立,長城凝聚的民族精神更是穿越時空直至久遠……

甘肅省臨洮縣的秦長城遺址(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生才 攝

甘肅省臨洮縣的秦長城遺址(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生才 攝

近年來,甘肅通過「摸清家底」,為長城資源編制「身份證」,聘請長城保護員等措施,長城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基礎得到夯實。2019年5月31日,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甘肅省長城保護條例》,以法治手段推進古長城遺址保護。

資料來源:《人文甘肅·歷史卷千年回眸》、人民網、中新網、甘肅省文物局官網、中國甘肅網)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 星

責編|趙建民 楊 陽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臨洮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看臨洮」微信公眾號享有版權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網際網路、無線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平臺上使用須取得臨洮縣融媒體中心的授權,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原標題:《【頭條】巍峨蒼龍踞隴原 萬裡長城起臨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五大奇蹟,萬裡長城的兩端究竟在哪裡?
    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其實關於長城的兩端有很多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據《史記蒙恬列傳》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內蒙古河套以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這句話表明了秦始皇修建長城的兩端,即臨洮和遼東。西段長城,經考察西起甘肅省岷縣,循洮河東岸向北至臨洮縣、蘭州,再東折至榆中縣。
  • 萬裡長城的盡頭是什麼樣?猶如龍躍入海,巍峨壯觀不失風採
    萬裡長城的盡頭是什麼樣?猶如龍躍入海,巍峨壯觀不失風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說到萬裡長城,想必大家已經並不陌生了,它可以說是我國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由於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所以長城在我國也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 關於巍峨的萬裡長城,您知道的都有哪些?遊人應該收藏
    巍峨聳立的萬裡長城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雄偉的建築之一。長城最早的修建時間,可以追述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便開始修築長城。隨後歷朝歷代,都為修築長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理。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才有了現如今,萬裡長城巍峨的規模。但您知道在我國境內,存在的長城景點都有哪幾處嗎?地處秦皇島市東北方向15公裡處的山海關,囊括了榆關,渝關、臨閭關。山海關不但匯聚了我國古長城的精華。這座明代修建的長城,更是東北的關隘之一。其有著天下第一關的美譽。
  • 旅遊勝地——北京萬裡長城,蜿蜒巍峨,感受悠久歷史文化!
    這首詩詞中提到的萬裡長城就是朱濤這期想要給各位小夥伴們分享的旅遊勝地哦,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萬裡長城是在秦始皇時期所修建而成的。在當時,萬裡長城的作用就是作為一座堅固的城牆,保衛著我們國家的領土。而發展到現今,萬裡長城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一個標誌性的宏偉建築。接下來,朱濤就將為各位小夥伴們介紹這個旅遊勝地,北京萬裡長城,蜿蜒巍峨,感受歷史文化!
  • 領略長城雄風不一定要去北京,萬裡長城主體其實在這裡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秦、趙、燕三國北部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增修了許多新的段落,從而形成東起遼東、西至臨洮的萬裡長城。自秦以後,歷代帝王都對長城進行了維修和增築,其長度早已超過了萬裡。據統計我國目前有16個省、市保留了長城的遺蹟,總長度達10萬裡。不過,秦長城久已頹圮,現今人們有口皆碑的長城,其實是明長城。明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
  • 甘肅省臨洮中學舉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暨開學典禮
    他在主持會議時,代表學校向全校教職工、離退休老教師表示了節日的祝賀,並要求全校師生認真學習領會大會精神,在新的學年中以發自內心的蓬勃朝氣,自覺自愿「馬不停蹄」的堅持堅守,用更為堅定的信念,更為積極的努力,倍加珍惜歷史賦予的機遇,乘勢而上,為實現「辦優質教育培養精英人才,再鑄隴原歷史名校新輝煌」的奮鬥目標爭做新的更大的貢獻。
  • 甘肅省臨洮中學舉行高一年級新生家長會議
    逐夢青春 成就理想——甘肅省臨洮中學舉行高一年級新生家長會議8月2日上午,甘肅省臨洮中學舉行了高一年級新生與全體家長參加的新生家長會議。會議在臨洮中學運動場舉行。臨洮中學政教處主任趙海紅、團委書記覃莉、工會副主席楊維東、教務處副主任漆增宏等高一年級負責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臨洮中學校長行政助理、高一年級負責領導呂軍主持。
  • 頭條丨清水縣婦聯開展「家風潤隴原 共築家國夢」 國際家庭日系列...
    頭條丨清水縣婦聯開展「家風潤隴原 共築家國夢」 國際家庭日系列活動 2020-05-17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文化遺產——萬裡長城
    今天所指的萬裡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如今長城已失去了它的軍事用途,更多的在體現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激勵著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保衛我中華民族。同時也在見證我中國人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團結一致拼搏進取,抒寫奇蹟抒寫輝煌。長城帶的民族關係關於長城和泡狀結構的起源,假設之一和黑暗物質(dark matter)有關。
  • 甘肅省臨洮中學2020年雙一流建設高校錄取人數突破百人大關
    2020年臨洮中學考生被雙一流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計錄取246人,比上年增加89人,順利突破200人大關;其中被雙一流建設高校錄取103人,比上年增加48人,順利突破百人大關。臨洮中學12名考生被C9聯盟高校錄取,比上年增加6人,其中考生翟傑輝、陳鑫被北京大學錄取,黎秉被清華大學錄取,趙文杰被浙江大學錄取,李斌、袁興帥、杜盈被復旦大學錄取,李廣田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劉佳雯、賈欣被
  • 《萬裡長城萬裡空,百世英雄百世夢》背後的故事
    中國的萬裡長城與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等並稱為世界八大奇蹟,同時也是我古代第一防禦工事。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21198.18千米,其中明長城長8851.8千米。1935年10月毛主席寫了一首詩,抒發了「紅櫻在手」定能「縛住蒼龍」的革命豪情,這首詩就是《清平樂.六盤山》其中有一句詩便是眾所周知的「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詩反映了中華民族一種氣魄,一種不畏困難的奮鬥精神。同時也成為了立志要去萬裡長城一遊的緣由。關於長城的詩數不勝數,但是其中的佳作卻不是很多。
  • 萬裡長城的城牆並不高,那它究竟能攔住什麼呢?你們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果果,今天小編我要來和大家聊一聊長城,很多都有疑問,我國的萬裡長城並不高,這能攔住一些什麼呀,而且萬裡長城還有什麼作用呢,你們知道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我一起去解決這些疑問吧.我們的國家,有一條「巨龍」,已與群山相隔千年,時至今日,飽經風霜雪雨,依然巍峨挺拔,堅毅剛強,向世人講述著古中國曾經波瀾壯闊的歷史。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登高望遠,遠眺長城,雄偉壯觀,盡收眼底,頓時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但在激動中,不免也會有一些疑惑,長城的城牆並不高,甚至還有些矮,那它到底能阻止什麼呢?
  • 萬裡長城的作用
    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各王朝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築起來的重要軍事設施,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城可以說成了中國的象徵,也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萬裡長城我們一提到長城,就會想到秦始皇,總以為長城是秦始皇修建的,其實秦始皇只是把戰國時期及以前修築的長城給連在了一起,之後才開始有了萬裡長城這樣的稱謂。
  • 萬裡長城禁區被發現!
    古今中外,凡到過萬裡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泱泱大國展風範,巍巍中華鋪錦繡!古人真是偉大!國際攝影師用無人機拍攝到無人涉足的禁區古蹟斑駁的城牆令人震撼……長城壯美走不完美景壯麗看不盡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
  • 萬裡長城的由來,竟然是因為一句五字讖言!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何要勞民傷財修建萬裡長城呢?原來是與一本書有關。在秦始皇統一六國,走上人生巔峰後,隨著權力的增大,他的野心也隨之變大,他希望能夠長生不死,永遠統治著天下。於是,他派出了很多的方士,前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折騰了很長的時間,一直都沒有找到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藥,但是秦始皇並沒有死心,他又派出知名的方士盧生出海尋訪仙人。
  • 中國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人民智慧的結晶,雄奇險峻的萬裡長城
    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裡」。
  • 一條北方的「巨龍」:萬裡長城的前塵往事
    我們都知道,萬裡長城是古代人民勞動智慧還有力量的結晶,也是人類建築史上奇蹟般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很多人都以為長城是秦始皇修建的,但其實在戰國時期,修建長城的工程就已經開始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不斷,為了防止敵國入侵,諸侯國都把一些險要的據點建成單個的防禦堡壘,
  • 萬裡長城禁區被發現!看完令人大吃一驚!
    古蹟斑駁的城牆令人震撼……長城壯美走不完美景壯麗看不盡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跨峻岭,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裡。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太空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 萬裡長城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萬裡長城之名,自秦始皇始,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上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 秦長城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
  • 秦始皇修萬裡長城,如果折算成現金,應該花多少錢?答案讓你驚訝
    2000多年前,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秦,燕,楚,趙,魏,韓,齊七國並立,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逐漸強大,到了秦始皇時期,終於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登基稱帝,自號始皇帝,而他上臺後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對內修建萬裡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