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蛋撻。
「共生關係,指兩種生物互利生活在一起,缺失彼此,生活會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死亡。」
比如小丑魚、海葵和地衣,再比如陳念和北野。
01
文章主要講述了即將聯考的高三學生陳念因為和警察說出同學胡小蝶被多次欺凌最終自殺墜樓的真相而被欺凌者魏萊等人盯上,成為了下一個欺凌的目標。
一次偶然的放學途中看到一群小混混毆打一個男生猶豫後決定幫助報警,沒想到被打人的混混發現,還在逼迫中吻了母親是妓女強姦犯父親早逝的職高混混北野。
在一次陳念被魏萊等人的追打中,陳念決定讓北野保護她。
兩人逐漸熟悉慢慢相互依賴,後來魏萊當眾欺凌陳念並拍攝了視頻,第二天要求陳念去學校後山找她,期間再次言語羞辱刺激陳念,導致陳念失手捅傷了魏萊。小北趕去現場處理時發現魏萊已經死了,誤以為是陳念失手殺了魏萊,便將屍體帶走掩埋。
可後來偶然發現是自己的髮小賴青強姦並殺害了受傷的魏萊,還知道魏萊羞辱欺凌陳念時賴青在場並猥褻了陳念,並且還拍了視頻。
視頻中種種猥瑣的聲音刺激著小北,最終小北在酒精的作用下失手殺害賴青。
因為接連不斷的暴雨導致魏萊的屍體暴露,小北為了讓陳念安心聯考便冒充前段時間一直在抓捕的強姦犯雨衣人替陳念頂罪,堵上了自己一生的名譽和自由。
最後在警官鄭易的不懈努力下終於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小北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陳念離開臺北踏上了學習法律的旅程。
北野為了給陳念乾淨的一生,堵上自己的未來。
面對一次次的審訊,小北絲毫沒有鬆口,哪怕鄭易已經猜到了結局並且主動提出要幫助北野翻供,但是由於沒有確切的證據,北野捨不得讓陳念有一絲危險,依舊不肯說出實情。
陳念在得知北野要她好好活下去後也平靜接受了北野的安排。
如果你願意為我而死,希望我好好活下去,那我便好好活下去。
二人在各自審訊時展現出了驚人的信賴與堅持,哪怕面對著「你的同夥已經招供了」這樣嚴厲的剩下手段也不為所動。因為他們信賴對方,正如陳念對鄭易說的:「嘴裡說的不一定是心裡想的,我明白他心裡想的是什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小北翻供後陳念作為證人出庭時,一個中午的時間,陳念將長長的頭髮剪成齊耳短髮,別著小北送她的發卡,耳朵上本該有耳洞的地方畫了兩朵紅色的小花,穿著他們第一次相見時潔白的校服裙子,胸前的口袋裡放著兩朵新摘下的耳環花——那是小北和她的約定。
小北說過高考完要陪她去打耳洞的,還說要送她一對耳環。
這次陳念沒有結巴,說出的話語溫柔緩慢,她不是一個受害的證人,她只是來赴小北的約,如同情人約會一般,姣好的面容,溫柔的情話。
北野離去時,兩人的目光穿越人群交織著,沉默但熱烈,周圍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彼此,他們的世界也僅有彼此。
有人說,愛是藏不住的,就算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說出來。
可他們也只是少年,用單薄的身軀去抵禦外界的風雨。
他們是不幸的,但他們也是幸運的。他們彼此信賴相惜,他們給了對方希望和勇氣,他們一起去抵抗成長的彷徨與無助,他們互相庇佑,是彼此的光芒,也是彼此的救贖。
我記得在審訊過程中鄭易提出自己觀點時,輔警並不相信,因為他們是少年,怎麼可能為了另一個人搭上自己的一生。
可鄭易說到:「正因為他們是少年,所以他們才會為對方付出一切。」
是啊,大人們都覺得少年不懂愛,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愛情。
可是年少時的感情才最為真摯。
我們確實不懂愛,可是對於少年們來說,我喜歡一個人,我就想給她最好的結局。沒有權衡利弊,沒有思索再三,只有內心深處最本質的想法,我愛你,所以想給你我能給的一切。
陳念是不幸的。
僅僅因為說出事情真相就被針對,被欺辱,而自己的同學都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畢竟大家都害怕被波及,變成下一個被欺負的對象。她只能拼命學習,因為只能通過聯考逃離這座禁錮著她給她無限恐慌的小城。她想要長大,因為長大就不會是弱者,就不會被欺凌。
但陳念也是幸運的。
因為始終有一個小北在她身後保護她,與她一同抵抗著世界的冰冷殘酷,就像陳念自己說的,「我殺人,他幫我放火」,哪怕陳念真的做了天大的錯事,小北也會用儘自己的全力去保護她。
04
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成長為大人,如何去融入這個世界。
與我而言,成長是不易的,是苦痛的。
我們既渴望成長,又有時無力承擔成長帶來的負擔。陳念說,長大了就可以不被欺負了,可是我覺得錯了。成長只是一個忍耐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有些傷痛隨著成長不再尖銳,不是不痛了,而是感覺不到了。
很多人和陳念一樣,成長的過程中要經歷很多挫折,也想要一個護自己周全免自己惶恐的人。
但成長意味著負重前行,很多人的成長都是刺痛的,都像陳念一樣是難熬的。但不是每一個陳念都會有小北,但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小北,是自己的光芒,亦是救贖。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舊有人仰望星空。
希望你可以遇到自己的小北,也希望你可以做自己的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