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外優質線上課程資源在我國逐漸普及,許多在職人士選擇利用業餘時間攻讀碩士項目。
彼岸教務老師擁有豐富的在線教學指導經驗,為學員們精心整理了一些高效學習方法與工具,適合攻讀技術類和商科項目的學生使用,希望能幫助各位在職人士的自我提升之路更順利。
費曼學習法的具體過程:選擇目標、模擬教學、查漏補缺、精簡類比。
理察·菲利普斯·費曼,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在物理學上的重大貢獻是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這些都成為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或缺的工具。
除專業上的成就外,費曼還是一位熱情洋溢的老師,他總結了一套高效學習的方法和一種思維方式,人們稱之為費曼學習法。
費曼認為,對於每一個概念,不要用似是而非的另一個複雜概念去間接解釋,而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直接解釋,用別人能夠聽懂的知識來解釋別人所不知悉的的問題,是講述人用「複述」的方式來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學習與「復建」的過程。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的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相較於通過實際運用的方式學習知識時的知識留存率為75%,而如果能夠把知識傳授給別人,你自己至少能吸收90%的內容。
費曼學習法總共分四步:
第一步:選擇目標:選擇一個目標/概念/知識
第二步:想像嘗試把這個概念教給別人
第三步:糾錯學習:遇到疑惑、問題或卡殼等重複回顧學習
第四步:簡化:精簡、簡化或通過通俗易懂的言語描述和解
結合到費曼學習法,在我們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的同學中,有一位雷同學就非常喜歡在上完視頻課之後的小組討論中,將教授教的方法用自己的語言和同學分享,並且非常樂於解答同學間的問題。這種方法最大的受益者是他自己,可以快速掌握所學知識。
康奈爾筆記法是由康奈爾大學的Walter Pauk博士發明的,這種記筆記的方法能讓你的筆記系統化,又稱5R筆記法,是非常傳統的方法,把一頁紙分成三部分,左側四分之一為回憶欄,右側為主欄,下面留五分之一的思考欄。
它最大的作用在於鼓勵你養成課後咀嚼的習慣,站在宏觀的角度總結知識點,多次複習。比起傳統的閱讀筆記來,它也更接近於考試時對於知識點的回憶方式。
第一步:把筆記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包括線索Cue Column、筆記Notes Column、總結Summary Column;
第二步:學習記錄時,只把筆記記在「Cue Column」區域。做筆記時使用符號、善用縮寫、言簡意賅、列要點並每點間要空行;
第三步:課後複習時,先閱讀"Notes Colomn"部分,把主要的要點,能夠聯繫知識點的問題,相關的圖表以及學習的提示,寫在最左側;
第四步:一開始就遮住「Notes Column",只看"Cue Column"區域;
第五步:接著,用自己的話複述內容,用容易快速檢索的方式寫在"Summary Column";
第六步:多次記憶,每周至少花10分鐘時間,重讀筆記,再按"Cue Column"複述記憶。
推薦工具:MindMaster,XMind
思維導圖(Mind Map),又稱腦圖、心智圖等,1970年由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發明,是一種利用圖像來表達思維的工具。工具使用不同的顏色、樹型結構、圖片甚至動畫,確保大家的想法以全面的方式展現出來。
由兩個部分組成:「節點」和「聯繫」。
將每個理論知識都比喻為一個「節點」,每個節點會通過線條相互衍生或「聯繫」,將我們大腦中的思維模式以「放射性結構」形象化地表達出來。大家可以將思維導圖用於「歸納知識」、「整理思路」、「頭腦風暴」、「觀點表達」。
通過畫圖的視覺化方式,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在視覺上的呈現,一方面可以整理現有知識的邏輯框架,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自己發散思維、獲得更多新想法。
作為在職人士,需要兼顧工作、學習、家庭的方方面面,而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相等的,所以如何分配我們的時間尤其重要。
「時間塊」這款app對消耗時間的記錄進行分析,把時間按照半個小時一個小塊進行劃分,一天就是48個小塊,右側是你常用的事件動作。需要記錄的時候,選中時間段,再點擊一次事件,就能標記上顏色了。
一天下來花花綠綠很有視覺的新鮮感,能直觀展現你時間花費的地方,使人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時間利用狀況,並養成管理時間的習慣。非常適合講每周在線學習的時間、作業完成時間記錄在時間塊裡。
然後是統計與分析,記錄好一天的時間分配後會自動生成統計圖表,直觀地看出耗時比例,對照自己的工作及學習效果,分析浪費時間的原因。
最後是反饋,制定出消除浪費時間的計劃,運用到下一個階段。
「番茄TO DO」是一款以番茄工作法為核心的app。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添加待辦事項。
可以依據自己的習慣來進行選擇,時鐘的時間也可以自己選擇,每完成一個番茄鍾可以休息五分鐘。
當你學習的時候可以將軟體設成「學霸模式「,在你分心切換出去時番茄鍾就會終止,這樣能夠「強制」自己保持專注。
和」番茄TO DO」類似,」Forest」 是一款可以讓你保持專注應用。當你想要保持專注的時候,你可以種上一棵樹,它會慢慢長大,當你忍不住誘惑,點擊手機的時候,它就會枯死,但是如果你在這個時間內保持專注,它就長成一棵大樹。
日積月累,你會越來越專注,你也將收穫一片森林。
國外的高等教育最注重的是培養同學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在彼岸教育國際碩士的學習中同學們經常需要小組協同作業。幾款常用工具可以讓身處異地的小組成員分享資源、協同處理文檔或任務變得更加便捷。
石墨文檔這塊App包含文檔、表格、Excel、思維導圖、白板雲同步,並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開啟分享功能,特別是在完成Project的時候,小組協同同步作業十分方便,而且界面很簡潔。
這款APP尤其適用於我們在完成Project的前期準備,思路比較少或者點子比較多的情況來幫我們整體思路,建立思維大綱,並且自動生成思維導圖。
OneNote和石墨、幕布的共性,在保持雲端同步和團隊協同的同時,它的特點是樹形目錄,層次分明,邏輯清晰。
由「筆記本」、「分區」、「頁」 三級組成。就像一棵樹一樣,主幹分枝丫,枝丫再分枝丫,再分枝丫,這種樹狀結構非常適合需要結構化、系統化、體系化的知識。
在線學習中知識點比較多的科目的學習、複習中,整理筆記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印象筆記作為老牌筆記記錄app,功能特點除了支持郵件、微信、微博、圖片多平臺資料收集、整理,雲端同步外,還有一項特色就是檢索功能十分強大。
比方說我們整理好每次的作業題到雲端後,在進行複習以及復盤的時候檢索的功能就特別棒啦,複習期間,哪一塊知識忘記了可以搜索郵件正文的關鍵詞,立馬就可以跳轉,效率up。
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如果有一些繁瑣的概念或者專業英文詞彙需要記憶,可以選擇Anki。
它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開源記憶卡片軟體之一,上手簡單,記憶卡片分為正反面,正面可以放入詞彙或者概念,反面加入例句,語音。並且可以根據人類的記憶規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安排提醒時間。
複習點的確定(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制定)
1. 第一個記憶周期:5分鐘
2. 第二個記憶周期:30分鐘
3. 第三個記憶周期:12小時
4. 第四個記憶周期:1天
5. 第五個記憶周期:2天
6. 第六個記憶周期:4天
7. 第七個記憶周期:7天
8. 第八個記憶周期:15天
Anki官網:https://apps.ankiweb.net/
Google翻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有一個非常好用的瀏覽器翻譯擴展,不管是翻譯單詞、長句子還是翻譯整個網頁,一個谷歌翻譯擴展都能搞定。
使用Google翻譯擴展劃詞翻譯時,默認情況下會顯示一個按鈕圖標,點擊之後才會出現翻譯內容,你可以在選項中將其設置為立即彈出翻譯,這樣能夠快速查看單詞或句子的意思。
在行動裝置上,谷歌翻譯也提供了Android和iOS客戶端,除了可以快速查單詞外,還可以用相機進行翻譯,英文實時轉成中文內容。
在留學生們與教授或教務老師的郵件往來中,語法正確很重要。Grammarly可以幫助檢查修改,看看標點是不是用錯了、同一單詞出現的次數是否太多、是不是需要更換、用詞是否準確等等。
省時省力還免費,日常使用Chrome瀏覽器的同學可以直接安裝一個Grammarly Chrome插件,會更加方便。
Grammarly官網:https://www.grammarly.com/
以上就是教務老師推薦給大家的高效學習方法和工具,如果你有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
點擊「閱讀原文」,測一測你能否成功申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