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阿里巴巴對中信21世紀的戰略入股終於有了下文。
7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了一項叫做「藥品安全計劃」的項目。這個項目是阿里巴巴進入醫藥市場的第一招棋:阿里巴巴旗下的手機淘寶和支付寶錢包兩款應用將會支持「醫療碼」功能,當用戶用兩款應用掃描市面上任意一盒藥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和藥品監管碼,應用中就會顯示藥品的真偽鑑別信息、用法、禁忌、生產批次,甚至還能顯示從生產到最終銷售的流通信息。
顯然,這一功能主要是藉由中信21世紀的能力來實現的。中信21世紀之前的主營業務是經營電子監管網,為中國政府部門、生產企業、藥品業及消費者提供電子監管類信息服務,其平臺已經被應用全國,覆蓋的種類不止是藥品,食品飲料、農資、家電等都有所涉及。而就在兩個月前,公司還宣布計劃更名為「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並委任了阿里巴巴集團的CTO王堅為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這與阿里巴巴入主文化中國的方式如出一轍。
相比起文化中國而言,中信21世紀和阿里巴巴的業務落地顯然提前了許多。根據PingWest了解,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世紀之後馬上進行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對藥品流通資料庫進行完善、建立藥品數據體系;第二件事就是把中信21世紀的醫藥資料庫與阿里巴巴的應用進行對接,並把它作為「碼上淘」的一部分來呈現。「碼上淘」是阿里巴巴不久前剛剛發布的戰略,目的是通過「商品碼」、「服務碼」、「碼上店」、「互動碼」、「媒體碼」等不同的二維碼類型,建立起用戶和現實世界之間的數位化對接。換句話說,這一次推出的「醫療碼」,不過是阿里調用了中信21世紀的資料庫,把藥品信息呈現在手機當中了。
「醫療碼」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藥品的條形碼,另外一個是藥品監管碼。條形碼很容易理解,主要包含了藥品的種類、療效、副作用、評價等信息;而監管碼每一盒藥品只有一個,能夠顯示藥品的出廠、經過多久到你的手中,中間的流通環節等等。此前,中信21世紀已經在推廣監管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國家正在對監管碼進行推廣,它將會很快出現在藥品包裝上。
之所以說「醫療碼」是「第一招棋」,是因為這是阿里巴巴進入醫藥電商、醫療硬體、乃至更多醫療服務的前奏。阿里巴巴此前已經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嘗試:通過支付寶的服務窗解決掛號、繳費、查詢病情報告的問題,以及將支付寶錢包支付覆蓋到全國範圍內的藥店當中。而阿里巴巴想做的顯然不止這些——接近相關項目的人士向PingWest透露,阿里巴巴內部的判斷是,電商會是藥品銷售的重要渠道,而醫藥電商也是阿里巴巴下一步想要進入的領域(天貓目前已經上線了「醫藥館」)。所以你可以看到,「醫療碼」的作用就是為用戶提供更直觀的藥品信息展示。
PingWest了解到,「醫療碼」的產品經理已經設計了諸如「假藥檢查」、「藥品過期提醒」、「個人藥品管理」、「用藥提醒」以及「在線諮詢」等功能場景,「醫療碼」的下一個具體功能將會按照用戶反饋而定。
當然,除了給用戶提供價值之外,這件事還有一點兒相對不那麼重要的作用。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投資之後,這些被投資對象和阿里巴巴之間的結合產物已經開始一個個瓜熟蒂落了,「醫療碼」只是其中之一,PingWest得知,更多的產品將會在不久後被披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