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碩士研究生錄取結果的揭曉,考研「學霸」們也成為校園裡關注的焦點。近日,鹽城工學院海洋與生物工程學院151班,憑藉24人參加考研22人被錄取的優異成績,成為全校師生關注的熱點,引來眾多同學羨慕的眼光。
據悉,該學院共有105名畢業生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初試上線77人,已有62人被錄取,其中考取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985、211以及雙一流高校人數佔考取總人數的60%。
最高411分,全班錄取率超91%
「辛苦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考研給我帶來自信,讓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作為海洋151班的學習委員,呂庭莉以初試411分的高分位列專業第一,順利考取大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
在鹽城工學院海洋與生物工程學院海洋151班裡,類似呂庭莉這樣的學霸還有很多。學院分團委學生書記黃琳,曾獲得過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經過6個月的努力,考取了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學專業。樂達是該班的班長,大學時獲得了「江蘇省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在今年的考研中成功被南京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錄取;11棟505宿舍的朱建國、周一凡、梁肖、沈飛和耿尚五人成功圓了自己的考研夢……
「考研的路上是孤獨的,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海洋151班就像一個大家庭,非常團結友愛,大家相互鼓勵、相互監督,在備考遇到問題時,班裡的同學都會互相幫助,不讓一個同學掉隊。」據該學院院長餘曉紅介紹,海洋151班共有32名學生,有24人參加了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上線22人,達線率為91.67%。此外,全國大學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通過率高達90.6%。這些學生中既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還有「學習型示範寢室」「黨員示範寢室」的成員們。
學風引領班風,發揮榜樣力量
班風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一個班的精神風貌,良好的班風是一種凝聚力,也是集體生命力的象徵。作為海洋151班班長,樂達在此次研究生考試中,以357分的優異成績,給同學們樹立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在他的感染和引領下,備考期間,全班32名同學認真準備,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圖書館、自習室等地都留下了他們艱苦奮戰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學風引領班風,班風造就優秀集體」的理念。
去年10月份,樂達發現班級很多同學因為晚上休息太晚,早上不想起床,學習狀態不好,學習效率下降,到了備考的「瓶頸期」。每隔兩三天,他就會跑到各個宿舍,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並給同學們打氣鼓勵,督促大家學習。「行百裡者半九十,馬上就要成功了,整個班級共同努力了四年,不能因此半途而廢,所以任何人都不能放棄。」樂達說。
「從大學一年級至今,這個班級班風很好,始終保持著全學院出勤率最高的紀錄,雖然授課地點都是大教室,但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地奔向前排,學習氛圍非常好,學生們很有目標,為了考研確實很努力。」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海洋151班輔導員劉正華就像是一個父親一樣,和學生相處熟稔、親切,在他的帶領下,班上的同學們團結友愛,結成學習互幫小組,一起探討疑惑,共同進步,班級還曾獲得2018-2019學年度「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
每周一篇英文文獻,提升學術思維
上午10點,走進該學院實驗室,學院副院長齊志濤教授正帶領成員,閱讀一篇發表在國際醫學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期刊《Oncotarget》關於中國大鯢的PGRP克隆與功能分析的論文。自2009年開始,齊志濤每星期都會給一位學生一篇水產動物免疫方面最前沿的英文文獻,要求他們讀懂並在讀書報告會上給其他的同學講解。
「我的實驗室裡共有6名應屆畢業生,其中4人考取了研究生。」齊志濤介紹道,學院四個專業系共成立了9個科研團隊,不僅鼓勵學生參與到老師的科研團隊中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動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提升專業素養。
得益於每周的讀書報告,不少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對考研所取得的成績,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感恩學院的老師們。海洋151班的朱曉真是齊志濤實驗室課題組的成員,今年考取了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產養殖專業的研究生。她說:「讀書報告不僅營造了學術氛圍,而且培養了我們讀文獻的能力,提高了我們的專業英文水平,為以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考研俱樂部」模式,提供針對性指導
為何海洋151班會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呢?據悉,為提升學風建設水平,激發同學們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增強高年級學生考研指導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海生學院自2015年起開始實施「考研俱樂部」模式,對考研同學們在報考學校、學習方法、時間安排和心態調整等方面進行悉心指導。還建立學業導師制,學生們專業學習和在考研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向老師求助,在考研面試和調劑時及時給予跟蹤服務。該學院成立四年多來,畢業生的考研率從最初的21.2%上升至31.5%。
「要說成績好的秘籍,除了個人努力,還要感謝室友和同學們的陪伴和督促。」平時喜歡睡懶覺的耿尚同學,在確定了考研目標之後,每天早上6點起床直到晚上10點才回宿舍,雖然有些辛苦,但並不孤單,舍友就是自己的研友。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在身邊優良學風的感染下,耿尚同學在2018年碩士研究生考試中取得了372分的高分。
「學風是可以傳染的。學生的心思轉移到學習上來,學生工作也就好做了。」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子連介紹說,學院非常重視學風建設,多措並舉促進優良學習風氣的形成。從大一新生進校開始,在思想教育引導、學業生涯規劃中注入考研元素。學院出臺政策,激勵教師提高職業道德、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優良教風引領優良學風。建立大學生學術誠信檔案,將學風建設和班級管理、宿舍管理相結合,湧現出了「學霸班級」和「學霸宿舍」,逐步形成教師、輔導員、學生三者相互協作的長效機制。
閆春旭 高留才 記者 趙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