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尚未完全結束,還不能放鬆警惕。從申請綠碼、規劃出行路線,到調整生物鐘、調整心態,家長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來聽聽杭城老師們的建議。
A 防疫準備
確認健康綠碼。別忘了給孩子申請健康綠碼,返校前,要注意確認孩子是否有咳嗽、發熱、腹瀉、乏力等症狀,是否和境外歸國人員接觸等,有情況要及時上報。
規劃上學路線。孩子上下學的出行,儘量選擇步行或者私家車接送。如果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一定要做好防護。碰上上下學高峰,或者到了學校校門口等人員聚集的地方,一定要戴好口罩,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觸。
B 督促孩子調整生物鐘 羅列準備清單
就小學低段的孩子而言,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比較弱,需要家長多督促。
就調整生物鐘而言,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要注意孩子在家的生活節奏,同時有意識地加強孩子在家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喚醒孩子的身體機能,在返校前讓孩子的生物鐘跟上學校的節奏。
此外,也有校長提到,要主動與學校保持密切合作,充分了解學校的教育要求,發揮學校集體教育和家庭個體學習的各自優勢,以保證孩子學習好習慣的持續養成。
勝利小學建議家長可以對孩子近期學習做一個回顧總結,羅列返校清單,包括作業清單、學習用品清單、學習目標清單、問題障礙清單等,做好返校學習的各種細節準備。
C 有意識地與孩子「同頻」
針對開學後的生活,家長可以抽時間和孩子提前做好規劃與約定。家長要有意識地去注意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溝通方式,可以儘早地調整到同頻的狀態、用適合的情緒和語言與孩子溝通,找到更高效又不傷害彼此的方法去解決。
由於長時間的居家學習,部分學生會擔心趕不上學習進度。
「針對這樣的心理情緒,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開學前提早整理知識,查漏補缺,復學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複習。」文一街小學俞琦樂老師建議家長可以這樣安慰孩子,「不要過度擔憂,將注意力放在學習的過程上,做好了過程自然有好的結果。一場重要的考試,不僅僅只考核知識技能,同時也是心態的較量。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
同時,創造輕鬆的家庭氛圍,保持孩子的良性情緒,也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當心情被壞情緒影響時,建議找一些輕鬆愉悅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放鬆下來。比如,和朋友打電話聊聊天、看視頻、聽音樂、運動等。如果負面情緒過於強烈,面對孩子無計可施時可以和老師溝通或撥打熱線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
D 和孩子一起準備「健康包」
開學前,家長需要和孩子強調防疫的重要性,教會孩子必要的防護方法,比如七步洗手法、佩戴和摘取口罩的正確方法、打噴嚏或咳嗽的規範動作、活動及如廁方式、上下學安全要點等,在開學後也要時刻記住「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門」三個原則。
如果說孩子不聽?出門也不願意戴口罩呢?
「那可能是因為孩子對疫情不太焦慮,不把這件事放心上。」文新幼兒園的徐甜甜老師建議,碰到這種情況,可以用「先跟後帶」法引導孩子關注信息,找到解決辦法,別用嘮叨與命令將孩子放在對立面。
徐老師具體是這樣做的——與女兒一起準備了一個「健康包」,裡面放了溼巾紙、餐巾紙、洗手液、免洗的酒精噴霧,還有獨立包裝的乾淨口罩。
「一方面是採購耳後接觸面較寬的口罩,舒適度更強一些,這樣孩子戴得牢。另一方面給孩子準備了一個化妝包樣子的便攜包,告訴她裡面是健康四大法寶。」此外,徐老師還給女兒準備了口罩臨時袋,用於臨時存放口罩。為了加強女兒的參與感與認同感,徐老師還與女兒共同繪製了一份健康小包的使用說明,介紹裡面的物品如何使用,何時使用等。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約定、一起討論一些事項,也給孩子做一些心理預期,比如戴口罩可能會有些不舒服,我們可以怎麼做?哪些時間段要注意等等。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另外,開學後長時間佩戴口罩,有些易過敏的孩子可能會悶出疹子、發癢,回家後家長也需要格外注意護理。
E 家長容易情緒失控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懂得及時表達你的感受,而是一次次積壓情緒,總有一天你身體裡的『垃圾桶』會滿出來。這種爆發其實就是一種表達與宣洩,有時並不是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西溪實驗學校李海莉老師建議,家長也要學會表達和疏導自己的情緒。
「所以為什麼我們家長一次次對孩子發完脾氣後會後悔,但下次還是循環發生。其一這是身體內在的情緒機制,其二要思考一下平時和孩子的溝通方式。」
李老師說,釋放情緒要採用「三不原則」,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境,比如可以選擇去運動、捶枕頭等。不要在衝動的時候做決定。有情緒的時候不要急著溝通,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等到情緒平穩後再進行溝通。比如你可以告訴對方,「對不起,我先出去一下,我需要冷靜一會。」
李老師還建議家長學會用「愛的語言」向孩子表達情感。生活中父母愛孩子,但由於不會表達、不同頻常常會傷害對方,「孩子接受到的愛,才是他們能體會到的愛。表達愛其實很簡單,可能是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鼓勵的話、一次遊戲。」
復學後,許多學校進校都需要檢測體溫,接送的過程對孩子和家長都是考驗。「因為時間勢必會長很多,很有可能孩子還沒抱怨,家長就抱怨了。」 文新幼兒園的徐甜甜老師提醒家長要及時調整心態,從負性情緒中抽離。家長是孩子心理防護的最重要支持者,情緒穩定的父母會使孩子更有安全感。
(原創稿件,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