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第三期開班儀式在四川崇州舉行。國務院參事、中國慈善聯合會鄉村振興委員會主任委員湯敏,共青團四川省委副書記任世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天夫,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遊睿山,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華偉,中國慈善聯合會鄉村振興委員會副總幹事戴航等出席。領頭雁計劃部分導師、學員代表參加了此次開班儀式。
圖1開班儀式現場
共青團四川省委副書記任世強在致辭中表示,在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前兩期學習中,四川參與學員四千餘人,並有二十人參加了清華大學線下交流與研討,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希望第三期的新學員們珍惜機會,學以致用,發揮好帶頭作用,爭當「燈塔」、甘為「火種」、勇做「橋梁」,帶頭走團結協作和共同致富之路。
圖2 共青團四川省委副書記任世強致辭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天夫在致辭中對學員們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要堅定信心,城市的發展需要農村,農村是城市發展的依託;第二,要理解中國的鄉土社會,對既有的鄉情、鄉約、鄉規保有尊重和敬畏之心;第三,要儘可能的進行調研和論證,選準產業和自身發展方向。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多學習掌握一些技能,特別是新技能,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圖3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天夫致辭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華偉表示,在戰勝疫情的關鍵時刻,領頭雁計劃的學員們非常需要學習新的實用知識、實踐知識。學員們在總結了前兩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第三期學習,要做到帶著所需,解決所難,最終讓知識為自己所用。做好新農人、新農商的培訓也是各級共青團組織所要研究和深化服務的重點工作,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將與領頭雁計劃攜手,共同助力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成長。
圖4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華偉致辭
領頭雁計劃二期學員鄧美東作為優秀學員代表在開班儀式上發表演講。他表示,從國家鄉村振興政策解讀,到農業創業實用技術等,領頭雁計劃給學員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儲備的提升,也有很多優秀項目案例分享,涉及農旅、農產品加工、社區建設、農村電商以及農村金融政策等各個方方面面。學貴得師,亦貴得友,通過領頭雁計劃的平臺,學員們會收穫良師益友,增長知識儲備,收穫發展思路,收穫很多讓自己終身受益的東西。對於學員來說,做好自身,回報社會,回報農村,就是回報領頭雁計劃項目組最好的方式。
圖5 學員代表鄧美東發言
國務院參事、中國慈善聯合會鄉村振興委員會主任委員湯敏表示,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有三個特點。第一,豐富的內容與資源可以拓寬學員的眼界;第二,通過線上培訓,學員可以實現低成本的長期學習;第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能夠增強學習效果。同時,湯敏也對領頭雁計劃的學員們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要及時聽課,保證學習質量;第二,要充分利用社群資源,與其他學員交流互補;第三,作為領頭雁,要發揮帶頭作用,鼓勵更多的新農人加入進來。
圖6 國務院參事湯敏講話
此外,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聯合發起方SAP大中華區企業傳播部副總裁馬康衛也為領頭雁計劃第三期開班儀式送上寄語。他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戰迎來決勝之年,數位化進程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並將在未來一段較長時間裡貢獻於我國的鄉村振興和發展。今年是SAP支持領頭雁計劃的第二年,我們希望能繼續發揮在科技賦能領域的經驗,與優秀的項目合作夥伴一同深入探索高新科技助力農業的更多可能,助力新農人成長,賦能鄉村振興。」
圖7 通過網家家平臺進行現場直播
本次活動通過網家家平臺向全國各地的領頭雁學員進行現場直播。據統計,本次開班儀式吸引了超過五萬人次在線觀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雲端相聚,共同見證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邁入第三期的新階段。
自2018年起,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與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社會組織、高校、企業等廣泛合作,在全國範圍內培訓了18000餘名新農人,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國的新農人支持服務和互助網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此次開班儀式的圓滿完成,標誌著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第三期學習正式啟動。經過了第一、二期的沉澱,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不斷改善模式,提升品質,致力於為學員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