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親爸送孩子要飯的新聞上了熱搜。
事情發生在冬夜凌晨,因孩子經常不寫作業,老師沒辦法告知了家長,親爸一氣之下,上夜班時順帶就把孩子扔到了火車站,並給他一個碗,說天亮了再來接他回去。
親爸只是想給孩子一個教訓,讓他知道生活的苦,以後會好好學習。
想起我小時候,爸媽也是為了逼我好好讀書,三伏天帶我去割稻子插秧,不由得百感交集:
父母之愛子,則用盡三十六計啊。
《武林外傳》裡有個小姑娘,叫莫小貝,頑皮可愛。
她有個嫂子,叫佟湘玉,經營一家客棧,人稱佟掌柜。
有一集就講述了一個親子教育故事。
佟掌柜身邊,有幾個優秀孩子。
邱員外家二少爺邱小冬,下五子棋贏了圍棋國手;
郝掌柜家三公子郝小虎,少年琴賽得了第二名;
東街宋寡婦的千金,入圍了書法大賽。
佟掌柜表面看著無所謂:
五子棋,又不是圍棋;
不就是玩音樂嗎,誰不會呀;
不就是書法嗎,誰不會啊。
《武林外傳》劇照
回頭看看自家的孩子:
滿臉泥巴,愛好除了吃糖葫蘆就是捏泥巴。
《武林外傳》劇照 一臉泥巴的莫小貝
她一氣之下,罰孩子抄300遍論語,抄完之前不準吃晚飯。
大夥都擔心孩子會餓壞,但是佟掌柜憋著一口氣。
《武林外傳》劇照 孩子眼巴巴看著晚飯
她羨慕人家的聰明聽話孩子,想到自家孩子一事無成,恨鐵不成鋼,不由得一陣陣窩火。
所以,她決定利用店裡資源,對孩子進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三位一體式教育培養:
算帳先生呂秀才教圍棋;
跑堂白展堂教音樂;
雜工郭芙蓉教書法。
但是小貝對這些並不感興趣。
面對圍棋,她支著腦袋,只會重複呂秀才說的:嗯,死了;嗯,活了。
等真正由她來判斷棋局時,脫口而出:半死不活。
她抱怨:這兩天,沒吃上一頓熱飯,沒睡好一個安穩覺,這日子太難了;
她懷疑:為什麼要學這些?我就是笨,學不會怎麼辦?
她委屈:嫂子那麼愛學,為什麼她自己不學?
像大多數家長一樣,佟掌柜選擇先為自己當初的不努力找藉口,又對孩子進行了雞湯鼓勵:
我是腦子笨,你又不笨,你學不好,是因為你不用心,你身上的巨大潛力還沒有被開發出來。
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再不抓緊弄,這輩子就完了。
為了讓小貝速成,集中精力,開發智力,挖掘潛力,三位老師同時教學,學生小貝分身乏術,她連同夥計們終於忍不住了。
小貝:我什麼也不想學了!
郭芙蓉:這麼個學法,我也學不會!
呂秀才:勉強學會了也沒用!
廚子李大嘴:和狗熊掰棒子一樣,拿一個扔一個,最後啥都沒學會!
大夥一說,佟掌柜聽進去了,耐下心來問孩子想學什麼。
小貝天真可愛,想學的都和糖葫蘆有關。
最後被逼在琴棋書畫裡選擇了畫,目標是畫糖葫蘆。
這次請了專門教畫畫的老師。
老師了解孩子心性。
首先三筆兩筆地把小貝畫的王八修改成王八戲水圖,成功讓小貝有了興趣。
其次看小貝的泥人捏得很別致,尊重她的興趣,告訴她捏泥人和畫畫一樣,都是藝術;
最後放低姿態,和小貝站在一起,兩人努力一下午,捏出幾個栩栩如生的忍者神龜。
面對佟掌柜的質疑,他說:
小貝用她的心和手,完成了一次傑出的藝術創造。
故事的結局:
小貝成功舉辦了七俠鎮第一個個人藝術展。
雖然只有一位客人對她的作品感興趣,但已經是對她莫大的鼓勵。
回到現實,爸媽教育陪讀孩子時,恨鐵不成鋼的新聞屢見報端:
哈爾濱某小女孩的爸爸,因為老師投訴孩子上課不專心,突然打了正在刷牙的女兒兩巴掌;
南京33歲媽媽被孩子磨蹭的習慣氣出中風;
某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心梗住院,架了倆支架,等等。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容置疑;
對孩子有所期待,也能理解。
但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因為家長的虛榮心,抑或自己幼年的遺憾而逼迫孩子。
有空的時候,多和孩子聊天,多問問孩子喜歡什麼,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興趣。
靜下心來想想:
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所做的一切,目的是什麼?
-END-
你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