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閱讀名句闡述表明了一個人會讀書的重要性!對於一名學生來說,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必須要具備優秀智慧的品質和素養,而成為優秀智慧的學習者,是「智慧教育創新理論」教育理念一直倡導的教育終極目標。讓學生達成目標,就必須全面培養他們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因為只有讓他們都愛上閱讀,才能學會愛的方式,才能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為此,關於科學高效培養他們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我們給出如下建議,希望大家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是懂得讀書的意義,樹立閱讀的興趣與喜歡的性情。讀書是一個人攝取知識,提高智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讀書的意義在於獲得智慧,所以有字書和無字書要一起讀。有的人大字不識,卻一生讀盡無字書,同樣堪稱飽學之士。將遇到的人與事當作書來讀的人,是真正的讀書人。人如字,事如書,讓讀書回歸生活,讓有字與無字合一,便是讀書的意義。
讀書是為了打破局限,獲得更加豁達與平和的心態,它是最低成本、最便捷的一種途徑。好書凝聚著許多人一生的智慧,而獲取它僅需幾天的閱讀時間,多麼划算的交換!從歷史上看,愛讀書的好處還能惠及子孫,這是極有價值的選項。
其次是明確讀書的好處,從自己的知識喜好與知識獵奇的目的,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閱讀。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讀書,可以讓你掌握知識,而知識就像呼吸 一樣,吐納之間,可以見人的氣質與涵養。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你獲得優越感,而優越感某種程度上又是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這是讀書最明顯的一個功效。也是相當一部分人想要讀書的目的。
1、讀書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讀書可以讓你大腦活躍起來,防止它失去能力。就像身體的其他肌肉一樣,大腦也需要通過鍛鍊來保持它的強壯和健康,因此那句話「不用就沒用」特別適用於你的大腦。
2、讀書可以減少你的壓力,在讀書的過程中,可以閱讀跟你不同的人,比如來自不同文化或背景的人,能幫助你了解他們的看法,重新審視原有的偏見。比起不讀書的人,讀書的人會對社會事件和文化多樣性有更豐富的認知,讀書的人對世界的基本認識也會得到拓展,身處其中更覺得安心。
3、讀書,可以使人具有抵抗孤獨的能力。我這裡所說的孤獨並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孤獨,當你在大學時你會發現你變得孤獨了,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漸漸邁向成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很要好的朋友,或者你會和很多人都玩得來,但是自己仔細想想,在這些人群當中,有多少是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你朋友的呢?讀書,可以讓你抵抗孤獨,讀書,就仿佛你的一個朋友,只要你想讀書,它隨時都可以陪伴在你身邊,讓你不再孤獨。
讀書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會讀書的人,卻很少。會讀書的人,會把自己所讀過的書,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並且規劃運用,從而改變自己。而不會讀書的人,只是一味地看書,看完一本書後,沒有任何啟發,沒有做出任何新的改變。我認為讀書,不能讀死書。而是應該學以致用,要把所讀過的書運用到自己身上,並改變自己。孔子說,讀一本書,沒有做出任何決定,等於沒有讀過。所以讀完一本書後,要給自己做一個決定,決定意味著作出新的選擇和改變。
再則明確通過讀書,來真正地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讀完一本書後,要做出一個選擇,然後改變自己。為了達成自己的閱讀目的,就要按照如下科學讀書的方法逐步完成即可。一是在讀一本書前,先了解這本書講的大概內容;二是問問自己在這方面,有沒有遇到困難;三是了解書中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四是思考書中的解決方法,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使用,並作出選擇該怎麼運用。
我們認為,只要大家在讀書前、讀書中、讀書後的整個閱讀過程中,遵照如上所述的三大要點,進行系統有效的讀書,就一定會達成為己所用的目的,來達成自己的智商和情商的知識儲備,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成就真正的智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