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式宣告登場,於是,摺扇與文藝範的那些緣,再度「結」起來。
今兒個專門針對大眾容易入手的扇骨來說點:
如何挑選到一枚精緻的扇子。
文玩摺扇,是收藏雜項中的重要一類。摺扇的收藏,涉及大類按照習慣分扇骨、扇面二種,
其中扇骨的收藏,是為基礎項,也是比較容易入門的。
如下的文字,就專門說說,扇骨收藏的那些要點!
摺扇收藏愛好者建議從:
1、材質的正確性2、大骨的對稱性3、細骨的製作、打磨精細程度4、整體製作及大骨雕刻類的工藝水平5、其他用於表現特色的元素
這些方面去多加品鑑:
1、材質的正確性
按說這點不需要提出,但鑑於現在也有不少扇子採用了珍稀昂貴材質製作而成,因此,遇到這類「珍貴材料」製作的扇骨,一定要仔細辨識,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如賣家所描述的使用了「真材實料」,而不是偽劣假冒的材質。
如紅湘妃、小葉紫檀木等等。
(如下圖,二種不同材質的扇骨,價格至少相差15倍以上)
鑑別要點就是,平時通過閱讀資料以及多多接觸實物,加強對各種高檔材質特徵識別的鍛鍊。
2、大骨的對稱性
大骨的對稱性是基本的要求,這種對稱性有2個角度需要審視:
①大骨外形的對稱,尤其是扇肩的位置
一枚好的摺扇,2邊大骨形狀,對應位置完美一致,是基礎的要求,例如,有的流水線產品,扇肩的位置同一側大骨的都不平衡,那就太OUT了……。
②大骨花紋的對稱。
這主要是指帶有自然紋理特徵材質所製作的扇骨而言,比如梅鹿竹、斑竹、湘妃竹、紫竹,甚至雞翅木、紅酸枝等等。
一把扇子2根大骨的花型、紋理努力趨向於風格一致,也是構成一把「好扇子」的重要因素。
如下圖,下面的扇骨都擁有很不錯的紅湘妃花型,但是,如果你把4和5放到一把扇子的上左為2根大骨,就顯得非常不和諧。
2、細骨的製作、打磨精細程度
文玩摺扇的細骨,也是一個品鑑好壞的要素之一。
大多數摺扇的細骨都是竹製的,而講究的摺扇,即便細骨,也是需要選用竹子的「竹簧」那一層為主。
而竹簧有一個特點是,越往內層質地越疏鬆,因此,如果原料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細骨2面顏色不一致的形況。
而有些「合青」(合青是將2片以上的竹皮合到一起成一片細骨的摺扇工藝)的細骨,對合成後的細骨厚度、均勻度要求更高。
另外,在打磨方面,細骨的要求也是不可忽視的。
比如我們常看到商家所描述的「細骨採用水磨方式打磨」,便是一例。
還有容易忽視的一點就是:當入手一把「成扇」時,要注意,隱藏於扇面內部的細骨,是否有裂開、折斷的狀況存在。
方法是,將扇面稍許拉出一點,對光看,逐根檢查。
3、扇釘的形成技術水平
給摺扇「打釘」是歷來文玩摺扇非常講究的另一個環節,明顯的代表就是大家口中經常所說的「老鼠眼」。
說的意思是,一枚手藝高超的人,打完扇釘之後,看上去就像「賊光溜溜」的老鼠眼。
小知識:舊時摺扇多是用牛角為原材料所制,將牛角切成條之後,每次按長度需要所需截取,使用特製的「燙釘」工具,在將扇骨定位後,對工具加熱後夾住牛角釘的兩端,以令牛角材質受熱熔化,當「火候」恰當的時候,取下工具,對扇釘再行處理,一枚扇釘便告「打造」完畢。
扇釘的「圓亮」程度,是彰顯摺扇手藝的一個重要參照之一,可以想像,我們的古人,認真玩起來的時候,是多麼的講究!
當然了,扇釘的存在形式不僅此一種,比如更為高大上的玩法:
另外還有栓環、暗釘……等,道理都類似,唯有「精緻」不可缺!
可以這樣說,一枚扇骨的精緻程度,扇釘的重要性,至少佔了一半!
4、整體製作及大骨雕刻類的工藝水平
存在於文玩摺扇扇骨上面的另一種玩法是雕刻。
大凡能夠表現技術的,沒有什麼不可玩。
扇骨雕刻自古以來就是一種更為高端的玩法,因此,如果遇到此類扇骨,應著重從「藝術性」方面去甄別!
留青刻,是一項古老而需要高超藝術修為支撐的「竹子雕刻」技術,在臂擱、摺扇上使用更多。
當今市面上有大量的機器刻產品存在,如對此類玩法有興趣的人,一定要注意鑑別。
通過對機器刻與手刻的實物區別、二者藝術性上不同的表現力,等等方面去多接觸實物,以提升自己的鑑賞水平。
5、其他用於表現特色的元素
除上面提到的較為大眾化的元素之外,摺扇扇骨還有更為冷門的形式,比如「漆骨」類等等,也都是經典的款式。
這類扇骨的鑑別,都是要側重「是否將該項技術的精華表現到位」為準則。
冷門的分支太多,就不一一鋪開了。
總而言之,文玩摺扇的扇骨的好壞精緻程度鑑別,是一項包容項很多的事。
大凡涉及到與「精緻程度有關、製作工藝有關、藝術水平有關」的這些元素,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望萬能的師友們補充更多的知識、
展示各自別具特色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