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又逢一年畢業時。對於戶口的關心,以應屆高校畢業生為軸心,蔓延至社會的各個角落
「現在這個時間決定了這個價格。」「戶口」解釋目前戶口黑市交易的行情說,「這個時候不是誰都能辦得了。」
「戶口」,是一位自稱來自遼寧的張姓男士的網名,他從事這個交易已經有很多年。
北京戶口等於年薪10萬?
「2007年的時候,你這樣的只要三四萬就能辦。」至於一年之內就漲到8萬,張姓男士說,「北京現在審批太嚴格了,指標有限。」
張姓男士所說的「你這樣的」情況,是指生源地和院校都不在北京的「雙外」應屆高校文科碩士畢業生,因為不屬於北京2008年緊缺專業引進人才範圍,這些畢業生獲得北京戶口的機會相對較小,而且通過非常規途徑購買的費用也遠遠高於緊缺專業。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以應屆文科「雙外」碩士畢業生買北京戶口的身份,接觸賣戶口的人群時,得到的最高報價是15萬。多名聲稱能辦戶口的人都說:「理工科及緊缺專業好辦,文科不好辦。」
戶口買賣這個隱形市場,正以「黑市」獨有的靈敏印證北京戶口的暴漲「行情」。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教育頻道聯合實施的一項調查(有3518人參與,九成以上是青年)發現,當被問及應屆大學生畢業年薪是多少才能彌補戶口所帶來的影響時,67.8%的人認為,年薪超過10萬元以上才能彌補戶口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甚至,有14.6%的人認為,這個數字應該超過20萬元。如果實在無法落戶,14%的調查參與者會買戶口來解決這個問題,44.9%的人持觀望態度。
無獨有偶,北京大學北大未名BBS的熱門話題版面曾經有一則題為「現在京戶到底有多重要?」的帖子,後面有人跟帖說,「對於月薪兩三千的人,戶口的價值是他三四年的薪水,當然非常重要。對於月薪兩三萬的人,戶口也就是他三四個月的薪水,這就不是很重要。」
網友「手可摘星」則直接量化了戶口與薪水之間的關係:「本科起薪滿12萬,碩士滿18萬,博士、MBA滿24萬,不需要考慮戶口;本科起薪低於4萬,碩士低於6萬,博士、MBA低於9萬,一定要有戶口。」
供不應求的戶口市場
北京戶口價格上漲顯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蔡繼明教授認為,根據城市發展規劃控制相應的人口規模,政府加強控制力度和資格審查等,都會使得正常獲取北京戶口的途徑和非常規買賣途徑的渠道減少,從而「客觀」上推高「行情」。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規劃應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其中戶籍人口1350萬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450萬人左右。而北京市計生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初,北京市常住人口1740萬,外地戶籍常住人口540萬,佔北京市常住人口的31%,而且比例還在不斷升高。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目前面臨的人口壓力很大。雖然《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考慮到人口流動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其規劃的城市基礎設施等相關指標暫按2000萬人預留。但是,要想在13年內把人口保持在1800萬人或者2000萬人的規模,北京顯然需要在各方面從嚴控制。
在巨大的人口壓力面前,北京市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外來人口落戶北京,另一方面為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也不得不繼續引進急需人才,同時還得考慮人們的遷徙和居住自由。因此,緊缺專業限制等相關落戶北京的資格要求越來越高,審核也越來越嚴格。
據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網站信息,北京市人事局2008年依然嚴格按照緊缺專業政府調控的原則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嚴格引進資質,對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信息進行綜合評定;嚴格控制「雙外生」,儘量引進規定範圍內的碩士及以上學歷、北京市緊缺專業的畢業生。
與北京市能夠提供的外來人口落戶指標越來越少相對應的,卻是大批等待進入北京的外來人口。僅以高校畢業生數量來衡量,2007年教育部第10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就曾透露,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550萬人,比2007年增加50多萬。
應屆高校畢業生之外,還有大批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特別是在北京接受教育多年卻沒有北京戶口無法在北京參加高考的學生,以及其他各種情況需要北京戶口的人。
前述張姓男士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他們辦理高中階段學生的北京戶口收費在20萬至30萬之間,具體金額由辦理渠道來決定。
供求矛盾決定了戶口價格。但具體交易行為中,相關環節對利益的分割也一層層推高了交易價格。
在記者表示對戶口交易很有興趣時,張姓男士指點佣金提取辦法:「你可以跟他(買家)談價格啊,在我的價格之上都給你。例如我給你7.5萬,如果你賣8萬,那你就拿5千;如果你加到10萬,那你就賺2.5萬。」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