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禁摩限電」後,讓我咋接娃?專家的回答也有點欠考慮

2020-12-11 張女子育兒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禁摩限電」後,給家長們帶來困擾,與其吐槽,不如這樣做

很多寶媽想著,等孩子上學後,就輕鬆了。可能還真不一定,當孩子上學的那刻起,可能父母又多了一項艱巨任務,那就是每天接送孩子上學。

因此,在小學幼兒園校門前,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校門口擁擠的人群,都是來接受孩子的家長。接送孩子,並不是每個家庭的都能夠在學校周邊的,因此,回家的路,可長可短,因此,摩託車和電動車,就成為了接送孩子的必備工具了。

但是隨著「禁摩限電」政策出臺後,家長們卻都犯難了,很多寶媽都吐槽說,以後讓我咋接娃呢?

「禁摩限電」是什麼意思呢?

「禁摩限電」的意思就是限制摩託車和電動車。本來限制摩託車,這個寶媽們倒是沒多少意見的,畢竟寶媽騎摩託車的本來就沒有多少,但是後來卻又開始限制電動車了,這就讓寶媽們紛紛表示不滿了。

隨著這些年的發展,電瓶車已經非常普及了,便捷、輕巧、靈活性大、不易堵車、經濟實惠等優點,深受大眾的喜愛,電瓶車也是家長們接送孩子的首選。但是隨著電瓶車的普及,關於電瓶車的事故率也逐漸升高了。

有些電瓶車的車速,可能和摩託車有得一拼,並且對於電瓶車的管束,一直都不太嚴格,從而導致電瓶車亂竄,更加使得電瓶車事故率猛增。從而才有了部分地方「禁摩限電」的管理政策。

限制電動車行駛時速不得高於25公裡/小時,還必須有腳蹬,這讓寶媽們感覺車速變成了龜速,比自行車都不如了,因此,家長們對此意見頗多,認為沒有考慮到家長接娃的需求。

對於家長們的質疑,專家給出了建議

專家認為,有質疑和不滿的家長們都是中小學學生家長,專家認為這樣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上下學的能力,家長們多多鍛鍊一下,還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也為家長們減負,一舉兩得。

對於專家這樣的建議,寶媽們並不買帳,認為專家根本就沒有考慮實際情況,認為孩子需要接送的,更多的還是幼兒園小朋友,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孩子們根本沒有獨立上下學的能力,任誰都不會放心孩子自己去上下學的。

專家的話,雖然有點欠考慮,但是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這一點,卻是我們都需要好好反思的,因為大多數家庭,對於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著溺愛了,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也有人說,專家說得有道理

支持專家意見的人,也還是有的,有人認為,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國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不夠好。並且還說,日本的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學生,都是獨自步行上下學的,家長們基本上都不用接送孩子的,即使沒有到過日本的人,看看《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日本動畫片,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確實,日本在孩子教育這方面,的確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家長和老師,從小就非常注重孩子的安全教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什麼是危險、哪裡不能去、紅綠燈怎麼過、出現意外如何自救等等。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也是非常明確,從小就開始鍛鍊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為什麼我們家長要接送孩子上下學呢?

為確保孩子安全

保證小孩子自己上下學,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比如,學校與家的距離不會太遠,孩子上學路上,沒有過多車輛,比較安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獨立性,以及周邊治安環境等,都要滿足條件,這樣父母才能夠放心自己上下學的。

我國教育資源有限, 不能確保幼兒園都有校車接送孩子。而我國人口眾多,很多家庭,離學校較遠,而且出門不遠,就有很多公路,並且周邊環境複雜,父母很難放心孩子自己上下學的。

父母過於溺愛

大多數家庭,或多或少,從小都會有對孩子寵愛,因此,孩子受盡父母長輩疼愛,從小自己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少,成長慢,只然給孩子完成一些能夠百分比確保安全的事情,絕不讓孩子有收到一點傷害的可能。父母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往往容易過於溺愛 ,從而阻礙了孩子的獨立成長。讓孩子成為了溫室的花朵。

孩子玩心重

孩子玩心重,自控能力差,擔心孩子放心後,遲遲不回家,跟著其他孩子一起玩鬧,不僅浪費時間,還擔心孩子出現危險,為了省心,就會選擇接送孩子。

「禁摩限電」後,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

「禁摩限電」,並不一定就是壞處和麻煩,只要父母不要總是想著偷懶省事,那麼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禁摩限電」後,確實能夠降低有關電瓶車事故的機率,畢竟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家長們使用符合規定的電瓶車接送孩子,雖然會慢點,但是也會安全一些的。

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多運動,才是更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每天都是坐著讀書學習,連上下學都是坐車,這樣孩子很少得到鍛鍊,其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孩子上下學,如果不是很遠的話,那麼不妨帶著孩子步行,既可以鍛鍊下孩子,也可能在這期間,培養親子情感,與孩子一起散步,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途中,還可以趁機了解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孩子多多交流溝通一下,不是更好麼?

如果孩子到了小學中高年級,那麼不妨試著讓孩子獨立上下學,鍛鍊一下孩子的獨立能力,畢竟我們不能一輩子都保護孩子,孩子也遲早要學會自由飛躍、翱翔藍天的,這個時候,不妨就試著讓孩子開始獨立了。

說句心裡話

孩子成長,是有快慢之分的,在很多時候, 可能與父母的培養和教育有關,如果父母溺愛孩子,那麼孩子就可能成長慢一些;如果父母從小嚴格要求,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那麼孩子也會成長快一些的,雖然「禁摩限電」後,會打破原有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如果做得好,正確應對,也是能夠有更多收穫的,從而實現優劣勢轉變的,你說呢?#親子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今日話題:對於「禁摩限電」你怎麼看呢?你是否從小就開始鍛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呢?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長按「點讚按鈕」,就可以一鍵實現點讚、關注、評論哦。你的「一鍵三連」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先「禁摩」後「禁電」,寶媽質問:讓我咋接娃?專家的話引人深思
    可隨著「禁摩限電」政策的到來,家長們卻發了愁。什麼是「禁摩限電」?先「禁摩」後「限電」,遭寶媽們質問:讓我咋接娃?專家的話引人深思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自行車成為了我國人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那時如果家裡有一輛自行車,肯定會成為周圍鄰居羨慕的對象。
  • 「禁摩限電」遭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專家建議扎心了
    還有的全職寶媽騎著電動車或摩託車送孩子上學,不過在「禁摩限電」下,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戰!先「禁摩」後「限電」,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上個世紀我國曾是自行車大國,作為便捷的交通工具,那時候能有一輛自行車出行,是最大的幸福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摩託車、電動車後來居上。
  • 「禁摩限電」後,專家的話引爭議,家長:買不起車不配生娃?
    因為「禁摩限電」一事,很多人都叫苦不迭,對生活造成了不小影響。一時間,把這一規定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禁摩限電」後,於是有網友說道:「難道買不起車不配生娃?」實際上這位網友說得並不過分,還是代表了許多人內心真實想法和現實狀況的。以往一到學校放學的時間,校門口就黑壓壓的一大片,全是騎著各種小摩託、小毛驢來接孩子的家長,有的父母甚至是騎自行車來接孩子放學的。
  • 禁摩限電後家長怎麼去接娃?專家給出建議,被批:不食人間煙火
    而且學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還多了2個交警,這讓寶媽覺得十分難受,本來自己使用電動車接娃就是圖方便。現在電動車受到限制了,自己接娃還要抄小道,繞路接娃,接娃反而不方便了。禁摩限電後,有很多父母都發愁怎麼去接娃,針對這件事,有專家給出建議:可以使用新能源車。
  • 接送娃上學的出行方式又遭限制,禁摩限電後,專家的話更讓人心塞
    但是有一個新的政策表示要「禁摩限電」,隨著這種政策的出臺,家長們送孩子上學的出行方式就被限制了,選擇性也更少了,很多家長都感覺到了出行的不方便。而且「禁摩限電」政策對電動車的時速有限制,不能高於25公裡,且得有腳蹬,僅僅這一條就有一大批的電動車要被淘汰出局。
  • 「禁摩限電」後,寶媽發聲質疑:我該拿啥接娃?專家建議太扎心
    使用摩託車和電動車接送孩子的家長還真不少,大家都覺得操作簡單,又比較快,而且價格也合理,但是最近卻被「禁摩限電」令限制。這樣雖然可能是為了安全考慮,但是很多接送孩子的家長們卻開始叫苦了。因為摩託車和電動車在城市交通中很容易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為了安全,不少城市都出臺了「禁摩限電」的政策,要求速度不可以超過25公裡每小時,還要有腳蹬。這樣家長們哭笑不得,很多全職寶媽產生了巨大的疑問:「我該拿啥接娃?」
  • 先禁摩後限電,寶媽質問拿啥接娃?專家回應引網友怒噴:你出錢?
    而「限電」則是規定電動車行駛不得高於25公裡每小時,並且必須有腳蹬,就不說別的,光電動車有腳蹬就淘汰了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對於這項禁摩後限電的政策,有寶媽直接質問拿啥去接娃,而專家對於這個問題也給出了回應
  • 先禁摩後限電,寶媽質問拿啥接娃?專家回應引網友怒噴:你出錢呀
    而「限電」則是規定電動車行駛不得高於25公裡每小時,並且必須有腳蹬,就不說別的,光電動車有腳蹬就淘汰了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對於這項禁摩後限電的政策,有寶媽直接質問拿啥去接娃,而專家對於這個問題也給出了回應:建議用新能源車接娃。
  • 「禁摩限電」後如何接娃,專家的一番話,引眾人嘲諷:不現實
    因為一到放學的時候,校門口也相當地擁擠,這給家長們接送孩子帶來了困擾,但是最大的困擾還是"禁摩限電"的規定的推出,這條規定的內容是摩託車已經被明令禁止,而騎電動車必須要有相應的駕駛證,而且所使用的電動車必須要帶踏板。
  • 「禁摩限電」一輛電動車只能帶一名兒童,寶媽:2娃上學怎麼辦?
    文/格格鬥今天跟一個寶媽聊天,她說最近正在看車,她和老公打算湊湊手頭的錢,買一輛二手代步車。之後就用這個車來接送孩子上學。寶媽說她之前用電動車接送孩子,可是「禁摩限電」後,再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放學,著實有困難。
  • "禁摩限電"寶媽接娃怎麼辦?專家提出的建議大家並不認可
    接送孩子去學校的問題,是很多家庭的困擾,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學生,為了孩子的安全,寶媽們往往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才能放心。對家長們而言,這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有的父母選擇先把孩子送到學校再上班,但是時間上往往會影響工作;有的選擇請老人幫忙接送,往往選擇擠公交的方式,對老人的體力要求比較高。
  • 先禁摩再限電,以後只能擠公交出門?專家回應後,網友炸鍋:憑啥
    先禁摩再限電,以後只能擠公交出門?專家回應後,網友炸鍋:憑啥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很多,大家都不願意在路上耽誤更多的時間,像那些距離較近的目的地,如果步行就有點花費時間,這時電動車和摩託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隨著電車和摩託車的增多,事故發生率也在大大增加,相關部門就採取了措施,對電動車和摩託車進行限制。先禁摩再限電,以後只能擠公交出門?專家回應後,網友炸鍋:憑啥!
  • 「先禁摩」後「限電」, 我該拿什麼去接孩子?專家給出建議
    但現在很多的城市都出臺了「禁摩限電」的政策;因為這種車經常會違反一些交通規則,管理起來特別不方便,事故發生的概率也比較大。專家給出回答如果家長們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交通問題,那就從給孩子選學校入手。為孩子選擇離家近的學校,家長們可以在附近為孩子擇一所合適的學校,不必讓孩子上貴族學校或公立學校。
  • 為什麼要禁摩限電?到底誰最受益,專家: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
    禁摩限電到底誰最收益,專家: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隨著電動車政策的登臺,禁摩令這件事再次被人們討論起來。現在禁摩令正在各地實施,許多人都吐槽稱,摩託車已經發出了禁令,現在電動車也受到限制,那讓買不起汽車的人怎麼辦?如今,由於汽車數量不斷增加的關係,交通擁堵已經非常嚴重。
  • 同樣都是帶娃,「精緻寶媽」與「邋遢寶媽」的差距,咋就這麼大?
    現在雖然對女性對家庭付出的要求不做那麼死板的規定了,但是還是有一些女性在結婚生子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老公與孩子身上,而更多地忽視了自己,逐漸成為眾人眼中的「邋遢寶媽」,和那些保持「精緻」的寶媽差距越來越大。
  • 「禁摩限電」來了,電動車不能正常「上路」,家長:我拿啥接孩子
    最近的一些事情,讓老人們犯了難,現在各地自疫情後都慢慢的恢復正常,很多中小學、幼兒園也開學了。接送孩子上下學成了老人的一個困難,在農村還較好,但是在城市裡,自出臺「禁摩限電」的方案後,很多城市老人犯了難。
  • 「娃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工作?」面對丈夫質問,寶媽掩面而泣
    丈夫卻擔心她孕期工作會過於勞累,總是勸她在家安心養胎,玲玲笑著問:「我不工作了,以後孩子的奶粉錢怎麼辦?」丈夫滿口答應:「你負責生娃貌美如花,我負責工作賺錢養家」。直到兩人再次爆發激烈衝突,丈夫對著玲玲怒吼:「孩子都上學了,你咋還不出去工作,就靠我每個月這份工資,日子還怎麼過?」玲玲有太多的話想說,最終只化作一聲嘆息,掩面哭泣。
  • 「禁摩限電」後接孩子不方便?看日本家庭的做法,引人深思
    但由於二輪電動車、摩託車事故發生率較高,騎車人仍經常不戴頭盔,因此,近年來針對這一系列安全隱患,出臺了「限電」政策。所以,很多寶媽都犯了難,不知道以後該如何去接孩子,也很不方便。我們不妨將目光轉向鄰國日本,看看日本的孩子們是如何上學上學的,為什麼他們從不需要家長接送,他們的做法值得思考。那日本孩子上下學的路怎麼走?
  • 接娃也有「鄙視鏈」?媽媽接孩子太晚被嘲,表示:我太難了
    說起接娃放學,相信每個寶媽都深有體會,但由於寶媽和寶媽之間各有不同,有些人重視事業,對工作很積極;有些人重視育兒,想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所以寶媽們接娃的時間就出現了差異,繼而形成了一種「鄙視鏈」。這一天,小林提前下班,破天荒準時到幼兒園門口接孩子,門口的一個寶媽看小林有些面生,主動上前跟小林搭話說:「以前沒見過你啊?你家孩子是哪班的?」小林想了想說:「小2班的」,寶媽很驚訝:「跟我女兒一個班啊!你是誰的家長?」小林說:「我是XX的媽媽。」
  • 國內「禁摩限電」,這些品牌卻開始研發電動摩託車?
    不過對於很多普通車友來說,摩託車最主要的作用還是通勤代步,國內的大環境也被大家稱為「禁摩限電」。雖然很多地方仍舊是禁摩的狀態,但是有很多地方只是限制,只要有證上牌還是可以上路的,老王在這裡還是呼籲大家不管是騎車還是開車遵守交通規則,車速不要那麼快,安全第一。除了摩託車之外,還會有很多人選擇電動車用於日常代步,而隨著新國標的實施,好像只有有腳蹬子才能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