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是爬行動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光線,可是你真的了解它嗎?此文章由淺入深,帶你深度了解學習UVB。這是一篇枯燥的學術性文章,但你能更了解UVB本身和現在市場上的UVB燈具。
什麼是UVB?它對於爬寵來說有什麼用?
它能夠給予正在生長期的爬蟲足夠的生長能量,所以很多人養爬寵即使不曬UVB也並沒有出現缺鈣現象,這是因為它們的生長已經開始變慢了 ,隨之帶來的鈣需求量降低,所以就算缺鈣 但並不會呈現出病狀,卻會出現生長遲緩。
可能又有人說,幼體沒照UVB也沒出現缺鈣的症狀,其實這個問題,也有解釋,生長是有快慢的這跟自身儲存的能量有很大的關係,有長的慢 ,新陳代謝慢,吸收的鈣與維生素足以維持緩慢的生長 所以即使不曬UVB一樣不會出現缺鈣的病症 ,但生長個體會一直處於亞健康的生存狀態;如果是生長過快的個體,新陳代謝快,攝入的食物中的UVB不足以提供其生長的能量,這時候就急需一個UVB光源,如果已經出現缺鈣的情況 即使發現還能補上 發現的稍微晚點就會造成永久性的殘疾;鈣缺乏症一旦發病,將無藥可治!
而爬寵需要的UVB範圍在300-320nm之間,而不是UVC也不是什麼短波UVB。
下面是百度百科收錄的文字:
根據生物效應的不同,將紫外線按照波長劃分為四個波段:
UVA波段波長320~400nm,又稱為長波赫斑效應紫外線 。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長波紫外線 有超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雲層到達地球表面,UVA可以直達 肌膚的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將我們的皮膚曬黑。360nm波長的UVA紫外線符合昆蟲類的趨光性反應曲線,可製作誘蟲燈。300-420nm波長的UVA紫外線可透過完全截止可見光的特殊著色玻璃燈管,僅輻射出以365nm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於礦石鑑定、舞臺裝飾、驗鈔等場所。
UVB波段波長275~320nm,又稱為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 。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後會特別強烈。UVB紫外線對人體具有紅斑作用,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3的形成,但長期或過量照射會令皮膚曬黑,並引起紅腫脫皮。紫外線保健燈、植物生長燈發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過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螢光粉製成。
UVC波段波長200~275nm,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它的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紫外線殺菌燈發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線。
UVD波段波長100~200nm,又稱為真空紫外線。
分析:從上述文字中看出,UVB和UVC是有重疊性的,這裡引入一個名詞,叫短波UVB,在德國的爬寵論壇上有相關解釋,也就是介於UVC和UVB的光線,定義為波長為200-290nm;因為在德國滅菌紫外線消毒燈是定義在200-290nm的;而非275nm。
但是很多國產UVB設備的波長一般為260-290之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短波UVB,更有甚者,UVI的數值搞到16-20+,什麼是UVI請往下看。
短波UVB紫外線, 是一種幅射線, 並非被照到受了傷害, 就必患癌症, 而是可成 "患任何病症包括癌症"。
人體是複雜的生理及新陳代謝的構造體,有些人可能一輩子沒事,有些人可能就有事,所以購買國內的UVB燈具要格外小心。
這裡引入一個名詞:
UVI(UV Index),即UV傷害指數,過強會對眼睛及皮膚有不同程度灼傷。 根據SOLARMETER 6.5(專門用於測量UVI數值的權威儀器)標準:1-2弱,3-4低,5-6中,7-9高,10-15過高。不過這個標準大概是以人體皮膚對不同強度紫外線的敏感程度而定的,而非對動物的。UV Guide站中有大量測試數據證實,不同品種爬蟲的皮膚接受紫外線的穿透力是不同的,陸龜的甲殼與皮膚、鬣蜥的皮膚均屬紫外線穿能力明顯低過一些小型蜥蜴類及變色龍龍的品種,更是遠低於人類皮膚的穿透力。故推測,相比人類而言,它們對UV照射的不適感很可能是在更高的UVI指數範圍。另,我曾對家中部分陸龜測試觀察,在UVB強度250uw/cm2範圍之內,大部分陸龜對強度不超過12的UVI沒有特別的排斥行為,及不適表現。
從市面上看,市面流通的爬寵,除少數幾種之外,大部分原產地位於赤道附近,要麼是熱帶草原氣候,要麼是熱帶海洋氣候;這就要求,玩家在飼養這些爬寵時候,要營造與之匹配的環境,那麼相對的高溫,高溼,持續不斷的UVB輸出,是必備的。縱然,太陽是最好的UVB提供者,但往往天不如人願,無法提供持續穩定的UVB輸出。
大部分爬行動物都是早上和傍晚進行活動覓食;原因在於原產地的中午時分的溫度和紫外線強度太高;那麼早上和傍晚的UVB數值是多少呢?介於150-290uw/cm2之間;當然也有個例,那麼就是在快速生長期,爬行動物會選擇「曬背」的方式,來吸取更多的UVB促進其快速成長。那麼我們是不是選擇一個150-290uw/cm2的UVB燈具就可以了呢?
經過長期摸索和實踐,總結了相應規律及需求作為參考:
(以陸龜為測試主體,僅作為參考)
1、嬰兒體(剛出生-3個月)的UVB需求,不得低於100uw/cm2的UVB輸出。
2、幼體(出生後3個月-1年半)的UVB需求,不得低於150uw/cm2的UVB輸出。
3、亞成體(1年半-5年)的UVB需求,不得低於200uw/cm2的UVB輸出。
4、成體(5年以上),不得低於290uw/cm2的UVB輸出。
先來說說,目前市面上的UVB種類:UVB燈管,UVB節能燈,水銀太陽燈,金滷太陽燈。
UVB燈管,以水龜使用居多,也有給部分蜥蜴用的,UVB輸出相對穩定,照射面積大;缺點,由於高度高,到達爬寵體表的UVB很低,逐步被節能UVB替代,以UVB10.0的標準來定義,新管在15CM的舉例輸出值約為60-90uw/cm2。不足以滿足最低標準150的需求數值(水龜、半水龜、部分蜥蜴除外。)
UVB節能燈泡,以幼體爬寵使用居多,UVB輸出衰變頻率約為半年,照射面積不大,需要配合鋁反射燈罩進行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新UVB節能燈泡的輸出80-110uw/cm2;配合反射燈罩,可以達到110-130uw/cm2。
水銀太陽燈
70W的燈泡,UVB輸出約為160-230uw/cm2。
100W的燈泡,UVB輸出約為250-300uw/cm2。
160W的燈泡,UVB輸出約為300-1200uw/cm2。
金滷太陽燈與水銀太陽燈輸出大致相同,就本身而言,燈泡壽命及UVB衰變要強於水銀太陽燈,但金滷太陽燈大多數要配合變壓器才能使用,而變壓器頻繁損壞導致金滷的通用性並不高。
1、最低是標準是UVB節能燈泡+反射鋁燈罩的組合;110-130uw/cm2的UVB輸出,是滿足大部分爬寵幼體生存的最低標準。
2、70W太陽燈,是幼體生存的較好解決方案。
3、對於10CM以上的個體,100W太陽燈是最佳方案。
4、對於15CM以上,根據自己的條件,購置160W太陽燈和噴淋系統。
這裡要說的是,飼養爬寵往往是一輩子的事,因為爬寵的生命大部分比貓狗要長得多;本著不要重複投資的原則,建立一步到位;
在我大部分配置的環境中,最低標準是80*40*40的箱子配合70W太陽燈的組合方式;大部分都是1米2*60*60的箱子配合100W太陽燈或者是1米2*60*60箱子+160W太陽燈+噴淋系統。
爬寵UVB燈具市場,根本沒有什麼行業準則,所以質量參差不齊,這裡只推薦幾個我自己常用的幾個牌子和產品,僅供參考。
UVB節能,只推薦兩個,希瑾UVB節能,和CL-UVB節能。
希瑾UVB節能是相對高端的UVB節能燈泡,理論可以使用到8個月;市場售價約為130左右。
CL UVB節能是性價比高的節能燈泡,可以使用6個月,市場售價約為90元。
70W太陽燈,推薦H-STUDIO的70W太陽燈,高UVB輸出,少量的UVC和UVI。價格約為180元左右。
Mega-ray 70W太陽燈,質量最好的70W太陽燈價格很貴。約為300元。
100W和160W,我只用Mega-ray的太陽燈,質量穩定,UVB輸出很高,光譜很好,UVB衰變約為1年半。價格約為330-350之間。最重要的。UVC和UVI只有不到5!我怕死..
Mega-ray160W太陽燈配合反射燈罩的UVB輸出
不可能每一個爬友都有SOLARMETER 6.5(專門用於測量UVI數值的權威儀器),這個上萬的測試儀器,我們應該如何去鑑別:
1、用眼看,非常刺眼。
2、用手機拍攝,靠近燈具約為5CM左右,用手機拍攝一段視頻,正常的UVB應該有UVB橫紋波浪曲線,而且頻率相當的規律;如果不規律那麼肯定是劣質產品。
3、手腕反面測試法(有點冒險,不推薦)人體手腕的反麵皮膚是相對敏感的,放置於燈10-15CM左右的地方,約1分鐘,是否感到刺痛或者有灼傷感。
4、只用我推薦的那幾個牌子。
敬請關注「陸龜愛好者的地帶」原創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