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東採油廠:做好水文章,注足效益水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邵芳 通訊員 尹永華 何小蘭

水井開井數從去年年底的772口增加至810口,恢復水驅控制儲量209萬噸,自然遞減率同比下降2.6%……今年以來,勝利油田孤東採油廠以注採結構調整、水井三率提升為抓手,通過水井綜合治理和精細注採管理,有效提高水井開井數和儲量動用程度。

GO6-37-473是一口因高含水關停兩年的油井,技術人員從油藏類型、停產原因、剩餘油分布等環節進行研究考證,發現臨近水井GO6-37-1473的42層與其連通較好,根據效益測算,在實施水井補孔等措施後,GO6-37-473井獲得日增油4.3噸的效果。

為加強注水井的精細管理,孤東廠成立了「水井治理項目組」,採取專班運行、聯合診斷模式,制訂一井一策方案,提高治理水平。同時,他們在油井轉注增加新井點注水、治理欠注井層恢復老井點注水基礎上,強化工藝配套,開展欠注井治理,共實施增加注水井點工作量127口,日增注9182立方米,實施欠注井層治理108口,日增注6018立方米。

為確保「注好水」,孤東廠從水井細分、減少測試問題井以及三年未動管柱井治理三方面著手,改善層間層內矛盾,實現均衡注水。其中,孤東採油管理二區技術人員針對平面非均質性、井間差異大造成注水井間幹擾大,水線推進不均衡問題,通過「抑強扶弱」矢量注水提高驅替效率,實施油水雙聯動,改善特高含水後期開發效果。

孤東廠技術人員還結合油藏開發現狀、動態及監測資料,注重與井網完善、流場調整相結合等方式,進一步精細注採調控。目前,該廠已實施注採調整方案13個,與調整前相比,單元日增油85.5噸,自然遞減同比下降3.5%,進一步提升了單元開發效果。

相關焦點

  • 濮城採油廠:老區「不老」 水裡「淘金」
    今年,在攻堅創效行動中,濮城採油廠樹立老區「不老」新理念,以探索適應濮城油田開發的配套系列技術為支撐,針對南區沙二下油藏一、二、三類層,重點應用三級細分和選擇性射孔技術優化井網,在特高含水油藏中「淘金」的同時,為持續攻堅創效、完成全年油氣生產任務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 長慶油田:「脈衝採油技術」實現產量效益「雙提升」
    「周期注水、周期採油、輪注輪採三大脈衝採油主體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了產量、效益的雙提升。」長慶油田採油二廠開發地質一級工程師劉軍鋒說,通過技術創新,激發老油田新能量,已經成為採油二廠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開發效益的核心利器。上半年實施脈衝採油技術,長慶採油二廠直接節約開發成本1716.4萬元,階段累計增油1.74萬噸。
  • 東辛採油廠:提質增效緊盯市場「指揮棒」
    據統計,上半年,東辛採油廠優質優價結算16井次,增加效益產量271噸,給予乙方12.7萬元額外激勵,實現甲乙方協作提質提效。對油氣開發單位來說,電力和作業成本是成本優化的「兩架馬車」。在作業優化的同時,東辛採油廠實施電力運行維護業務「大包」模式,讓停電影響產量、提升服務質量與利益掛起鉤來,強化低壓維護服務滿意率和產量負面價值管理兩項評價。
  • 河南油田採油二廠「走出去」的科技標兵
    2012年畢業於西安石油大學的他,來到採油二廠,在參加工作的8年時間裡,他刻苦鑽研,積極創新,一步一個腳印,書寫著奮鬥不悔的青春,完成了從一名大學生到技術骨幹的蛻變,先後被評為局技術標兵、局青年崗位能手、廠黨員示範崗、廠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
  • 大港採油三廠水轉採日增產油能力4.5噸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文瑜 張愛枝)截至11月5日,大港油田採油三廠作業五區官14-39井實施水轉採措施,日增產油能力4.5噸,累計增油210噸,取得了較好的增油效果。  官14-39井位於官997斷塊,2016年11月因無效注水停注。
  • 下寺灣採油廠「三年注水大會戰」 由規模化向精細化轉變
    下寺灣採油廠管理層和技術人員深知,唯有堅持科技增效和管理增效「兩條腿」走路,才是破解下寺灣採油廠發展難題,實現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實施精細注水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抓手。然而,要邁出這一步,實現「三年注水大會戰」良好開局,就必須直面來自「三高一低」的嚴峻挑戰。何謂「三高一低」,即高含水、高生產成本、高環保壓力、油藏品味低。
  • 吳起採油廠:穩中求進 奏響技術創新「三部曲」
    今年以來,吳起採油廠認真落實集團、油田公司「科技創新年」要求,抓實技術引領、落實創新管理,合力奏響「技術調整、體系優化、黨建+注水」技術創新「三部曲」,為採油廠高質量發展和200萬噸穩產至2036年奠定了堅實基礎。
  • 萬家寨水控集團:做好做足「水」的大文章
    作為全省最大的省屬涉水企業,如何做好、做足水文章,全省上下寄予了厚望。號水脈,定水策——圍繞「五水綜改」進行頂層設計山西省水問題比較多,既有自然稟賦不足形成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又有水土流失、水汙染帶來的水生態問題,還有市場機制運用不夠引起的水治理體制問題。
  • 黃土塬上崛起的能源新星——長慶油田採油十二廠發展側記
    水平井重點攻關開展了井筒及地面「3+2+3」配套治理模式;水平井井筒挖潛技術形成了以「多級滑套一趟鑽分段酸化、氮氣泡沫連續衝砂、三圖兩線辨識堵水」為核心的提產控水工藝,試驗推廣「同井注採、化學堵水、線注線採、烴源氣驅」等6項新工藝試驗。
  • 長慶油田採油二廠嶺六接轉注水站年節約水資源400萬方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馮喜斌 張文軍)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樊家川採油作業區嶺六接轉注水站在原油生產過程中,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降低原油開採造成的環境汙染,實現採出水100%有效回注,年節約水資源400萬方。
  • 吳起採油廠廠長魏登峰深入白豹採油隊調研
    7月25日,吳起採油廠廠長魏登峰深入白豹採油隊調研油田注水、黨建文化等工作。  在白豹採油隊袁託子2號注水站,魏登峰詳細了解站內生產工藝流程、注水層位、油井受益和注水設備管理等情況,並現場查看了該站壓裂液處理回注工程項目建設進度
  • 江蘇油田採油一廠開足馬力掀起首季增儲上產火紅場面
    江蘇油田採油一廠堅決貫徹落實集體公司工作會和油田黨委擴大會精神,在老區穩產保持進攻態勢、以進促穩謀勝,帶領廣大幹部員工聞令而動、亮劍而進、克艱爭盈,瞄準首季日產1580噸目標高歌猛進,迅速掀起增儲上產的火紅場面。
  • 延長石油寶塔採油廠
    延長石油寶塔採油廠|疑存在破壞生態頭條網友爆料:延長石油寶塔採油廠:一正建注水站施工期間發生安全問題並疑存在破壞生態植被(圖)近日,有當地知情群眾傳說,寶塔採油廠正在建設當中的沙則溝注水站,於2019年10月,曾發生一名郭姓農民工摔下架板,致使受傷,兩處骨折,至今還在治療中。
  • 長慶油田第四採油廠主題教育理論學習形式多樣指導生產實踐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幹部讀書班第四次學習集體學習後,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動採油四廠高質量發展議題時,暢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到「小河會議」舊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專題調研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引採油四廠高質量發展」等課題,該廠制定完了《廠領導班子調研工作方案》,從十月下旬起,廠領導班子成員分9個調研小組深入全廠7個基層生產單位、2個科研部門、5個後勤保障單位調查研究,積極協調崗位、薪酬、輪休等勞動組織架構改革問題
  • 東辛採油廠:分類施策加快新井運行
    營14斜50是「百日攻堅創效」期間,東辛採油廠投產的新井之一。設計之初,李陽為它選定的效益穩定層段是沙二5-10,按照新井施工前再論證的創效方向,李陽再次查閱相關井史時發現,鄰井營14-27鑽遇沙二14獲高產的資料。於是,他馬上調整方案,向下鑽探,新投層位沙二10-13,實現日增油10噸。
  • 江漢採油廠:量身定製「除硫套餐」保生產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江漢油田江漢採油廠潭口採油管理區代河站內,高架罐硫化氫含量持續下降,撬裝式氣體除硫裝置應用宣布成功。這是該廠首個採用撬裝式氣體除硫裝置的站點,它的成功標誌著該廠技術脫硫的手段更趨多元。    江漢採油廠歷經多年開發,受石油性質影響,部分區塊、單井、系統中均伴有硫化物或硫化氫氣體的存在。
  • 採油九廠召開第四屆科技大會
    3、題目:《耿83長4+5、長6精細油藏描述及提高開發水平技術》單位:地質研究所                      作者:路存存4、題目:《吳410長6油藏精細注採調整技術研究及應用》單位:地質研究所  薛岔採油作業區      作者:楊偉華5、題目:《吳旗油田五穀城侏羅系提高水驅採收率的研究與探討》單位:五穀城採油作業區
  • 建築給水排水知識:早期注水採油技術
    注水系統效率提高由於地層能量不足,江蘇油田原油開採採用了早期注水採油技術。目前有汙水處理站4座,注水站20座,注水泵46臺,日注水能力5800m3,注入水類型有清水、汙水、清汙混注三種。隨著油田開發進入中、後期,注水量和注水壓力逐年上升,注水能耗也隨之增加。
  • 東營東辛採油廠一老人被困 消防緊急救援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8月11日訊(記者 商永恆 通訊員 郝曉澤)受颱風「利奇馬」影響,8月11日上午9點左右,東營區消防大隊接到報警稱,東營西城東辛採油廠因連續強降雨,屋內被淹,一名老人被困,情況十分危急。
  • 做好「水」文章改善水環境,推進宏村旅遊持續發展
    水是宏村的命脈,人工水系是宏村景區的特色景觀。做好「水」文章,改善水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進行有效轉化,是宏村人一項持之以恆的重要工作,使命光榮,任重道遠。為此,宏村景區必須秉承保護與開發並舉、保護第一的理念,以打造徽派文化展示與傳承、人與山水環境協調發展為核心,以徽派古民居、古水系、水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通過景區創建,實施綜合治理,做好「水」文章,不斷改善景區生態環境,顯得尤為重要,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