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個孩子就會知道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碰撞的矛盾有多大。
我跟婆婆之前一直相處很好,直到我生了娃後。開始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前人告訴我們,生個娃你就知道跟婆婆能不能和諧相處了。
矛盾是從醫院回來後,婆婆拿出準備的衣服要給寶寶穿。剛進入十月,一場雨後,天才微涼個,婆婆買的厚實的棉衣,硬邦邦的穿到寶寶身上。畢竟是婆婆買來有洗好曬好的,我沒好直接跟她說小寶寶現在適合穿柔軟的舒適的衣服,我跟老公說了下,老公跑去直接說婆婆,不能給寶寶穿這麼硬的衣服,這個太厚了寶寶容易出溼疹。婆婆卻氣不過,生氣大喊道,怎麼不能穿,穿那麼軟的小孩子容易羅圈腿,你們懂什麼。
老公不肯堅持要脫掉,婆婆氣的摔門走了。
為了緩解僵硬的局面,我去婆婆那裡哄婆婆開心,然後委婉的告訴她,在醫院裡醫生也叮囑過不能這樣穿,而且跟她解釋寶寶這樣穿是不會羅圈腿的。
母子沒有隔夜仇,婆婆很快好了,也不再堅持穿硬邦邦的塑腿型的棉衣。
但這個只是開頭,隨後,針對寶寶是否綁腿、何時加輔食、輔食是否加鹽、衣服是否穿過多等一系列老一輩的育兒方法展開爭論,那段時間,婆婆和老公經常吵架,每回不歡而散後,婆婆都要難過幾天。
要破除陳舊觀念,學習育兒知識,共同進步。
婆婆屋裡老式電視壞了,我趁機給換個屏幕大的可以連接上網絡的電視。婆婆很高興,她眼睛不好,原來的老是看不清裡面人物的臉,現在這個電視多沒廣告還清晰。我白天沒事藉口屋裡電視沒聯網,到她那看,每次都拉著婆婆跟我一起看育兒科普類的節目。剛開始婆婆還對這個存有偏見,覺得這個節目不好,她沒有完全接受。
我拜託是兒科醫生的堂妹過來,婆婆很是聽她的話。堂妹來我家跟婆婆聊天,先誇婆婆把寶寶帶的好,婆婆很是得意隨後詢問堂妹注意什麼,堂妹就開始推薦平常看的育兒類節目,跟她說裡面都是有名的醫生教的,裡面內容都很好。並推薦她們醫院也有這樣課程,讓我們也可以去聽聽。問清上課時間地點,我趕緊帶著婆婆報名,一起去聽課。
去過後,明顯感覺婆婆改變很多,寶寶要添加輔食了,婆婆開始在電視上學著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也不再反對用尿不溼了。有時候碰到事情,讓我先網上查查看她的方法對不對,不對她就不用了。現在育兒類節目她看的比我還多,出門碰到帶孩子的能跟人聊得頭頭是道,小區裡鄰居開始以為她是個專家,婆婆為此很是得意。
不要低估婆婆們的學習能力,她們只是沒碰到學習機會。
婆婆是個好婆婆,她年輕時候吃過她的婆婆的苦,所以堅決不讓兒媳過她的生活。她很想幫我帶好孩子,只是當老一輩的育兒觀念和現代育兒觀念相碰撞後,首先而來的就是矛盾衝突。從老公的處理方式來看,硬碰硬是完全不可取的,可以先嘗試跟老人委婉溝通,或者帶著她一起學習新的育兒觀念,不要低估婆婆們的學習能力,她們只是沒碰到學習機會。
婆媳感情是相互的,你念我好,我感你恩,家才是和諧的。
過年時候我給婆婆買一身新衣和一條金項鍊,婆婆很是高興,帶寶寶串門時候很是顯擺了一段時間。老公看見婆婆這麼高興,轉身給我網上也訂了金項鍊算做感謝禮物 。
關注我 每天一個原創好故事,陪你度過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