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個孩子,就會知道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碰撞的矛盾有多大

2020-09-18 山河故事兒

生一個孩子就會知道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碰撞的矛盾有多大。

我跟婆婆之前一直相處很好,直到我生了娃後。開始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前人告訴我們,生個娃你就知道跟婆婆能不能和諧相處了。

矛盾是從醫院回來後,婆婆拿出準備的衣服要給寶寶穿。剛進入十月,一場雨後,天才微涼個,婆婆買的厚實的棉衣,硬邦邦的穿到寶寶身上。畢竟是婆婆買來有洗好曬好的,我沒好直接跟她說小寶寶現在適合穿柔軟的舒適的衣服,我跟老公說了下,老公跑去直接說婆婆,不能給寶寶穿這麼硬的衣服,這個太厚了寶寶容易出溼疹。婆婆卻氣不過,生氣大喊道,怎麼不能穿,穿那麼軟的小孩子容易羅圈腿,你們懂什麼。

老公不肯堅持要脫掉,婆婆氣的摔門走了。

為了緩解僵硬的局面,我去婆婆那裡哄婆婆開心,然後委婉的告訴她,在醫院裡醫生也叮囑過不能這樣穿,而且跟她解釋寶寶這樣穿是不會羅圈腿的。

母子沒有隔夜仇,婆婆很快好了,也不再堅持穿硬邦邦的塑腿型的棉衣。

但這個只是開頭,隨後,針對寶寶是否綁腿、何時加輔食、輔食是否加鹽、衣服是否穿過多等一系列老一輩的育兒方法展開爭論,那段時間,婆婆和老公經常吵架,每回不歡而散後,婆婆都要難過幾天。

要破除陳舊觀念,學習育兒知識,共同進步。

婆婆屋裡老式電視壞了,我趁機給換個屏幕大的可以連接上網絡的電視。婆婆很高興,她眼睛不好,原來的老是看不清裡面人物的臉,現在這個電視多沒廣告還清晰。我白天沒事藉口屋裡電視沒聯網,到她那看,每次都拉著婆婆跟我一起看育兒科普類的節目。剛開始婆婆還對這個存有偏見,覺得這個節目不好,她沒有完全接受。

我拜託是兒科醫生的堂妹過來,婆婆很是聽她的話。堂妹來我家跟婆婆聊天,先誇婆婆把寶寶帶的好,婆婆很是得意隨後詢問堂妹注意什麼,堂妹就開始推薦平常看的育兒類節目,跟她說裡面都是有名的醫生教的,裡面內容都很好。並推薦她們醫院也有這樣課程,讓我們也可以去聽聽。問清上課時間地點,我趕緊帶著婆婆報名,一起去聽課。

去過後,明顯感覺婆婆改變很多,寶寶要添加輔食了,婆婆開始在電視上學著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也不再反對用尿不溼了。有時候碰到事情,讓我先網上查查看她的方法對不對,不對她就不用了。現在育兒類節目她看的比我還多,出門碰到帶孩子的能跟人聊得頭頭是道,小區裡鄰居開始以為她是個專家,婆婆為此很是得意。

不要低估婆婆們的學習能力,她們只是沒碰到學習機會。


婆婆是個好婆婆,她年輕時候吃過她的婆婆的苦,所以堅決不讓兒媳過她的生活。她很想幫我帶好孩子,只是當老一輩的育兒觀念和現代育兒觀念相碰撞後,首先而來的就是矛盾衝突。從老公的處理方式來看,硬碰硬是完全不可取的,可以先嘗試跟老人委婉溝通,或者帶著她一起學習新的育兒觀念,不要低估婆婆們的學習能力,她們只是沒碰到學習機會。

婆媳感情是相互的,你念我好,我感你恩,家才是和諧的。

過年時候我給婆婆買一身新衣和一條金項鍊,婆婆很是高興,帶寶寶串門時候很是顯擺了一段時間。老公看見婆婆這麼高興,轉身給我網上也訂了金項鍊算做感謝禮物 。

關注我 每天一個原創好故事,陪你度過春夏秋冬。

相關焦點

  • 兩代人育兒觀念衝突 引發澳洲華人家庭大戰(圖)
    但兩代人在育兒方面的差異,造成家庭戰爭時有發生。  育兒觀念矛盾不斷 公婆氣憤回國  今年30歲的張女士與丈夫都是80後獨生子女。張女士在雪梨讀本科和研究生後留澳發展,與技術移民來澳的先生結婚後育有一子。張女士的公公婆婆已退休,身體狀況良好,主動提出赴澳帶孫子。
  • 擔心老人「帶壞」孩子?讓人頭疼的「隔代育兒」矛盾,如何化解?
    很多家庭中,父母要上班,老人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如果說有什麼事情讓人苦惱,那麼兩代人之間的養育觀念衝突,肯定位列前茅。在享受老人幫忙帶孩子便利的同時,因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的不同,時不時的吐槽隔代養育成為寶媽們的共同心聲,有的家庭甚至上演育兒大戰。
  • 育兒到底應該聽誰的?婆媳新舊育兒觀念碰撞,都是為了孩子
    相信在很多的家庭對於育兒這件事還是會存在很多的矛盾!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到底應該聽誰的?婆婆有婆婆的經驗,寶媽有寶媽的真理。都是為了孩子。新舊育兒觀念碰撞其實這種事情也掙不出個所以然。因為都是對孩子好。只是想法不一樣而已。
  • 夫妻育兒觀念衝突是縮影,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我現在準備離婚 ,不單純是因為育兒觀念的分歧, 還有很多很多 。但是我認為: 育兒觀念的分歧其根本上是兩個人各方面觀念不一致所造成的 ,育兒觀念只是其中的縮影。也就是說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只是通過育兒觀念分歧表現出來而已 。有多少人是因為孩子寒了心?
  • 別讓這3種育兒矛盾傷害婆媳關係,聰明婆媳的育兒相處之道
    生還是不生,一千位女性有一千個想法,我們無權幹涉,生育是一種權利,而不是一種義務。拋開那些生育是否決定一位女性成功與否的爭論,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生了孩子的媽媽身上,選擇生孩子是她們人生中重大的選擇,而養育孩子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隔輩愛,是孩子的福氣,別讓隔代育兒矛盾,破壞了祖孫情
    很多父母忙於生計而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但隨之而來的育兒矛盾,也令很多家庭感到困擾。父母自己帶孩子,工作和帶娃往往又不能同時兼顧,捨棄工作還是帶孩子?權衡之下,老人帶娃便成了首選。 有了老人的幫忙,年輕父母可以放下顧慮,安心在外面打拼。這於一個家庭的穩固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普通家庭最常見的組合模式。
  • 權衡老人帶娃的利與弊,不妨掌握兩個原則,輕鬆解決家庭育兒矛盾
    因為如何照顧柚子,媽媽盼盼已經跟婆婆吵了幾次,歸結到底還是因為兩個人在育兒觀念上存在差異。媽媽希望用更科學的方式照顧柚子,但是婆婆卻還在用陳舊的觀念。就拿給柚子洗澡這件事來說,媽媽希望去專門的孕嬰遊泳館,這樣孩子也能玩的很開心。
  • 老人帶娃矛盾多?試試黃金圈溝通法,隔代育兒將會更有優勢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麗麗懷孕後一直是婆婆身前身後的照顧,婆婆是一個很細心的人,這讓麗麗覺得很幸福。婆媳關係相處的融洽讓麗麗整個孕期過的也非常舒服。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過了孕期小寶寶順利出生後,婆媳之間的矛盾反而多了起來。這些矛盾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關於婆婆帶孩子的。
  • 媽媽和奶奶的育兒觀念不一樣,晚輩做到這3點,婆媳矛盾迎刃而解
    媽媽和奶奶的育兒觀念不一樣,晚輩做到這3點,婆媳矛盾迎刃而解進步現在真的是時代進步了,以前的時候都是男主外女主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思想也逐漸的開放了,女性不再甘願做家裡的煮飯婆。她們有自己的工作,實現了經濟獨立但是家裡的孩子就免不了讓自己的公婆過來帶,由於生活和教育的觀念不一致,就難免在同一個屋簷下心生矛盾。
  • 老人幫忙帶孩子,經常偷偷給孩子吃零食,孩子媽該怎麼辦?
    兩代人育兒,經常會有觀念發生衝突的時候。有個朋友最近很苦惱,她的孩子剛剛一歲半,請公婆來幫忙帶孩子。但是,她發現婆婆為了逗孩子,經常背著她偷偷給孩子吃零食。這位朋友很苦惱,直接制止吧,怕發生婆媳矛盾,不制止吧,又擔心影響孩子健康。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是兩代人育兒觀念發生碰撞的問題。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生這種事再正常不過了。但是,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發生不愉快,甚至引發家庭矛盾。
  • 孩子一頓飯引爆一場婚姻危機,「隔代育兒」的矛盾該如何規避?
    ,男人通常覺得這是老人和妻子的事情,和自己沒多大關係,最多也就是關心一下孩子有沒生病,長沒長高,然後就忙自己的去了。,育兒觀念的統一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父母與老人的育兒觀念長期不一致,不僅容易產生家庭矛盾,還容易養成孩子的壞習慣,甚至會導致孩子成年後失去對某些事物應有的判斷能力。比如,在宮蓓蓓教育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看平板電腦」時,孩子的爺爺卻在旁邊反駁,「孩子看動畫還能多吃點飯。」有了老人的助威,孩子不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威脅道:「你不讓我看,我就不吃飯。」
  • 「隔代教育」矛盾多,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帶?觀念融合才是硬道理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隔代教育」似乎是育兒界一直都很引人關注的一個話題。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看重事業,生完孩子後要繼續回到工作崗位,只能把孩子交給老一輩的人照顧或者請月嫂看管,而靠譜的月嫂往往都費用高昂,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前者。
  • 「婆說婆對,媳說媳對」,育兒觀念不一致真的會毀了孩子
    可是等到孩子生下來婆婆還沒有帶多久,閨蜜卻改變了想法,寧願苦點累點也要自己帶,原因就是因為婆婆他們倆育兒觀念完全不一樣。就拿餵奶來說,閨蜜奶水不足都是給孩子餵奶粉,每次婆婆沏奶時都是先放奶粉再放水,沏好後如果水溫不合適的話再兌水。
  • 減少家庭矛盾,老人給年輕人帶孩子必須保守幾個底線
    導讀:減少家庭矛盾,老人給年輕人帶孩子必須保守幾個底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減少家庭矛盾,老人給年輕人帶孩子必須保守幾個底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過兩個孩子,與生一個孩子區別有多大?看過之後你還想著二胎嗎
    生二胎一直是我們近幾年關注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相信大家也是看了許多,不過簡單來說,其實孩子一個與兩個並沒有什麼區別,可能是出自心理因素,拿給大寶當陪伴,老有所依各種藉口來為二胎託詞,實則大家不知道,生孩子不僅是多生一個那麼簡單,真正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的寶媽,又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一個娃與兩個娃的寶媽差距有多大。
  • 孩子想吃雪糕,媽媽不讓吃、奶奶偷著買,婆媳關係的矛盾油然而生
    「婆媳矛盾」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已婚人士都有切身感受,婆媳關係確實不好處理。小夫妻剛結婚時,婆媳兩人可能因生活小事出現分歧,好不容易磨合到互相了解對方的脾氣秉性、生活習慣,當媳婦懷孕生子後,婆媳間的矛盾又繼續升級,兩代人育兒觀的不同常常使得婆媳衝突不斷。
  • 老人這樣的育兒觀念讓我崩潰!網友:孩子病了,老人餵蟑螂請神婆
    各位爸爸媽媽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老人的哪些觀念讓你生氣、崩潰甚至想發飆呢?我生了兩個娃,老大是照書養,因為沒經驗,所以更多的倚靠公婆的育兒經驗,因為他們親手看大了兩個孩子,公公還懂一些醫術,我覺著總比我育兒經驗豐富吧,但是,在他們幫忙帶孩子的第一年,我們就因為觀念不同,鬧過兩次不愉快。
  • 撒貝寧綜藝吐槽妻子,因育兒觀念不同起爭執,難忍妻子育兒方式
    雪蘇曾經說過:"種莊稼要不誤農時,教育孩子要適時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要學會如何去教育孩子,這是身為父母不能夠忽視的一個責任。但一個家庭當中有時候不只有一種教育觀念,所以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生分歧。
  • 婆婆的尿布VS媽媽的紙尿褲,新老育兒觀念碰撞,究竟誰更勝一籌?
    新老育兒觀念發生衝突,應該如何有效調節?1、接受對方的意見無論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輩,他們在育兒上都會產生不同的觀念和方式,可是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寶寶好。所以,當雙方出現矛盾的時候,不要試圖去強迫對方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是學會接受對方的意見。或者把問題拿出來討論,然後取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這樣不僅給到寶寶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寶寶的教育也是相當有利的。
  • 四類老人是隔代教育典範,幫著帶娃矛盾少,子女不操心孩子不遭罪
    ,此時,帶娃的重任就到了老人的肩上,但兩代人之間畢竟存在一定的代溝,隔代教育難免會出現很多矛盾,甚至可能引發家庭危機。1、育兒觀念陳舊數據顯示,我國每10戶家庭中就有4戶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引發兩代人之間出現矛盾,而這種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如下:奶奶覺得你冷:不少老人一摸孩子的小手覺得有點涼,就立馬給其加上幾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