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省份,尤其是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三支一扶人員服務期滿,一般只要求考核合格,都可以上岸,使用事業編制,成為事業人員,也就是進入體制內工作。
「三支一扶」是指是畢業生基層落實政策,指大學生在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從2006年起,採取自願報名的方式,從高校畢業生中採取公開招募、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2萬名左右,主要安排到鄉鎮從事相差工作。工作時間一般為2年,工作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而在絕大多數地區,這個「一定的生活補貼」,直接就是按新入職人員工資核算,只不過不能參與工資晉升、調資等,部分地區機關事業人員發放的福利、補貼、精神文明獎等,也沒有這些人員的份。
按規定,「三支一扶」人雖服務期滿,是自主擇業,當地只需要給予一些政策支持和幫助。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省份,三支一扶人員考核合格,就可以轉正入編,成為體制內人員。服務期滿後,一種是調劑到有空缺編制的單位,一種是在原單位轉正,等待出現空缺編制後,論資排輩使用。轉正後,不管有編無編,其工資就開始正常晉升,其他事業人員享受的待遇同樣享受,沒有什麼區別。按照江蘇省的政策,每年還要拿出20%的公務員招考名額,專門用於基層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人員,給這些人進入公務員管理序列的優待和機會。也就是說,轉正後事業人員享受的政策待遇他們都有,而且在一些地方還比其他事業人員多了更多的優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