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臉符號之父:網絡符號不會威脅中國文化(圖)

2020-12-19 搜狐網

斯考特先生應我們的要求專門拍了張照,拿著他的「笑臉」

  尋訪網絡表情之父

  笑臉符號 今年25歲

  ◎文/本報記者 陳七妹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今年9月19日,是笑臉符號:-)的25歲生日。很少有人知道它誕生於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學院,它的創造者語言技術和人機互動研究教授斯考特,也快要迎來自己的60歲生日。近日,遠在美國匹茲堡的斯考特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冒號、短橫線和半個括號組成的符號串讓網絡交流變得格外有人情味,它或許是網絡上最流行的符號。你可曾想過是誰創造出這個絕妙的組合?

  笑臉相迎 注意笑話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學院的標誌是一條龍,但曾經差點變成一頭母牛。有一次院長建議說,龍在西方神話裡既危險又愛搞破壞,不如換成母牛,友善的母牛從不傷人還能產奶!斯考特回敬道,「別忘了,母牛也是造糞機器;它們兩眼睛分開那麼遠,眼神鬼鬼祟祟,誰希望研究人員像母牛啊?」

  斯考特的玩笑被院長採納了。幽默不僅帶給他好心情,還讓他創造出了網絡上最流行的笑臉表情。

  時光退回到1982年。那時候卡耐基大學的電子公報板(相當於今天網上的論壇)是大家交流信息的新玩意兒,老師和學生們常在上面討論學術問題、發布尋物啟事或者聚會公告。斯考特卻發現,有時在論壇裡講幾句搞笑的話,那些教授學者們總看不出其中的幽默。他們爭論起來的認真勁兒,往往會淹沒一個挺有趣的帖子。

  他向我們回憶起25年前的情景:當時幾個人你來我往地發帖子。有人發了個腦筋急轉彎「電梯裡有根蠟燭,地上有一滴水銀,突然電纜斷了,電梯墜落。水銀和蠟燭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後來者開玩笑地編造了一條通知:「注意!**電梯遭到了水銀的汙染,同時發生了輕微火災,清理工作預計周五八點結束。」

  突然論壇裡出現了一個物理學家,他一本正經地說,「我高中時,學校曾因水銀洩漏而關閉了實驗室……」幾句話讓饒有趣味的「胡扯」戛然而止。於是大家商量,不如今後在「笑話帖」前面加個#、*或者&這樣的符號,免得有人再當真。

相關焦點

  • 笑臉符號:-)已經30多歲了 網絡符號起源
    笑臉符號:-)已經30多歲了 網絡符號起源 2014年08月31日 02:30作者:任曉然編輯:任曉然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平板電腦頻道] 冒號 連字符 半截括號,就組成了網際網路上最早的微笑符號。
  • 笑臉符號25周歲了-搜狐新聞
    本月19日,「微笑」符號將迎來25歲生日。網絡符號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詳細]·笑臉符號誕生記 「幾年前電影《大話西遊》紅遍大江南北,遍地濫用『大話句式』,成為當時年輕人的標誌,可以算是火星文初露端倪。王朔掀起痞子文化,其小說《頑主》,罵人已用到反切的造詞手法,正是『前火星文』。」
  • 笑臉符號 :-) 迎來30周歲生日
    這是最基本的表示友好的笑臉符號 :-),用3個鍵─冒號加連字號加括號─打出一個橫向的「笑臉」。
  • 球球大作戰名字笑臉符號大全
    球球大作戰名字笑臉符號大全,球球大作戰名字中怎麼加笑臉?有哪些笑臉是球球名字中可以使用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微笑符號25歲 50歲以上老人也用符號
    不過,作為所有網絡表情的「始祖」,法爾曼教授個人並不喜歡圖像表情,他說:「我不喜歡那些東西,這樣的做法使得網絡表情太過反覆無常,毀壞了符號圖釋最初的那種元素。」法爾曼教授還說,他個人之所以更喜愛文本形式的「微笑」,是因為它比笑臉圖標更「異想天開」。  20歲的南基範以4幅作品奪取了大賽的桂冠,簡單的符號被組合成生動的畫面,傳達著與文字截然不同的感受。
  • 網際網路「圖文字革命」:每天4.7億個笑臉符號在飛
    原標題:網際網路「圖文字革命」:每天4.7億個笑臉符號在飛   使用手機或電腦與人聯繫時,如何表示「高興」或「同意」?時下最流行、最方便的辦法可能就是發個笑臉圖標,對方立即心領神會。熱衷者更是認為,用簡單圖標代替文字表達抽象概念,將成為一種趨勢,在網際網路上引發一場關於交流的「革命」。
  • 俄公司註冊「笑臉」表情符號惹非議 被指違公益
    俄羅斯一家廣告公司將「笑臉」表情符號註冊為商標,並計劃向未經允許使用「笑臉」的公司收取費用。這一做法引起諸多非議。  「笑臉」  經營手機廣告業務的Superfone公司決定將「笑臉」圖案註冊為自己的商標,俄羅斯專利局於日前批准了這一申請。
  • 笑臉表情符號誕生歷程,人們紛紛效仿,各種表情相當豐富
    笑臉符號:-)由冒號、短橫線和半個括號組成的符號串,表情符號讓網絡交流變得有趣味更親切,它可能是當時網絡上最流行的符號。你可曾想過這個絕妙符號組合是如何誕生的。這要追溯到1982年,那時候卡耐基大學的電子公報板(相當於今天網上的論壇)主要是大家在上面交流信息,師生們常在上面討論學術問題、發布尋物啟事或者活動組織舉辦公告。
  • 中國文化符號排名的背後 毛澤東韓寒上榜(圖)
    因為其中很多所謂文化符號並不符合中國學者對當前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理性判斷。為此,他委託學生給美國《新聞周刊》發了一封信,得到的回覆是美國《新聞周刊》沒有做過這樣一個網絡調查。為了對這個問題有令人信服的了解和及時應對,他們決定對全國在校大學生做一次抽樣調查。2009年下半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開始按照多階段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系統調研。
  • 像您的意思那樣的笑臉:表情符號如何進入您的腦海
    我們可能不會花很多時間來考慮將表情符號插入到電子郵件和簡訊中,但是事實證明,這些表情符號揭示了我們對面部表情的感知方式有趣的東西。在我今天和我的弗林德斯大學以及南澳大利亞大學的同事發表在《社會神經科學》上的一篇新論文中,我和我的同事研究了將三個標點變成一張笑臉的神經過程。
  • 表情符號定義社交新時代
    斯科特•法爾曼提出了知名的笑臉符號「:-)」,成為最早的「表情符」(emoticon),圖為法爾曼和他的表情符號西方的表情符號要歪著脖子將頭擰轉90度才看得明白,讓人「捉急」。隨著表情符號傳入日本,日本人融合本國文化將其進一步發展,發明出橫式的表情符號。表情符號的日語發音意思是「圖的文字」,最著名的莫過於NTT Docomo通信公司員工慄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發明的系列表情。
  • 表情符號帶來全球看"臉"時代 不發表情圖怎麼聊天
    現在很多人認為,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是「笑臉之父」。但是那個「兩點一弧」的標誌性笑臉符,其實誕生於另一人之手。 1963年,美國商業藝術家哈維·鮑爾受邀為一家保險公司設計Logo。鮑爾只用了不到10分鐘時間,就讓明黃色的底圖上流淌出一道歡快的弧度,再配上一雙單純的眼睛。此次設計鮑爾只得到45美元設計費。
  • 笑臉表情符號歷史又提前了2個世紀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的人類歷史上首個「笑臉」表情符號存在於1862年的亞伯拉罕·林肯演講稿翻印本當中,不過來自文學評論家Levi Stahl的最新發現或許將把這一時間點再向前推近200年。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原標題: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如同郵票、火柴花或者各種版本地圖的收藏,表情包正在成為另一種來自網絡的收藏項目。一個人的微信發出一張有趣的表情包圖片,另一個人回復了一張更為可笑的表情。
  • 胡易容:從「巴蜀符號」到中國符號學派
    項目組/供圖傳承傳播:讓古老神秘的巴蜀符號重新「活起來」「文化傳承與創意傳播」是胡易容巴蜀符號項目組的重要工作之一。胡易容表示,他們力求通過「文化符號的創新傳承與創意傳播」讓古老神秘的巴蜀符號重新「活起來」,讓它們融入今天的文化生活當中,甚至成為地域文化、城市的品牌形象標記和代言者。
  • Emoji被「符號表情之父」嫌棄 :(
    1982年9月,卡內基梅隆大學的Scott Fahlman教授在一封電子郵件中首次使用了  :-)  這個臥倒的笑臉符號,隨後衍生出的一系列由標點符號組成的表情風靡全球。教授表示,Emoji表情很醜,而且它們的出現讓人們失去了嘗試用字母和鍵盤符號更有創意地表達自己情感的樂趣。嗯···創造性確實不能被抹滅,不過如果創造過頭了就是悲劇。下圖右邊的兩個表情走的是非主流路線麼?
  • 網絡表情符號要入中學課本,99%人都吃驚!到底是怎麼回事?
    引入網絡語言、網絡表達方式,似乎讓大家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受到衝擊。社會褒貶不一,網友評論彈贊鮮明,節選一部分供大家欣賞。如果真的把《網絡表情符號》裝進中學課本,將嚴重擾亂學生們的意識形態,會誤人子弟的。海樓鏡月:不大好吧,「網絡符號」完全沒有以前的那篇有意義啊。課文不該只是切合實際,還要有意義有價值啊。越祈的胖次兩塊八:《網絡表情符號》講什麼?不會介紹幾個表情,然後考試問你這個表情什麼意思吧?這樣的話還不如不要。
  •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流行?"假"表情也能傳達真性情
    因此,他們認為,網絡表情之所以流行,不僅僅是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得到了人類「身體」的積極響應。也就是說,網絡表情的流行,不僅僅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得到了人類「身體」的積極響應。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弗林德斯大學心理學學院歐文·克徹斯(Owen Churches)博士在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表示,之所以進行該項研究,是想了解人類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面部,試圖將它們「讀取」為情緒,這一行為是否也適用於網絡表情符號。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如同郵票、火柴花或者各種版本地圖的收藏,表情包正在成為另一種來自網絡的收藏項目。一個人的微信發出一張有趣的表情包圖片,另一個人回復了一張更為可笑的表情。
  • 當人發給你一個笑臉符號,它其實並不是你看到的表面意思
    美國網站Quartz日前發表了一篇名為《當中國人發給你一個笑臉符號,它其實並不是在傳遞你看到的表面意思》的文章,詳解中國人運用表情符號背後的深意。中國以製作各種創意十足和畫風清奇的表情包而著稱。中國人還開創了一種顛覆性地使用表情符號的系統,因此笑臉表情可能實際上表示的是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