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從半島變成真正的島,意義何在?
文/重慶美景說
在我國國內如廣東省湛江市、山東省青島市等眾多城市都存在半島,甚至湛江市還有我國最大的市內半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重慶市的一個半島。這個半島就是重慶渝中半島,它之所以被人們叫做渝中半島,就是因為這個半島全部處於重慶市的渝中區管轄區內。
渝中半島面積大約是二十四平方公裡,人口大概也有七十萬之巨,三面臨水,讓人們在地圖上看渝中半島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半島像極了鵝的腦袋,所以人們就把處於半島鵝頸部那個地方的公園叫做鵝嶺公園,說起鵝嶺公園。
那可以說是有些年頭了,它最開始可以追溯到清代宣統年間,鵝嶺公園還是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鵝頸部是半島根部最窄的地方,直線距離只有約1公裡。所以就有人提出一個設想,就是如果我們在渝中半島的最窄的地方,我們能夠鑿開鵝嶺,就可以建造一條人工河把嘉陵江和長江徹底聯通。
這樣的話渝中半島就就可以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江心孤島同時也可以營造一個豐富濱水區,形成一副城市江山畫卷。這樣的市區風景,可以說一直是中國甚至是世界眾多城市夢寐以求的,所以如此一來,渝中半島就可以作為重慶市山水文化的標誌。
想中國人民乃至世界展示其風採,與此同時,重慶市在在它的城市規劃中,將會對渝中半島進行大量建設改進,不難想像,渝中半島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之下將更加美好。而提出這個設想的叫做劉可,不過劇劉可所說,他並不是這個設想的原創。
因為這樣的異想天開的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蜀漢時期。而在當時提出這個想法的這個人就是李嚴,他是蜀漢時期的武將,甚至還是劉備白帝城託孤的忠臣。
至於為什麼李嚴會這麼做,史上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說為了防禦北魏的進攻,因為這個地方可以說是兵家常爭之地,有傳言說其實當時李嚴已經開始在開鑿鵝嶺了,但是在被諸葛亮知道了之後被火速叫停了,理由就是擔心日後被圍沒了後路。
而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李嚴有想叛離蜀國獨立的的傳言,所以就想到建此工程,但是諸葛亮知道了之後,李炎遭到了諸葛亮的痛斥。兩人也從此不在齊心,最後李炎也沒有一個好結果了。別看事沒幹成,但不得不說李嚴的這個想法確實很很有超越性。
把渝中半島變孤島,在現在的我們看來,無論怎樣想都覺得意義不大,所以說這無疑是一個充滿噱頭的而且還不切實際的想法。
因為重慶主城本來就是一座山城,被長江和嘉義江以及眾多山頭分割,可以說重慶市是一個組團型的城市,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把這些被分散的地區給串聯起來,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些地區之間建造橋梁,所以現在的重慶就又多了一個外號,那就是「橋都」。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真的再挖一條人工河,這無疑就是在增加渝中半島和重慶市其他地區的隔離,這也就意味著建造人工河背離了我們的初衷。
在古代可以修建長城、京杭大運河,但今時不同往日了。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這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公裡長,但但凡只要是挖山就一定不是什麼小工程。
渝中半島,因為當初重慶市委把重慶市的政府大樓就建落在這裡,所以自然而然的,這裡就成為了重慶市最繁華最重要的區域,幾乎重慶市的各種大型商業貿易大樓都建在這裡。渝中半島內的各種各樣的建築那可是高聳入雲,層出不窮啊。
半島的街頭道路也在高樓大廈和綠茵樹叢中蔓延、街道上也是車水馬龍,入夜之後更是燈火輝煌,街頭的霓虹燈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然人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到達了仙境。而且,不得不說,重慶市的渝中半島的夜景即便是在世界也是十分有名氣的。
一般來說,當一個城市的某一個地區擁有著其他地區都稀缺的資源的時候,它必將成為中心,而渝中半島就是這樣的一個地區,它擁有著重慶其他地區所沒有的一切優勢,自然而然的,渝中半島就成為了渝中區乃至重慶市的中心地帶。
正因為渝中半島對於重慶市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重慶市的中心,所以對於人工河的開發不僅沒有任何必要,反而會堵塞渝中半島的交通,甚至還會抑制渝中半島的正常發展,這麼看來人工河就顯得有點多餘了。
因為這些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條人工河至今為止也沒有開通,渝中半島也依然是一個半島而不是那個「孤島「,以至於開發這條人工河被重慶人稱之為重慶八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