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打造全新品牌,要如何明確產品角色定位?

2020-12-22 市場部網

來源:付永承(ID:kexueyingx)

「我們要利用網際網路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

接下來設計個logo,喊出一句口號, 往後的日子裡蹭蹭熱點,搞搞新媒體傳播期待著品牌能像杜蕾斯一樣走紅網絡世界。

任何的老闆腦海裡都有一個「杜蕾斯「夢,但是這個夢是否適合產品卻不清楚,為此作為營銷人員常常感到痛苦不堪。

假如你是一名導演,你會選擇鹿晗去演戰狼的角色嗎?你會叫王寶強去演青春愛情偶像劇嗎?想想這樣的畫風都會讓人感到凌亂,然而實現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看到這樣的尷尬。

再好的演員也要有適合TA的角色,才能完全發揮出演員的潛能,同樣,再好的產品也需要有適合的角色,才能完全打造出符合產品的品牌形象。

你能想像奢侈品們像杜蕾斯一樣進行調侃的蹭熱點方式嘛?或許,這樣可能會得到大量的轉發曝光(利用了反差效應),但是,這樣做其實會讓品牌的逼格下降了,在消費者心理多年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將會面臨貶值危機。

絕大多數的演員都有適合自己的戲路,同樣,絕大多數的產品都有適合自己的角色定位,任何品牌打造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明確產品的角色定位。

那產品到底有哪些角色定位呢?

一般產品會跟人發生這4種關係:

1.自我概念——解決我是誰,替用戶表達自我

用戶在使用這個產品時有助於確立自己的身份,有時候是為了表明自己從屬於哪一個群體(開豪車住豪宅表明我是富人階層,用小米手機表明我是發燒友、去買最新款的潮鞋,表明我是一個潮流追求者),而有時候為了規避厭惡群體,跟他們區分開來(「微博的風氣太屌絲了,我要去知乎「)

2.懷舊依附——與過去的我建立聯繫

人們從小到大都在不間斷的更換角色,開始是小孩,然後是學生、是男/女朋友,員工、老闆、父親、而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些產品是利用過去我們的某種屬性而跟我們建立起聯繫,比如:時不時就會冒出一部校園青春片,讓我們走進電影院重返17歲。從故鄉去到異鄉看到有一家家鄉味道的餐館,就會心生親切,毫不猶豫的走進去品嘗一番。

3.互相依附——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有些產品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現代人也早已離不開TA了,對此我們也無法去想像如果突然沒有這類型的產品生活會發生什麼,比如:手機、微信、廚具、洗髮露、衣服等等…..

4.愛——引發強烈情緒的情感紐帶

通常用戶在使用這個產品的時候能感受到某種情緒體驗,而這個時候產品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如何去更好的激發某種情感,比如:「送禮就送腦白金」激發別人送禮時的溫暖情感,而牧馬人的廣告通常會激發一種「純爺們」去挑戰大自然的激情。

以上這4點可以幫助品牌明確產品要扮演的角色,而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一步,這一步也是為什麼經常看到絕大數品牌形象失敗,而只有少部分能成功的原因。

經過研究後,發現一個品牌角色能不能成功的往往取決於幾點:

順從認知

行為一致性

提升控制感

區別競爭對手

順從認知

人們對事物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這是長時間受社會環境、所屬群體影響習得的,反過來這一套認知體系也在指導我們的行為準則,比方說最近的南北方對青菜的定義,南方人認為青菜必須是綠油油的一大盤,而北方人的排骨燉豆角,裡面的豆角就叫青菜了。

而在品牌上由於產品扮演的角色沒有順從消費者的認知經常看到一些失敗的案例:

幾年前美國一家護膚品製造商嘗試推出一款男士脫毛膏,作為剃刀和剃鬚膏的替代品,儘管產品簡單、方便、實用,但最後還是失敗了,為什麼呢?因為其配方設計與女性用脫毛膏的配方是相似的,會威脅到男性的自我觀念。

雀巢旗下的嬰兒食品嘉寶曾經推出過一款面向**的罐頭,產品的角色主要解決單身狗在家吃飯的問題,然而消費者並不買單,不僅討厭被稱為Single(它們還把這個單詞大大地印在包裝上),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嬰兒,不僅單身,還幼稚。 

任何產品在進行品牌的角色扮演時一定要明確與目標群體的生活兼容、協調性以避免消費者陷入認知偏差中。

那好,除了避免認知偏差,該如何利用認知順從這個原理應用到品牌形象上呢?

我的建議是當別人已經對某個群體或個人已經形成一種特有的認知印象,再把這群人或個人的特質轉嫁到產品上。

某個演員在一部電視劇當中飾演了一個深得人心的醫生角色,一家藥品公司可以利用人們對其具有權威性的醫生角色形象在電視上進行產品宣傳。(你完全可以想像到在《我的前半生》裡面飾演凌玲的吳越在微博上被網友罵到關閉評論,容麼麼角色飾演者打車被拒,都是因為角色原因)

可口可樂的瓶裝設計由於像女人的身體曲線,不僅看起來嫵媚和誘惑、曲線更柔和、流暢,摸起來的手感更好,這種瓶裝的誕生助可口可樂在飲料市場上脫穎而出具有功不可沒的地位。

褚橙,由於褚時健的人生經歷大起大落,攀過高峰,下過牢獄,七十多歲高齡還重出江湖種植橙子的激勵性傳奇人物故事,營銷人把這種個人特質轉嫁到品牌上,消費者買單的不是橙子,而是一種跌宕起伏的激勵情懷。

在自我概念的產品上,有時候利用某種喜愛群體或則個人的體質到產品上,會讓消費者形成比較心理,令消費者對現狀感到更加不滿,繼而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如:微博網紅絕大多數都是自家網店的模特,粉絲看到她穿的漂亮衣服後本能的進行自我對比,對自身感到不滿後去追求網紅的特質(衣服)


行為一致性

我想大多數人最怕的就是品牌出事,一旦出事就會意味著麻煩找上身,所以大家面臨品牌出事時的做法往往都是逃避責任,撇開關係。但是,犯錯誤的才是一個品牌,不犯錯誤的根本都不是一個品牌,消費者不需要你。

這話怎麼理解呢?

任何一個品牌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當品牌面臨犯錯的時候,坦誠承擔錯誤,讓消費者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懲罰你,則品牌成立,(比如:海底撈事件出來後,公司立刻出來承擔所有錯誤,並公布最高責任人的名字和電話,消費者可以直接撥打電話投訴,而不是單單開除某人後,不了了之),而但品牌犯錯誤的時候,逃避責任則品牌失效,(比如:最近的幼兒園事件)

在消費者眼裡「你的品牌形象是怎麼樣的就是怎麼樣的」 行為和形象不一致的品牌失去了最基本的品牌信任,也就是失去品牌的成立之本。

而一個品牌的信任按照經濟學家的說法,是來源於重複博弈的基本假設,企業犯錯了消費者可以懲罰你,比如:旅遊景點就屬於一次性博弈,好壞消費者都無法懲罰商家,而小區的餐飲店就是重複博弈的結果,不好吃我就懲罰你,以後就不來了。

對於具備風險的創新型產品(科技產品、理財產品、護膚品)來說給消費者創造一個重複博弈的機會至關重要。

那如何給消費者創造重複博弈的機會呢?一般的做法是做出某種承諾,讓消費者在直覺上感到跟預期不一致時可以選擇懲罰商家,比如(淘寶的7天包退、保潔的香體露包退承諾、某超市的價格買貴了補差價雙倍的承諾等等……)


提升控制感

「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這樣的話相信不少人說過或則聽到過,這樣的話說出來也就意味著預期想得到的結果失敗了。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某人要去說服別人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是經常受到反抗,比如:老師叫學生要安靜好好聽課,學生卻要大聲說話。老婆叫老公幹點事,老公卻偏偏不想幹。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這種行為本身不是由大腦意願來支配的,在這時候人就會面臨個性自由失控的威脅,出現負面情緒,焦慮、氣憤、狂怒、沮喪、繼而就會以某種行為來進行反抗,以此來恢復個性自由。

在廣告上經常能看到一些產品以說服性的口吻促使消費者去購買產品,然而現實中大部分這樣去做的結果都是失敗收尾。

然而,最好的說服是放棄說服,最好的控制就是放棄控制,聰明的營銷人會給用戶提升控制感以此來達到營銷目的,例如:

在大城市的白領們每天過著忙忙碌碌的生活,生活中的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工作給支配了,在這種情況下做的很多事以及花的很多時間都不是由自己的意願來進行的,在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產生焦慮、暴躁、沮喪等負面情緒,新世相的」逃離北上廣」活動正切中了這一點,給用戶提供控制感,人們會為了反抗失去控制的局面,選擇「逃離北上廣」的活動來短暫恢復個性自由。

當生活工作中很多選擇都是由他人意願來進行的時候,人們就會想借其他方式來找回自己的控制權,其中購物就是提升控制感的一種手段,選擇哪家店,哪件衣服都是自己決定的,京東最近大火的廣告「你不必成功」也是出於此策略,暗示人們你不必按照人們成功的標準去生活,去反抗這種標準,自己該幹嘛就幹嘛,不必成功。

同樣,滴滴廣告也是利用了這一點,生活一天到晚都是在為別人而演戲,起碼在車上的時候可以做回自己。


區別競爭對手

和其他所有的營銷方法一樣,找到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跟他們的形象區分開來,揚長避短,創造一種獨特的體驗,這樣才有可能進入消費者大腦的喚醒集裡面,佔據一個有利的位置,當用戶想到某個場景下的產品時,首先想到你的產品。

在這裡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而是在某個場景下跟用戶搶奪資源的競爭對手。

比方說,水果和蛋糕都是不同的產品,也沒有人將其中一個視為另一個的替代,但是,在更高的甜點層次當中彼此之間都是在搶奪消費者的資源。

理解消費者如何把產品進行歸類的至關重要,這樣不僅可以識別出競爭對手,而且更有利於做出獨特的產品形象,通用食品曾推出一系列吉露果凍甜品,被稱為「為沙拉而備的吉露果凍」最後發現人們只有在食用沙拉的時候才會使用它,因為人們將產品置於「沙拉」而非「甜品」類別,最後公司不得不撤銷這條產品線。

經常能看到有些產品看起來產品和服務都不同,比如:遊戲、社交、新聞APP,互相之間也沒有任何的競爭,但是,他們在更高的層次當中都是在搶奪用戶的時間資源。

而在100多年前,當時的馬夫聚焦的競爭對手就是其他的馬夫,但定位競爭對手後,大家比拼的就是打造更好的馬蹄鐵、和馬鞍,而不是把主要的競爭對手定位為搶奪「消費者出行行為「場景下的所有交通工具。

當聚焦在「消費者出行行為「這個場景下的時候,所有有可能跟你搶奪消費者出行資源的都是你的競爭對手,最後才有可能讓自己儘快做出有利於自己的策略,而不是被消費者淘汰出局。


結語

在品牌角色打造上,一定要避免跟風營銷,通過4個關係(自我概念、懷舊依附、互相依附、愛)可以幫助你找到符合產品的角色定位,繼而通過一系列的行為讓品牌真正在市場上發光發亮,而不再是只喊喊口號,又想走紅,又想逃避責任,想讓品牌溢價獲得更高的品牌資產,最後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了順從認知—行為一致性—提升控制感—區別競爭對手了。

· END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市場部網立場。

市場部網——領先的市場人職業服務平臺,工作好幫手,職業助推器。關注市場部網微信公眾號:市場部網(scbw2006),每日7:50 定時收市場資訊、營銷乾貨,與百萬市場人每日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凌智:網際網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定位篇
    二、打造個人品牌的有5個部分1、定位2、思想3、武器4、推廣5、運營第一部分:定位在生活中,不僅企業需要定位,個人也同樣需要,給自己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自己未來要怎麼走,有什麼優勢弱勢,要做什麼事業等等方面都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先定位好自己的位置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 瑞士盧森地板陸珂:明確品牌定位 打造組織架構
    2020年8月28日下午,由北京商報社、西街傳媒主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支持,金螳螂協辦,騰訊家居丨貝殼首席媒體合作,樂居財經首席媒體支持,網易家居、鳳凰家居、新華家居、環球網家居、新京報和精品購物指南聯合媒體支持的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在蘇州隆重舉行。
  • 安朵:個人品牌打造 三 普通創業者快速搞定個人定位的三大絕招
    安朵全心創客聯盟 創業者之家 個人品牌打造 那麼,普通創業者如何才能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呢? 如果你現在主力做一款產品,並計劃把產品打造成爆款,那麼努力讓你的產品成為你的個人定位標籤,與你的個人品牌產生連結。
  • 馮衛東:中小企業如何通過定位,打造脫穎而出的品牌?
    天圖投資CEO馮衛東因成功投資了飛鶴乳業、周黑鴨、百果園、小紅書、奈雪的茶、茶顏悅色、三頓半咖啡、江小白、德州扒雞、鮑師傅糕點、鍾薛高、八馬茶業等公司,在如何通過定位打造品牌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 近日,馮衛東老師在營創學院論壇,發表了關於品類定位的灼見。以下,Enjoy:
  • 安朵:個人品牌打造 五 沒特長,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精準定位
    2016年初開始,「網紅」「IP」不斷刷新著朋友圈和話題榜,也有不少草根通過網際網路走上了「逆襲之路」。 網際網路確實給了草根個人或團隊以低成本打造品牌的機會——只要你有一技之長,那麼你就可以嘗試在網際網路上打造個人品牌、並獲得收入。
  • 品牌定位如何給嬰兒睡袋品牌增加賦能
    3.全面分析行業的競爭格局的機會  嬰兒睡袋品牌定位必須要看到行業競爭格局,在大的競爭態勢下,企業的競爭機會是什麼?企業如何才能超越競爭對手,如何取得有利的位置。總體地說,嬰兒睡袋品牌的提升就是市場提升的核心,使之完成市場品牌孵化器的服務職能。  2.提升市場誠信度  品牌定位幫助嬰兒睡袋企業打造誠信、口碑好的品牌市場,產品取得了一定的銷量。之後要考慮品牌化嬰兒睡袋產品和專業服務,打造強勢品牌銷售市場。
  • 個人品牌打造【4】三個小時快速搞定個人品牌定位
    >,如果你的產品或服務,沒有特色,沒有標籤,很難給消費者留下回憶。      王老吉通過定位,逐漸佔領市場,並且越做越大,直到今天做到涼茶第一品牌,市場1000多億。那麼,王老吉是如何做到的呢?
  • 【027】如何打造個人品牌?讓人快速記住你和你的產品
    ,只要用到網際網路,你個人的品牌就非常非常的重要,很多人跟你幹不一定是先被你的產品或者制度所打動,你用微信做生意、做團隊此刻開始更應該要去打造你自己的個人品牌。>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呢很多人也知道打造個人品牌的好處,堅持到一半就堅持不下去了,原因還是這件事不是自己真正喜歡做的,切記幹得累都不對。
  • 行旅國際品牌戰略升級 打造網際網路+企業商旅領先平臺
    在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行旅國際旅行社(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行旅國際」)洞悉市場趨勢,啟動了全新品牌升級戰略計劃,以「快速、高效」作為全新的戰略定位,打造網際網路+企業商旅領先平臺。   行旅國際——」夠快才省事」   作為一家企業商旅服務平臺,行旅國際打破陳舊的「最實惠、最優質、最貼心的出行解決方案」品牌定位,全新升級以「夠快才省事」為宣傳口號,秉承「差旅需求有求必應、突發情況快速解決等」服務宗旨,全景式地增加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將「快」作為行動準則,全心全意為企業提供管家式商旅服務,實現企業發展的長遠目標。
  • 初創產品如何做產品定位?
    這樣定義產品的過程是困難的。直接定義絕對競爭力,會導致大量的耦合,例如上面例子中「增加質量評審環節」與「實現更低的交付成本」本身就是矛盾的。在產品的設計-交付迭代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產品的絕對競爭力是動態變化的,是產品在定位之後的表徵結果。初創產品如何定位,從而以「螞蟻」之軀博「大象」之食,核心是對「生態位」的定位,並且最大限度發揮「相對競爭力」優勢。
  • 好施水彩漆老總布非:明確產品定位 增加消費者品牌認同
    那麼好施水彩漆作為一款內牆塗料為何能夠成為家居的時尚品牌的代名詞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好施水彩漆老總布非。記者:您好布總,謝謝您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先恭喜貴公司生產的好施水彩漆成為水性塗料行業中的佼佼者。不過,除了恭喜之外,我們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我們想知道貴公司生產的產品是如何贏得如此多消費者青睞的?
  • 從喜茶多肉葡萄來看,學習如何打造交際花產品?
    在網際網路營銷中,難道好的產品只能賣錢嗎?網紅品牌營銷的核心就是,產品一種是用來賣的,一種是來做品牌傳播的。回到喜茶的多肉葡萄,我們不妨看下多肉葡萄是如何成為喜茶的「交際花」,具備哪些「交際花」特質。1.打造人設,換一種符號關聯產品你以為現在只追求品牌的視覺形象延展嗎?當傳統品牌還停留在要不要設計打造一款如貓、狗、獅、考拉等視覺形象的時候,網紅品牌的產品都開始擁有自己的擬人化形象了。
  • 如何對餐飲品牌更好地進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企業把自身品牌傳遞給消費者的過程。餐飲作為我國傳統且競爭激烈的市場,企業只有「準確定位,定位準確」才能更好地將餐飲品牌定位實施下去。說了這麼多,本文我們就如何對餐飲品牌更好地進行定位來做個簡單的了解。
  • 北京現代i品牌 全新打造高端產品陣營
    i品牌系列產品,是現代汽車全新打造的高端產品陣營,採用「i」加兩位數字的方式命名,全部由現代汽車位於歐洲法蘭克福的設計中心研發設計,採用偏歐洲的設計手法。明年上半年,北京現代還將正式導入產品代碼為YF的全新車型。對於i系列產品的引入,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李峰對不同的i車型賦予了不同的意義:「i30打頭炮,實現北京現代從提升銷量搶佔市場到打造個性品牌邁出的第一步;ix35承擔著突破現代品牌發展瓶頸的戰略任務;最後我們再用更為高端的YF車型帶給中國消費者更多驚喜。」
  • 更名、全新品牌定位……上海維璟廣場升級動作「全劇透」
    Winshang引言維璟廣場將以「維璟維家,維你所享(Link to City)」的重新定位,打造一個全新的社交型商業綜合體。從上海怡豐城到維璟廣場,除了名字變更之外,張逸團隊賦予了項目更多內容,誠如今年8月的品牌發布會上釋放的信息,維璟廣場將以「維璟維家,維你所享(Link to City)」的重新定位,開啟「維璟時代」,打造一個全新的社交型商業綜合體。
  •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IP」,實現人生的逆襲?
    個人「IP」,網際網路用詞,指個人對某種成果的佔有權,在網際網路時代,個人「IP」代指一個符號、一種價值觀以及流量,在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就是價值,每個人都能夠將自己當作一個產品、一種品牌來進行打造。個人IP形象也和品牌形象有著相似的意味,如「口紅小王子」李佳琦,個人IP已經成為現在領域紅人的專有名稱。打造個人IP不僅能夠擴大我們的「名」的影響力,同時還能夠為我們帶來「利」。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個人IP打造的很好的網際網路大咖最後都能夠名利雙收的原因。
  • 定位全球市場,NIIMBOT精臣品牌全新升級
    為了順應企業戰略發展需要,定位全球市場的布局,精臣於7月16日八周年之際,宣布全面啟用全新品牌logo及VI系統,即日起將對旗下的中英文官網、APP、產品包裝、線上銷售平臺及自媒體進行視覺形象的陸續升級變更,以提升精臣的國際化品牌形象。嶄新的品牌形象,承載了精臣的全新戰略夢想。
  • 網際網路對品牌帶來哪些利與弊?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做好品牌?
    網際網路對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對品牌也是如此,網際網路對品牌打造具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只有正確認識和應用網際網路工具,才能夠高效、持續打造我們的品牌,快速建立和積累品牌資產。網際網路讓品牌更具個性和品位網際網路可以重塑生產和銷售的環節,比如社群定製化生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產品;比如眾籌,先付費後生產;比如內容電商,產品更有特色,更符合粉絲特點和需求。那怎麼在網際網路上打造品牌?1.
  • 打造網際網路創業新模式,「惠健康生活館」全新上線
    網際網路新模式「惠健康生活館」全新上線傳遞「全民健康」理念 2020年在傳統電商大促節「6·18」來臨之際,據悉籌備已久的「惠健康生活館」電商已於6月2號全新上線,「惠健康生活館」以「和大家分享有品質的健康好物」為定位,依託中國保健協會龐大的企業資源、產品資源和專家資源,旨在從全球供應商中精選有益於健康的食品和用品
  • 新洗髮露企業塑造強勢品牌如何定位
    洗髮露屬於頭髮和頭皮基礎護理化妝用品,洗髮露企業根據不同的發質,研發出不同的產品來搶佔不同的目標消費者市場。品牌作為消費者選擇洗髮露產品的核心要素,洗髮露品牌如何定位才能在消費者心智中成為好洗髮露品牌的象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