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文武雙全、開疆拓土、一代雄主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並不是像《封神演義》裡邊的那個樣子。商紂王實際上是被「黑」了數千年的一代雄主,原來我們都錯誤地理解商紂王了。
一、文武雙全的商紂王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他從小就長得目清眉秀、比較帥氣,並且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精通十八般兵器。商紂王長大之後,據說是力氣非常大,在文的方面也是很有才華,可以說是「文武兼備」。
《封神演義》是神話小說,並不能當作歷史演義來看。歷史上,周朝滅掉商朝的過程是非常迅速的,並且歷史上除了記載在朝歌進行的商朝和周朝之間的戰爭之外,並無其他的戰爭歷史記錄。至於《封神演義》中,將周朝滅掉周朝的過程寫得那麼曲折,這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的需要。
現在的歷史「定律」是,自古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其實,許多成功者本來是賊寇,並且賊寇取得歷史上的勝利的也不少,但是賊寇當上了統治者之後,因為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所以通過編撰所謂「國史」和其他方面的一些手段,讓人們都認為成功者都是好的,同時為失敗者「抹黑」。所以,我們從《封神演義》中看到的情節,大多數並不真實。武王、文王並沒有那麼好,商紂王也沒有那麼壞。
說道這裡,我們已經十分清楚明白。商紂王只不過是被背上了歷史的罵名,他真的是很委屈呢!
二、「內憂外患」之際繼承天子位
商紂王,即帝辛,名受,子姓,是我國殷朝第31代「天子」,其父為殷朝第30代「天子」帝乙。商紂王還有一位哥哥,名叫微子啟,因為微子啟的媽媽的地位較低,所以微子啟未能成為殷商的「天子」。帝乙駕崩之後,「天子」之位理所當然地被帝辛所繼承,即成為商紂王。
商紂王在位共30年的時間,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能成為王國之天子。商紂王即位的時候,商朝已經是一個十分衰弱的國家了,國內的朝政十分混亂不堪,並且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也時常來進行侵擾,當時的局勢可謂「內憂外患」。
三、對內改革,對外開疆拓土,展示雄才大略
即便如此,商紂王還是嘗試想「力挽狂瀾」,展現了其天才一般的政治和軍事智慧。商紂王即位後,對奴隸制度進行了雄心勃勃的改革創新,任用了一大批賢能人士,他提拔重用官員更是不拘一格和注重才幹,使許多處於社會底層的人物得到了提拔重用。即便是那些身份十分低微的人士,只要他們具備真才實學,就有機會成為商紂王的「座上賓」。
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商紂王對世襲制有所打破,這引起了世襲貴族的不滿,因此部分貴族進行了所謂的「反抗」。與此同時,商紂王大量提拔那些忠心耿耿、具備才幹的能人,據此使自己的地位和王權得到鞏固。
商紂王還對奴隸制經濟制度進行了改革,減少稅負,採取措施發展農業生產,促使商朝的國力逐步強盛起來。在軍事方面,商紂王還開疆拓土,徵服了東夷的部分部族,把浙江、安徽、山東、江蘇以及福建等地納入到商朝的疆域之內。
至於商紂王為何會成為亡國之君,那是另外一回事。當時,商紂王確實不像《封神演義》中描繪的那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