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9日上午9點,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浩然高科大廈102學術報告廳,舉行了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原教育部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教授、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倪維鬥院士、教育部科技委秘書長高潤生博士、教育部科技委副秘書長朱小萍處長等教育部領導到場祝賀,上海交通大學馬德秀書記、謝繩武校長、鄭成良副書記、吳松常委等校領導,原校長翁史烈院士、原黨委常委葉敦平教授,饒芳權院士、謝友柏院士和賀林教授等部分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知名教授、科技委學部委員,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歷任所領導和全體師生出席儀式。鄭成良副書記主持了儀式。
首先,謝校長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開展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的歷史和現狀。經過十幾年的積累,交大高教所在世界一流大學研究方面,形成了定量實證研究、交叉學科研究和國際比較研究的鮮明特色,形成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軟科學諮詢報告,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教育行政部門、高等學校和學術界的關注和好評。「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y)產生了廣泛國際影響,並推動了國際學術交流,表明高教所已經初步具備了國際對話能力。同時,「中心」謝校長說,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的成立是教育部對上海交通大學的信任、關心和支持,為此我們一定要建設好「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軟科學諮詢服務。
教育部科技委秘書長高潤生博士代表科技委宣讀了教技委〔2004〕9號「關於批准建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的通知」和教技委〔2005〕4號「關於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和中心主任人選的批覆」。正式聘請周遠清教授擔任「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念才教授擔任中心主任。接著由謝繩武校長與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倪維鬥院士共同為「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揭牌。
倪維鬥院士、周遠清會長和翁史烈院士在儀式上分别致詞。倪維鬥院士在致辭中說:戰略研究十分重要,因為教育和科技都是長周期的工作,需要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路來指導。教育部科技委將加強戰略研究基地的建設作為今後的一項主要任務來抓,因此今天戰略研究基地的掛牌既是榮譽,也是責任。倪院士在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了對世界一流大學的看法後,希望我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在引領中國教育發展的同時,對中國的科技和現代化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周遠清會長在講話中指出,世界一流大學研究本身具有戰略意義。進入21世紀以後,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我國綜合國力躋身前三甲的發展目標,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這是一個大項目,不是僅僅依靠幾所學校就能做成的,需要整個高教戰線的共同努力。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和高教界的同志還沒有認清這一點,這說明我們在理論和思想準備上還不夠充分,在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問題上,有許多概念還很模糊,因此要加強對世界一流大學特徵、規律的研究。研究世界一流大學也就是研究中國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道路。希望「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能吸收國內外眾多研究成果,聯合更過多的專家研究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大項目。
翁史烈院士指出,戰略研究基地應該更努力地提供有數據、有分析、有觀點、有建議的研究成果;能更廣泛地發動群眾,使更多的教授參與教育研究和諮詢研究。
最後,馬德秀書記在儀式上將講了話,她指出: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的成立,說明了教育部相關部門對戰略研究和軟科學諮詢的重視和關注,也是對我校近年來相關工作的肯定和鼓勵。對於高教研究所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裡程碑。馬書記認為,加強戰略研究和軟科學諮詢是我校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是交大服務社會的重要形式,交大文科建設的突破口。最後預祝「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能在教育部科技委、科技司和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產出更多的成果,在決策諮詢方面、學科建設方面和推動上海交通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方面做出更多的貢獻。
揭牌儀式結束後,倪維鬥院士以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問題作了學術報告,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