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拉選票 胡說八道智庫專家揭穿辱華論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為拉選票 胡說八道智庫專家揭穿辱華論

  法制晚報訊(記者黎史翔實習生何四芬)近日,外媒接連曝出外國政客的辱華言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政客的辱華行為?對此,《法制晚報》記者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薄智躍博士,以及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的中國問題專家凱斯·克雷恩。

  克雷恩告訴記者,個別政客發表辱華言論,是為了在臨近或未來的大選中拉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另一群體進行「妖魔化」的行為在大選中一度大行其道。但是這樣的做法近幾年來在美國已經不再奏效,而成功的政治家也不會拿民族問題說事兒。薄智躍博士指出,這是一種明顯的文化歧視。部分西方政客利用當地人的「排外」心理,寧願捨棄華人選票,力圖獲得當地選民的歡心。

  為何辱華

  出於文化歧視選舉中為自己拉票

  《法制晚報》:近期為何頻頻曝出政客發表辱華言論?

  薄智躍:這個問題很複雜。在西方文化中,最忌諱的就是種族歧視。但是華人問題有時卻不在西方人考慮的範圍之內。我個人認為不是一個針對種族的問題,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歧視。舉例來說,紐西蘭政客彼得斯提到的「Two Wongs don\'t make a white」這個說法,來自於一些華人的英語發音不準確,在說西方諺語「Two wrongs don\'t make a right」(二錯相加仍是錯)時,發音聽起來更像是前者。他們就會覺得,「嘿,你連英語都說不好,還要到我們英語世界來生存。」

  其實,西方政客發表辱華言論,通常都是為了給自己在臨近或未來的選舉中拉票。有些政客會「雞蛋裡挑骨頭」地指出一些問題,而作為外來移民的華人就容易成為被他們「說事兒」的對象。

  自封「本地人」排外政黨最愛挑事兒

  《法制晚報》:您認為西方政界中什麼樣的政客最傾向於發表此類言論?

  薄智躍:總愛「挑事兒」的主要是一些民族主義意識比較強烈的政黨。以紐西蘭優先黨的彼得斯的辱華事件來說,他強調的是本地利益,所以從整體上來講就對「外來人」相對排斥。當地的確有些選民對於外來人口會產生牴觸心理。所以他這種說法也是呼應一些選民的心理。

  紐西蘭當地有些黨派會強調「民族主義」,尤其是在現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民眾的包容心就會稍微差一些,排外心理相對也就強一些。在紐西蘭,他們概念裡的本地人就是白人和毛利人。彼得斯的母親是毛利人,父親是白人。在他看來,華人就屬於外來人。彼得斯說這個話肯定不是想失去華人的票,而是為了爭取本地人的票。他這是故意指出外來人的弱點,強調「你們不是我們的一員」,來迎合當地部分選民的排外心理。

  政治把戲討好當地選民將移民問題擴大化

  《法制晚報》:這種排外心理會不會跟這幾年大量華人移民湧入美國、紐西蘭等國家有關係?

  薄智躍:是有一定關係的。移民在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好處的同時,確實也改變了很多當地人的生活。有些當地人可能就會覺得不太舒服,沒法接受。所以這裡其實有一個悖論,一方面,人數多了也會充實票倉,另一方面,隨著很多華人華裔加入該國國籍,開始擁有投票權以後,對這樣的具有爭議性的政黨言論就會形成一定的約束,因為華人代表很大比例的選票的話,西方政客要更多地權衡是否捨得失去這部分選票。

  政黨不一樣,選擇也不一樣。有的政黨就會選擇放棄華人這部分的選票,有的政黨就會選擇爭取這部分的選票。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多人選擇移民其他更為包容的國家,跟這個大背景有一定的關係。

  《法制晚報》:這些政黨為了爭取當地部分選民的票,一般會在哪些方面說華人的事兒?

  薄智躍:舉例來說,有人會說包括華人在內的外來人導致地鐵很擠,搭公車也不方便了,當地人的生活質量下降,還有部分外來人喜歡公共場合說話聲音大、抽菸等等。在地方選舉中,這些細節都可能會成為被說事兒的點。

  有些政黨的政客為了爭取當地選民的票,就有可能將這些問題擴大化,說得更嚴重些。不過他們這麼做可能跟反華沒有任何的關係,甚至可能他們本人就有很好的華人朋友。

  -8月2日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遭遇種族主義言論攻擊,親民主黨的婦女選舉促進會創始人凱西·格魯伯稱「趙小蘭不是肯塔基州人」,將其華人身份當做攻擊的目標。

  -8月5日馬來西亞新聞部前部長再努丁指華人是大馬「最大的賄賂者」。馬來西亞多個黨政團體紛紛對其進行抨擊與譴責。

  -8月10日在即將開始三年一次的紐西蘭大選前夕,紐西蘭優先黨主席溫斯頓·彼得斯公開發表言論稱「兩個華人頂不上一個白人(Two Wongs don\'t make a white)」,這一明顯辱華的種族歧視言論引起當地社會一片譁然。

  -8月18日澳大利亞眾議員帕爾默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視臺的「問答」節目中發表言論攻擊謾罵中國,迅速遭到了澳大利亞社會各界的嚴厲譴責和批評。

  -8月21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哈裡·瑞德大開亞裔美國人的玩笑,稱「美國的亞裔總讓人覺得他們很能幹,我可不覺得你們比別人聰明,不過你們倒是很有本事讓大家覺得你們很聰明。」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薄智躍博士

  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中國問題專家

  凱斯·克雷恩

  自毀前程曾嘲笑亞裔人美國州長選舉慘敗

  《法制晚報》:這些政客發表辱華言論受到國內外的抨擊,他們就不怕成為眾矢之的嗎?

  薄智躍:為了政黨的利益,爭取選票,這是一種政黨的選舉策略。這些政客就是標榜自己是代表本地人的利益的,屬於放棄一部分選票,而爭取另一部分選票的做法。要是以前,在媒體沒有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政黨甚至可能在某個地方選區說華人不好,在另外一個華人多的選區又說好的情況。

  對他來講,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我這麼做,是會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會有一個政治上的考量。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爭取選票。

  《法制晚報》:部分西方政客拿華人來當自己競選的「說辭」,真會拉升支持率嗎?

  克雷恩:來自不同的民族的一些人,有「妖魔化」其他群體的傾向。不幸的是,這一點在選舉中一度大行其道。但是值得慶幸的是,近些年來,通過用對手的民族問題來「妖魔化」對手的事件在選舉中已經有所下降,這種手段已經有些過氣了。舉例來說,在我居住的美國維吉尼亞州,共和黨和民主黨會為獲得亞裔美國人的選票而搶破頭。詆毀其他民族的候選人一般都會受到排斥。

  我們的上一任州長本來支持率挺高的,很被看好,但就因為他嘲笑了一個亞裔美國人,因此在美國參議院議員的選舉中慘敗。其實,成功的美國政治家不會拿民族問題說事兒。

  華人應對抗議辱華言論華人可採取多種方式

  《法制晚報》:華人應該如何看待政客辱華言論?

  薄智躍:應該意識到,這是一個地方政客在當地拉選票的政治策略。對於當地有投票權的華人來說,我們不喜歡這樣的人,可以不選他。如果他再得寸進尺,言辭過分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以散布「種族歧視」言論來起訴他。這是完全可以的。華人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合理表達對這種辱華言論的不滿。

  克雷恩:當華人聽到類似的言論時,我覺得應該就政客發表的言論會帶來的負面效果與其抗爭。我覺得任何能被社會認可的方式都可以,比如我們可以直接去這個政客的辦公室,當面向他表示抗議。

  本版文/記者黎史翔實習生何四芬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家長為孩子拉選票拼盡全力,拉來了選票,也拉來了成長隱患
    那種求贊、拉選票所獲得的成績或榮譽尤如曇花一現,對孩子的成長毫無積極意義。第二,幫助孩子求贊、拉選票,容易讓孩子養成自滿情緒或怨天尤人的壞習慣。求贊、拉選票獲得的成功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的這些成功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而是爸爸媽媽求贊、拉選票的結果,從而容易導致孩子對努力與求贊的認知產生錯位,這是非常危險的。第三,幫助孩子求贊、拉選票,還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理,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 專家解讀辱華言論背後原因 政治把戲討好當地選民
    據北京《法制晚報》報導,近日,外媒接連曝出外國政客的辱華言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政客的辱華行為?對此,北京《法制晚報》記者25日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薄智躍博士,以及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的中國問題專家凱斯·克雷恩。
  • 智庫資訊 | 「高端智庫看山東」走進德州 近20位智庫專家為德州...
    如何把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機遇,真誠希望各位專家發揮視野開闊、理念先進、智力密集等優勢,持續關心支持德州的發展,不斷為德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力量。當前德州正在修改完善「十四五」規劃綱要框架,關鍵時刻,智庫專家把脈德州,將對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發揮重要作用。
  • 王文:論智庫與學術的異同 |智庫經緯談
    按德國著名思想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 年)在《論學者的使命》中的定義,無論是從事智庫工作的人,還是從事學術的人,都可以視為「學者」,即「本質上具有與知識的生產、傳播相關聯的使命」。這種定義同樣能概括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的起源。自古以來,中國學者就有所謂「出世」「入世」的使命差異。
  • 蔡英文為拉選票,狂開「空頭支票」,這下洪秀柱忍不住了
    這次洪秀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維護國民黨,幫助韓國瑜爭取更多選票,希望韓國瑜在臺灣更受民眾支持。此次蔡英文為拉選票,狂開「空頭支票」,這下洪秀柱忍不住了。韓國瑜獲得七成支持,洪秀柱大方支持,更是如虎添翼國民黨種種做法頗有成效,在臺灣的呼聲已達到七成,韓國瑜的競爭對手蔡英文只獲得了3成支持。
  • 智庫專家沁源下鄉記
    隨後,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與沁源縣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沁源借智借力、全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徵程。這,其實是沁源縣委、縣政府出臺「專家下鄉」政策後,智庫幫助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場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 智庫專家建言沁源綠色發展沁源,是山西乃至全國聞名的優質主焦煤生產縣。
  • 民進黨及民進黨派系的智庫
    民進黨除以政黨名義設置智庫外,各派系也紛紛進行智庫建設,提供聯絡交流及政策溝通平臺,以政策倡議進行政治動員,獲取選票極大化目標。民進黨的權力結構分配機制,已從傳統「草根政治」轉換至「知識治理」,從街頭抗爭轉型為智庫建設;各派系競爭能力與資源整合平臺,與智庫建設息息相關。文章內容摘要如下:
  • 「酸鹼體質論」謊言被揭穿 食物不能改變身體酸鹼性
    但是,謊言終究還是要被揭穿的。早在2年前的一次非法行醫指控中,他就已經當庭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也沒有受過任何科學訓練。沒有行醫資質,連文憑也是買來的假貨。後來,他又讓另一位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自己獨創的鹼性療法治療,最終導致癌症病情發展到 4 期——而這種療法,竟是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添加鹼性的小蘇打!
  • 郝龍斌:集中選票支持最強候選人 拉下蕭美琴痛擊蔡英文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求下架蔡英文當局,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昨天透過臉書呼籲,藍軍每一席都很重要,選民手上毎一張票更重要,所以一定要集中選票「讓藍軍最強的候選人當選」;他強調,像是參選花蓮縣「立委」的蕭美琴,不但是新潮流,更是蔡英文的姐妹淘,「拉下蕭美琴,就是痛擊蔡英文。」
  • bright女友辱華,《假偶天成》在中國糊了,網絡言行需謹慎!
    近日,《假偶天成》裡Sarawat的扮演者bright的女朋友在網絡上的言行表現出明顯的辱華傾向,首先是給一個朋友的辱華言論點讚,也就是下面這張圖片。許多小夥伴可能不太明白「ching chong 」是什麼意思,英文中的「ching chong」原為嘲笑中國掏金者的英文口音,笑華人發音不準,現為嘲笑華人的種族歧視名詞。
  • 湖南百位智庫專家為婦兒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建言獻策
    12月17日,湖南省婦女兒童工作智庫專家年會在長沙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百位婦女兒童工作領域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總結智庫成立一年來的工作成果,為該省新周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建言獻策,共同謀劃推動該省智庫工作和婦女兒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沁源:請來智庫專家為發展把脈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借力高端智庫,發展縣域經濟。近日,沁源縣傳來好消息,由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與沁源縣人民政府籤署的合作協議的第一批合作項目,已進入調研規劃階段,全國首家「縣域治理研究院」呼之欲出。  此前,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專家調研組一行8人,趕赴沁源縣,就縣域治理與創新能力建設進行了全面調研。
  • 綠色催化專家智庫理事會在上海召開
    2020年10月6日,綠色催化專家智庫理事會在上海松江召開,智庫理事長何鳴元院士,陳凱先院士、包信和院士、吳雲東院士、丁奎嶺院士、段雪院士、韓布興院士、柴金祥主任、李小年校長、孫予罕教授、魏飛教授和常青研究員等智庫理事,張緒穆教授
  • ...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
    趙白鴿趙白鴿博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國家發展改革委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專家組組長她致力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實施,積極向黨中央,國務院建言獻策,組建了由政府、智庫、企業共同組成的「一帶一路」平臺,為中國進入新型全球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她積極參與促進中外國際交流,推動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交流合作與模式創新,為城市發展尋找新方向。2019年獲得巴基斯坦阿爾維總統授予的「卓越新月獎」國家榮譽勳章。
  • 孔蒂回應做拉眼角辱華手勢:模仿達摩娃娃 網友:娃娃眼睛比你還大
    阿根廷男排頭號球星孔蒂在昨晚奧運年資格賽擊敗中國隊之後做出辱華手勢,他不僅拒絕道歉,還強行解釋自己在模仿吉祥物「達摩娃娃」,令人噴飯!阿根廷隊球員做辱華手勢昨晚在寧波北侖進行的奧運資格賽最後一場小組賽中,中國男排以2-3輸給阿根廷隊,阿根廷直接晉級東京奧運,而中國隊還得參加亞洲區資格賽爭奪。
  • 「智庫」「智囊」 縱論城市社區智慧治理 杭州豐富的實踐經驗亟需...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馬力宏教授在致辭中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社區治理方式由此產生,提高了社區治理的效率,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生活體驗,但其距離真正的智慧社區還存在差距。杭州對城市社區智慧治理有著豐富實踐,這些豐富的實踐經驗迫切需要得到系統的梳理和理論提升,以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智慧社區治理理論體系。
  • 莫迪推世界最大規模全民健保計劃 被質疑為拉選票
    (原標題:莫迪推世界最大規模全民健保計劃 被質疑為拉選票)[環球網綜合報導]印度總理莫迪23日正式推出一項世界最大規模的全民健保實驗計劃,政府稱這項計劃將在一夜之間為5億民眾提供每年最高達50萬盧比(約人民幣5萬元)的醫療保障。
  • 絲路智庫專家:葛蔓
    絲路智庫專家: 葛蔓
  • 揭穿「大麥青汁」裡的那些忽悠
    就食論事  飲食中的膳食纖維的確對人體有益,不過要它「排除腸道內毒素」只是一廂情願。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麥青汁是經過過濾的,其中的纖維很少,即使是直接打成的粉,所獲得的膳食纖維跟人體需求相比也是杯水車薪。  網購平臺上一種「大麥青汁」火熱起來。
  • 從「辱華現象」探析跨文化衝突的深層次成因
    「辱華」為導火線,文化衝突難化解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跨文化傳播早已突破了時空束縛。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持續上升,且對中國的態度逐漸轉向理性和現實。然而,由文化背景和個體認知的差異導致的跨文化衝突卻依然難以化解。9月18日,CBA福建隊外籍球員泰·勞森被報導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表辱華言論,引起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