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吉林查幹湖,這些湖泊都有「冬捕」習俗,最多一網超86萬斤魚

2020-10-18 地理沙龍

民以食為天,我們人類所需要的食物都是來自於自然界的饋贈,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既造就了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又形成了不同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方式。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打獵、靠水捕魚、平原耕作,不同地區都有自身的生存之道,發展到今日,都演化成了獨特的地方文化。

哪些湖泊有「冬捕」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方式:冬捕。所謂冬捕,是一種在嚴寒的冬季,在結著厚厚的冰層的湖面上,進行打眼穿網到冰面下方捕魚的一種漁獵方式,是一種傳統的漁業生產習俗,可以追溯到遼金時期,如今已經成為地方文化的代表。

我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這種冰下捕魚的方式,在我國顯然只能出現在冬季氣溫較低的北方地區,主要是東北、內蒙古和新疆等地,而華北地區的氣溫就過高了,冬季湖泊結冰厚度不夠,所以就基本上沒有冬捕的習俗。冬季,湖泊裡的魚經過了一年的生長,最為肥美,同時冬季由於水溫低,魚類往往成群聚集,所以冬捕往往能夠一網捕到幾十萬斤魚的壯觀場面。

冰封的查幹湖

說起冬捕,大家肯定馬上會想到吉林查幹湖的冬捕,但實際上我國有冬捕習俗的地方遠不止查幹湖一處,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冬捕的習俗。比較著名的除了吉林查幹湖,還包括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內蒙古呼倫貝爾呼倫湖、內蒙古科爾沁察爾森湖、新疆福海烏倫古湖、新疆博斯騰湖等六處。

有冬捕習俗的湖泊

位於東北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鏡泊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湖泊略呈S型,面積約95平方千米,蓄水量達16.25 億立方米。鏡泊湖內盛產鯽魚、鰲花魚、湖鯉、白鰱、紅尾等40多種魚,每年冬季都會進行冬捕活動,歷史上鏡泊湖一網捕撈的最高紀錄是86萬斤,這個紀錄至今還無處能及。

壯觀的冬捕

內蒙古的兩個冬捕湖泊,一個是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前旗察爾森鎮的科爾沁察爾森湖,又名內蒙興安盟察爾森水庫,這一水庫建於1990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綜合型水庫,兼顧漁業養殖。另一個湖泊是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淡水湖,面積達2043平方千米,湖內盛產鯉魚、鯽魚、鯰魚等。

呼倫湖

我國的新疆地區,緯度和東北地區差不多,冬季寒冷,湖泊冰封,也有冬捕的習俗,比較有名的有兩個湖泊,一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的烏倫古湖,是一個位於準噶爾盆地北部的斷陷湖,湖水面積827平方千米,盛產白斑狗魚。二是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麓、焉耆盆地東南部的博湖縣境內的博斯騰湖,屬於山間陷落湖,水域面積達800平方千米,盛產青魚、草魚、鰱魚、鯽魚、鱅魚、五道黑等24種魚類。

冬季的博斯騰湖

喜歡就點下方小手☟☟贊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查幹湖每年都冬捕,但湖裡的魚卻越撈越多,專家是這麼解釋的
    這幾年中國旅遊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們也都愛上了旅遊,畢竟中國的美景如此之多,還有很多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風土人情。如果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還不去體驗一下的話,豈不是會後悔。所以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查幹湖冬捕。
  • 18萬斤!查幹湖冬捕「開門紅」
    【18萬斤!查幹湖冬捕「開門紅」】查幹湖冬捕正式拉開帷幕12月18日,在午後的陽光下,冰雪覆蓋的查幹湖上,漁民們將巨大的漁網緩緩拉出冰面。在遊客們「出魚啦,出魚啦!」的歡呼聲中,鰱魚、草魚、白魚、鯉魚等各種湖魚被打撈出冰面,足足有18萬斤。隨著「冰湖騰魚」的勝景重現,今年的查幹湖冬捕正式拉開帷幕。
  • 2018冰雪吉林行丨總書記接見過的查幹湖「魚把頭」 我們見到了!
    凌晨3點就出發冬捕的他,絲毫不見困意,喊了幾個小時的嗓子仍是透著亮。  今年56歲的他,是查幹湖第20代「魚把頭」。  「魚把頭」,是查幹湖冬捕作業的領頭人,在漁工的眼裡,「魚把頭」是有神奇本領的人,能帶領他們打到魚。  「預計今年的出魚量能達到280萬斤到300萬斤吧。」張文估摸著。
  • 查幹湖冬捕場面相當壯觀,湖面上美女記者抱魚拍攝,實在養眼!
    查幹湖冬捕場面相當壯觀,湖面上美女記者抱魚拍攝,實在養眼!現在正好是寒冬臘月的時節,冷空氣來襲影響著很多的國家,這個冬天顯得格外的寒冷,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查幹湖位於吉林省,其實是我國最寒冷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的寒冷使得查幹湖上結起相當厚的冰,其實我最先接觸到的是這裡的人們,查幹湖附近的居民還是非常熱情的,他們住著一排的平房,但是屋內確實非常暖和的,這裡的特色就是魚,每年的冬天過年過節或是家裡有客人的時候,家裡的阿嫂就會做上一桌美味的魚宴,三五個人圍坐在餐桌旁邊,吃上一桌好席,無疑是在美好不過的事情,這是我來到了魚把頭的家裡,老把頭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捕魚經驗了
  • 中國最大高山堰塞湖冬捕大幕開啟 首網捕魚18萬斤
    中國最大高山堰塞湖冬捕大幕開啟 首網捕魚18萬斤 2018-01-張樹永 攝   中新網牡丹江1月6日電 (張樹永 記者 楊拓)6日,在中國最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第七屆鏡泊湖冬捕節開幕式暨鏡泊湖首屆國際雪雕大賽頒獎儀式開啟。首網共捕到鮮魚約18萬斤,其中最重的頭魚重達40斤並被放生。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和遊客們不僅共同見證了鏡泊湖今冬大網開捕的壯觀場面,更親身感受到鏡泊湖冬捕儀式的傳承與震撼。
  • 「如今咱們查幹湖的魚打不完」
    今年58歲的張文,是查幹湖漁場第20代「魚把頭」傳承人,從小在湖邊長大,他見證了查幹湖的變遷。「20世紀六七十年代,查幹湖就是個荒涼的『鹼泡子』,颳起風來對面都看不到人。1976年引松花江水入湖以後,查幹湖才『復活』了,水質也逐漸變好,面積恢復到500平方公裡。1992年封湖涵養,大量胖頭魚魚苗投放查幹湖。1995年起捕,查幹湖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復興的。」張文告訴記者。
  • 堪比鑽石的魚,頭魚被拍到100萬元,這是什麼魚為什麼那麼值錢
    堪比鑽石的魚,頭魚被拍到100萬元,這是什麼魚為什麼那麼值錢文/蜜汁2018年的末尾在吉林查幹湖的一次冬捕文化活動中,第一條被釣起來的魚現場競拍的最後價格竟然是999999元的天價,差一元錢就到100萬
  • 最後的漁獵部落,被這首歌唱出了異樣的風情,查幹湖冬捕即將開幕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 ,是吉林省內最大的天然湖泊。查幹湖資源多種多樣,得天獨厚。是遼、金、元幾代帝王巡幸遊樂的漁獵之地。2007年8月1日,查幹湖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以查幹湖冬捕為標誌的漁獵文化也成為其文化遺產之一。
  • 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節開幕!每網魚可達約5萬斤,還有1萬多碗魚湯...
    (天下財經《央視財經》)今天,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節正式拉開大幕。在這裡,當地人仍保留著1000多年前的冬捕傳統。記者卜曉菲:我現在就是在康平臥龍湖冬捕節的開幕現場,現在現場的氣溫非常低,只有零下20攝氏度,但人們參與冬捕的熱情卻非常高漲,現場的觀眾已經達到了20萬人。
  • 吉林頭魚拍出天價 盤點合肥最具特色好吃的魚館
    中新社吉林松原12月28日電(金喬)「中國·松原查幹湖第十六屆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28日拉開帷幕。剛出網的「頭魚」拍出了918888元人民幣的天價。資料圖:吉林查幹湖上演冬日漁歌。張瑤 攝  查幹湖是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
  • 官宣:12月28日,與查幹湖第十九屆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喜相逢
    吉林的冬季,似乎總比其他地方的精彩。冰天雪地,是吉林遼闊風貌的寫照,也是孕育無限精彩的源泉。冬捕,就是冰天雪地中極為令人期待的一項「貓冬」活動。 提到冬捕,查幹湖的名號,國內外皆知。這項源於史前,盛於遼金,已傳承數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民俗魅力,穿過歷史長河,熠熠生輝。
  • 在最後的漁獵部落,我們體驗了一場冬捕
    每年的12月初,是這片土地上最熱鬧的冬捕時節。(03:28) 在吉林松原有一片白色聖潔的湖——查幹湖每年的12月初湖面會在一夜之間完全封凍遠遠望去似乎天地間一切都已經凝固
  • 我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是當地最大的天然湖泊,冬季捕魚卻全國知名
    我國的湖泊資源在整體上是很著名的,也是有許多的湖泊是世界有名的,先不說其具有的生態意義,這是因為每個湖泊的生態作用都是很明顯的,也難以把握,但要是比起它們所產生的經濟意義,像是旅遊開發、漁業資源以及是發展上所具有的潛力等,這是許多人所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
  • 吉林「八景」之一,產出的「魚頭」拍出99萬高價,讓人望塵莫及!
    即使快到年底了,對於熱愛旅行的中國人來說,這些其實都不是障礙。事實上,寒冷的天氣增加了中國人旅行的熱情,每年冬天,長假的中國人特別喜歡旅遊。有很多來自北方的遊客前往南方的低緯度城市,如三亞、廣州和廈門,每年年底都會接待大量遊客。
  • 【劉盈說天氣】查幹湖冬捕季來臨 零下二十幾攝氏度如何保暖?
    查幹湖冬捕是一個古老的漁獵方式,早在一萬年前,查幹淖爾人就在這裡以漁獵為生,後來演變成為一年一度的查幹湖漁獵節,冬捕頭魚也成為一大亮點。
  • 一月去玩雪何必還去雪鄉,就去相距不遠的鏡泊湖看冬捕嘗全魚宴吧
    每年年初時去鏡泊湖看看「冬捕」,在冰天雪地裡體驗「漁獵文化」的魅力也是件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據說鏡泊湖冬捕還曾經創下過一網捕撈86萬斤的最高紀錄,而且這個紀錄至今還無處能及......每年的冬捕都是兩個月,在冬捕期間遊客不但可以參與冬捕全過程,還可以參觀並親自體驗小網掛魚或冰上釣魚、加工、烹製美味湖魚。
  • 查幹湖產地溯源技術升級,京東生鮮保障24小時內「從湖底到餐桌」
    ,很多來看熱鬧的人表示,來這裡不僅是為了打卡有上千年歷史的查幹湖冬捕儀式,更是為了買一份 正品的查幹湖魚回去,給一家老小嘗鮮。雖然這些年查幹湖冬捕已經成為著名IP,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但是市面上也同時湧現出很多仿冒品、洗澡魚。在以次充好的行業亂象下,如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是消費者和行業一直關注的問題。
  • 冬捕前的查幹湖,正在打造冰雪世界
    上午開車來到查幹湖,發現今日的主會場比上周熱鬧許多,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施工車輛和工人多了起來。距離冬捕開幕式越來越近了。湖邊的造雪機依然在「嗡嗡」作響,「噴」出了一座很大的雪山,一些工程車輛正在圍著這個雪山挖來挖去。觀察了半天也看不出個模樣,感覺像是在建造一座「雪城」。
  • 國典書畫院再次受邀圍觀吉林大安蛤蟆泡冬捕魚開網儀式啟航
    晚上當地承辦這次冬捕活動的還是國典書畫院趙群力院長的好朋友,吉林松原市著名的慈善企業家張富先生。張總及夫人和他的工作團隊組織了豐盛的晚宴迎接國典書畫院的藝術家朋友們,並獻上了當地蒙古族的歌舞。  12月23日上午,國典書畫院的藝術家們如願來到冬捕魚湖面。現場彩旗飄展,歡迎標語插滿在漁場周圍的冰面上。隨著漁場把頭下達號令後,漁民們集體列隊在祭拜臺前,開始祭天祭地祭湖神。現場鞭炮齊鳴,祭拜號令響徹整個湖面,場面十分壯觀。漁民們開始在已鑿開的冰窟窿裡面下網,漁網入冰層後需要長時間的冰下牽引,形成很大的一個包圍圈,整個過程需要兩個小時後拉網起魚。
  • 黑龍江伊春萬豬山下看冬捕 魚躍年豐好彩頭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吶喊,一張大網從六七米深的水面下慢慢拽了上來,在水下沉寂了一冬的鯉魚、鯽魚、草魚、胖頭魚冒著熱氣,爭相跳躍著,在冬日的陽光下,鱗光閃閃,分外耀眼。  這是記者1月31日在烏馬河林業局萬豬山山腳下的一處魚塘見到的冬捕一幕。  魚塘的主人叫龍雲飛,今年53歲。